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2
1
作者 庄雪瑞 张志伟 +2 位作者 章容杰 董江娟 邢震 《高原农业》 2024年第1期23-29,共7页
为更好地保护兰科植物资源,本研究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方法,对西藏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进行了调查,编制了兰科植物名录,进行了区系特点分析,提出了保护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共有兰科植物38属73种,地生... 为更好地保护兰科植物资源,本研究采用线路调查和样地调查方法,对西藏察隅慈巴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兰科植物进行了调查,编制了兰科植物名录,进行了区系特点分析,提出了保护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共有兰科植物38属73种,地生兰种类占比72.6%,其中斑叶兰属、舌唇兰属、鸟巢兰属、虾脊兰属资源最为丰富;2.保护区内兰科植物以温带分布为主导,是温带分布型兰科植物保护的理想场地。3.为保护兰科植物资源的多样性和群落稳定性,管理上需要从实地抚育、野外回归和提高群众保护意识上进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调查 区系分析 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密花石斛资源现状调查及居群表型多样性研究
2
作者 钟国和 王景飞 +3 位作者 蔡嘉慧 黄赛 张浪 任军方 《热带林业》 2024年第2期73-76,72,共5页
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踏查等方法对海南密花石斛种质资源进行调查,以收集到的10个居群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获取的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2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在4... 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踏查等方法对海南密花石斛种质资源进行调查,以收集到的10个居群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相关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对获取的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12个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在4.5%~25%之间,在居群间大于居群内变异;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其变异主要来自花序长、茎粗和唇瓣长;Pearson相关分析则表明小花数同唇瓣长相关性最大,为0.8087;根据Q型聚类分析结果,在欧式距离为20处,将供试材料分为2大类。该研究结果可在密花石斛品种选育和保护利用时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岛 密花石斛 保护利用 居群 表型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兰科植物4新记录种
3
作者 余应鹏 李孟凯 +2 位作者 章容杰 山晓丹 邢震 《高原农业》 2024年第1期19-22,共4页
通过野外调查和相关资料查阅,本文报道了西藏野生兰科植物新记录种4个,分别为黄绿贝母兰(Coelogyne prolifera Lindl.)、叠鞘石斛(Dendrobium denneanum Kerr)、半柱毛兰(Eria corneri Rchb.f.)和叉喙兰(Uncifera acuminata Lindl.),并... 通过野外调查和相关资料查阅,本文报道了西藏野生兰科植物新记录种4个,分别为黄绿贝母兰(Coelogyne prolifera Lindl.)、叠鞘石斛(Dendrobium denneanum Kerr)、半柱毛兰(Eria corneri Rchb.f.)和叉喙兰(Uncifera acuminata Lindl.),并提供了彩色照片佐证,凭证标本保存于西藏农牧学院标本馆(HTAA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兰科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兰等5种兰花菌根显微结构及分离培养基筛选
4
作者 钟国和 黄赛 +2 位作者 云勇 黎肇家 任军方 《热带林业》 2024年第1期56-59,共4页
通过石蜡切片法对5种不同类型的兰花新鲜营养根的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并利用组织分离法对其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从而筛选最佳的分离培养基。结果表明:5种兰花菌根结构一致,由外到内依次为根被、皮层、中柱,三个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被真... 通过石蜡切片法对5种不同类型的兰花新鲜营养根的显微结构进行研究,并利用组织分离法对其中的内生真菌进行分离,从而筛选最佳的分离培养基。结果表明:5种兰花菌根结构一致,由外到内依次为根被、皮层、中柱,三个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被真菌侵染表现,海南钻喙兰、火焰兰是通过皮层细胞直接侵染,卷萼兜兰、硬叶兜兰和铁皮石斛是通过根毛或皮层细胞侵染,并形成菌丝团。实验结果显示:PDA培养基最适合做5种兰花菌根分离纯化培养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种兰花 菌根结构 培养基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面植物——金耳石斜
5
作者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金耳石角斗(Dendrobium hookerianum Lindley)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石斜属(Dendrobi um)植物,附生草本,茎下垂,质地硬,圆柱形,不分枝,具数节。叶二列互生于茎上,革质,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上部两侧不对称,先端急尖,基部具鞠。总状花序... 金耳石角斗(Dendrobium hookerianum Lindley)隶属于兰科(Orchidaceae)石斜属(Dendrobi um)植物,附生草本,茎下垂,质地硬,圆柱形,不分枝,具数节。叶二列互生于茎上,革质,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上部两侧不对称,先端急尖,基部具鞠。总状花序1至数个,从具叶的老茎中上部发出,具2~9朵金黄色花,花瓣长圆形,唇瓣近圆形,基部具短爪,边缘具复式流苏,上面密被绒毛,唇盘两侧各具1个紫色斑块。国内分布于云南省西南部至西北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生于海拔1000~2300 m的山谷岩石上或山地林中树干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石 云南省西南部 卵状披针形 基部 圆柱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兰科植物3个分布新记录种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晓娟 王建宏 +3 位作者 孙学刚 张怀全 陈旭东 李文兴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5-94,94,共10页
【目的】进一步明确甘肃省野生兰科植物种类及资源分布现状,为甘肃省野生兰科植物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甘肃省白水江林区内通过实地踏查结合线路调查的方法,对该区域分布的野生兰科植物进行标本采集并拍摄图片,通过文献检索和查... 【目的】进一步明确甘肃省野生兰科植物种类及资源分布现状,为甘肃省野生兰科植物保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甘肃省白水江林区内通过实地踏查结合线路调查的方法,对该区域分布的野生兰科植物进行标本采集并拍摄图片,通过文献检索和查阅标本馆馆藏腊叶标本的方法对其进行种类确认和分布区资料的核定.【结果】通过调查发现甘肃省兰科3个分布新记录种,即:细花虾脊兰(Calanthe mannii J.D.Hooker)、峨边虾脊兰(Calanthe yuana Tang&F.T.Wang)和剑唇兜蕊兰[Androcorys pugioniformis(Lindl.ex Hook.f.)K.Y.Lang].【结论】在甘肃省境内首次发现了兰科3个种:细花虾脊兰、峨边虾脊兰和剑唇兜蕊兰的自然个体和居群,为甘肃省的植物区系补充了新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记录 甘肃省 兰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花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张莉 张明 高宏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134-2135,2147,共3页
就目前兰花在根、茎、叶、花梗和种子等方面的组织培养效率作简要综述,介绍了兰花组织培养在培养基、植物激素、蔗糖等理化因子及外界条件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兰花 组织培养 培养基 外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天麻变型的表型性状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文国松 萧凤回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1年第2期21-25,共5页
以4种天麻变型为研究材料,对其11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天麻变型的表型性状在变型间与变型内均具有广泛的变异,11个性状在变型间有10性状的F值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变型内只有块茎宽和块茎形状指数达极显著水平... 以4种天麻变型为研究材料,对其11个表型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不同天麻变型的表型性状在变型间与变型内均具有广泛的变异,11个性状在变型间有10性状的F值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变型内只有块茎宽和块茎形状指数达极显著水平;11个性状的平均表型性状分化系数为78.83%,多样性贡献变型间变异(65.86%)大于变型内变异(34.14%);11个表型性状的总多样性指数为3.76,变型间的多样性指数为2.67,变型内的多样性指数为1.09,变型间遗传多样性占总遗传多样性的比例达78.8%,变型内所占比例仅为21.2%;说明不同天麻变型的群体间变异是天麻表型性状的主要变异来源。研究结果为天麻遗传多样性的保护及资源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遗传多样性 多样性指数 分化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授粉对香荚兰果荚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文进 江明 谢文申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1年第2期52-55,共4页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 通过对香荚兰自花授粉、异花授粉以及不同花粉量的授粉实验,分析了授粉成功率、落荚率和果荚生长量与授粉方式的关系。结果表明:自花授粉挂果率和果荚生长量均优于异花授粉,挂果率差异高达13.74%,果荚平均长和重差异分别为0.51 cm、1.29 g,且授粉成功率和挂果率均较异花授粉高;随授粉量的增加,落荚率降低,挂果率增高,果荚生长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荚兰 人工授粉 自花授粉 异花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山石斛原球茎液体培养的营养调节 被引量:2
10
作者 查学强 罗建平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3-57,共5页
文章考察了培养基、碳源、氮源及激素组合对霍山石斛原球茎液体培养生长和多糖合成的影响。在MS、B5、N6、SH及各自1/2基本培养基中,SH最适原球茎生长,1/2MS最适多糖合成,继代培养30d,原球茎增重3.73倍,多糖质量分数为2.78mg/g。蔗糖、... 文章考察了培养基、碳源、氮源及激素组合对霍山石斛原球茎液体培养生长和多糖合成的影响。在MS、B5、N6、SH及各自1/2基本培养基中,SH最适原球茎生长,1/2MS最适多糖合成,继代培养30d,原球茎增重3.73倍,多糖质量分数为2.78mg/g。蔗糖、葡萄糖和果糖3种碳源中,30g/L蔗糖促进原球茎生长,明显优于其它体积质量的葡萄糖和果糖,提高碳源体积质量抑制原球茎生长促进多糖合成。NH+4与NO-3、NAA与BA或KT的体积质量与比例可以调节悬浮培养中原球茎生长和多糖合成,低体积质量NH+4对生长有利,高体积质量的氮源及ρ(NAA)/ρ(BA)为1∶1时,多糖体积质量较高,原球茎生长和多糖合成呈负相关关系,为优化霍山石斛原球茎液体培养条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石斛 原球茎 悬浮培养 多糖 营养调节 兰科 药用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激素对长距石斛种子的发芽及原球茎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莫昭展 梁泽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0期9568-9570,共3页
探讨适合长距石斛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最佳途径。用不同激素诱导长距石斛种子形成原球茎,接入添加不同浓度激素比例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研究长距石斛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最佳途径。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激素对长距石斛原球茎分化... 探讨适合长距石斛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最佳途径。用不同激素诱导长距石斛种子形成原球茎,接入添加不同浓度激素比例的培养基中进行组织培养,研究长距石斛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最佳途径。不同种类和不同浓度的激素对长距石斛原球茎分化成芽有明显影响。随2,4-D浓度的增加,长距石斛原球茎分化率增大。NAA比2,4-D更有利于长距石斛原球茎的分化。添加适合浓度6-BA有利于长距石斛苗的形成。在激素组合试验中,NAA和6-BA浓度均为1 mg/L时,发芽率达85%,叶片数多达5片。当6-BA和NAA浓度分别为2.00~3.00 mg/L和0.25~0.50 mg/L时,长距石斛原球茎的外观形态更适合于增殖。MS+2.00 mg/L 6-BA+0.50 mg/L NAA的增殖率最高。MS培养基单独添加6-BA时长距石斛种子的萌发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石斛 外源激素 种子 发芽 原球茎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兰杂交育种技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钟士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216-1216,1354,共2页
介绍了蝴蝶兰杂交育种中常用的亲本、授粉方法、果实采后无菌处理及种胚培养、生根苗移栽等技术。
关键词 蝴蝶兰 杂交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nBank数据探讨兜兰属植物DNA条形码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鹏 关萍 +4 位作者 陈兴银 张凯凯 彭昌琴 成宇 石建明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7年第4期21-26,54,共7页
为筛选出适合兜兰属植物的DNA条形码序列。本研究基于GenBank中下载的29种兜兰属植物的253条序列,利用遗传距离法及分子系统学方法分析兜兰属植物候选条形码。结果表明,在选取的3个候选序列片段中对兜兰属植物鉴定的成功率最高的是核糖... 为筛选出适合兜兰属植物的DNA条形码序列。本研究基于GenBank中下载的29种兜兰属植物的253条序列,利用遗传距离法及分子系统学方法分析兜兰属植物候选条形码。结果表明,在选取的3个候选序列片段中对兜兰属植物鉴定的成功率最高的是核糖体ITS(nrITS)序列,分辨率为62.96%,其次是叶绿体matK序列,分辨率为50%,最后是叶绿体rbcL序列,分辨率仅为21.43%,因此,本研究推荐nrITS序列作为兜兰属植物的DNA条形码候选序列,叶绿体matK序列作为补充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兜兰 DNA条形码 nrITS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兰科一新纪录种——四腺翻唇兰 被引量:7
14
作者 张艺祎 李云霞 +2 位作者 翟俊文 马良 吴沙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0-362,共3页
首次报道了西藏兰科一新记录种——四腺翻唇兰(Hetaeria anomala Lindl),并提供其形态描述和照片。该种为首次发现于西藏自治区墨脱县。凭证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植物标本馆(FAFU),标本号为XZ082。
关键词 四腺翻唇兰 兰科 新纪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斛中多糖和生物碱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7
15
作者 吴刚 季祥彪 +1 位作者 康冀川 秦民坚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8年第3期274-278,共5页
关键词 石斛 多糖 总生物碱 硫酸-苯酚法 酸性染料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代兰属植物rDNA ITS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汪巧英 张雪 +4 位作者 左诗璇 郑梦如 张梦琼 章燕如 蒋明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62-1366,共5页
通过测定7种万代兰属植物的rDNA ITS序列,为该属植物的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基础。以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7种万代兰属植物的ITS序列,在测序的基础上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ITS的全长为653~657 bp,其中5.8S和... 通过测定7种万代兰属植物的rDNA ITS序列,为该属植物的分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奠定基础。以叶片基因组DNA为模板,利用PCR扩增7种万代兰属植物的ITS序列,在测序的基础上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ITS的全长为653~657 bp,其中5.8S和ITS2的长度十分保守,分别为163和260 bp,ITS1的长度为230~234 bp。7种万代兰属植物的5.8S序列完全一致,而ITS1和ITS2序列中存在转换、颠换、插入/缺失现象。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7种植物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021,它们在发育树上可分为3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代兰属 ITS序列 克隆 分子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科植物菌根营养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6
17
作者 周玉杰 宋希强 +1 位作者 朱国鹏 杨福孙 《热带农业科学》 2009年第2期83-87,共5页
从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的共生营养关系、兰科植物菌根的营养效应和营养特性三方面对近年来兰科植物菌根营养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兰科植物菌根营养机理、菌根菌剂研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兰科植物菌根生物资源应用于兰科植物的园艺生产和保育... 从菌根真菌与兰科植物的共生营养关系、兰科植物菌根的营养效应和营养特性三方面对近年来兰科植物菌根营养研究进行综述;并对兰科植物菌根营养机理、菌根菌剂研制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兰科植物菌根生物资源应用于兰科植物的园艺生产和保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植物 菌根真菌 营养 菌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富含多糖的石斛兰花蕾中提取总RNA初探 被引量:1
18
作者 岑鹏 潘丽晶 +2 位作者 张妙彬 范干群 程萍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62-164,共3页
石斛兰花蕾中含有大量多糖,干扰RNA的提取与纯化。研究表明,采用含高盐的1.5%SDS裂解液,配合LiCl沉淀RNA,去除多糖类物质,获得了完整性好、质量高的RNA,完全适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关键词 石斛兰花蕾 多糖 RNA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兰族系统发育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桂珍 马良 +3 位作者 黄捷 吴欣怡 翟俊文 陈世品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88-194,共7页
选取叶绿体基因rbcL、matK、trnL-F、psbA-trnH、trnS-trnG和核基因Xdh、ITS构建兰族(Orchideae)的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兰族由鸟足兰亚族(Satyriinae)、双袋兰亚族(Coryciinae)和兰亚族(Orchidinae)3个亚族组成,包含19个属。... 选取叶绿体基因rbcL、matK、trnL-F、psbA-trnH、trnS-trnG和核基因Xdh、ITS构建兰族(Orchideae)的系统发育树。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兰族由鸟足兰亚族(Satyriinae)、双袋兰亚族(Coryciinae)和兰亚族(Orchidinae)3个亚族组成,包含19个属。其中鸟足兰亚族和双袋兰亚族分别由鸟足兰属(Satyrium)和双袋兰属(Disperis)组成,位于系统的基部。兰亚族包括小红门兰属(Ponerorchis)、毛轴兰属(Siridhornia)、盔花兰属(Galearis)、红门兰属(Orchis)、舌唇兰属(Platanthera)、时珍兰属(Shizhenia)、掌裂兰属(Dactylorhiza)、角盘兰属(Herminium)、Gnennaria、先骕兰属(Hsenhsua)、舌喙兰属(Hemipilia)、苞叶兰属(Brachycorythis)、合柱兰属(Diplomeris)、手参属(Gymnadenia)、玉凤花属(Habenaria)、白蝶兰属(Pecteilis)、阔蕊兰属(Peristylus)17个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兰族 系统发育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兰科植物新记录(Ⅰ)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西 郑立新 +3 位作者 张宏伟 王健生 谢文远 陈征海 《浙江林业科技》 2020年第6期64-67,共4页
报道了浙江产兰科Orchidaceae植物1个新记录属和2个新记录种,即:山珊瑚属Galeola Lour.,直立山珊瑚G.falconeri Hook.f.和中华叉柱兰Cheirostylis chinensis Rolfe。描述了三者的主要形态特征,指出了与相近分类群的区别,并附有彩色照片... 报道了浙江产兰科Orchidaceae植物1个新记录属和2个新记录种,即:山珊瑚属Galeola Lour.,直立山珊瑚G.falconeri Hook.f.和中华叉柱兰Cheirostylis chinensis Rolfe。描述了三者的主要形态特征,指出了与相近分类群的区别,并附有彩色照片。凭证标本藏于浙江自然博物院(Z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科 山珊瑚属 直立山珊瑚 中华叉柱兰 新记录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