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烷氧氯化制氯乙烯的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吕学举 费强 +4 位作者 程铁欣 毕颖丽 甄开吉 张春雷 崔元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22-524,共3页
Alumina supported CuCl2 catalyst for oxychlorination of ethane was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of γ-alumina with an aqueous solution of CuCl2·2H2O and KCl of a various mass fractions. Some samples containing 1%, 3%... Alumina supported CuCl2 catalyst for oxychlorination of ethane was prepared by impregnation of γ-alumina with an aqueous solution of CuCl2·2H2O and KCl of a various mass fractions. Some samples containing 1%, 3%, 5%, 7%, 9% of Cu and 0%, 2%, 4%, 6%, 8% of K respectively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atalyst containing 5%Cu and 6%K shows the highest yield and selectivity of vinyl chloride. With raising reaction temperature, the catalytic properties of the sample changes dramatically. The conversion of ethane was increased sharply from 320 to 395 ℃ and it was increased slightly from 395 to 440 ℃. At 440 ℃ the conversion of ethane and the yield of vinyl chloride are the highest. Then they are decreased slow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烷 氧氯化 氯乙烯 选择性 收率 转化率 催化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卡宾与甲醛环加成反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卢秀慧 王沂轩 邓从豪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9期784-788,共5页
用从头算方法研究了单重态二氯卡宾与甲醛的环加成反应,找到了反应的中间配合物和过渡态,讨论了反应机理,发现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生成中间配合物,第二步是中间配合物异构化为产物──二氯环氧丙烷.在从头算的基础上,用统计... 用从头算方法研究了单重态二氯卡宾与甲醛的环加成反应,找到了反应的中间配合物和过渡态,讨论了反应机理,发现该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生成中间配合物,第二步是中间配合物异构化为产物──二氯环氧丙烷.在从头算的基础上,用统计效力学方法和过渡态理论计算了该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和动力学性质,并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卡宾 环加成 二氯卡宾 甲醛 二氯环氧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乙烯-丙烯酸丁脂共聚物热降解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清香 朱诚身 +1 位作者 杜宝石 任晓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3-57,共5页
本文研完了氯乙烯-丙烯酸丁酯(VC-BA)共聚物的热降解过程,发现随升温速率升高,降解温度线性升高,而降解率变化不大。降解时首先是BA链节上的醇基消除,并有羰基残存,接着是HCl消除,最后主链断裂。
关键词 氯乙烯 丙烯酸丁酯 共聚物 热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氯乙烯-氯乙烯悬浮共聚速率模型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龙孝 翁志学 +1 位作者 黄志明 潘祖仁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11-114,共4页
本文在偏氯乙烯-氯乙烯重量配比等于85/15的条件下,着重研究了引发剂浓度、温度等主要因素对悬浮共聚速率的影响,提出了共聚速率模型。在35~65℃温度范围内,建立了模型参数与聚合温度的关系式。在10~80%转化率范围内,本模型与实验结... 本文在偏氯乙烯-氯乙烯重量配比等于85/15的条件下,着重研究了引发剂浓度、温度等主要因素对悬浮共聚速率的影响,提出了共聚速率模型。在35~65℃温度范围内,建立了模型参数与聚合温度的关系式。在10~80%转化率范围内,本模型与实验结果能很好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氯乙烯 氯乙烯 悬浮共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乙烯的真空紫外光电离 被引量:1
5
作者 巨新 张允武 +2 位作者 盛六四 陶李 唐孝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89-292,共4页
利用同步辐射(SR)作为真空紫外光源,结合超声分子束装置,可从分子反应动力学的角度对各种分子及小团簇在全波长范围内进行光电离和光离解研究.例如:通过光电离质谱对各种反应产物进行认定;结合光电离效率曲线(PIE)测定分子及团簇的电离... 利用同步辐射(SR)作为真空紫外光源,结合超声分子束装置,可从分子反应动力学的角度对各种分子及小团簇在全波长范围内进行光电离和光离解研究.例如:通过光电离质谱对各种反应产物进行认定;结合光电离效率曲线(PIE)测定分子及团簇的电离能,确定能级结构.本文报导了对C_2H_3Cl 在50—140nm 波长范围内进行光电离研究的初步结果.我们用四极质谱测量了各种离子碎片的光电离谱,讨论了该分子的单光子电离的反应通道.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 紫外 光电离 质谱 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类卡宾结构和反应活性的理论研究(Ⅱ)——类卡宾CHClFLi的结构和稳定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吉海 冯圣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31-616,共1页
用从头算分子轨道理论,研究了不同卤代类卡宾CHClFLi的结构和稳定性.优化得到4种平衡构型和相应过渡态结构.对各构型的特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卤代 类卡宾 从头算 CHClFLi 结构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散射法研究氟油聚集态结构 被引量:1
7
作者 左榘 米江林 +1 位作者 谢幼伦 任爱姣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19-123,共5页
本文用激光散射及偏光显微镜等技术剖析了几种氟油的聚集态结构。结果表明,全氟油为典型棒状晶聚集态结构,并有明显的温度依赖性,氟氯油也含少量棒状晶,也有温度依娘性;氟溴表现出无定型,具无规取向相关各向异性的特征。
关键词 光散射 氟油 棒状晶散射 四氟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2H_3Cl分子团簇内部离子-分子反应产生C_4H_5Cl^+的研究
8
作者 盛六四 齐飞 +2 位作者 高辉 罗志勇 张允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1004-1007,共4页
用同步辐射对(C2H3Cl)分子团簇进行了光电离研究,发现该团簇内部发生了离子-分子化学反应,生成了十分稳定的反应产物C4H5Cl+,不再是varderWaals弱键络合物.
关键词 离子-分子反应 同步辐射 光电离 团簇 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脉冲作用下氯丙烯的多光子解离和电离动力学(英文)
9
作者 刘宁亮 沈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0-505,共6页
利用飞秒激光脉冲,在200、400和800 nm下对氯丙烯(C_3H_5Cl)的光解离和电离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测量了氯丙烯在飞秒脉冲作用下的飞行时间质谱、光强指数以及光电子影像。结果发现在短波(200 nm)时,母体分子的电离为主要通道,而其他... 利用飞秒激光脉冲,在200、400和800 nm下对氯丙烯(C_3H_5Cl)的光解离和电离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测量了氯丙烯在飞秒脉冲作用下的飞行时间质谱、光强指数以及光电子影像。结果发现在短波(200 nm)时,母体分子的电离为主要通道,而其他离子均来源于C_3H_5Cl^+的解离。当波长移动到长波(800 nm)时,碎片离子就占据了主导。这些碎片离子来源于中性碎片的多光子电离过程,而这些中性碎片又是由C_3H_5Cl的中间态直接解离而产生的。这意味着,光解离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800 nm可以激发分子达到能够产生中性碎片的中间态。在400 nm时,虽然中间态的解离过程仍然至关重要,但并没有在800 nm时明显。综上所述,本文的研究证实了氯丙烯的光解离/电离行为具有波长依赖性,并揭示了氯丙烯在200、400和800 nm飞秒激光作用下的复杂动力学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脉冲 飞行时间质谱 光电子影像 氯丙烯 多光子解离和电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氯化碳制备二氯卡宾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10
作者 李来才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89-391,共3页
四氯化碳制备二氯卡宾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李来才(四川师范大学化学系成都610066)关键词四氯化碳反应途径过滤态MNDO方法中图分类号O621.146二氯卡宾是有机合成中一个重要的试剂。目前制备二氯卡宾的方法有多种[1... 四氯化碳制备二氯卡宾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李来才(四川师范大学化学系成都610066)关键词四氯化碳反应途径过滤态MNDO方法中图分类号O621.146二氯卡宾是有机合成中一个重要的试剂。目前制备二氯卡宾的方法有多种[1-3],但Makc-sza[4]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MNDO方法 二氯卡宾 卡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甲基-2-丁烯乳液氯化反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邢明祥 陈永平 +1 位作者 廖双泉 钟杰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91-996,共6页
研究了温度、时间、紫外光照射等对天然胶乳小分子模型物(2-甲基-2-丁烯乳液)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紫外光照的条件下的氯化反应速率要快于无紫外光照的;温度对氯化反应有着一定影响,在50℃以下,随温度升高产物的氯含量越高,在5... 研究了温度、时间、紫外光照射等对天然胶乳小分子模型物(2-甲基-2-丁烯乳液)氯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紫外光照的条件下的氯化反应速率要快于无紫外光照的;温度对氯化反应有着一定影响,在50℃以下,随温度升高产物的氯含量越高,在50℃以上,对产物的氯含量的影响不大;当温度50℃,时间达到7个小时的产物的氯含量能达到65%左右。并且通过红外光谱和气质联用分析仪进行测试分析,了解其水相中氯化产物分子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甲基-2-丁烯 天然橡胶小分子模型物 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溴卡宾与取代苯乙酮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谷文祥 王洪星 还振威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1068-1072,共5页
研究了二溴卡宾与取代苯乙酮的反应机理.在取代苯乙酮与二溴卡宾的反应中,由于形成的羰基叶立德中间体的非平面构象,使得1,3-偶极加成难以发生,其主要反应途径为电环化和脱氧反应的竞争.当增大苯环上取代基的供电子能力时,原... 研究了二溴卡宾与取代苯乙酮的反应机理.在取代苯乙酮与二溴卡宾的反应中,由于形成的羰基叶立德中间体的非平面构象,使得1,3-偶极加成难以发生,其主要反应途径为电环化和脱氧反应的竞争.当增大苯环上取代基的供电子能力时,原处于次要地位的脱氧反应的程度有所增强,但变化程度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溴卡宾 取代苯乙酮 脱氧反应 羰基叶立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_3CFH_2脱HF反应Lewis酸催化剂失活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贾文志 刘行 +3 位作者 董正曦 刘兵 陈焱峰 朱志荣 《化学世界》 CAS CSCD 2017年第9期513-518,共6页
在CF_3CFH_2脱HF制三氟乙烯的反应工艺中,如何解决催化剂失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难题。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分别考察Al_2O_3催化剂和经活化的NiF_2/AlF_3催化剂用于CF_3CFH_2脱HF反应的稳定性,其中Al_2O_3催化剂的反应稳定性较差,而在Al_2O_... 在CF_3CFH_2脱HF制三氟乙烯的反应工艺中,如何解决催化剂失活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难题。在固定床反应器上分别考察Al_2O_3催化剂和经活化的NiF_2/AlF_3催化剂用于CF_3CFH_2脱HF反应的稳定性,其中Al_2O_3催化剂的反应稳定性较差,而在Al_2O_3添加NiO改性并经活化后制备的NiO/Al_2O_3催化剂,其稳定性明显提高。通过X射线衍射(XRD)、N_2吸脱附法(BET)、NH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热重分析法(TG)和激光拉曼光谱(Raman)技术的表征,研究认为Al_2O_3催化剂活性下降的原因是催化剂表面的HF腐蚀作用和结焦双重因素所致。而经HF活化处理的NiO/Al_2O_3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它的表面结焦现象。另外,NiF_2/AlF_3催化剂在连续300h反应的稳定性试验中,发现催化剂晶粒的缓慢增长现象,这也是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的次要因素。总之,不同Lewis酸催化剂用于CF_3CFH_2脱HF反应的失活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HF侵蚀、结焦和缓慢烧结。最后,NiF_2/AlF_3催化剂经再生之后,其反应活性恢复比率可达到8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3CFH2 三氟乙烯 Lewis酸催化剂 失活 结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乙烯与氟化氢二聚体g-C_2H_2X_2-HF(X=F,Cl)的结构和氢键性质的理论研究
14
作者 李瑞延 陈建林 吴迪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67-70,共4页
本文作者使用了Counterpoise(CP)校正方法,在MP2/aug cc pVDZ水平,计算得到了实频的C2H4HF和g C2H2X2HF(X=F,Cl)的优化结构。由于X原子的作用,二聚体g C2H2X2HF(X=F,Cl)的πH键被延长,并且在结构中发生了倾斜和弯曲。X原子的作用降低了... 本文作者使用了Counterpoise(CP)校正方法,在MP2/aug cc pVDZ水平,计算得到了实频的C2H4HF和g C2H2X2HF(X=F,Cl)的优化结构。由于X原子的作用,二聚体g C2H2X2HF(X=F,Cl)的πH键被延长,并且在结构中发生了倾斜和弯曲。X原子的作用降低了πH键相互作用能,而电子相关效应增加了πH键相互作用能。g C2H2X2HF(X=F,Cl)结构中存在着πtypeH bo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π-H键 相互作用能 π-type H-BOND 电子相关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炔醇与环己胺在四氯乙烯中的协同稳定作用研究
15
作者 郑旭煦 向夕品 +1 位作者 陈德先 刘成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2000年第6期651-654,647,共5页
This paper studies that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between the compositions in certain kind of stabilizing agent for perchloroethylene by the perpendicular experiments.The result shows there is an obvious synergistic eff... This paper studies that the synergistic effects between the compositions in certain kind of stabilizing agent for perchloroethylene by the perpendicular experiments.The result shows there is an obvious synergistic effect between propargyl alcohol and cyclohexylamino.Finally,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ynergistic stable mechanism according to the chemical structures of propargyl alcohol and cyclohexylami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炔醇 环己胺 稳定剂 协同效应 四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聚氯乙烯的粘塑性本构模型与裂纹扩展行为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淑佳 柴国钟 +1 位作者 卢炎麟 任立义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247-249,共3页
建立材料的粘塑性本构模型,进行粘塑性裂纹扩展试验,是开展聚合物粘塑性裂纹扩展问题研究的基础.采用恒定应变速率的方法,对硬聚氯乙烯进行低应变速率下的拉伸试验,确定各应变速率下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曲线.实验数据表明,该材料的力学性... 建立材料的粘塑性本构模型,进行粘塑性裂纹扩展试验,是开展聚合物粘塑性裂纹扩展问题研究的基础.采用恒定应变速率的方法,对硬聚氯乙烯进行低应变速率下的拉伸试验,确定各应变速率下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曲线.实验数据表明,该材料的力学性能对应变速率有依赖性,与时间相关,是典型的粘塑性材料.根据实验测得的不同应变速率下应力-应变关系的曲线族,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确定有关的材料常数,建立了硬聚氯乙烯材料Bailey-Norton公式形式的粘塑性本构模型.进行硬聚氯乙烯的粘塑性裂纹扩展试验研究,得到了裂纹长度增量与时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塑性 多元回归分析 粘塑性本构模型 粘塑性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分析氯乙烯单体下料中的杂质含量
17
作者 孙连吉 《河北化工》 1992年第4期56-57,共2页
氯乙烯单体下料的杂质(乙炔、溴乙烯、乙醛、J,1-二氯乙烷)含量直接影响聚氯乙烯树脂的产量和质量。使用上分GC—1102型气相色谱仪并配合使用CDMC-IE型色谱数据处理机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CDMC-IE型色谱数据处理机应用绝对校准曲线法进... 氯乙烯单体下料的杂质(乙炔、溴乙烯、乙醛、J,1-二氯乙烷)含量直接影响聚氯乙烯树脂的产量和质量。使用上分GC—1102型气相色谱仪并配合使用CDMC-IE型色谱数据处理机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CDMC-IE型色谱数据处理机应用绝对校准曲线法进行样品分析的数据处理。其所含各组分的校正因子测定的标样分别为:乙炔标气用生产中大于99.9%的乙炔气配成0.25%的乙炔标气,氯乙烯标气为生产中经色谱定性分析不含各种杂质的氯乙烯饱和蒸气。高沸物的校正因子测定采用精镏釜底的残液经色谱分离后得到各组分的峰面积的数据,计算出其各组分含量,并计算出其校正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 聚氯乙烯 乙炔 溴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