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硅基气凝胶的气体模拟源制备方法初步研究
1
作者 来居翰 夏文 +5 位作者 姚顺和 徐利军 刘蕴韬 孟令泽 张俊博 李元桥 《同位素》 2025年第1期75-80,共6页
为制备可以替代^(13)N(T_(1/2)=9.97 min)气体进行^(13)N监测仪校准的模拟源,采用两步法湿凝胶制备技术和CO_(2)超临界干燥技术开展硅基气凝胶制备工艺研究,先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原料制备前驱体溶液,使用体积为前驱体溶液45倍的丙... 为制备可以替代^(13)N(T_(1/2)=9.97 min)气体进行^(13)N监测仪校准的模拟源,采用两步法湿凝胶制备技术和CO_(2)超临界干燥技术开展硅基气凝胶制备工艺研究,先以正硅酸四乙酯(TEOS)为原料制备前驱体溶液,使用体积为前驱体溶液45倍的丙酮对其进行稀释,在pH=8的条件下凝胶,经超临界干燥后,得到满足低密度要求的气凝胶基质。基于该工艺,以长寿命核素^(22)Na(T_(1/2)=2.60 a)作为替代核素,研制^(13)N监测仪校准用气体模拟源,密度为4.6 mg/cm^(3)(4倍空气密度),批内均匀性为5%,批间均匀性为8%。采用气体模拟源对某型号^(13)N监测仪原型机开展效率校准,与模拟结果有25%相对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模拟源 硅基气凝胶 ^(13)N监测仪 效率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牛OPU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胚胎发育潜能研究
2
作者 徐光勇 刘振田 +6 位作者 陈祥飞 张美洁 杜涛 张俊波 刘智辉 邢雪松 杜福良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30-739,共10页
[目的]在体外成熟液(IVM)中添加不同来源的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对日本黑牛(和牛)活体采卵(OPU)卵母细胞进行成熟培养,研究其体外受精(IVF)的胚胎在体外培养(IVC)与体内发育的潜能。[方法]按照3×2试验设计,OPU卵母细胞... [目的]在体外成熟液(IVM)中添加不同来源的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对日本黑牛(和牛)活体采卵(OPU)卵母细胞进行成熟培养,研究其体外受精(IVF)的胚胎在体外培养(IVC)与体内发育的潜能。[方法]按照3×2试验设计,OPU卵母细胞在3种FSH(NIH-FSH、NB-FSH和CA-FSH,0.13 IU/mL)和2种LH(NIH-LH和NB-LH,23 IU/mL)匹配的6组IVM液中培养22~24 h, IVF和IVC后检查囊胚发育率。将胚胎移植(ET)至同步化受体后40 d,采用超声波检查妊娠率。[结果]最佳匹配组是在IVM培养液中添加0.13 IU/mL NIH-FSH与23 IU/mL NIH-LH,囊胚发育率最高达47.3%。OPU卵母细胞经IVM和IVF后,在体外培养6 d的胚胎(IVC 6D)妊娠率(62.6%~64.0%)与体内胚胎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体外培养7 d的胚胎(IVC 7D)(44.2%~47.1%)(P<0.05)。囊胚移植到青年牛受体的妊娠率高达67.1%,移植后未孕的受体可继续ET,但ET重复4次时妊娠率显著低于0、1次(P<0.05)。[结论]不同来源的FSH与LH的IVM匹配对OPU-IVF的胚胎发育潜能有明显的影响。移植IVC 6D的囊胚比IVC 7D的妊娠率显著升高。本研究优化的OPU-IVF-ET体系可有效培育优良的和牛品系,并快速扩繁其生产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牛 活体采卵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27.5 kV电缆护层感应电压与接地电流监测系统研究
3
作者 张泽辉 王凯金 +2 位作者 周学影 张俊博 王友彪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8-155,共8页
随着27.5 kV高压电缆在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监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分析高速铁路高压电缆的接地方式,并特别针对长度1 km以下的高压电缆,研发1种基于监测接地电流来反映绝缘状态的监测系统。该系统能... 随着27.5 kV高压电缆在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的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监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深入分析高速铁路高压电缆的接地方式,并特别针对长度1 km以下的高压电缆,研发1种基于监测接地电流来反映绝缘状态的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测高压电缆的绝缘状态,为铁路运营单位提供有效的工具,以掌握电缆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保障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进一步提高铁路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减少因电缆故障导致的运营中断,对于提升铁路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7.5kV高压电缆 铁路牵引供电 接地方式 在线监测 接地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利用空间天体测量法寻找下一个“地球” 被引量:1
4
作者 季江徽 李海涛 +10 位作者 张俊波 李东 方亮 王素 邓雷 陈果 李飞 董瑶 李保权 高晓东 鲜浩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214,共22页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Closeby Habitable Exoplanet Survey,CHES)采用空间微角秒级别的高精度天体测量技术,普查太阳系近邻(10 pc内)约100颗FGK等类型恒星,探测宜居带类地行星或超级地球;详细普查宜居行星的数目、真实质量和三维轨道... 近邻宜居行星巡天计划(Closeby Habitable Exoplanet Survey,CHES)采用空间微角秒级别的高精度天体测量技术,普查太阳系近邻(10 pc内)约100颗FGK等类型恒星,探测宜居带类地行星或超级地球;详细普查宜居行星的数目、真实质量和三维轨道等信息,这将是国际上首次近邻宜居带类地行星的空间探测任务.CHES的有效载荷是一台口径为1.2 m,视场为0.44°×0.44°,焦距为36 m的高像质、低畸变、高稳定光学望远镜,采用同轴三反TMA光学成像系统.为实现宜居带类地行星探测,CHES任务中的测量精度为1μas,是目前国际测量精度最高的空间探测项目.在空间科学先导专项背景型号项目的支持下,CHES团队深入凝练和论证科学目标,成功突破了三项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畸变大视场高像质空间望远镜光学系统技术的重要突破;突破了10–5 pixel级别星间距测量技术;实现了卫星系统高稳定度姿态控制精度及热控精度的创新.CHES预计发现50颗类地行星,引领中国空间科学探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天体测量法 系外行星 近邻宜居行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第一性原理的Zr掺杂Li_(3)PS_(4)固态电解质的性能研究
5
作者 张钧波 季银炼 +1 位作者 窦志宇 王雯杰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9期33-38,共6页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是目前无机固态电解质的研究焦点之一。然而,当用于全固态电池时,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相容性较差,难以兼顾高电导率和高稳定性,因此通过元素取代或掺杂,以及结构调整来提高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获得了广泛...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是目前无机固态电解质的研究焦点之一。然而,当用于全固态电池时,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与电极材料的相容性较差,难以兼顾高电导率和高稳定性,因此通过元素取代或掺杂,以及结构调整来提高固态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获得了广泛的研究。基于第一性原理对Li_(3)PS_(4)进行Zr掺杂改性研究,研究思路即通过Zr掺杂取代Li原子,同时产生Li空位来增加锂离子的传输空位。通过计算Zr掺杂的Li_(3)PS_(4)的Li空位形成能,证明当Zr元素在Li_(3)PS_(4)晶体结构的Li_(2)位进行掺杂时具有较低的空位形成能,从而提高了Li_(3)PS_(4)固态电解质的结构稳定性。通过计算态密度和差分电荷密度,发现Zr掺杂可以改变其周围的电子态,不仅能提高Li_(3)PS_(4)的活性,还改善了Li_(3)PS_(4)的电化学稳定性。采用CI-NEB方法计算分析锂离子在Zr掺杂Li_(3)PS_(4)固态电解质体相中沿不同迁移路径的迁移能垒,发现锂离子沿Li_(2)→Li_(2)→Li_(2)路径进行迁移的迁移能垒最小,由此确定了锂离子在Zr掺杂Li_(3)PS_(4)晶体结构中的最优扩散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解质 Zr掺杂 离子电导率 空位形成能 态密度 迁移能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球盖菇基因组的SSR分子标记开发及指纹数据库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雪松 孙达锋 +4 位作者 刘绍雄 张俊波 岳万松 李建英 华蓉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3,共10页
以13个大球盖菇菌株及其已公布的基因组为试材,采用生物信息学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球盖菇基因组上的SSR类型及分布,设计了100对SSR引物开展试验验证,以期为大球盖菇的种质资源鉴定、品种选育、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提供... 以13个大球盖菇菌株及其已公布的基因组为试材,采用生物信息学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球盖菇基因组上的SSR类型及分布,设计了100对SSR引物开展试验验证,以期为大球盖菇的种质资源鉴定、品种选育、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总计检索到6种SSR类型的2 124条序列,其中主要以三核苷酸类型为主,共计704,占SSR总数的33.15%;五、六碱基重复类型较多,但总和只占全部SSR数量的14.59%。由验证试验获得16对引物,其中引物DQGSSR020、DQGSSR031、DQGSSR077的多态性较高、特异性好、无杂峰、荧光亮度高、区分度好。同时,基于16对SSR引物进行大球盖菇DNA指纹编码构建,获得了13个大球盖菇菌株的32位数分子指纹数据库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基因组 SSR分子标记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鲁聪 李兰 +2 位作者 杜媛媛 张军波 赵庆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目的 探究不同治疗方法对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住院的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352例,根据患者意愿和病变特征分为球囊扩张组142例、支架置入... 目的 探究不同治疗方法对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周围血管科住院的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352例,根据患者意愿和病变特征分为球囊扩张组142例、支架置入组145例及保守治疗组65例,对所有患者进行13~24个月的随访,随访内容: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全因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和主要不良下肢事件(MALE),包括下肢静息痛、溃疡或皮肤缺损、坏疽、再闭塞、截肢发生情况,比较分析3组临床资料和预后,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 支架置入组全因死亡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9.7%vs 23.1%,P<0.01)。支架置入组和球囊扩张组MALE静息痛发生率明显低于保守治疗组(4.8%、9.2%vs 24.6%,P<0.01)。结论 适合行介入治疗的老年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接受血管腔内治疗可以降低部分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和MALE事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塞性动脉硬化 下肢 预后 支架 回顾性研究 血管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红外腔衰荡光谱的CO_(2)检测系统研制
8
作者 张俊博 毛娜请 +4 位作者 徐利军 罗瑞 李元桥 来居翰 刘蕴韬 《同位素》 CAS 2024年第5期438-446,共9页
^(14)C是核反应放射性流出物中最受关注的放射性核素之一,核设施产生的^(14)C主要与CO_(2)标记,因此对^(14)CO_(2)气体进行在线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腔衰荡光谱技术(CRDS),以CO_(2)为研究对象,选取^(14)CO_(2)吸收谱线的中心波... ^(14)C是核反应放射性流出物中最受关注的放射性核素之一,核设施产生的^(14)C主要与CO_(2)标记,因此对^(14)CO_(2)气体进行在线检测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腔衰荡光谱技术(CRDS),以CO_(2)为研究对象,选取^(14)CO_(2)吸收谱线的中心波长2 209.11 cm^(-1)附近检测^(14)CO_(2)的吸收光谱。采用中红外波段量子级联激光器、光学谐振腔、合理的光路设计和气体管路设计,研制基于中红外腔衰荡光谱的CO_(2)检测系统。并采用研制的系统检测不同浓度的CO_(2)(0.5%~1.3%)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待测气体浓度与衰荡时间的倒数之间呈线性相关,证实研制的中红外腔衰荡光谱系统可行。该系统成功实现了对不同浓度CO_(2)气体在中红外波段下的精准测量,使用中红外腔衰荡技术测量得到^(14)CO_(2)的吸收光谱。为未来激光光谱快速原位检测^(14)CO_(2)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 腔衰荡光谱技术 气体检测系统研制 CO_(2)气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S FRP加固既有人防剪力墙的抗冲击试验研究
9
作者 陈文龙 张君博 +2 位作者 梁海志 王阳明 张纪刚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08-219,共12页
大应变FRP(large rupture strain FRP)材料较传统FRP具有更大的断裂应变,为探究大应变FRP加固既有人防工程剪力墙的抗冲击性能,分别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FRP(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FRP,PET FRP)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FRP(polye... 大应变FRP(large rupture strain FRP)材料较传统FRP具有更大的断裂应变,为探究大应变FRP加固既有人防工程剪力墙的抗冲击性能,分别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FRP(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FRP,PET FRP)和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FRP(polyethylene naphthalene FRP,PEN FRP)加固人防工程剪力墙并开展冲击试验,与未加固的人防工程剪力墙试验与数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数值模拟所得到的破坏形态与试验现象吻合良好,均为典型的受弯破坏;相较于未加固墙,FRP能大幅提升人防工程剪力墙的极限承载力和抗弯刚度,显著降低跨中挠度;PEN FRP加固较PET FRP加固能提供更好的抗变形能力,进而减轻墙体冲击损伤,但PET FRP较PEN FRP应变范围更广,可提供更好的延性;此外,FRP加固均能显著提升剪力墙的耗能能力,其中PET FRP加固墙的耗能能力要优于PEN FRP加固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应变FRP 人防工程 冲击试验 挠度分析 应变分析 能量耗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验证的XGBoost算法在岩爆烈度分级预测中的适用性探讨 被引量:18
10
作者 张钧博 何川 +2 位作者 严健 吴枋胤 蒙伟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247-253,共7页
为解决机器学习算法在样本较少时,所得岩爆烈度等级的预测结果存在可靠性不足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交叉验证的XG-Boost算法,并讨论其适用性。先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单轴抗拉强度σt、洞室围岩最大切应力σθ、岩石弹性变形指数Wet... 为解决机器学习算法在样本较少时,所得岩爆烈度等级的预测结果存在可靠性不足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交叉验证的XG-Boost算法,并讨论其适用性。先选取岩石单轴抗压强度σc、单轴抗拉强度σt、洞室围岩最大切应力σθ、岩石弹性变形指数Wet以及岩体完整性系数KV等5个评价指标;再以国内外岩爆实例数据为样本,通过多次交叉验证计算XGBoost算法岩爆预测准确率,与支持向量机算法、随机森林算法所得准确率比较;最后对评价指标重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在样本较少时,样本划分和排序的随机性对预测结果影响较大,通过多次交叉验证求取预测结果平均值,可提高结果可靠性;2)评价指标中KV与σθ重要性最大,σc重要性最小;3)XGBoost算法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率,在岩爆烈度分级预测中具有一定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爆预测 交叉验证 XGBoost 可靠性分析 指标重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灰肉红菇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冯云利 方媛 +5 位作者 余金凤 马明 刘春丽 杨珍福 张俊波 郭相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15,共9页
基于基因间隔序列(internal transcript space,ITS)分析中国12个不同地理居群的125份灰肉红菇(Russula griseocarnosa)样品的遗传多样性、居群遗传分化程度和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125份样品中检测到32个单倍型,不同地理居群的遗传距... 基于基因间隔序列(internal transcript space,ITS)分析中国12个不同地理居群的125份灰肉红菇(Russula griseocarnosa)样品的遗传多样性、居群遗传分化程度和遗传变异情况。结果表明:125份样品中检测到32个单倍型,不同地理居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对应关系,二者无明显相关性;同一地理居群内单倍型多样性较高,核苷酸多样性较低;整体的遗传分化指数F_(st)为0.59955,基因流N_m为0.17,这些结果表明125份灰肉红菇样品基因交流水平低,分化程度较高;分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结果表明,居群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22%,居群内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78%,因此遗传分化主要来自于居群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肉红菇 基因间隔序列 遗传多样性 居群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沉降和生物质炭对毛竹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刘宁 彭春菊 +3 位作者 雷赵枫 张君波 李全 宋新章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04-712,共9页
为了解氮沉降和生物质炭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了4种氮沉降(0kg·hm^-2·a^-1,N0;30kg·hm^-2·a^-1,N30;60kg·hm^-2·a^-1,N60;90kg·hm^-2·a^-1,N90)下施加3种不同强... 为了解氮沉降和生物质炭对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研究了4种氮沉降(0kg·hm^-2·a^-1,N0;30kg·hm^-2·a^-1,N30;60kg·hm^-2·a^-1,N60;90kg·hm^-2·a^-1,N90)下施加3种不同强度(0t·hm^-2,BC0;20t·hm^-2,BC20;40t·hm^-2,BC40)生物质炭处理后2龄毛竹新老叶片光合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氮沉降和生物质炭均促进了毛竹新老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生物质炭同时提高了老叶实际量子产量[Y(Ⅱ)]和PSⅡ潜在活性(Fv/F0)。与不施加生物质炭相比(BC0),N30下施加20t·hm^-2生物质炭的老叶及N60下施加20t·hm^-2生物质炭(BC20)的新老叶叶色值显著降低;N60处理下施加生物质炭,毛竹新老叶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Fv/Fo和Y(Ⅱ)均提高,而N90处理下施加生物质炭,毛竹新老叶的Fv/Fm和Fv/Fo均降低。由此认为:氮沉降条件下施加生物质炭有利于毛竹新老叶片的光合固碳能力;大气氮沉降背景下,施加生物质炭有利于提高毛竹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氮沉降 生物质炭 毛竹林 叶绿素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指定应力问题的变分原理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家林 张俊波 +1 位作者 何琳 陈卓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1-341,共11页
针对有限元分析中对应力或内力有指定条件的问题,引入非弹性应变作为实现指定应力条件的附加未知量,在小变形条件下描述了指定应力条件应当满足的弹性力学控制方程;以位移和未知非弹性应变作为独立变量,建立了具有指定应力条件问题的势... 针对有限元分析中对应力或内力有指定条件的问题,引入非弹性应变作为实现指定应力条件的附加未知量,在小变形条件下描述了指定应力条件应当满足的弹性力学控制方程;以位移和未知非弹性应变作为独立变量,建立了具有指定应力条件问题的势能变分原理和虚功方程;以位移、弹性应变、未知非弹性应变和应力为独立变量,建立了一个含四类变量的广义变分原理.在基于变分原理得到的桁架单元和梁单元平衡方程中,指定轴力和需要的调整量以对偶形式出现,可实现调整量已知情况下的常规受力分析,又可在轴力指定条件下获得需要的调整量;同时考虑了材料刚度和内力对结构的影响,改进了目前预应力筋模拟的等效荷载法和实体力筋法,还可用于拉索结构的索力优化和调整算法.通过拉索结构位移优化和索力调整的数值算例,验证了该文理论与算法的可行性及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定应力问题 变分原理 有限元 非弹性应变 预应力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液化场地变截面桩与等截面桩的动力响应对比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冯忠居 王逸然 +3 位作者 张俊波 张建斌 孟莹莹 赵瑞欣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9-69,共11页
为研究液化场地变截面桩的动力响应,依托翔安大桥实体工程,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变截面桩-土和等截面桩-土相互作用模型,模拟液化场地变截面桩及等截面桩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反应,分析在地震作用下变截面位置不同的变截面桩及等截面桩的... 为研究液化场地变截面桩的动力响应,依托翔安大桥实体工程,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变截面桩-土和等截面桩-土相互作用模型,模拟液化场地变截面桩及等截面桩在地震作用下的振动反应,分析在地震作用下变截面位置不同的变截面桩及等截面桩的动力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液化土层不同深度处的孔压比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均从0逐渐增大最后趋于稳定;变截面桩的桩身加速度和桩身位移均大于等截面桩,且桩顶加速度峰值出现的时刻均滞后于桩底;在饱和砂土层处,桩身位移变化趋势均较陡;变截面桩的桩身弯矩峰值和桩身剪力峰值均大于等截面桩,且其峰值出现的位置较等截面桩深;地震作用下,变截面桩及等截面桩的弯矩与剪力均在安全范围之内;液化场地变截面梁桥桩基础抗震设计时,应着重分析液化土层与非液化土层分界面以下的抗弯能力设计及液化土层中抗剪能力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液化场地 大直径变截面桩基础 数值模拟 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块侧偏状态下的燃料棒温度场数值计算分析
15
作者 张钧波 张功伟 张敏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5-721,共7页
燃料芯块侧偏状态下的燃料棒温度分布关系到反应堆燃料设计和安全运行。本文基于燃料棒的稳态扩散方程的一般形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芯块侧偏对燃料棒传热和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燃料芯块侧偏时,芯块最高温度的位置向芯块侧偏... 燃料芯块侧偏状态下的燃料棒温度分布关系到反应堆燃料设计和安全运行。本文基于燃料棒的稳态扩散方程的一般形式,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芯块侧偏对燃料棒传热和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燃料芯块侧偏时,芯块最高温度的位置向芯块侧偏的反方向偏移且最高温度下降,偏心率越大,最高温度的位置偏移程度越大,温降也越大。当偏心率e为0.5和0.8时,芯块最高温度分别下降1.3%和4.1%。而燃料棒包壳外壁面温度分布不均匀且最高温度随着偏心率的增大而升高,当偏心率e=0.8时,燃料棒包壳外壁面的最高温度为350℃,达到燃料棒的临界工作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棒 燃料芯块 偏心率 温度场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应力判据法的拉林铁路岩爆烈度分级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枋胤 何川 +3 位作者 汪波 张钧博 蒙伟 刘金松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2-800,共9页
把现有的判据直接应用于拉林铁路某一隧道的岩爆预测不能得到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岩爆预测结果,为了制定针对拉林铁路全线的岩爆烈度分级方案及应力判据,以拉林铁路桑珠岭隧道现场岩爆发育特征和规律、岩爆破坏形迹及kNN(k近邻分类)算法... 把现有的判据直接应用于拉林铁路某一隧道的岩爆预测不能得到符合现场实际情况的岩爆预测结果,为了制定针对拉林铁路全线的岩爆烈度分级方案及应力判据,以拉林铁路桑珠岭隧道现场岩爆发育特征和规律、岩爆破坏形迹及kNN(k近邻分类)算法为基础,进行现场洞壁二次应力量测、现场岩样点荷载试验、基于二次修正地应力场的开挖模拟,提出了针对拉林铁路的岩爆烈度分级方案及应力判据,在通过桑珠岭隧道的岩爆预测准确性验证后将判据推广应用于拉林铁路典型岩爆隧道(祝拉岗隧道、达嘎拉隧道、岗木拉隧道)的岩爆预测中,并与现有判据的判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针对拉林铁路而言,卢森判据会低估轻微岩爆的发生,但对中等岩爆的判定较好;王兰生判据判定的岩爆等级主要集中在轻微岩爆,没有正确判定实际发生的中等、强烈岩爆,表明其容易低估实际岩爆等级;关宝树判据判定的岩爆等级主要集中在强烈岩爆,基本没有正确判定实际发生的轻微、中等岩爆,容易高估实际岩爆等级;拉林铁路岩爆判据除了对中等岩爆的判定能力与卢森判据持平外,其各等级岩爆预测结果准确率均大于其余判据,更符合拉林铁路现场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川藏铁路 拉林铁路 岩爆判据 岩爆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介入治疗的血管评估方案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薛双龙 张军波 +3 位作者 李尤 付博文 康梦阳 田红燕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7-152,共6页
下肢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最严重的类型,易引发高截肢及死亡率。介入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为目前下肢动脉CTO的主要治疗策略,但由于CTO... 下肢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PAD)最严重的类型,易引发高截肢及死亡率。介入治疗(endovascular therapy,EVT)为目前下肢动脉CTO的主要治疗策略,但由于CTO病变复杂程度高,常导致手术成功率较低且并发症发生。分析下肢动脉CTO的特征,建立一个有效预测下肢动脉CTO血运重建成功率的分级或评分系统,有助于制定合理治疗策略及评估获益/风险等。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的一些分级及评分系统,包括钙化分级(PACSS、PARC、TAC)、CTOP分型、Infrapop-CTO评分及J-BTK CTO评分等。其中PACSS分级及PARC钙化分级适用于髂股段、股腘段及膝下动脉段钙化评估;TAC分级适用于膝下动脉段钙化评估。随着下肢动脉钙化分级增加,其CTO病变的血运重建成功率呈下降趋势。CTOP分型是依据下肢动脉CTO近远端纤维帽形态所研发,其Ⅳ型顺行介入成功率低。Infrapop-CTO评分及J-BTK CTO评分适用于预测膝下动脉段CTO血运重建成功率,其均包含闭塞段长度>200 mm、近端钝形及钙化;伴随着评分增加,膝动脉段CTO介入成功率逐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肢体威胁性缺血 慢性完全闭塞性病变 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评分 评估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耳新品种‘中菌金耳4号’选育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俊波 刘绍雄 +5 位作者 华蓉 刘祈猛 李建英 刘春丽 罗熙 孙达锋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3-44,共12页
选取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迪庆藏族自治州之间的德贡公路旁栎树倒木上采集的颜色鲜艳、生长健壮、肉质厚实的野生金耳(Naematelia aurantialba)子实体,经组织分离、初筛、复筛获得优良菌株JE-4。以市场销售金耳分离获得菌株J-5为... 选取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与迪庆藏族自治州之间的德贡公路旁栎树倒木上采集的颜色鲜艳、生长健壮、肉质厚实的野生金耳(Naematelia aurantialba)子实体,经组织分离、初筛、复筛获得优良菌株JE-4。以市场销售金耳分离获得菌株J-5为对照,通过拮抗实验、测定菌丝培养特性和农艺性状以及SSR分子标记比较2个菌株间的差异;通过生产实验分析比较JE-4与J-5的生物学效率和增产率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J-5相比,初筛和复筛获得优良菌株JE-4的菌丝生长较好;菌丝生长温度为20~30℃,出菇温度为10~35℃,最适出菇温度为18~20℃;栽培周期(从接种至采收时间)48d;子实体呈金黄色;第一潮生物学效率为(71.26±0.55)%。2021—2022年的多次栽培示范实验中,JE-4在各示范点的第一潮生物学效率显著高于J-5,周期缩短。JE-4整齐度高,朵形较大(直径9.7cm,肉质层厚度3.9cm),开瓣充分,转色均匀,干品正面和反面均呈金黄色(菇根部为白色),无白斑,对照朵形较小(直径7.7 cm,肉质层厚度3.5 cm),开瓣不充分,干品正面暗黄色,背面灰白色;利用6对SSR引物(JESSR003、JESSR010、JESSR075、JESSR090、JESSR098、JESSR100)进行DNA多态性分析可将二者明显区分。JE-4营养物质较丰富,多糖和氨基酸总量等高于对照J-5。2023年,金耳新品种JE-4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命名为‘中菌金耳4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栽培 品种选育 野生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薪菇‘中菌白茶1号’选育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祈猛 华蓉 +5 位作者 孙达锋 张俊波 李建英 刘春丽 罗熙 刘绍雄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17,共9页
以茶薪菇(Cyclocybechaxingu)菌株白茶6号为亲本进行单孢杂交育种,经初筛、复筛获得杂交菌株ZJCXG001,对其进行中试和示范栽培。结果表明,与菌株白茶6号相比,杂交菌株ZJCXG001子实体整齐度较高;菌盖直径适中,为(4.40±0.15)cm;菌柄... 以茶薪菇(Cyclocybechaxingu)菌株白茶6号为亲本进行单孢杂交育种,经初筛、复筛获得杂交菌株ZJCXG001,对其进行中试和示范栽培。结果表明,与菌株白茶6号相比,杂交菌株ZJCXG001子实体整齐度较高;菌盖直径适中,为(4.40±0.15)cm;菌柄较长,为(12.11±0.51)cm;产量较高,生物学效率为86.3%;第一潮菇采收时间较短,为(50.5±1.3)d。2022年10月20日,菌株ZJCXG001通过云南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定名为‘中菌白茶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薪菇 单孢杂交 品种选育 工厂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和GMA性能对比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闫东波 林路宇 +2 位作者 张俊波 刘艳 杨庆国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26,共5页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和GMA各有一套技术性能评价体系,将这两套技术性能评价体系合并,并分别完成GA和GMA的配合比设计和合并技术指标体系的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在刘埃尔流动性相当情况下,GA的60℃贯入度试验结果、-10℃极限弯曲应变、60...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GA和GMA各有一套技术性能评价体系,将这两套技术性能评价体系合并,并分别完成GA和GMA的配合比设计和合并技术指标体系的性能验证。结果表明:在刘埃尔流动性相当情况下,GA的60℃贯入度试验结果、-10℃极限弯曲应变、60℃车辙动稳定度和15℃冲击韧性均显著优于GMA的;GA的60℃马歇尔稳定度和35℃硬度比GMA的差。综合比较认为:GA的整体性能优于G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钢桥面铺装 浇注式沥青混合料 GA GMA 性能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