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5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钻井参数监测控制与钻井风险防控技术
1
作者 杨进 韦龙贵 +5 位作者 顾纯巍 宋宇 李晓刚 王哲 史旻 顾岳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7-155,共9页
针对中国海上石油钻井监测控制与风险防控技术实现智能化面临的诸如海上钻井参数实时监测评价能力差等难题,根据中国海域特点改进相关理论计算模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和应用工具对海洋钻井参数进行精确预测、对海洋钻井风... 针对中国海上石油钻井监测控制与风险防控技术实现智能化面临的诸如海上钻井参数实时监测评价能力差等难题,根据中国海域特点改进相关理论计算模型,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应用软件和应用工具对海洋钻井参数进行精确预测、对海洋钻井风险进行评估、对海上员工进行操作监控培训等;同时引入Optidrill数据采集分析系统等国外成熟商业钻井监控软件去解决海洋钻井参数实时监控难的问题。上述技术体系应用后,中国渤海海域部分区块单井复杂工况时间降低30%以上,复杂事故处理时间减少20%以上,钻井周期减少20%以上,培训效率提升40%,最终形成了钻井工程设计可视化模拟评估技术、钻井实时监测与控制优化技术、复杂工况多方决策技术和钻井工程仿真模拟培训技术等四大关键技术。本项研究的海洋钻井参数监测控制与钻井风险防控技术体系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为实现海上安全高效钻井作业目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钻井 智能监控 可视化模拟评估 多方决策 模拟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线型构件对TTU模型风荷载影响的大涡模拟研究
2
作者 杨易 王喆 张之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8,共13页
低矮建筑屋盖角区出现的高极值负压,是其围护结构抗风设计的重点。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依据屋面角区绕流形态,基于TTU(Texas Tech University)标准建筑模型设计了一种屋面角区新型流线型附加构件,并通过改变附加构件高度、长度等参数,... 低矮建筑屋盖角区出现的高极值负压,是其围护结构抗风设计的重点。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依据屋面角区绕流形态,基于TTU(Texas Tech University)标准建筑模型设计了一种屋面角区新型流线型附加构件,并通过改变附加构件高度、长度等参数,进行了10种工况的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和大涡模拟(LES)对比研究,以探讨这类新型附加构件对屋面角区风荷载的影响和屋面抗风气动优化以及LES精度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屋面角区设置附加构件均可有效降低角区出现的极值负压,在所研究的10种工况中,屋面角区最不利平均负压最大可降低10%,最不利极值负压最大可降低25%;利用NSRFG(Narrowband Synthesis Random Flow Generation)方法生成入流湍流,采用LES得到的TTU模型各工况下的风荷载分布规律,虽然部分工况下屋面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模拟结果偏大(平均误差为13.88%),而极值风压系数偏小(平均误差为9.72%),但整体上与风洞试验一致,表明利用NSRFG方法建立的低矮建筑绕流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附加构件长度相对于高度而言对屋面角区风荷载的影响更大,等长附加构件高度增加1倍后,屋面角区极值风压系数降低6.15%,等高附件长度增加0.8倍后,屋面角区极值风压系数降低1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矮建筑 风荷载 大涡模拟 风洞试验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终端碰撞角约束的协同最优预测制导律
3
作者 陈维义 何凡 +1 位作者 王哲 董理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5-103,112,共10页
针对防御导弹在机动能力和速度等方面不具有优势的情况,基于我方目标和防御导弹之间的协同,设计了一种用于拦截来袭寻的导弹的满足终端碰撞角约束的协同最优预测制导律。基于线性化假设,构建了线性化运动模型,并考虑终端脱靶量、终端碰... 针对防御导弹在机动能力和速度等方面不具有优势的情况,基于我方目标和防御导弹之间的协同,设计了一种用于拦截来袭寻的导弹的满足终端碰撞角约束的协同最优预测制导律。基于线性化假设,构建了线性化运动模型,并考虑终端脱靶量、终端碰撞角和能量消耗等因素构建了最优制导问题;通过定义零控脱靶量对状态方程降阶,得到了简化后的最优制导问题;基于变分法求解出了COPGL-CTIA的制导指令。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COPGL-CTIA的制导性能。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制导律,COPGL-CTIA能够降低防御导弹所需过载、提高拦截精度和实现终端碰撞角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制导 最优制导 预测制导 终端碰撞角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硼中子俘获治疗的强流回旋加速器束流动力学研究
4
作者 冀鲁豫 安世忠 +10 位作者 管锋平 魏素敏 边天剑 邢建升 郑侠 解怀东 王飞 王哲 黄鹏 陈忻禹 陆锦荣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0-230,共11页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正在研制用于硼中子俘获治疗(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的18 MeV、1 mA的强流回旋加速器。为了评估加速器加速束流的能力,开展了束流动力学研究。使用静、动态轨道分析和相空间匹配,评估加速区接收、加...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正在研制用于硼中子俘获治疗(boron neutron capture therapy,BNCT)的18 MeV、1 mA的强流回旋加速器。为了评估加速器加速束流的能力,开展了束流动力学研究。使用静、动态轨道分析和相空间匹配,评估加速区接收、加速的能力;使用粒子跟踪方法计算中心区参考粒子匹配度和接收度;通过调节剥离点位置和倾斜角实现引出束流参数控制并使用多粒子跟踪方法定量地计算引出束流参数。计算结果表明,加速区具有足够大的稳定区,中心区相位接收度为60°,径向和轴向的接收度分别为1.33πmm·mrad和2.01πmm·mrad,引出束斑尺寸为9.62 mm×7.64 mm。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认为加速器可以满足1 mA强流束加速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加速器 强流 质子 束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地下水影响特征分析
5
作者 朱静思 王哲 李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6,共4页
围绕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对深浅层地下水的影响特征和暴雨洪水的资源效应问题,基于流域平原区逐日地下水位动态资料,分析了海河流域平原地下水漏斗区、滞洪区等典型区域地下水位的时空变异特征,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和水文分... 围绕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对深浅层地下水的影响特征和暴雨洪水的资源效应问题,基于流域平原区逐日地下水位动态资料,分析了海河流域平原地下水漏斗区、滞洪区等典型区域地下水位的时空变异特征,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和水文分析计算方法,估算了浅层地下水资源的补给量。研究表明,浅层、深层地下水对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均有响应,但特点不同。浅层地下水位阶段性跃升明显,深层水位呈持续平稳回升态势,深层回升幅度较浅层明显;暴雨洪水主要补给冲洪积平原河道带等强入渗区域和漏斗区等地势低洼区域的地下水。平原区地下水位响应程度西高东低,变化幅度上西部山前冲洪积平原水位升幅大、东部滨海平原升幅小,变化过程上暴雨结束后西部的山前平原水位持续缓慢上升、东部滨海平原水位总体下降,并采用ArcGIS空间分析和水文分析等计算方法,估算7月28日至8月31日“23·7”洪水补给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约111.0×10^(8)m^(3),补给强度为8.64×10^(8)m^(3)/10^(4)km^(2)。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利用雨洪资源、缓解地下水超采状况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地下水位 影响特征 地下水补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簇集蛋白和1-磷酸鞘氨醇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6
作者 赵永晓 王艳丽 +2 位作者 苏江华 王哲 刘娜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簇集蛋白、1-磷酸鞘氨醇(S1P)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6例T2D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合并NAFLD患者179例设为研究组,将单纯T2DM患者... 目的探讨血清簇集蛋白、1-磷酸鞘氨醇(S1P)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306例T2DM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合并NAFLD患者179例设为研究组,将单纯T2DM患者127例设为对照组。检测2组患者血清簇集蛋白、S1P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评估二者对T2DM患者合并NAFLD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血清簇集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S1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簇集蛋白、S1P诊断T2DM合并N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9、0.854,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04。血清簇集蛋白、血清S1P、体质量指数是T2DM患者合并NAFLD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血清簇集蛋白、S1P水平与T2DM患者合并NAFLD密切相关,可作为诊断T2DM患者合并NAFLD的潜在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簇集蛋白 1-磷酸鞘氨醇 诊断价值 相关性 影响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能装置有功功率补偿能量趋中管理策略
7
作者 吴宏远 邹国惠 +3 位作者 裴星宇 王哲 高东照 王坤林 《新能源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76,共8页
有功功率补偿装置解决了波能装置液压自治控制模式下发电机组在启动或停止时产生的输出功率脉动问题,但是存在其蓄能系统过充或过放问题。为了减小电池容量,维持电池随时具备大功率充放电能力,提出一种蓄能系统小容量配置方法和划分区... 有功功率补偿装置解决了波能装置液压自治控制模式下发电机组在启动或停止时产生的输出功率脉动问题,但是存在其蓄能系统过充或过放问题。为了减小电池容量,维持电池随时具备大功率充放电能力,提出一种蓄能系统小容量配置方法和划分区间能量趋中管理策略。根据液压发电系统的特点及有功功率补偿装置工作原理,以平抑机组最大脉动功率为基准,最小容量为目标配备蓄能系统。对蓄能系统荷电状态和电压划分区间,确定趋中功率,实现蓄能系统荷电状态自动回调趋中,随时具备吸收和补偿能力,避免过充或过放。建立了液压发电机组并网功率脉动平抑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能量趋中管理策略可以长期保持蓄能系统工作在合理区,验证了划分区间能量趋中管理策略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能装置 液压蓄能 有功功率补偿 荷电状态 平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AF-seq技术的湿加松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8
作者 王哲 邓乐平 +5 位作者 龙永彬 谢威 曾明 欧阳曦 郭文冰 李义良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为了分析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并构建核心种质,辅助湿加松高世代育种,研究以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内湿加松初级种子园的50个无性系和湿加松育种园的66个优良个体为材料,通过SLAF-seq技术开... 为了分析湿加松Pinus elliottii×P.caribaea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并构建核心种质,辅助湿加松高世代育种,研究以台山市红岭种子园内湿加松初级种子园的50个无性系和湿加松育种园的66个优良个体为材料,通过SLAF-seq技术开发126365个高质量SNP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湿加松育种群体期望杂合度(He)、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2806、0.2103,Nei多样性指数(H)、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和香浓-维纳指数(I)分别为0.2819、0.2323和0.4419。系统发育树将所有样本分为3个大分支,群体结构最佳类群数量K=6,其中类群Q4包含的种子园样本最少。评选出了23份材料构建核心种质,遗传多样性覆盖度超过99%,分别来自6个类群,其中只有7个来自初级种子园。该研究表明湿加松育种群体具有中等的遗传多样性和多源的遗传结构,揭示了湿加松初级种子园相较于整个育种群体在遗传结构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加松 SLAF-seq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抗褐变和易褐变无性系胚性愈伤团的生理生化特征
9
作者 刘阳 郭文冰 +5 位作者 薛蕾 王哲 曾明 欧阳曦 伍彩云 车晓亮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1期9-21,共13页
为明确湿地松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胚性愈伤团褐变的原因,解析褐变的发生机制,研究系统探究了湿地松Pinus elliottii胚性愈伤团的生理生化特征,特别是抗褐变和易褐变无性系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胚性愈伤团中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查... 为明确湿地松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胚性愈伤团褐变的原因,解析褐变的发生机制,研究系统探究了湿地松Pinus elliottii胚性愈伤团的生理生化特征,特别是抗褐变和易褐变无性系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胚性愈伤团中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内源激素含量以及黄酮/酚类化合物等的综合分析,揭示了这些因素与褐变之间的潜在关联。结果表明,尽管总酚含量在不同无性系间无显著差异,但CHI活性在易褐变无性系中更高,可能与某些特定黄酮类物质的积累有关。内源激素分析显示IAA、iP+iPR、GA3和JA-me的水平变化可能与褐变密切相关。最后,研究分析了58种黄酮/酚类化合物的积累模式,并进一步挖掘获得了儿茶素、香橙素、原花青素B3、原花青素B1、金丝桃苷、乔松素等褐变特异积累物质。研究发现特定的酶活性、内源激素及黄酮/酚类化合物的变化与胚性愈伤团褐变密切相关,为开发新型褐变调控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体细胞胚胎发生 胚性愈伤团 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气瓶连续放氢过程影响因素研究
10
作者 王云峰 吕炎峰 +2 位作者 王哲 曹文红 郭晓璐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1,共6页
通过建立高压气瓶数值模型,考察放氢初始温度、放氢时间、放氢方式和放氢余压对气瓶连续缓慢放氢过程瓶内最低温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温度控制是连续放氢过程的重点,适当提高初始温度和增加放氢时间可有效提高瓶内最低温度。相比于... 通过建立高压气瓶数值模型,考察放氢初始温度、放氢时间、放氢方式和放氢余压对气瓶连续缓慢放氢过程瓶内最低温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温度控制是连续放氢过程的重点,适当提高初始温度和增加放氢时间可有效提高瓶内最低温度。相比于先慢后快放氢和阶段式放氢,放氢过程应优先选用先快后慢放氢和线性放氢方式,这两种放氢方式在瓶内最低温度和氢气流量控制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提高放氢余压也可提高放氢结束时瓶内最低温度,但提高放氢余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放氢质量,除特殊要求或场景外不建议将放氢余压设定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气瓶 放氢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MW和TOPSIS的新型储能场景适用性评价
11
作者 赵娟 李秉晨 +3 位作者 王喆 岳芬 惠子珈 张兴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3-455,共13页
目前,实际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技术类型和应用场景都较为单一,未来随着新储能技术类型及场景应用逐渐扩大,有必要建立考虑多种技术类型的场景适用性评价体系,以对比各场景的成熟度和各类储能在不同场景下的综合表现。首先,分析了典型场... 目前,实际投运的新型储能项目技术类型和应用场景都较为单一,未来随着新储能技术类型及场景应用逐渐扩大,有必要建立考虑多种技术类型的场景适用性评价体系,以对比各场景的成熟度和各类储能在不同场景下的综合表现。首先,分析了典型场景下为满足不同时间尺度有功功率平衡的电力系统调节需求,从功率、时长、响应时间等方面对比了不同场景对储能的技术需求;基于设定的能量型场景、功率型场景和综合场景,给出了实际中常见的典型配置方案。然后,提出一种BWM和TOPSIS相结合的储能适用性评价方法,建立了包含技术、经济性、潜力和可持续性4类11个指标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采用专家打分和BMW赋权法对三类场景赋权重,采用TOPSIS方法对11种典型配置方案进行场景适用性评价,研究结果可为规划布局新型储能技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储能 场景适用性评价 最好最坏法 优劣解距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油田超深层钻井技术进展及难题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春生 王哲 +3 位作者 张权 卢俊安 陈凯枫 张超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9,共11页
当前,塔里木油田以超深特深层为代表的深地油气资源开发对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和保障能源安全至关重要。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塔里木油田创新形成了超深复杂井井身结构设计、超深难钻地层钻井提速、超深大斜度井水平井钻井、超深复... 当前,塔里木油田以超深特深层为代表的深地油气资源开发对满足我国经济发展需求和保障能源安全至关重要。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塔里木油田创新形成了超深复杂井井身结构设计、超深难钻地层钻井提速、超深大斜度井水平井钻井、超深复杂地层钻完井液、超深复杂地层固井、高温高压井完整性、超深复杂井井控等一系列超深层钻井技术,保障深地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并创造多项纪录。伴随超深井数量持续增加,工程地质条件更加复杂,井下环境更加苛刻,超深层钻井过程势必面临新的工程难题和挑战,严重制约深地油气资源安全高效开发。为此,通过概括塔里木油田钻井工程技术发展历程,系统梳理了深地钻井工程技术取得的主要技术进展,并结合新的勘探开发形势与油气开发要求,指出了塔里木油田钻井工程技术从超深层迈入特深层新时期的焦点问题及攻关发展方向,为国内外深地复杂油气井安全高效钻进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油田 超深层特深层 高温高压 钻井工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调理剂对土壤和作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胡琛 屠春宝 +3 位作者 胡山懿 王哲 范雯慧 曹雪蕊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47-151,共5页
土壤调理剂在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酸碱度、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和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升土壤的健康水平使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保障粮食安全,同时有助于降低作物果实中的重金属含量。通过阐述土壤调理剂的... 土壤调理剂在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土壤酸碱度、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和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提升土壤的健康水平使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得到提升,保障粮食安全,同时有助于降低作物果实中的重金属含量。通过阐述土壤调理剂的作用机制,分析了土壤调理剂对土壤肥力、性质、生物活性和重金属污染的影响,总结了其对作物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合理使用土壤调理剂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和改善土壤环境,并通过增加作物产量对农业生产产生积极影响。但是土壤调理剂对不同土壤和作物的应用效果可能存在差异,因而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优化其使用方式,以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调理剂 土壤性质 农作物 作用机制 重金属污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幕系统对地下车库防结露效果分析
14
作者 王哲 王晓明 +2 位作者 刘治鸣 李建伟 鲍玲玲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97-104,共8页
针对因地下车库结露造成的汽车打滑、壁面墙皮脱落、地面发霉等问题,以邯郸某车库为例,通过对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运用FLUENT软件对车库加装风幕系统进行模拟,设置不同的送风速度,观察车库内空气的温湿度云图状况,并与自然通风工况下... 针对因地下车库结露造成的汽车打滑、壁面墙皮脱落、地面发霉等问题,以邯郸某车库为例,通过对实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运用FLUENT软件对车库加装风幕系统进行模拟,设置不同的送风速度,观察车库内空气的温湿度云图状况,并与自然通风工况下车库内温湿度进行对比分析,提出防治措施及通风运行策略。模拟结果表明:当风幕系统送风速度分别为2、4 m/s时,其车库内空气温度分别提升0.7℃、1.2℃,其相对湿度分别降低5.5%、8.9%,露点温度分别降低至13.92℃、13.73℃;送风速度由4 m/s增大至6 m/s时,其变化与风速由2 m/s增大至4 m/s时一致,此时,露点温度降低至13.52℃,低于壁面温度14℃与地面温度15℃,防结露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车库 结露 风幕系统 温湿度 通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商用车增程混动整车性能匹配及多目标仿真优化
15
作者 蒋华梁 王哲 +1 位作者 覃祥 张雪 《汽车实用技术》 2025年第3期1-6,共6页
针对一款N1类轻型商用车插电式增程混动整车场景驱动系统匹配和能耗优化问题,进行了整车不同场景驱动参数匹配,确定了增程器、驱动电机及满足纯电续驶里程50 km电池容量的关键参数;基于MATLAB Simulink建立了插电式增程混动的整车动力... 针对一款N1类轻型商用车插电式增程混动整车场景驱动系统匹配和能耗优化问题,进行了整车不同场景驱动参数匹配,确定了增程器、驱动电机及满足纯电续驶里程50 km电池容量的关键参数;基于MATLAB Simulink建立了插电式增程混动的整车动力经济性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满足整车性能目标要求;同时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的增程混动控制策略,并建立了电平衡下增程混动控制策略控制参数的数学模型,对其控制参数进行了多目标全局仿真优化。优化结果显示,全球轻型车测试循环(WLTC)工况下馈电油耗下降了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商用车 插电式增程混动 WLTC工况 驱动参数匹配 多目标全局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医药科普的思考
16
作者 李越峰 王毛毛 +5 位作者 郭清毅 马定财 王哲 张转红 张育贵 严兴科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92-96,共5页
中医药科普是对中医药相关内容的科学普及,是推广、宣传、传播中医药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传承、发展中医药及提高国民对中医药的正确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科普对传承中医药知识技能、提高中医学国际影响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 中医药科普是对中医药相关内容的科学普及,是推广、宣传、传播中医药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传承、发展中医药及提高国民对中医药的正确认识具有重要意义。中医药科普对传承中医药知识技能、提高中医学国际影响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进一步坚定中医药文化自信。中医药科普的特点为内容丰富、受众广泛,新时代中医药科普可多种形式并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目前,中医药科普政策完备,形式多元,包括纸质媒介、电子媒介、互联网+教育、科普基地、中医药进校园等。传统纸质读物覆盖知识广泛且直观易懂;互联网、自媒体传播迅速、途径广,但需严把质量关;科普基地能直观体现中医药发展现状;中医孔子学院可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然而,中医药科普仍面临诸多挑战,如专业人才匮乏、激励机制不完善、科普体系不健全等,部分科普人员专业知识有限。中医药科普任重道远,从业者需提升素养、巩固知识、积极推动,基层组织需开展活动、培养人才,以共同推动健康中国建设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医药 科普 新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纤维掺量对高延性地聚合物混凝土早期抗裂和收缩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杉 周郑州 +2 位作者 卢亦焱 王喆 安俊澎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1,共8页
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掺量对高延性地聚合物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开裂、干燥收缩和自生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地聚合物混凝土相比,掺PVA纤维的高延性地聚合物混凝土抗开裂性能和抗收缩性能显著提高,PVA纤维体积掺量为2%的地聚合物混... 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纤维掺量对高延性地聚合物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开裂、干燥收缩和自生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地聚合物混凝土相比,掺PVA纤维的高延性地聚合物混凝土抗开裂性能和抗收缩性能显著提高,PVA纤维体积掺量为2%的地聚合物混凝土抗开裂和抗收缩性能最好.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收缩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一定程度反映地聚合物混凝土早期收缩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聚合物混凝土 高延性 塑性收缩开裂 干燥收缩 自生收缩 收缩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自滑动同步法TFT-LCD屏TCON的实现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哲 祝月文 +1 位作者 王素珍 邹开元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2024年第1期30-41,共12页
不同厂家、不同尺寸、不同分辨率的TFT-LCD屏与时序控制器TCON的接口不同,对应不同的差分信号格式。为了适应不同屏的图像显示,需要一种可编程的时序控制器TCON。通过在FPGA芯片上采用自滑动同步法,实现了TFT-LCD屏的TCON系统。该系统... 不同厂家、不同尺寸、不同分辨率的TFT-LCD屏与时序控制器TCON的接口不同,对应不同的差分信号格式。为了适应不同屏的图像显示,需要一种可编程的时序控制器TCON。通过在FPGA芯片上采用自滑动同步法,实现了TFT-LCD屏的TCON系统。该系统从视频处理主板输出的差分信号中提取视频数据,提出通过自滑动同步法使之与同步控制信号对齐;将提取的视频数据转换为源驱动器的输入信号,即mini-LVDS或RSDS格式的差分信号,同时产生门驱动器的时序信号;由源驱动器和门驱动器输出的信号驱动TFT-LCD屏显示图像信号。为了测试TCON的性能,使用两块FPGA电路板进行实验。一块FPGA电路板实现TCON时序控制器;另一块作为TCON的输入测试信号源,用于测试所设计的TCON性能。实验结果显示,所设计的TCON能够从LVDS视频差分数据中正确解析出视频数据,并转换为屏的源驱动器和门驱动器信号,驱动TFT-LCD屏显示视频信号。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使用自滑动同步法具有资源消耗少,功耗较低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ON FPGA LVDS信号 自滑动同步法 源驱动器 门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真菌感染的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的临床特征
19
作者 曹锋 李昂 +3 位作者 王喆 梅文通 卢炯地 李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1,共6页
目的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是导致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多数研究关注于细菌感染所致病例的特点,而合并真菌感染的IPN的临床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揭示了合并真菌... 目的感染性胰腺坏死(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IPN)是导致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多数研究关注于细菌感染所致病例的特点,而合并真菌感染的IPN的临床特征尚不明确。本研究揭示了合并真菌感染的IPN患者的临床特征,并分析了可能影响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方法分析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IPN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胰腺坏死组织及引流液培养是否有真菌感染,分为真菌感染组和无真菌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特点与结局,并分析真菌感染组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结果研究共纳入214个病例,其中真菌感染组49例。真菌感染组患者的坏死物累及区域更广、红细胞压积更低、入院时血糖更高;真菌感染组患者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multidrug-resistant bacteria,MDRB)比例更高,总住院时间、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时间及接受肠外营养时间也更长。与无真菌感染组相比,真菌感染组接受手术患者的比例及手术干预次数相近(P>0.05),但真菌感染组患者术前器官功能衰竭及术后新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比例更高,死亡率也更高(P<0.05)。真菌感染的菌种以白色念珠菌(44.8%)最为常见,其次是近平滑念珠菌(28.6%)和热带念珠菌(8.2%)。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MDRB感染(OR=1.37,95%CI:1.02~1.83)、出现真菌血症(OR=1.53,95%CI:1.06~2.23)、高血糖(OR=1.65,95%CI:1.28~2.10)、术后新发器官功能衰竭(OR=1.65,95%CI:1.19~2.29)及出血性并发症(OR=1.64,95%CI:1.28~2.10)是影响真菌感染组患者死亡的风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与单因素分析结果一致。结论真菌感染增加IPN患者的死亡率,也增加术后患者发生新发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关注真菌血症、MDRB感染、高血糖、器官功能衰竭及术后出血有助于降低患者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AP) 胰腺坏死 真菌感染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循环膨胀发动机换气参数影响规律研究
20
作者 王哲 陈自强 +2 位作者 陈天宇 石磊 邓康耀 《内燃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5,共9页
以分循环膨胀发动机(split cycle expansion engine,SCEE)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膨胀缸换气参数影响规律的研究,为高效率发动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指导。结果表明:膨胀缸进气门升程降低使得膨胀缸进气压力增大,同时燃烧缸泵气损失增大,进气门... 以分循环膨胀发动机(split cycle expansion engine,SCEE)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膨胀缸换气参数影响规律的研究,为高效率发动机的设计与优化提供指导。结果表明:膨胀缸进气门升程降低使得膨胀缸进气压力增大,同时燃烧缸泵气损失增大,进气门升程由6 mm降到1 mm时,系统指示热效率最多降低5.83%。膨胀缸排气门升程降低将使得高压气罐压力上升,同时膨胀缸压缩过程耗功增加,压缩过程耗功占主导,排气门升程由8 mm降到3 mm时,系统指示热效率最大降低2.80%。膨胀缸排气门关闭角的提前将增大膨胀缸进气压力及膨胀缸入口处压力损失,当膨胀缸排气门关闭角为10°时二者可获得较好折中,系统指示热效率为47.78%。膨胀缸排气门开启角的推迟可以减少由过度膨胀导致的排气门处的倒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循环 高效率发动机 换气系统 效率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