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灵敏检测鸡肉中拉沙洛西残留
1
作者 王耀 孙莹莹 +7 位作者 景钰冰 杨喜燕 李燕飞 黄佳翔 陈秀金 李兆周 曹力 康怀彬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9-305,共7页
为提高鸡肉中抗球虫类兽药拉沙洛西(LAS)残留的监控检测效率,本研究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建立了LAS残留的灵敏检测方法。本研究首先制备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AuNPs),根据SERS增强效果选择最优粒径AuNPs作为基底,并利用4-氨... 为提高鸡肉中抗球虫类兽药拉沙洛西(LAS)残留的监控检测效率,本研究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技术建立了LAS残留的灵敏检测方法。本研究首先制备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AuNPs),根据SERS增强效果选择最优粒径AuNPs作为基底,并利用4-氨基苯硫酚(PATP)作为探针分子评估AuNPs基底重现性;然后通过添加HNO_(3)改变AuNPs聚集程度并增大LAS溶解度,进一步增强SERS信号;最后通过建立标准曲线并进行鸡肉样品加标回收试验对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粒径40 nm的AuNPs增强效果较好,1118 cm^(-1)处为LAS的SERS特征峰,基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HNO_(3)最优添加浓度为0.5 mol/L。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55×10^(-6)~0.55mg/mL,检测限为0.23ng/mL,鸡肉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91.9%~107.3%,相对标准偏差为3.6%~5.7%,与国标法(GB31613.5-2022)的检测结果一致。本研究为LAS残留的灵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对于其他兽药残留的SERS检测方法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拉沙洛西 金纳米粒子 鸡肉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模拟酶的构建策略、分类及应用
2
作者 李兆周 张孝冲 +7 位作者 韦玉花 郭津瑞 赵明辉 王耀 万宁波 古绍彬 康怀彬 罗磊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40-252,共13页
人工模拟酶与天然酶具有相似的催化活性,兼有可调节性、稳定性、再生性和易于大规模制备等优点,在催化、分析检测、药物生产和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根据天然酶结构、催化机制以及现有模拟酶的特点,阐述了模拟酶构建... 人工模拟酶与天然酶具有相似的催化活性,兼有可调节性、稳定性、再生性和易于大规模制备等优点,在催化、分析检测、药物生产和能源开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根据天然酶结构、催化机制以及现有模拟酶的特点,阐述了模拟酶构建的基本策略,包括底物结合位点的构建以及催化基团的引入,分析了不同构建策略的特点,论述了相关的技术途径。根据模拟酶载体的不同,分别介绍了多肽模拟酶、纳米材料模拟酶和超分子模拟酶,并对各类模拟酶的催化机制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展望,简述了它们在痕量物质分析、生物医学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本文为模拟酶的研制提供了理论参考,也为模拟酶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酶 构建策略 催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糖苷类药物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兆周 郭津瑞 +14 位作者 王耀 陈秀金 牛华伟 古绍彬 康怀彬 刘建学 罗磊 刘丽莉 郭金英 徐宝成 孙晓菲 段续 陈俊亮 任国艳 唐浩国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51-360,共10页
氨基糖苷类药物(aminoglycosides,AGs)残留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传统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成本高昂,光学和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且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该文介绍了食品中AGs光学与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方法与研究进展,涉... 氨基糖苷类药物(aminoglycosides,AGs)残留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传统检测方法操作复杂、成本高昂,光学和电化学传感器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操作简单且成本低,应用前景广阔。该文介绍了食品中AGs光学与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方法与研究进展,涉及荧光法、化学发光法、比色法、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电致发光及电化学方法。最后总结了不同类别传感器的优势与挑战,为新型光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该类药物的安全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药物 光学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器 适配体 分子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蜜中链霉素仿生印迹电化学传感检测方法
4
作者 李兆周 赵明辉 +10 位作者 张冉 陈秀金 王耀 万宁波 牛华伟 高红丽 李芳 于慧春 袁云霞 吴影 李佩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85-292,共8页
动物源食品中链霉素残留危害严重,建立高性能分析方法是确保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必要手段。仿生印迹电化学传感检测方法具有高效、特异和灵敏等优点,已成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该研究以链霉素为模板分子,氧化石墨烯和壳... 动物源食品中链霉素残留危害严重,建立高性能分析方法是确保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的必要手段。仿生印迹电化学传感检测方法具有高效、特异和灵敏等优点,已成为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的重要领域。该研究以链霉素为模板分子,氧化石墨烯和壳聚糖为增敏材料,3-氨基苯基硼酸和邻苯二胺为复合功能单体,采用电聚合法构建了仿生印迹聚合物传感界面,建立了蜂蜜中链霉素的仿生印迹电化学传感检测方法。通过扫描电镜对印迹传感界面进行了表征,采用循环伏安法、差分脉冲伏安法和电化学交流阻抗法对仿生印迹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在最佳反应条件下,该传感器的检测限为2.59×10^(-12) mol/L,线性范围为1.0×10^(-10)~1.0×10^(-6) mol/L,洋槐蜜、枣花蜜和桂花蜜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4.78%~106.24%、93.65%~103.81%和97.19%~106.18%,相对标准偏差≤4.28%。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稳定性和重现性,能够满足蜂蜜中链霉素残留分析的需要。相关研究为复杂基质中痕量靶标的高特异性和超灵敏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于蜂蜜中链霉素的快速筛查和安全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蜜 链霉素 仿生印迹 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对鲜肉中马波沙星的检测
5
作者 陈秀金 王雪晴 +5 位作者 李兆周 王耀 张敏 牛华伟 刘恒言 安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79-285,共7页
该文构建了一种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鲜肉中马波沙星残留的检测。用电沉积法在电极表面合成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然后通过电化学法还原复合膜中的氧化石墨烯,固载抗体。采用循环伏... 该文构建了一种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鲜肉中马波沙星残留的检测。用电沉积法在电极表面合成金纳米粒子/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然后通过电化学法还原复合膜中的氧化石墨烯,固载抗体。采用循环伏安法对电极的修饰过程进行表征。用差分脉冲伏安法优化传感器的电化学检测条件。在最优条件下,对马波沙星进行定量检测。响应峰值电流变化量与马波沙星在0.5~400 ng/m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5 ng/mL。传感器对猪肉、鸡肉和牛肉样品的检测限分别为0.09、0.10、0.09μg/kg,添加回收率为82.81%~101.99%,检测结果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基本一致。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用于实际样品中马波沙星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波沙星 金纳米粒子 氧化石墨烯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鲜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A,B Satellites for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6
作者 Wang Jianyu liu Yinnian +11 位作者 Fang Zhiyong Yang Siquan Nie Juan Wu Wei liu Sanchao Wang Lei Wang Qiao Wei Bin Wang Changzuo Zhang Feng Yu Jin li zhaozhou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86-492,共7页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small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A and B satellites(HJ-1-A,B) are called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reduction satellites A and B" for short.The constellation a...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forecasting small satellite constellation A and B satellites(HJ-1-A,B) are called "environment and disaster reduction satellites A and B" for short.The constellation adopts a 10:30LT sun-synchronous circular orbit,with orbit altitude of 649km.HJ1-A and HJ-1-B are distributed with a phase difference of 180° in the same orbital plane,so as to enhance the time resolution of earth observation.The satellites have orbit maintenance capability,the lifetime is 3 years.Both satellites adopt CAST968 platforms.Two wide-coverage multispectral CCD cameras with resolution 30m and width 700km,a super-spectral imager with resolution 100m and width 50km as well as a data transmission subsystem of 120Mbit/s are deployed on HJ-1-A,which also carries Ka communication testing equipment of Thailand.HJ-1-B has two wide-coverage multispectral CCD cameras(the same as satellite A),one infrared camera with resolution 150m and width 720km and a data transmission subsystem of 60Mbit/s.The coverage period of the wide-coverage multispectral CCD camera is 48 hours.The revisit period of super-spectral imager is 96 hours and the coverage period ofinfrared camera is 96 ho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 小卫星星座 多光谱CCD相机 超光谱成像仪 时间分辨率 红外摄像机 应用 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雪晴 陈秀金 +5 位作者 李兆周 王耀 安彪 白玉冰 代明慧 陈佳琪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74-382,共9页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的优点,现已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然而,氟喹诺酮类药物长期大量的滥用,在食品中的残留超标,导致体内耐药病原菌的产生,引起人类的耐药性问题。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 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的优点,现已广泛用于预防和治疗动物的各种感染性疾病。然而,氟喹诺酮类药物长期大量的滥用,在食品中的残留超标,导致体内耐药病原菌的产生,引起人类的耐药性问题。因此,建立快速灵敏的氟喹诺酮类药物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免疫分析法具有高灵敏和低成本的优势,故受到食品安全领域的广泛关注。因此,该文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抗体制备、各种免疫分析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层析法、荧光免疫分析法和免疫传感器)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进行总结,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免疫分析方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药物 酶联免疫吸附法 免疫层析法 荧光免疫分析法 免疫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牛奶中头孢噻呋钠
8
作者 刘亚慧 高红丽 +3 位作者 李兆周 陈秀金 王耀 牛华伟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3-50,共8页
[目的]构建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牛奶中头孢噻呋钠的检测。[方法]以头孢噻呋钠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采用电聚合法在金电极表面制备分子印迹膜。利用差分脉冲法、循环伏安法对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 [目的]构建一种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用于牛奶中头孢噻呋钠的检测。[方法]以头孢噻呋钠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在磷酸盐缓冲溶液中采用电聚合法在金电极表面制备分子印迹膜。利用差分脉冲法、循环伏安法对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能进行表征,对构建该传感器的试验参数和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并对牛奶中的头孢噻呋钠进行检测。[结果]最优试验条件下构建的传感器对头孢噻呋钠呈良好的线性检测范围(1×10^(-6)~1×10^(-4)mol/L),检出限为5×10^(-7)mol/L,且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采用该传感器对牛奶样品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为78.0%~98.9%。[结论]试验构建的传感器制备简单快捷,成本低廉,灵敏度高,可以用于实际样品中头孢噻呋钠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头孢噻呋钠 丙烯酰胺 牛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鲁士蓝/石墨烯修饰电极检测酱油中的亚硝酸盐 被引量:8
9
作者 高红丽 唐喆 +4 位作者 曹力 李兆周 李道敏 李松彪 侯玉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5-259,共5页
利用电化学沉淀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在石墨烯的表面,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该电极进行表征,并研究亚硝酸根离子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10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0)中,亚硝酸根在1×10-6~1×10-2 mol/L浓度范围... 利用电化学沉淀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在石墨烯的表面,采用差分脉冲伏安法对该电极进行表征,并研究亚硝酸根离子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10 mol/L磷酸盐缓冲液(pH 7.0)中,亚硝酸根在1×10-6~1×10-2 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信噪比为3时检出限为3×10-8 mol/L。所构建的普鲁士蓝/石墨烯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离子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重复性和抗干扰能力,同时将所构建的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应用于酱油中亚硝酸盐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普鲁士蓝 亚硝酸根 差分脉冲伏安法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分析技术在“新型瘦肉精”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耀 曹金博 +5 位作者 陈曦 李燕虹 陈秀金 李兆周 邓瑞广 胡骁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31-235,共5页
近年来,一些"新型瘦肉精"药物被非法用于畜禽养殖,如苯乙醇胺A、赛庚啶、可乐定等,该类药物添加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能有效促进禽畜生长,提高瘦肉率,降低养殖成本,但其在肉制品中的残留会对人体产生蓄积毒性。免疫分析技术利... 近年来,一些"新型瘦肉精"药物被非法用于畜禽养殖,如苯乙醇胺A、赛庚啶、可乐定等,该类药物添加在饲料和动物饮水中能有效促进禽畜生长,提高瘦肉率,降低养殖成本,但其在肉制品中的残留会对人体产生蓄积毒性。免疫分析技术利用高亲和力抗体对抗原进行特异识别,灵敏度高,是目前快速检测方法研究的热点之一,已在"传统瘦肉精"的快速检测中成熟应用,但其在"新型瘦肉精"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该文对免疫分析技术在"新型瘦肉精"残留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瘦肉精 免疫分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蚝油的增香与体态稳定性控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兆周 陈秀金 +7 位作者 王耀 牛华伟 李芳 高红丽 于慧春 袁云霞 殷勇 李道敏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37-346,共10页
蚝油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应用广泛,是传统的鲜味调料。在蚝油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增香和体态稳定性控制是关注的重点,也是优化工艺和提升品质的必然要求。该文针对市售蚝油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蚝油风味物质的种类及测定方法、脱腥方法... 蚝油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应用广泛,是传统的鲜味调料。在蚝油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增香和体态稳定性控制是关注的重点,也是优化工艺和提升品质的必然要求。该文针对市售蚝油所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蚝油风味物质的种类及测定方法、脱腥方法及影响因素,总结了不同增香剂在蚝油加工中的应用效果。此外,分析了体态稳定性保持的技术路径,论述了变性淀粉、食用胶和表面活性剂的加工特性和增稠原理,明确了影响因素和注意事项,探讨了复配增稠剂和包装工艺对质量稳定性的影响,展望了蚝油加工工艺的发展趋势。蚝油风味和体态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众多,相关基础理论和技术措施的进一步研究,对于持续提升产品质量、创制和研发新产品,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蚝油 风味物质 体态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生印迹传感器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江晗 李兆周 +10 位作者 陈秀金 王耀 李芳 李佩艳 高红丽 牛华伟 于慧春 袁云霞 殷勇 李道敏 吕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327-336,共10页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建立高效检测危害物的分析方法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分子印迹是一种模拟生物大分子特异性识别的仿生技术,结合高灵敏传感检测方法所构建的仿生印迹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耐受性强、专一性... 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问题,建立高效检测危害物的分析方法是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分子印迹是一种模拟生物大分子特异性识别的仿生技术,结合高灵敏传感检测方法所构建的仿生印迹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耐受性强、专一性好以及成本低等优势,已成为食品安全快检领域的研究热点。仿生印迹传感器已广泛用于肉品、蛋品、乳品、果蔬及饮水中危害物的定性定量监测。该文介绍了仿生印迹传感器的构建方法,包括涂覆法、原位聚合法、溶胶-凝胶法、电聚合法和表面印迹法等,总结了电化学、光学、质量和纳米酶仿生印迹传感器在农兽药残留、违禁添加物、重金属、微生物及其毒素监测中的应用,分析了不同样品对仿生印迹传感器检测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仿生印迹传感器的发展方向。仿生印迹传感器作为一种亲和仿生识别技术,融合多学科和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这方面的研究和进展将进一步充实食品安全快检的基础理论,拓展其实践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印迹传感器 食品安全 危害物 快速检测 应用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传感器在赭曲霉毒素A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高栋 陈秀金 +5 位作者 李兆周 王耀 何凯锋 王静 黄正迪 孙凤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295-300,共6页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种由曲霉菌和青霉菌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食品、粮食和动物饲料中,具有强烈的肝毒性和肾毒性、免疫抑制、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传统的OTA分析方法检测成本高,操... 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是一种由曲霉菌和青霉菌等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各种食品、粮食和动物饲料中,具有强烈的肝毒性和肾毒性、免疫抑制、致畸、致癌和致突变作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传统的OTA分析方法检测成本高,操作复杂且灵敏度低,限制了其应用领域。因此,亟需开发一种低成本、高灵敏度、准确快速的OTA检测方法。电化学传感器具有便携、价廉和快速的优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该文对检测OTA的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和其他电化学传感器)的机理和优缺点进行综述,并对OTA电化学传感器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分子印迹电化学传感器 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 其他电化学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修饰电极的麻保沙星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被引量:3
14
作者 仇彩霞 陈秀金 +5 位作者 付祖耀 李兆周 王耀 董艺帆 孙凤霞 高栋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50-55,共6页
用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经电化学还原后,再在修饰电极表面固载麻保沙星抗体,构建一种高灵敏的麻保沙星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氧化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的表面形貌。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 用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修饰玻碳电极,经电化学还原后,再在修饰电极表面固载麻保沙星抗体,构建一种高灵敏的麻保沙星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氧化石墨烯和氧化石墨烯-壳聚糖复合膜的表面形貌。用循环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对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在最适条件下,麻保沙星在2.0~40.0 ng/mL浓度范围内与电极峰值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为0.08 ng/mL。对猪肉样和牛奶样进行添加回收,回收率达到84.40%~96.36%。因此,该研究所建立的免疫传感器准确、稳定且灵敏,可用于动物性食品中麻保沙星残留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壳聚糖 麻保沙星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差分脉冲伏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拉硫磷的纳米金适配体比色传感检测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田恒旗 王耀 +6 位作者 杨海涛 李兆周 吴佳蓓 王琳 刘浩宇 常云鹤 陈秀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24-330,共7页
基于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NPs)在高盐溶液中会发生团聚而导致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的原理,建立一种新型的马拉硫磷比色传感检测方法。通过优化检测反应体系溶液浓度,得到NaCl最适浓度为500 mmol/L,适配体最适浓度为1μmol/L。本方... 基于纳米金(gold nanoparticles,AuNPs)在高盐溶液中会发生团聚而导致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的原理,建立一种新型的马拉硫磷比色传感检测方法。通过优化检测反应体系溶液浓度,得到NaCl最适浓度为500 mmol/L,适配体最适浓度为1μmol/L。本方法在马拉硫磷质量浓度为50~1 500 n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5.54 ng/mL,检测生菜和苹果样品中马拉硫磷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8.24%~100.91%和99.48%~101.29%。结果表明建立的AuNPs-适配体比色传感法可用于马拉硫磷的灵敏、特异、准确、快速检测。本研究为快速检测食品中的马拉硫磷残留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并可为其他农药残留的适配体比色传感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金 马拉硫磷 适配体 比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药物电化学传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冉 李兆周 +2 位作者 石婧怡 刘艳艳 杜贺团 《食品安全导刊》 2023年第16期186-189,共4页
氨基糖苷类药物是感染性疾病防控常用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好、成本低等突出优势,长期以来在人类和动物疫病防控中居于重要地位。近年来,该药物在食品动物中的过量使用产生了严重的药物残留,对动物和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电化学... 氨基糖苷类药物是感染性疾病防控常用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效果好、成本低等突出优势,长期以来在人类和动物疫病防控中居于重要地位。近年来,该药物在食品动物中的过量使用产生了严重的药物残留,对动物和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电化学传感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和便携等多种优点,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本文基于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原理,分别就基于抗体的电化学传感器、仿生印迹电化学传感器、适配体电化学传感器和双识别电化学传感器等进行了论述,总结了相应的传感识别原理和信号增敏途径,分析了影响因素,探讨了传感识别机制与检测性能之间的关系,明确了未来的发展趋势。相关内容为新型传感识别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动物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安全检测和风险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类 电化学传感检测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