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后北京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措施再思考
1
作者 林晨 蒋奇 +4 位作者 高宁 王萌 刘向阳 高路博 王春艳 《中国水利》 2025年第5期52-58,共7页
以永定河北京城市段为例,论述了北京河道治理四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的防洪排涝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工程治河阶段、21世纪初至2023年的生态治理V1.0阶段、2023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以来的生态治理V2.0阶段的主要工程措... 以永定河北京城市段为例,论述了北京河道治理四个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的防洪排涝阶段、20世纪90年代的工程治河阶段、21世纪初至2023年的生态治理V1.0阶段、2023年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以来的生态治理V2.0阶段的主要工程措施实施理念。重点分析了生态治理V1.0阶段成果以及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后暴露出的相关问题,研究提出了生态治理V2.0模式,强调在防洪安全和生态韧性方面提升治理标准,增强绿化适应性,改进道路与设施系统的防洪能力。通过分析洪水对河道形态、堤防和生态景观的影响,识别了河道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和现行治理策略的不足。研究结果表明,生态治理V1.0阶段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极端天气事件面前仍显不足,需进一步完善防洪体系,提升韧性设计,优化水体系统,加强绿化系统的空间管控及防洪适应性,并完善道路与设施系统的防洪措施,以期为构建更安全、生态、可持续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 永定河城市段 河道生态治理 水体 绿化 道路 设施 防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CoO_(2)/Ag_(3)PO_(4)异质结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分析
2
作者 江琦 林萍 +1 位作者 吴小平 崔灿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磷酸银(Ag_(3)PO_(4))普遍存在高载流子复合率、严重的光腐蚀和相对较大的颗粒尺寸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光催化性能;为增强Ag_(3)PO_(4)的光催化性能,通过构建异质结来促进载流子分离。采用原位沉积法制备Ag_(3)PO_(4)与镍钴氧(NiCoO_(... 磷酸银(Ag_(3)PO_(4))普遍存在高载流子复合率、严重的光腐蚀和相对较大的颗粒尺寸等问题,极大地限制了其光催化性能;为增强Ag_(3)PO_(4)的光催化性能,通过构建异质结来促进载流子分离。采用原位沉积法制备Ag_(3)PO_(4)与镍钴氧(NiCoO_(2))复合材料NiCoO_(2)/Ag_(3)PO_(4),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荧光光谱(PL)、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手段对该材料的组成、微观结构和光学性质等进行表征与分析。以甲基橙(MO)为模拟污染物,研究了NiCoO_(2)/Ag_(3)PO_(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复合材料NiCoO_(2)/Ag_(3)PO_(4)中,Ag_(3)PO_(4)纳米颗粒直径约为16 nm,均匀附着在纳米花状NiCoO_(2)表面,两者形成Z型异质结;异质结的吸收边发生红移,光电性能得到明显增强;异质结的光催化性能显著提升,在全光谱照射下降解MO的速率是NiCoO_(2)的15.15倍,Ag_(3)PO_(4)的1.84倍,并且在重复使用3次后光催化性能也无明显下降。所制备的NiCoO_(2)/Ag_(3)PO_(4)复合材料具有较强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有望广泛应用于印染废水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银 镍钴氧化物 光催化 Z型异质结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SSA-BP神经网络的弹丸全弹道飞行时间预测
3
作者 郝博 徐才宪 +1 位作者 姜琦 杨斌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0-134,141,共6页
采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与阈值进行全局最优,在麻雀搜索算法中引入Tent混沌映射策略来初始化种群,同时引入高斯变异和高斯扰动策略以及自适应惯性权重策略,提高SSA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和求解精度,以提高在弹道系... 采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对BP神经网络的权值与阈值进行全局最优,在麻雀搜索算法中引入Tent混沌映射策略来初始化种群,同时引入高斯变异和高斯扰动策略以及自适应惯性权重策略,提高SSA算法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和求解精度,以提高在弹道系数、发射角度、风速和弹丸初速已知的条件下对弹丸全弹道飞行时间预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结果表明,改进SSA-BP预测模型提高了弹丸全弹道飞行时间预测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丸全弹道飞行时间 BP神经网络 SSA优化算法 Tent混沌映射 高斯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径分布和薄膜水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
4
作者 朱世旺 李双洋 +3 位作者 姜琪 赵建沅 周尚琪 刘慧颖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0-207,共8页
利用粒径分布曲线预测土水特征曲线(SWCC)的传统模型在计算含水量时通常需要将粒径分布曲线分段处理,且往往忽略了土壤颗粒表面的薄膜水含量,导致预测精度受到很大限制。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基于颗粒点对点接触假设,使用威布尔函数描述粒... 利用粒径分布曲线预测土水特征曲线(SWCC)的传统模型在计算含水量时通常需要将粒径分布曲线分段处理,且往往忽略了土壤颗粒表面的薄膜水含量,导致预测精度受到很大限制。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基于颗粒点对点接触假设,使用威布尔函数描述粒径分布曲线,通过杨拉普拉斯方程确定毛细水含水量,并考虑薄膜水含量的影响,建立一个基于粒径分布和薄膜水的土水特征曲线模型。然后选取非饱和土壤数据库(UNSODA)中26个土壤样品进行验证,并与AP模型和MV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AP模型和MV模型,新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土壤的土水特征曲线,且由于考虑了薄膜水含量,使新模型在高基质吸力段的含水量预测误差显著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特征曲线 粒径分布曲线 毛细水 薄膜水 含水量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ESMD-功率谱熵-能量熵增量的泵站厂房振源辨识研究
5
作者 江琦 王建康 +2 位作者 张建伟 刘喜珠 赵瑜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5-56,共12页
针对多源激励和强背景噪声干扰的泵站厂房结构难以准确辨识振源的难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极点对称模态分解(improved extreme-point symmetric mode decomposition, IESMD)-功率谱熵(power spectral entropy, PSE)-能量熵增量(energy entro... 针对多源激励和强背景噪声干扰的泵站厂房结构难以准确辨识振源的难题,提出一种改进的极点对称模态分解(improved extreme-point symmetric mode decomposition, IESMD)-功率谱熵(power spectral entropy, PSE)-能量熵增量(energy entropy increment, EEI)联合振源辨识方法。对小波阈值降噪预处理信号进行IESMD自适应分离,引入噪声频谱理论确定功率谱熵和能量熵增量阈值,定量筛选本征模态分量(intrinsic mode function, IMF)实现振源精准辨识。对打渔张泵站厂房5个典型部位的实测振动数据进行振源辨识,引入振动能量计算各分频能量占比。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将多源信号分解为多个有效的调频调幅分量,运行期动静干涉(rotor-stator interaction, RSI)引起的水力激振是厂房振动的主振源,其振动主频为33.32 Hz,在泵座、出口弯管和电机位置能量占比最大高达84.54%、98.53%和97.15%,是引起泵站厂房振动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源辨识 改进的极点对称模态分解(IESMD) 功率谱熵(PSE) 能量熵增量(EEI)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2异步远程密钥生成的工业互联网账户恢复协议
6
作者 肖浩 杨雪 +3 位作者 姜奇 余增文 李兴华 马建峰 《通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64,共18页
工业互联网相对开放的网络环境可能导致身份伪造和数据泄露等安全隐患,因而实现有效身份认证并确保用户账户安全至关重要。而现有工业互联网认证协议大多专注于认证阶段,对认证设备丢失后的账户恢复问题则缺乏重视。此外,国家对密码应... 工业互联网相对开放的网络环境可能导致身份伪造和数据泄露等安全隐患,因而实现有效身份认证并确保用户账户安全至关重要。而现有工业互联网认证协议大多专注于认证阶段,对认证设备丢失后的账户恢复问题则缺乏重视。此外,国家对密码应用的自主可控也有明确要求。为此,提出了基于SM2异步远程密钥生成(ARKG)的账户恢复协议。首先,采用SM2盲化密钥封装机制和模糊提取器设计ARKG协议,实现了私钥与用户生物特征的绑定,并增强了派生私钥的安全性。基于该ARKG构造,提出工业互联网账户恢复协议,实现用户与服务器在协议恢复阶段的双向认证,并有效应对备份验证设备丢失问题。可证明安全分析与性能评估实验表明,所提协议可满足工业互联网的高安全性和可用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异步远程密钥生成 账户恢复 SM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参数的馈线自动化无延时级差配合方法
7
作者 宫瑞邦 蒋琪 +2 位作者 赵超阳 张雷亮 王荣辉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13期144-148,共5页
在电力馈线系统中,延时问题是导致电量供应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主要原因,而在预设无延时条件下统计电力信号的传输时间级差,有助于解决馈线延时问题。设计基于多参数的馈线自动化无延时级差配合方法,定义电力馈线系统电压等级、电流等级... 在电力馈线系统中,延时问题是导致电量供应无法满足实际需求的主要原因,而在预设无延时条件下统计电力信号的传输时间级差,有助于解决馈线延时问题。设计基于多参数的馈线自动化无延时级差配合方法,定义电力馈线系统电压等级、电流等级等多个参数,通过集中自动化处理的方式,建立基于多参数的馈线自动化建模表达式。完善电力延时标准,按照逆运算条件,推导无延时标准,以实现对无延时级差的配合处理,完成基于多参数的馈线自动化无延时级差配合方法的设计。实验结果表明,在无明显延时行为的情况下,可将电力信号传输时间级差控制在0~1 ms范围内,不会因延时问题使电量供应达不到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参数 馈线自动化 无延时 级差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储层渗透率下稠油油藏火驱开发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帅 蒲万芬 +2 位作者 蒋琪 李一波 袁成东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9-97,共9页
储层渗透率直接影响火驱过程中的驱替压差、油墙的形成与聚集速度,明确渗透率对稠油火驱开发的影响规律十分必要。采用自主开发的燃烧管装置和多孔介质热效应监测装置,开展了火驱实验,分析不同渗透率下辽河稠油油藏火驱特征。结果表明:... 储层渗透率直接影响火驱过程中的驱替压差、油墙的形成与聚集速度,明确渗透率对稠油火驱开发的影响规律十分必要。采用自主开发的燃烧管装置和多孔介质热效应监测装置,开展了火驱实验,分析不同渗透率下辽河稠油油藏火驱特征。结果表明:储层渗透率为650×10^(-3)μm^(2)时,火驱过程中各热电偶峰值温度达到550℃,燃烧前缘推进中温度没有下降,说明该渗透率下燃烧过程放热效率高,能够解除燃烧初期的油墙封堵;热效应监测装置能够高效快速地监测由于原油氧化燃烧反应所导致的温度变化,储层渗透率为480×10^(-3)μm^(2)时庙5区稠油燃烧峰值温度比储层渗透率为300×10^(-3)μm^(2)时高107℃,说明渗透率的提高增强了燃烧初期的放热,从而缓解了油墙的封堵效应。研究结果对不同渗透率稠油油藏火驱开发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透率 稠油 火驱 燃烧管 多孔介质热效应监测装置 燃烧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运行下花园口河段黄河鲤生态流量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尚弘 姜琪 +1 位作者 唐彩红 岳子琪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1-162,共12页
【目的】大坝和水库等水利工程的修建在带来防洪减灾效益的同时,也给所在区域的水生生物栖息繁衍带来了一定影响,诊断关键水生生物的生态流量对大坝下游的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黄河下游花园口河段为例,探讨了小浪... 【目的】大坝和水库等水利工程的修建在带来防洪减灾效益的同时,也给所在区域的水生生物栖息繁衍带来了一定影响,诊断关键水生生物的生态流量对大坝下游的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黄河下游花园口河段为例,探讨了小浪底水库运行下不同流量情景下的黄河鲤栖息地质量情况,并由此推求黄河鲤的生态流量。基于栖息地模拟法,通过构建耦合栖息地适宜度模型的二维水动力模型,分析了黄河鲤鱼苗期、亲鱼期的栖息地适宜度指数空间分布,分别建立了黄河鲤两个生命阶段流量与栖息地加权可用面积关系曲线。【结果】结果表明:随着模拟流量的增大,黄河鲤不同生命阶段的栖息地适宜度指数空间分布及栖息地加权可用面积呈现先增加,达到峰值后逐渐减小的变化规律。【结论】黄河下游花园口河段的最小生态流量为1 150 m~3/s,适宜生态流量为1 450 m~3/s,最适宜生态流量为3 000 m~3/s,研究成果加深了对大流量情景下黄河鲤栖息地质量的认识,对黄河下游生态保护与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流量 栖息地模型 黄河流域 黄河鲤 小浪底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混播草地土壤丛枝菌根真菌对轮牧的响应
10
作者 王媛 米扬 +7 位作者 郭蓉 张雨 田霞 王占军 蒋齐 俞鸿千 季波 马琨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43,共13页
为探究轮牧对人工混播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群落及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的影响机制,以宁夏盐池县人工混播草地为试验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T1(无芒雀麦+新麦草+紫羊茅+苜蓿+菊苣)、T2(垂穗披碱草+... 为探究轮牧对人工混播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群落及土壤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群落的影响机制,以宁夏盐池县人工混播草地为试验对象,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T1(无芒雀麦+新麦草+紫羊茅+苜蓿+菊苣)、T2(垂穗披碱草+新麦草+早熟禾+苜蓿+鹰嘴紫云英)、T3(扁穗冰草+新麦草+蒙古冰草+苜蓿)3种混播组合模式,并通过Illumina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开展轮牧影响下3种人工混播草地土壤AM真菌群落差异性研究,分析人工混播草地生态系统中植被-土壤-AM真菌群落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表明:连续2年轮牧对植被群落生物量产生了显著影响,与轮牧第1年相比,豆科植被群落的相对重要值降低,但禾本科植被群落的相对重要值分别增加了51.16%、81.25%和33.33%。土壤AM真菌中球囊霉属和类球囊霉属为优势属;与轮牧第1年相比,连续轮牧2年后,T1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Chao 1指数较第1年显著降低了12.35%,T3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Chao 1指数、香农-维纳指数、均匀度指数和物种数较第1年分别提升了20.73%、12.80%、7.69%和31.16%(P<0.05),说明T3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对轮牧的响应更加敏感。随轮牧年限增加,T1与T2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组成相似性增加,T1与T3处理的土壤AM真菌群落组成相似性差异较大。连续轮牧2年后,土壤养分对AM真菌群落丰富度的作用强度减弱,但植被群落多样性和植被群落生物量对AM真菌群落丰富度及其组成的作用强度增强;驱动AM真菌群落变化的环境因子由土壤有效磷(p=0.006)和碱解氮(p=0.016)转变为植被群落生物量(p=0.036)。综上所述,不同类型人工混播草地植被群落和土壤AM真菌群落对轮牧表现出不同的响应特征,其中以T3混播组合处理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混播草地 草地生态系统 丛枝菌根真菌 多样性 轮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感属性波形反演技术在大庆长垣水敏储层中的应用
11
作者 杨会东 王凤启 +5 位作者 蔡东梅 付宪弟 王剑 刘朋坤 姜琦 徐立恒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9,共11页
针对大庆长垣油田萨零组储层水敏强、含油性差、厚度薄,以及河道窄小等问题,以长垣油田杏北开发区杏3区块为例,结合测井资料、室内实验及取心井综合解释资料,通过两步法协同敏感属性分析,判别与含油性及水敏强弱关联性最高的属性参数,... 针对大庆长垣油田萨零组储层水敏强、含油性差、厚度薄,以及河道窄小等问题,以长垣油田杏北开发区杏3区块为例,结合测井资料、室内实验及取心井综合解释资料,通过两步法协同敏感属性分析,判别与含油性及水敏强弱关联性最高的属性参数,然后结合属性参数范围,利用基于波形特征指示的井震联合反演技术,精准预测萨零组弱水敏高含油优质储层,从而指导井位部署。结果表明:声波时差与电阻率组合能够划分油层、差油层和非储层,自然伽马可以判别水敏强弱;利用反演预测结果部署1口新井,岩心分析数据表明该井水敏指数为0.62,为中等偏强水敏,含油级别以油浸和含油为主,含油饱和度平均为61.4%,反演结果精准可靠;该新井投产1 a,平均日产油3.5 t,累计年产油1090.6 t,投产效果较好。研究成果为萨零组开发奠定基础,对大庆油田的高质量稳产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形反演 储层预测 敏感属性 水敏储层 大庆长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影响因素联合的某抽水蓄能电站主厂房洞室围岩变形预测
12
作者 张翌娜 江琦 +1 位作者 张建伟 李香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1-165,共5页
为保证地下洞室围岩环境的安全状态,提出了一种以变分模态分解(VMD)方法分解原始数据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提高预测精度为基础,基于多影响因素联合核极限学习机(KELM)方法的洞室围岩变形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VMD方法将监测位移分... 为保证地下洞室围岩环境的安全状态,提出了一种以变分模态分解(VMD)方法分解原始数据和粒子群优化算法(PSO)提高预测精度为基础,基于多影响因素联合核极限学习机(KELM)方法的洞室围岩变形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VMD方法将监测位移分解为受趋势性因素影响的趋势项位移和受周期性因素影响的周期项位移,去除影响因素的干扰项,其次将演化状态及影响因素作为PSO-KELM的输入数据,预测各影响因素所对应的趋势项或周期项位移,最后叠加两种分项位移,并将多影响因素结合的KELM方法与其他预测方法进行精度比较。对某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实测数据的验证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原始位移的RRMSE相差仅0.76%,且二者的R为0.986,所提预测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为同类工程的围岩变形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室围岩 变形 变分模态分解 粒子群优化 核极限学习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化学降黏剂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阳 安高峰 +3 位作者 蒋琪 王鼎立 毛金成 蒋冠辰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共11页
在双碳背景下,以热采为主的稠油开采技术如何经济、高效、绿色地提高稠油采收率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实现稠油油藏的商业开采,其本质是降低稠油黏度,提高流动能力。文章系统分析了稠油的致黏机理以及各类降黏剂的降黏机理,总结了乳... 在双碳背景下,以热采为主的稠油开采技术如何经济、高效、绿色地提高稠油采收率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问题。实现稠油油藏的商业开采,其本质是降低稠油黏度,提高流动能力。文章系统分析了稠油的致黏机理以及各类降黏剂的降黏机理,总结了乳化降黏剂、油溶性降黏剂、纳米降黏剂的合成工艺,评价了不同降黏剂的优势与不足。并对降黏剂发展趋势进行讨论与展望。对现有化学降黏剂的梳理有助于新型降黏剂体系的开发,提高稠油油藏开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降黏剂 致黏机理 降黏机理 乳化降黏 双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SAGD开发后腔体储氢潜力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春生 彭良儒 +3 位作者 蒋琪 蒲万芬 蒲军 吴芳杰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8-190,共13页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有望替代化石燃料成为主要能源载体,地下储氢是实现氢气大容量长期存储的有效途径,是近年来新兴研究领域。为此,在目前盐穴、枯竭油气藏及含水层3种传统地下储氢地质体外,探索了一种新的储氢方法,即利用稠油油藏蒸... 氢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有望替代化石燃料成为主要能源载体,地下储氢是实现氢气大容量长期存储的有效途径,是近年来新兴研究领域。为此,在目前盐穴、枯竭油气藏及含水层3种传统地下储氢地质体外,探索了一种新的储氢方法,即利用稠油油藏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后形成的腔体进行储氢。首先对比了稠油油藏SAGD开发后储层储氢与常规地层储氢的优缺点,进而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建立地下储氢库的可能性进行论证,最后明确了不同注采方案的氢气储量及回收率,揭示了储层注采氢气阶段氢气与地层原有气体的流动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相较于常规枯竭油气藏储氢库,利用稠油油藏SAGD开发后的枯竭腔储氢具有储气量大、氢—油过渡带导致的氢损更低、无需注入或仅需注入少量的垫气、可降低氢脆风险、可提前监测闭圈盖层稳定性及气体密封性等优点;②典型单井组SAGD开发后的枯竭腔可储存约490 t氢气,回收率约为90%,且随着注采周期增多,采出的氢气纯度越高,第4个采氢周期后氢气采出纯度高达99%;③氢气存储方式的差异会导致甲烷在枯竭腔中的聚集位置发生变化,长期存储方式在氢气注入结束后,甲烷主要聚集在枯竭腔的底部,而短期存储方式下甲烷只会被氢气挤压到枯竭腔顶部的左右两侧,导致产氢过程中甲烷的产出规律不同。结论认为,利用稠油油藏SAGD开发后的储层进行高纯氢气的储存在储氢量、氢气回采纯度和建库成本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是一种解决大规模储氢的高经济效益储氢技术,该研究成果能够为中国地下储氢技术的选址和建设运行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油藏 SAGD 地下储氢库 大规模储氢 数值模拟 甲烷产出 氢气回收率 多轮注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作用下复合相变材料改良黄土力学特性研究及机理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怀太 欧尔峰 +2 位作者 姜琪 赵永春 赵建沅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15-724,共10页
为降低冻融作用对黄土力学性能的劣化影响,基于相变材料的温度调控功能,提出了一种采用膨胀石墨-正十四烷复合相变材料(EG-C_(14))改良黄土的方法。以兰州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典型冻融循环后不同EG-C_(14)掺入比黄土试样的体积变形试验... 为降低冻融作用对黄土力学性能的劣化影响,基于相变材料的温度调控功能,提出了一种采用膨胀石墨-正十四烷复合相变材料(EG-C_(14))改良黄土的方法。以兰州黄土为研究对象,开展典型冻融循环后不同EG-C_(14)掺入比黄土试样的体积变形试验、力学性能试验和微观结构试验,探究冻融作用下不同EG-C_(14)掺量对黄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及改良机理。试验结果表明:EG-C_(14)减缓了冻融循环过程中土体内部的温度变化,进而有效抑制了土体的胀缩变形;同时,EG-C_(14)降低了冻融循环对土体微观结构的损伤,与素黄土相比,多次冻融循环后改良土体内部的支架孔隙明显减少,颗粒骨架也更为密实,进而增强了土体的力学性能;此外,EG-C_(14)改良黄土的力学性能随EG-C_(14)掺量的增加先增大然后逐渐趋于稳定,且掺量为4%时改良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作用 黄土 复合相变材料 力学特性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冻区列车轨道附近的地面振动级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詹俊涛 李思瑶 +3 位作者 刘松涛 郑鑫 姜琦 王福彤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中英俄文)》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季节性冻土区的极寒气温改变了土体的剪切波速,列车引起的地表振动特征有待揭示。将负温相关的冻土动力学参数引入列车-轨道-层状场地耦合振动模型,计算了冬季不同气温、不同轨道距、不同车速条件下的地表振动级。结果表明:入冬后当气... 季节性冻土区的极寒气温改变了土体的剪切波速,列车引起的地表振动特征有待揭示。将负温相关的冻土动力学参数引入列车-轨道-层状场地耦合振动模型,计算了冬季不同气温、不同轨道距、不同车速条件下的地表振动级。结果表明:入冬后当气温未降至-8.7℃的阈值温度时,地面振动未受负温影响;随着气温继续下降,地面振动的中、高频成分受到明显抑制,低频成分受到的影响不大;气温越低,中、高频成分向远离轨道方向的衰减梯度越大;车速的提高可加剧地表振动,这个特征基本不受气温的影响。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季节性冻土地区轨道交通振动的传播规律,为减振技术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冻土 列车 场地 振动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D-TE的高拱坝泄流振动传递路径识别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紫瑜 张建伟 +3 位作者 黄锦林 曹克磊 江琦 杨灿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76,101,共9页
针对泄流激励下高拱坝坝身振动机理不明确、振动传递路径复杂的问题,提出基于奇异值分解法和传递熵法的振动传递路径的识别方法。基于拉西瓦拱坝水弹性模型表深孔联合泄流工况的实测数据,开展拱坝振动传递路径的研究。首先,基于SVD算法... 针对泄流激励下高拱坝坝身振动机理不明确、振动传递路径复杂的问题,提出基于奇异值分解法和传递熵法的振动传递路径的识别方法。基于拉西瓦拱坝水弹性模型表深孔联合泄流工况的实测数据,开展拱坝振动传递路径的研究。首先,基于SVD算法对拉西瓦拱坝坝身测点振动位移数据降噪处理;然后,运用传递熵算法,根据测点振动信息探索高拱坝泄流振动的主要振动传递路径,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验证振动传递路径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拉西瓦拱坝在表深孔联合泄流工况下,泄流荷载诱发的振动主要由泄流孔处垂向传递至坝顶,泄流孔向拱冠梁顶部的信息传递率为48.7%;水垫塘冲击荷载与涌浪荷载诱发的振动主要由坝肩向坝中部水平传递,坝肩向1/4和3/4拱冠处的信息传递率分别为32.33%和37.58%;泄流振动在坝体处的传递路径有3条:泄流孔→拱冠梁顶部→1/4(3/4)拱冠、泄流孔→1/4(3/4)拱冠、水垫塘→坝肩→1/4(3/4)拱冠。本研究成果可为高拱坝泄流振动传递路径提供理论依据,为类似工程的振动机理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坝 泄流振动 奇异值分解 传递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加载下海上风电四筒基础地基承载力特性研究
18
作者 曹政 李智 +3 位作者 江琦 董霄峰 王海军 练继建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7,共8页
以福建某海上风电场四筒导管架基础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四筒基础-地基整体模型,研究四筒基础在V-H(竖向-水平荷载)、V-M(竖向-弯矩荷载)、H-M(水平-弯矩荷载)和V-H-M(竖向-水平-弯矩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失效模式。结果表明:在... 以福建某海上风电场四筒导管架基础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四筒基础-地基整体模型,研究四筒基础在V-H(竖向-水平荷载)、V-M(竖向-弯矩荷载)、H-M(水平-弯矩荷载)和V-H-M(竖向-水平-弯矩荷载)作用下的地基失效模式。结果表明:在V-H和H-M加载模式下,四筒基础竖向极限承载力和弯矩极限承载力均随着水平力的增大而减小,且弯矩极限承载力与水平力之间呈现出线性减小的趋势;在V-M加载模式下,随着竖向荷载的不断增大,四筒基础主要运动形式从转动转换为平动;V-H-M加载模式下的承载力包络线随着竖向荷载的增大向外扩张,且竖向荷载的作用明显提高了地基水平和弯矩极限承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四筒基础 复合加载 地基承载力 破坏包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漠土结构化培肥下青花椒产量性状与光合行为的平衡
19
作者 刘诚诚 蔺雨阳 +6 位作者 何玲 杨涛 俞静 沈杰 蒋祺 彭建勇 兰海 《农学学报》 2024年第6期60-66,共7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青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在石漠土环境下的最优施肥量与最经济用量,以期为集约用肥促进生态功能和丰产性能的消长关系提供科学依据。青花椒是典型的喜肥浅根性香料植物,在石漠土中顽强生存,生态功能与经济产量... 本研究旨在探讨青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在石漠土环境下的最优施肥量与最经济用量,以期为集约用肥促进生态功能和丰产性能的消长关系提供科学依据。青花椒是典型的喜肥浅根性香料植物,在石漠土中顽强生存,生态功能与经济产量都高度依赖于土壤培肥。研究通过结构化培肥方案,分析了不同施肥水平对石漠化地区青花椒的光合代谢能力、产量性状的影响,构造肥料效应方程求解经济产量和逐步寻优法获得最佳经济产量时的最优施肥量区间。结果表明:产量性状中,果柄长无显著差异,果穗果实数在各处理中无明显差异。果实大小处理6、8、12与处理1、2、7、13差异显著(P<0.05)。果皮腺点数在处理13与CK(处理1)差异显著(P<0.05)。果穗长在处理8、12与CK差异显著(P<0.05)。叶片光合代谢的水分利用效率WUE,表现为低水平的PK对于促进石漠化区的WUE非常灵敏。P素梯度增加对净光合速率Pn扰动较小,但K素则相反。但其叶净光合速率Pn与肥效响应拟合效果不好,不具有预测性。氮磷钾素对青花椒的经济产量的作用效应为K_(2)O>N>P_(2)O_(5),各试验因子之间存在正向互作效应,其互作效应为NP>NK>PK。获得的三元二次经济产量函数,通过求导计算的最高产量为2.736 kg/株。参考市场肥料成本,获得的最佳经济产量(1.515 kg/株),最优肥料配比为:尿素(N)232.98 g/株,磷(P_(2)O_(5))166.64 g/株,钾(K_(2)O)297.38 g/株。石漠土条件下的产量性状受结构供肥影响大,青花椒选择与经济产量高度关联的优先策略,光合代谢的调解补偿次之。结构化肥干预可影响叶的净光合速率,在调整生态功能的发挥起积极的平衡作用,但与某些深根系植物(如甘草)不同,不符合肥效边际报酬递减律。在三元肥的干预下,能较好的拟合肥料效应方程,可获得最优肥料配方区间,来指导生态功能植被兼用型的经济作物,进行生产性供肥方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椒 产量性状 施肥区间 非线性响应 合成代谢 石漠土 结构化培肥 光合代谢 经济产量 最优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SGA-Ⅱ串行模式搜索的新能源发电与抽水蓄能电站联合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姜淇 常玉红 +1 位作者 衣传宝 陈之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441,共8页
针对新能源发电与抽水蓄能电站联合发电系统,提出一种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并提出一种结合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和模式搜索算法的NSGA-Ⅱ-PS算法,该策略针对不同的时间尺度分别设定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对比NSGA-Ⅱ与NSGA-... 针对新能源发电与抽水蓄能电站联合发电系统,提出一种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策略,并提出一种结合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和模式搜索算法的NSGA-Ⅱ-PS算法,该策略针对不同的时间尺度分别设定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对比NSGA-Ⅱ与NSGA-Ⅱ-PS在解决本调度问题结果上的优劣性。在日前、日中时间尺度对联合系统进行优化调度,制定调度计划。结果表明:在高比例新能源消纳的基础上,新能源发电与抽水蓄能电站联合系统多时间尺度优化调度可在日前、日中尺度实现联合系统经济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抽水蓄能电站 多目标优化 调度 快速非支配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