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磷酸组织胺诱发奶牛蹄叶炎病变的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齐长明 王清兰 +2 位作者 钟友刚 韩冰 柴文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1-248,共8页
本文给临床健康 ,无蹄病成年奶牛 8头皮下注射二磷酸组织胺 (150 μg/kg活重 ) ,与对照组 5头同期比较。给药前和屠宰前测量两组奶牛蹄前壁长度 ;屠宰后 33天 ,对两组奶牛蹄真皮及表皮组织的组织学结构及病理学变化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 本文给临床健康 ,无蹄病成年奶牛 8头皮下注射二磷酸组织胺 (150 μg/kg活重 ) ,与对照组 5头同期比较。给药前和屠宰前测量两组奶牛蹄前壁长度 ;屠宰后 33天 ,对两组奶牛蹄真皮及表皮组织的组织学结构及病理学变化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 :实验组奶牛蹄角质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 ,屠宰时测量 ,两组奶牛蹄前壁的长度差异显著 (P <0 0 5)。组织病理学研究表明 :正常蹄表皮组织的角化程度适中 ,没有完全角化的小叶远端有隔 ,隔由生角质物质及棘细胞、颗粒细胞构成 ,不论真皮小叶还是角小叶均无次级小叶。真皮内虽偶有细胞浸润 ,但未见血管增生及血栓形成。实验组奶牛角小叶内的隔大部分消失 ,表现过度角化。真皮小叶和角小叶有不同程度的分离 ,小叶长度增加而宽度变窄。真皮组织最明显的一致性病变是血管的变化 :毛细血管和小静脉明显扩张 ,血管内的血栓再通常可见到 ,真皮小叶基部及网状层有许多新生毛细血管 ,某些血管内有陈旧性血栓 ,小动脉数量增多 ,管壁增厚十分明显 ,表现典型的动脉硬化。真皮小叶基部和毛细血管网周围有单核细胞浸润 ,真皮内遍布新生结缔组织和肉芽组织。这些病理学变化与慢性蹄叶炎的特征相一致。本试验对奶牛蹄叶炎的发病机理进行了探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磷酸组织胺 奶牛 蹄叶炎 病理学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和水针对奶牛卵巢静止所致不孕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齐长明 侯引绪 +3 位作者 谢慧胜 陈家璞 张彩桥 陆刚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41-347,共7页
将已被诊断为由于卵巢静止而致不孕的57头奶牛分为4组:电针组、水针组、激素组和对照组。输精后,电针组受胎率为80%,水针组为467%,激素组为733%,而对照组为167%。4头对激素治疗无反应的奶牛经电针治疗后... 将已被诊断为由于卵巢静止而致不孕的57头奶牛分为4组:电针组、水针组、激素组和对照组。输精后,电针组受胎率为80%,水针组为467%,激素组为733%,而对照组为167%。4头对激素治疗无反应的奶牛经电针治疗后受孕。对各组奶牛乳中孕酮水平进行了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不孕 卵巢静止 电针 水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间接检查方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齐长明 《中国动物保健》 1999年第7期30-30,共1页
编辑同志:现反映两个问题:(1)我县附近有石油矿区,近一、二年随奶业的宣传,人们要求吃牛奶的多了,因此,出现不少养奶牛者,但仍缺乏技术。现在比较突出的是对奶的质量不能鉴定,如掺水问题反映多,究竟怎么检查?其次是隐性乳房炎的快速检... 编辑同志:现反映两个问题:(1)我县附近有石油矿区,近一、二年随奶业的宣传,人们要求吃牛奶的多了,因此,出现不少养奶牛者,但仍缺乏技术。现在比较突出的是对奶的质量不能鉴定,如掺水问题反映多,究竟怎么检查?其次是隐性乳房炎的快速检验。前不久中央电视7套节目中有快速试剂检测隐性乳腺炎奶,速度快,不知在哪儿有这些检验药械及检出方法?第三,在配制奶牛配合日粮中需要测定乳脂率,但不知具体测法,因此常使配料难以进行。(2)目前不少小城镇肉品检疫仍以动检疫员的肉眼现察检测为主,若发生人畜共患病的牲畜肉品,检查者难以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问题 奶牛隐性乳房炎 隐性乳腺炎 水问题 快速检验 不能鉴定 小城镇 肉品 矿区 检查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顽固性阴道脱de治疗 被引量:2
4
作者 齐长明 《中国动物保健》 1999年第2期15-15,共1页
阴道脱出为阴道壁一部分(部分脱出)或全部(完全脱出)突出于阴门之外,多发生于怀孕末期的舍饲奶牛。其原因为骨盆内固定阴道的组织紧张性降低。如伴有胎儿过大,胎水过多,瘤胃膨胀、便秘、腹泻等。
关键词 奶牛 阴门 病牛 顽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普鲁卡因在兽医临床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齐长明 《中国动物保健》 1999年第3期17-17,共1页
盐酸普鲁卡因在动物保健方面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这里介绍了若干项盐酸普鲁卡因的特异临床应用技术,是作者近年临床应用的成功经验,颇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 盐酸普鲁卡因 临床应用技术 子宫颈口 难产 黑白花奶牛 阴门裂 典型病例 注射 整复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犊牛腹泻的综合防治 被引量:1
6
作者 齐长明 《中国动物保健》 1999年第1期34-35,共2页
犊牛腹泻是肉牛场兽医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肉牛业的发展和集约化生产程度的提高,犊牛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不断提高。根据我们的调查,肉用犊牛腹泻发病率为8%-50%,死亡率为3%-22%,不同的牛场或同一牛场的不同年份,其发病率和... 犊牛腹泻是肉牛场兽医临床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随着肉牛业的发展和集约化生产程度的提高,犊牛腹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不断提高。根据我们的调查,肉用犊牛腹泻发病率为8%-50%,死亡率为3%-22%,不同的牛场或同一牛场的不同年份,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较大。本病不但能引起肉牛业的巨大损失,还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出栏率、增重和肉的质量。尤其是新生犊牛的爆发性腹泻,病程短,死亡率高,确诊困难,往往在一个时期内发病率达到100%,药费开支、人力耗费和经济损失都是很大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表明,犊牛腹泻的病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常常包括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也受犊牛免疫能力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常见的细菌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病毒有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和细小病毒,寄生虫有艾美耳球虫和隐孢子虫。当然,饮食性腹泻和中毒性腹泻在临床上也占一定的比例。此外,初乳或犊牛血液中γ球蛋白含量低及缺硒也是引起腹泻的原因。犊牛腹泻的临床特点为急性大量水泻,迅速脱水,酸中毒,有高钾血症和低糖血症,病至后期体温下降,病犊沉郁乃至昏迷、皮肤湿冷、粘膜苍白,常在昏睡中死去。少数病牛有神经症状,在细菌性腹泻,慢性病例通常表现为关节炎。由于犊牛腹泻病因复杂,多突然爆发、死亡率高、确诊困难,单一预防或治疗方法难以奏效,在生产实践中应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用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死亡率 新生犊牛 腹泻发病率 细菌性腹泻 肉牛业 寄生虫 爆发性 综合防治措施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亚洲Ⅰ型口蹄疫疫苗免疫不良反应监测 被引量:11
7
作者 曹杰 李增强 +2 位作者 齐长明 薄林 陈华林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口蹄疫 不良反应 疫苗免疫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动物传染病 监测 Ⅰ型 亚洲 奶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克雷伯氏菌对荷斯坦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黏附和侵袭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亨 孟霞 +4 位作者 邱昌伟 马翀 吴培福 韩超 齐长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4-498,共5页
肺炎克雷伯氏菌是否黏附和侵袭乳腺上皮细胞可能是其导致乳房炎的致病机理之一。本试验从荷斯坦奶牛乳腺中分离纯化乳腺上皮细胞,并通过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观察,证实纯化细胞为乳腺上皮细胞。采用从临床乳房炎病例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 肺炎克雷伯氏菌是否黏附和侵袭乳腺上皮细胞可能是其导致乳房炎的致病机理之一。本试验从荷斯坦奶牛乳腺中分离纯化乳腺上皮细胞,并通过免疫组化和透射电镜观察,证实纯化细胞为乳腺上皮细胞。采用从临床乳房炎病例分离的肺炎克雷伯氏菌攻击原代培养的乳腺上皮细胞,以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DH5α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结果发现,肺炎克雷伯氏菌能够黏附乳腺上皮细胞,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达到饱和黏附后,不再增加。肺炎克雷伯氏菌能够侵入乳腺上皮细胞,且其活力未受到明显影响,但侵入细菌的数量没有明显的增加,说明一定数量的细菌能够侵入乳腺上皮细胞。肺炎克雷伯氏菌黏附和侵入乳腺上皮细胞并在细胞内保持活力,可能是临床肺炎克雷伯氏菌导致的乳房炎难于治愈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氏菌 黏附 侵袭 牛乳房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规模化牛场BVDV持续感染牛清除方案的初步实施 被引量:16
9
作者 黄凯 张俊杰 +6 位作者 刘英霞 齐长明 邵小磊 马宏磊 马翀 张振新 曹杰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0年第5期34-35,共2页
BVDV持续感染牛(persistently infected,PI)是造成牛群内BVD难以根除的重要原因。为摸清北京地区BVDV-PI牛分布情况,探索BVD清除方案,本次筛查利用抗原捕获ELISA,对北京地区7个规模化奶牛场共14028头荷斯坦奶牛进行BVDV抗原检测。共检... BVDV持续感染牛(persistently infected,PI)是造成牛群内BVD难以根除的重要原因。为摸清北京地区BVDV-PI牛分布情况,探索BVD清除方案,本次筛查利用抗原捕获ELISA,对北京地区7个规模化奶牛场共14028头荷斯坦奶牛进行BVDV抗原检测。共检出PI牛58头,其中成母牛9头,后备牛49头;场内阳性率0.04~1.02%;PI牛与健康牛相比,平均出生体重相差5.9kg(P<0.05),15月龄时体重相差94.6kg(P<0.05),平均初配月龄和首次怀孕月龄分别延迟2.9个月和4.9个月(P<0.05)。结果表明,PI牛个体发育缓慢且繁殖性能低下,但部分牛临床表现正常。以抗原捕获ELISA为主要检测手段的清除方案是控制BVD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VDV PI牛 抗原捕获ELISA 清除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酮病的预防与治疗
10
作者 齐长明 《中国动物保健》 1999年第5期35-35,共1页
近几年来,随着牛奶产量的不断提高和集约化饲养程度的不断加强,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有所提高。由于发病牛产奶量明显下降(约降低15%),发情延迟,配种率降低,所产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有些病牛久治不愈或一再复发,终致被迫淘汰,给奶牛生... 近几年来,随着牛奶产量的不断提高和集约化饲养程度的不断加强,奶牛酮病的发病率有所提高。由于发病牛产奶量明显下降(约降低15%),发情延迟,配种率降低,所产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有些病牛久治不愈或一再复发,终致被迫淘汰,给奶牛生产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酮病的发生本病绝大多数发生在产犊后的第一个泌乳月,尤其是营养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生产 酮病 发病率 久治不愈 预防 继发性 治疗 产奶量 饲料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皱胃的辨析诊治
11
作者 齐长明 《中国动物保健》 1999年第6期39-39,共1页
皱胃右方变位(Right-side displacementof the abomasum)是皱胃扩张或扭转后位置发生变化,但皱胃仍位于腹腔右侧。皱胃扩张以食欲不振、沉郁、脱水以及皱胃内大量积气、积液、右腹膨胀为特征;而皱胃扭转是消化道的急性梗阻,发病初期,病... 皱胃右方变位(Right-side displacementof the abomasum)是皱胃扩张或扭转后位置发生变化,但皱胃仍位于腹腔右侧。皱胃扩张以食欲不振、沉郁、脱水以及皱胃内大量积气、积液、右腹膨胀为特征;而皱胃扭转是消化道的急性梗阻,发病初期,病牛腹痛剧烈,高度不安,继之严重脱水和代谢性碱中毒,有的病例可发生扭转处坏死,甚至皱胃破裂,若不及时诊治,多在发病后2—3天死亡。一、病因及发病机理虽然犊牛也可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胃 奶牛 扭转 脱水 诊治 发病机理 十二指肠 病例 内容物 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生与救治
12
作者 齐长明 《中国动物保健》 1999年第8期36-36,共1页
本病是由于瘤胃内乳酸产生过多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临床上以严重的毒血症、脱水、瘤胃停滞、虚弱、瘤胃膨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某些牛群中高产奶牛死亡的重要原因。以前本病曾称为过食碳水化合物、过食精... 本病是由于瘤胃内乳酸产生过多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临床上以严重的毒血症、脱水、瘤胃停滞、虚弱、瘤胃膨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是奶牛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也是某些牛群中高产奶牛死亡的重要原因。以前本病曾称为过食碳水化合物、过食精料酸中毒等,其实都是指同一种疾病。病因突然食入过量易发酵的饲料或一次性采食多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精料是最常见的发病原因。在个体养牛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壁 瘤胃切开术 病牛 急性病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胎衣不下发病规律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曹杰 齐长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1-42,共2页
胎衣不下(Retained fetal membranes.RFM)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奶牛通常在产后3~8h排出胎衣.如超过12h仍未排出,则认为是RFM。正常奶牛分娩后RFM的发生率在5%~10%之间.而异常分娩母牛(如剖腹产、难产、流产和早产等)及感... 胎衣不下(Retained fetal membranes.RFM)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奶牛通常在产后3~8h排出胎衣.如超过12h仍未排出,则认为是RFM。正常奶牛分娩后RFM的发生率在5%~10%之间.而异常分娩母牛(如剖腹产、难产、流产和早产等)及感染布病的牛群.发病率可达20%~50%,甚至更高。胎次、产犊季节、双胎、死胎、难产及胎儿产式等对牛群RFM的发病率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胎衣不下 发病规律 RFM 分娩母牛 产犊季节 发病率 多发病 常见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对犊牛血浆内毒素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连江 齐长明 +3 位作者 王金秋 宋铁彬 薄林 史俊杰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1期19-21,共3页
本研究包括2个试验:试验一,随机选取健康犊牛12头(均为荷斯坦品种),按日龄和体重相同或相似的原则进行配对,分为试验组(A)和对照组(B),每组各6头犊牛。两组饲养管理相同,但试验组添加酵母培养物30 g/d.头(分3次口服)。从5日龄开始,每隔1... 本研究包括2个试验:试验一,随机选取健康犊牛12头(均为荷斯坦品种),按日龄和体重相同或相似的原则进行配对,分为试验组(A)和对照组(B),每组各6头犊牛。两组饲养管理相同,但试验组添加酵母培养物30 g/d.头(分3次口服)。从5日龄开始,每隔10 d从犊牛颈静脉采血5 m l,放入加有抗凝剂(10%EDTA两滴)的离心管中,分离血浆,当天用鲎试剂法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共采血4次,结果发现试验开始后第10、20、30 d,试验组血浆内毒素的平均含量分别降低了0.32(P<0.01)、0.5(P<0.05)和0.25 EU/m l(P<0.01),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二,随机选取腹泻犊牛12头,按日龄和体重相同或相似的原则进行配对,分为试验组(C)和对照组(D),每组各6头。两组饲养管理均相同,视情况两组均采取传统治疗方法(抗生素治疗、输液、补碱、止泻等),但试验组从腹泻之日起每天添加酵母培养物75 g/头,分3次口服,直到腹泻临床症状消失。在治疗之前采集每头犊牛血液,以后隔日采血1次,当天用鲎试剂法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每天记录粪便情况,直至腹泻犊牛痊愈为止。结果发现试验开始后第2、4、6 d试验组血浆内毒素的平均含量分别降了0.52(P<0.05)、0.22(P<0.05)和0.22EU/m l(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粪便情况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病程比对照组缩短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犊牛 内毒素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奶牛产后子宫内膜炎早期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
15
作者 曹杰 齐长明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6-37,共2页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四大疾病之一.严重困扰养牛业的发展。Kelton等报道.产后急性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从2.2%~37.5%不等。子宫内膜炎是导致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Barbu等在一项调查中发现.不孕牛中有70%为慢性子宫内膜炎造成。...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四大疾病之一.严重困扰养牛业的发展。Kelton等报道.产后急性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率从2.2%~37.5%不等。子宫内膜炎是导致奶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Barbu等在一项调查中发现.不孕牛中有70%为慢性子宫内膜炎造成。瞿自明等1983~1985年对16个城市41个奶牛场调查的结果显示.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病率为17.26%.占不孕牛的68.34%。奶牛子宫内膜炎导致产奶下降、繁殖障碍、淘汰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子宫内膜炎 奶牛不孕 早期诊断 奶牛子宫内膜炎 急性子宫内膜炎 慢性子宫内膜炎 治疗 繁殖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增益汤”对高母源抗体雏鸡接种ND疫苗的影响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罗安智 齐长明 枉云峰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4年第2期3-5,共3页
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组成“免疫增益汤” ,在含有高母源抗体 (血凝抑制 (HI)价在 1∶2 0以上 )的雏鸡群中饮用 ,于 5日龄用新城疫 (ND)IV系疫苗点眼 ,然后分别于 13日龄、3 0日龄、5 0日龄测定血液中HI水平 ,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 用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中药组成“免疫增益汤” ,在含有高母源抗体 (血凝抑制 (HI)价在 1∶2 0以上 )的雏鸡群中饮用 ,于 5日龄用新城疫 (ND)IV系疫苗点眼 ,然后分别于 13日龄、3 0日龄、5 0日龄测定血液中HI水平 ,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 ,免疫增益汤能显著提高NDIV系疫苗接种雏鸡的特异性HI抗体水平 ,并延长其持续时间。其作用机理与免疫增益汤对雏鸡免疫器官发育具有显著促进作用 ,且能显著增强雏鸡外周血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和B淋巴细胞EAC花环率 ,并对雏鸡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增益汤 母源抗体 雏鸡 新城疫 疫苗接种 作用机理 红细胞免疫粘附功能 免疫增强剂 中草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康XP对奶牛血浆内毒素含量及其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罗安智 齐长明 +4 位作者 陈华林 薄林 王秀芹 王文成 闫庆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5年第3期92-95,共4页
选取泌乳天数<40 d的健康奶牛 12头,按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同或相似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日粮组成相同,试验组牛每天添加益康XP的剂量为试验第1天至第7天500 g/(头·d),从第 8 天后减少到120 g/(头·d),分... 选取泌乳天数<40 d的健康奶牛 12头,按胎次、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同或相似的原则,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日粮组成相同,试验组牛每天添加益康XP的剂量为试验第1天至第7天500 g/(头·d),从第 8 天后减少到120 g/(头·d),分两次饲喂。试验期为60 d。于试验前 1 天,试验第 20 天,40天和第 60 天分别采血,用鲎试剂法测定血浆内毒素含量;定期测定日均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记录情期受胎率及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试验组奶牛在试验后第20天,第 40 天和第 60 天血浆内毒素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产奶量在第20天,第60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奶牛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情期受胎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在疾病发生率方面,试验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奶牛 内毒素 DHI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猫角膜炎的诊治 被引量:1
18
作者 齐长明 《中国动物保健》 2000年第4期32-32,共1页
角膜位于眼球前面,光滑透明,是眼透光及屈光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犬猫的角膜厚度不超过1mm。由于角膜直接与外界接触易受外伤和感染,尤其是眼球比较突出的小动物,如北京犬、哈叭狗等品种的犬,常见眼球被其它动物抓伤或角膜遭受异物刺激... 角膜位于眼球前面,光滑透明,是眼透光及屈光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犬猫的角膜厚度不超过1mm。由于角膜直接与外界接触易受外伤和感染,尤其是眼球比较突出的小动物,如北京犬、哈叭狗等品种的犬,常见眼球被其它动物抓伤或角膜遭受异物刺激而引起角膜炎,严重者造成角膜溃疡甚至穿孔。犬传染性肝炎、犬瘟热及猫疱疹病毒性感染等疾病过程中,往往发生症候性角膜炎。角膜的损伤修复较慢,这是由于角膜本身无血管,其营养由角膜缘的毛细血管网及眼房液的扩散渗透作用予以供应,代谢能力差,常于病后遗留瘢痕,导致视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猫角膜炎 症状 诊断 治疗
全文增补中
应用多重药敏试验筛选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药物 被引量:3
19
作者 贾杏林 齐长明 《湖南畜牧兽医》 2010年第5期22-23,共2页
应用需氧和厌氧培养方法培养21头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液,将每头奶牛的病原菌在两个培养皿上重叠划线,贴上药敏纸片后在需氧和厌氧条件下进行多重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治疗药物,应用敏感药物对患牛进行了治疗,治愈率为80.9%。对所分离的细... 应用需氧和厌氧培养方法培养21头子宫内膜炎奶牛子宫液,将每头奶牛的病原菌在两个培养皿上重叠划线,贴上药敏纸片后在需氧和厌氧条件下进行多重药敏试验,筛选出敏感治疗药物,应用敏感药物对患牛进行了治疗,治愈率为80.9%。对所分离的细菌进行了鉴定,主要细菌为化脓性放线杆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芽孢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子宫内膜炎 多重药敏试验 细菌 敏感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前奶牛重大传染病的现状及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曹杰 刘英霞 齐长明 《北方牧业》 2010年第18期22-22,共1页
随着奶牛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奶牛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近年来,我国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大量引进奶牛,一些传染病也随之引入。国内部分牛场出现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和病毒性腹泻(BVD)的群发。由于牛群异动... 随着奶牛集约化养殖程度的不断提高,奶牛传染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近年来,我国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大量引进奶牛,一些传染病也随之引入。国内部分牛场出现了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和病毒性腹泻(BVD)的群发。由于牛群异动较频繁,结核病、布氏杆菌病等人畜共患病的发病率也大幅升高,并且疫情不断增加,严重威胁奶牛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传染病 奶牛业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集约化养殖 病毒性腹泻 人畜共患病 布氏杆菌病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