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La_(0.7)Sr_(0.3)MnO_3阴极材料及其性能 被引量:4
1
作者 魏楸桐 郭瑞松 +1 位作者 李海龙 王凤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6-288,306,共4页
低温合成钙钛矿单相La0.7Sr0.3MnO3粉体,以降低粒度、提高活性,已成为本领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La0.7Sr0.3MnO3粉体,讨论了溶胶体系pH值和柠檬酸用量对燃烧程度及相组成的影响。利用络合理论,计算了溶胶体系的p... 低温合成钙钛矿单相La0.7Sr0.3MnO3粉体,以降低粒度、提高活性,已成为本领域研究的一个新方向。采用溶胶凝胶-燃烧法合成La0.7Sr0.3MnO3粉体,讨论了溶胶体系pH值和柠檬酸用量对燃烧程度及相组成的影响。利用络合理论,计算了溶胶体系的pH值对于络合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pH<3时,溶胶凝胶体系稳定存在;而当pH达到3有白色沉淀出现。燃烧完全程度随着pH值的增加和柠檬酸用量的减少而提高。晶相合成程度以柠檬酸/硝酸盐比值(j)=0.5时最为完全,随着j提高,生成微量第二相。1300℃烧结试样以j=1.5最为致密,电导率峰值达150S/cm。综合考虑相组成和性能两因素,运用此法制备La0.7Sr0.3MnO3粉体时,j以1.5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燃烧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复合阴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魏楸桐 郭瑞松 王凤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4-66,共3页
中低温(600~800℃)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目前研究的主流.降低工作温度虽然能够解决材料选择、热应力、腐蚀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导致了阴极性能和阴极效率下降.复合阴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善低温下阴极性能恶化的情况,降低过电位和极化电... 中低温(600~800℃)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目前研究的主流.降低工作温度虽然能够解决材料选择、热应力、腐蚀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导致了阴极性能和阴极效率下降.复合阴极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改善低温下阴极性能恶化的情况,降低过电位和极化电阻、界面电阻等.介绍了复合阴极的研究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为解决这些问题所进行的阴极复合研究的现状,包括阴极材料与电解质、贵金属材料复合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及应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复合阴极 电极性能 阴极材料 电解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铈掺杂SrCoO_(3-δ)的结构与电导性能
3
作者 魏楸桐 郭瑞松 +2 位作者 王凤华 陈玉如 刘文西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2期36-38,42,共4页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Sr1-xCexCoO3 -δ(x =0 .0 5~ 0 .2 )阴极材料 ,并研究了其结构和电导性能。XRD图谱表明SrCoO3 -δ体系中CeO2 固溶量为 10 %~ 15 % (质量分数 ) ,且随着氧化铈含量的增加体系稳定性略有降低 ,晶胞出现收缩。当...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Sr1-xCexCoO3 -δ(x =0 .0 5~ 0 .2 )阴极材料 ,并研究了其结构和电导性能。XRD图谱表明SrCoO3 -δ体系中CeO2 固溶量为 10 %~ 15 % (质量分数 ) ,且随着氧化铈含量的增加体系稳定性略有降低 ,晶胞出现收缩。当氧化铈的掺杂量为 15 %时的电导率高于其它固溶量的组分 ,在 35 0~ 4 0 0℃达到最高值 ,超过了5 0 0S/cm ,满足了作为低温SOFC阴极材料的电学性能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CoO3-δ 阴极材料 固相反应 相结构 电导率 Ce02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FC阳极用NiO-YSZ粉末的制备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凤华 郭瑞松 魏楸桐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81-84,共4页
简要地介绍了Ni-YSZ阳极材料,详细地介绍了NiO-YSZ粉末的制备技术,包括机械混合法、共沉淀法、缓冲溶液法、凝胶沉淀法、包裹沉淀法、燃烧合成法。提出了Ni-YSZ阳极材料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SOFC阳极 Ni-YSZ粉末 制备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机械混合法 凝胶沉淀法 燃烧合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YSZ阳极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凤华 郭瑞松 +1 位作者 魏楸桐 李海龙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88-690,共3页
Ni/YSZ金属陶瓷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目前广泛使用的阳极材料。对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的Ni/YSZ金属陶瓷的显微结构和电性能进行了研究,试样分别在1300℃、1325℃、1350℃、1375℃和1400℃烧结2h,然后在800℃、H2气氛下还原4h。测... Ni/YSZ金属陶瓷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目前广泛使用的阳极材料。对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的Ni/YSZ金属陶瓷的显微结构和电性能进行了研究,试样分别在1300℃、1325℃、1350℃、1375℃和1400℃烧结2h,然后在800℃、H2气氛下还原4h。测试了在不同烧结温度下生成的NiO/YSZ复合材料和Ni/YSZ金属陶瓷的密度,并计算了其相对密度。通过X射线衍射(XRD)法分析了不同试样的相组成。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法和光学显微镜,观察了其微观结构,发现氧化钇稳定的氧化锆(YSZ)形成了连续的网络结构,Ni颗粒均匀地分布在网络结构中,这有助于电导率的提高。用四端子法进行了电导率测试,确定了理想的烧结温度为1400℃。实验结果表明,1400℃烧结试样在800℃、H2气氛下还原4h,气孔率达到25%。在600~800℃之间,其电导率高达103.3S/cm。说明Ni/YSZ金属陶瓷适合作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IT-SOFC)阳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YSZ阳极材料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电导率 相分析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裹沉淀法制备Ni/YSZ阳极材料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凤华 郭瑞松 +2 位作者 周阳 魏楸桐 李海龙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8-40,34,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在NiO表面均匀地包裹了一层无定形氢氧化锆。在600℃和800℃下煅烧,YSZ包裹层结晶得到20nm左右的立方ZrO2。Ni/YSZ阳极材料主要的微观结构的变化是金属Ni的团聚和粗化。在NiO表面的YSZ层,有效地抑制了Ni的烧结,并防止了Ni... 采用共沉淀法在NiO表面均匀地包裹了一层无定形氢氧化锆。在600℃和800℃下煅烧,YSZ包裹层结晶得到20nm左右的立方ZrO2。Ni/YSZ阳极材料主要的微观结构的变化是金属Ni的团聚和粗化。在NiO表面的YSZ层,有效地抑制了Ni的烧结,并防止了Ni的团聚。经过SEM分析,YSZ形成了连续的网络结构,Ni均匀地分布在YSZ网络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YSZ金属陶瓷 包裹沉淀法 微观结构 电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