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探索率自适应设置的强化学习雷达干扰决策方法
1
作者 张旺 邵学辉 +2 位作者 唐慧龙 魏建林 王伟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9-89,共11页
针对当前基于强化学习的雷达干扰决策方法依据单一因素、固定规律设置探索率参数导致算法收敛需要的对抗回合次数增多的问题,提出一种探索率自适应设置的强化学习雷达干扰决策方法。基于模拟退火法的Metropolis参数调节准则,结合对抗过... 针对当前基于强化学习的雷达干扰决策方法依据单一因素、固定规律设置探索率参数导致算法收敛需要的对抗回合次数增多的问题,提出一种探索率自适应设置的强化学习雷达干扰决策方法。基于模拟退火法的Metropolis参数调节准则,结合对抗过程中干扰机已识别的雷达工作状态数量、干扰成功次数、算法收敛曲线变化率及干扰机对雷达的认知程度,推导一种探索率自适应设置准则。依据干扰动作的有效性,设计一种干扰动作空间裁剪策略,减小干扰动作空间维度,进一步提高算法收敛速度。在仿真实验中,设计两个不同的雷达工作状态图,并结合Q学习算法予以对比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在雷达工作状态转换关系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新方法均可完成探索率的自适应设置,与基于模拟退火法以及单一因素、固定规律的探索率设置方案相比,新方法在两个状态图下收敛需要的对抗回合次数分别减少了18%、26%、45%和42%、44%、48%,同时还可获得更大的收益和更高的干扰成功率,为基于强化学习的多功能雷达干扰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率设置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雷达 雷达干扰决策 强化学习 探索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麦田土壤肥力及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奥宇 魏建林 +6 位作者 马垒 郑福丽 谷峰 逄蕾 殷青社 李国红 谭德水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3-118,共6页
本研究选用济紫麦1号、济麦22号两个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以不施肥(CK)、农民习惯施肥(FP)为对照,设置化肥优化施用(OPT)、有机肥氮替代15%化肥氮(85%OPT)、有机肥氮替代30%化肥氮(70%OPT)处理,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小麦产量、品... 本研究选用济紫麦1号、济麦22号两个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以不施肥(CK)、农民习惯施肥(FP)为对照,设置化肥优化施用(OPT)、有机肥氮替代15%化肥氮(85%OPT)、有机肥氮替代30%化肥氮(70%OPT)处理,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小麦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而探明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耕地质量和产能提升的效果。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够提高土壤耕层养分含量,其中,85%OPT处理耕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含量最高,较OPT处理平均增加10.50%和9.85%,较FP处理显著增加10.06%和13.91%;且85%OPT处理产量最高,较FP处理平均增产6.26%,70%OPT处理产量较FP平均增产仅为2.92%;公顷穗数和穗粒数增加是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两地85%OPT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均高于其他处理,且与FP差异显著,说明适当的有机肥替代比例可以提高养分利用率;有机肥替代化肥处理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平均高于其他处理。综合产量、品质与土壤肥力等方面,有机肥氮替代15%化肥氮(85%OPT)处理施用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 土壤肥力 养分利用 小麦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对小麦玉米产量、效益及养分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4
3
作者 魏建林 谭德水 +4 位作者 郑福丽 李燕 李国生 崔荣宗 肖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87-92,共6页
针对传统推荐施肥方法周期长、成本高及难以适合分散小地块的弊端,本研究利用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在山东省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进行3周年的推荐施肥试验,通过作物产量、收益分析及表观养分平衡计算,综合评价养分专家系统的实... 针对传统推荐施肥方法周期长、成本高及难以适合分散小地块的弊端,本研究利用养分专家系统(Nutrient Expert)在山东省小麦-玉米轮作模式下进行3周年的推荐施肥试验,通过作物产量、收益分析及表观养分平衡计算,综合评价养分专家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试验在143户的小麦-玉米轮作地块进行,设置空白处理(CK,不施肥)、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当地官方推荐施肥处理(OPTS)和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处理(OPTE),比较不同施肥处理间产量、效益及养分平衡情况。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各施肥处理产量增加明显,玉米增产幅度在15.1%~29.5%,小麦增产幅度在25.6%~37.2%。各施肥处理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但OPTE处理相比FP、OPTS处理养分投入量降低,提高了种植效益,产投比明显高于其余两个处理。养分表观平衡计算结果表明,OPTE处理氮磷钾养分盈余量同其他处理相比最小。综合产量、效益及养分收支平衡各方面,养分专家系统推荐施肥优于传统推荐施肥方法,在小麦玉米生产上能够稳产增收、降低环境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专家系统 推荐施肥 小麦-玉米轮作 产量效益 养分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6
4
作者 魏建林 崔荣宗 +3 位作者 杨果 管力生 岳玉德 肖建军 《山东农业科学》 2010年第9期53-55,59,共4页
在山东褐土传统农业种植区,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增产效益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等条件下,以氮肥分3次均施增产效果最好,施肥比例为1∶3∶2的处理增产效果次之,氮肥不做基施、只追施两次的处理小麦产量最低。从产... 在山东褐土传统农业种植区,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小麦增产效益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相等条件下,以氮肥分3次均施增产效果最好,施肥比例为1∶3∶2的处理增产效果次之,氮肥不做基施、只追施两次的处理小麦产量最低。从产值和纯收益分析结果可见,施氮量为180 kg/hm2分3次均施处理的最高,其次为施氮量120 kg/hm2分3次均施处理,不施氮肥处理的产值和纯收益最低。分析各施氮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可知,氮肥分3次施用高于氮肥分2次施用的处理,施用比例为1∶1∶1的处理高于施用比例为1∶3∶2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运筹 小麦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氮肥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魏建林 崔荣宗 +2 位作者 杨果 于淑芳 肖建军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6-28,共3页
以不施氮肥为对照,设置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一次施肥处理和普通尿素分2次施肥处理,研究控释氮肥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氮处理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棉花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普通尿素分2次施肥处理相比,70... 以不施氮肥为对照,设置包膜尿素和普通尿素不同掺混比例一次施肥处理和普通尿素分2次施肥处理,研究控释氮肥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施氮处理与不施氮处理相比,棉花增产达到极显著水平。与普通尿素分2次施肥处理相比,70%包膜尿素加30%普通尿素处理棉花增产达到显著水平。各处理的纯收益结果显示,以70%包膜尿素加30%普通尿素处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氮肥 棉花 农艺性状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控释BB肥在花生生产上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魏建林 崔荣宗 +2 位作者 杨果 田叶 管力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936-4937,共2页
[目的]对新研制的两种控释BB肥在花生上进行肥效试验,研究控释肥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不施肥(T1)处理为对照,设置当地习惯施肥处理(T2),与T2总养分量相同的高氮控释BB肥处理(T3),T3处理的80%用量处理(T4),与T... [目的]对新研制的两种控释BB肥在花生上进行肥效试验,研究控释肥对花生农艺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方法]以不施肥(T1)处理为对照,设置当地习惯施肥处理(T2),与T2总养分量相同的高氮控释BB肥处理(T3),T3处理的80%用量处理(T4),与T3处理实物用量相同低氮控释BB肥处理(T5),T2实物量的50%高氮控释BB肥处理(T6)。[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等养分条件下,高氮控释肥处理(T3)比普通复合肥处理(T2)花生显著增产,增产幅度达325.5 kg/hm2,纯收益增加1 877.6元/hm2。施用总养分量80%的高氮控释肥处理(T4)和施用等实物量的低氮控释肥处理(T5)与普通复合肥处理相比,花生产量没有显著性差异。从考察花生农艺性状结果看,施用控释肥处理(T3)比施用普通肥料处理(T2)百粒重增加了1.2 g,出仁率高出了1.6个百分点。[结论]施用控释肥料可以显著提高花生产量和增加花生生产的经济效益;氮素营养不足或氮磷钾比例失调时,影响花生产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花生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周年秸秆还田及施钾效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魏建林 崔荣宗 +5 位作者 江丽华 李燕 李国生 李放 刘道玲 谭德水 《山东农业科学》 2018年第9期61-65,71,共6页
在山东省西部潮土区研究了小麦-玉米周年轮作模式下连续两年4个种植茬口秸秆全还田和施用钾肥对耕层土壤钾素状况、作物产量及土壤-作物系统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定位两年后,秸秆还田及施用钾肥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速效钾和缓... 在山东省西部潮土区研究了小麦-玉米周年轮作模式下连续两年4个种植茬口秸秆全还田和施用钾肥对耕层土壤钾素状况、作物产量及土壤-作物系统钾素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定位两年后,秸秆还田及施用钾肥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其中秸秆还田配施钾肥(NPKst)处理提高幅度最大;小麦或玉米产量各个茬口均以NPKst处理最高,不施钾肥秸秆不还田(NP)处理最低。施用钾肥小麦平均增产8.03%,玉米平均增产2.92%;秸秆还田条件配合施用钾肥,小麦平均增产14.13%,玉米平均增产6.99%。施用钾肥秸秆不还田(NPK)处理和NPKst处理第一种植季的钾肥当季回收率分别为31.8%、24.4%,4个种植季钾肥累计回收率分别为39.2%、25.3%。定位两年后,单施钾肥处理(NPK)土壤钾素平衡达到-481.2 kg/hm2,秸秆还田配施钾肥处理(NPKst)土壤钾素平衡达到74.2 kg/hm2。为实现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秸秆还田配施钾肥是维持潮土土壤钾素持续供应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钾 秸秆还田 作物产量 土壤钾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中典型种植区设施番茄养分供需特征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魏建林 谭德水 +4 位作者 宋效宗 李燕 李国生 韩云堂 崔荣宗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15-19,45,共6页
为明确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施肥与产量形成、养分吸收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指导科学施肥,对鲁中典型设施番茄种植地区14个种植户的种植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并采样,研究了番茄土壤养分供应、肥料投入结构与数量、番茄产量与氮磷钾吸收特征。... 为明确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施肥与产量形成、养分吸收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指导科学施肥,对鲁中典型设施番茄种植地区14个种植户的种植管理情况进行调查并采样,研究了番茄土壤养分供应、肥料投入结构与数量、番茄产量与氮磷钾吸收特征。结果表明:鲁中区域设施番茄温室土壤养分含量丰富,有机质含量(19.81±2.66)g/kg,有效磷(71.46±25.54)mg/kg,速效钾(404.2±262.7)mg/kg,盐分处于较高水平。秋冬茬番茄生育期内N投入量(878.0±346.6)kg/hm^2,P2O5投入量(693.5±366.1)kg/hm^2,K2O投入量(845.1±442.8)kg/hm^2;不同农户间施肥种类和数量差异较大,有机养分投入占总养分投入的比例为6.0%~58.4%,平均35.8%,氮磷钾养分平均投入比例为1∶0.81∶0.94。番茄经济产量(果实部分)为(114.36±25.19)t/hm^2,氮磷钾养分内在效率(IE)分别为0.61、1.13、0.38t/kg,形成单位经济产量(1t)的N、P2O5、K2O吸收量分别为1.68、0.94、2.69kg。当前鲁中区域设施番茄生产上的养分投入量远远超过需求量,磷偏高而氮钾不足,需根据当季目标产量和单位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合理确定施肥种类和数量,实现精准施肥,以提高肥料利用率和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施肥 产量 养分吸收 养分内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酸复合肥在夏玉米上的减施效果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魏建林 李燕 +4 位作者 马宁 李国生 崔荣宗 郑福丽 谭德水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8期79-84,共6页
为明确海藻酸复合肥在夏玉米上减施增产效果及对土壤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施用传统肥料为对照,设置海藻酸复合肥等养分量及减量处理,研究海藻酸复合肥对夏玉米植株性状、叶片SPAD值、产量、养分吸收与利用、收获后土壤理化性状的... 为明确海藻酸复合肥在夏玉米上减施增产效果及对土壤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以施用传统肥料为对照,设置海藻酸复合肥等养分量及减量处理,研究海藻酸复合肥对夏玉米植株性状、叶片SPAD值、产量、养分吸收与利用、收获后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等养分量海藻酸复合肥处理玉米产量最高,比传统施肥处理增产10.6%,随总养分投入量的减少,产量呈下降趋势,但减量10%和20%的海藻酸复合肥仍能获得高于传统肥料全量养分的籽粒产量,分别增产7.5%和2.6%,减量30%处理则显著减产。玉米株高、叶面积、绿叶片数、SPAD值等指标均以施用等养分量的海藻酸复合肥料处理最佳,传统肥料处理次之,随着养分投入量减少,各指标呈下降趋势。与传统施肥相比,施用海藻酸复合肥处理氮磷钾养分利用率分别提高4.9、5.8、9.5个百分点,同时对土壤肥力有一定提升作用。综合分析推荐,当地夏玉米一次性施用传统施肥养分量80%~90%的海藻酸复合肥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海藻酸复合肥 产量 养分利用 土壤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标污染法”在山东省水环境农业非点源污染源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0
10
作者 高新昊 江丽华 +3 位作者 李晓林 刘兆辉 徐钰 魏建林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66-1070,共5页
综合评价不同污染源对水环境的影响是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也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源头预防的重要依据。采用"等标污染法"计算了2007年山东省化肥、畜禽粪便、生活排污3种污染源中总氮、总磷2种污染物的流失量,以及全省17个... 综合评价不同污染源对水环境的影响是进行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前提,也是农业非点源污染源头预防的重要依据。采用"等标污染法"计算了2007年山东省化肥、畜禽粪便、生活排污3种污染源中总氮、总磷2种污染物的流失量,以及全省17个地市3种污染源中2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与等标污染指数。结果表明:全省总氮流失量以化肥贡献率最高,而总磷流失量以畜禽粪便所占比例最大,畜禽粪便、化肥、生活排污3种污染源中营养元素流失量分别占总流失量的49.3%、42.6%、8.1%;山东省总氮等标污染负荷略高于总磷,不同地市间差异较大,化肥与畜禽粪便以潍坊市最高,而临沂市生活排污等标污染负荷最大,2种污染物等标污染负荷均以潍坊市最高;3种污染源中以畜禽粪便对山东省水环境的影响强度最大,生活排污、化肥、畜禽粪便的等标污染负荷比例为1:4:7;受等标污染负荷与水环境总量的共同影响,山东省不同地市间等标污染指数差异明显,等标污染指数以德州市最高,农业非点源污染潜在威胁最大,其次为聊城、菏泽、滨州、泰安。应针对各区域不同的重点污染源进行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技术研究,降低其对水资源污染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污染 污染源 等标污染法 等标污染负荷 等标污染指数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建大棚番茄有机肥替代化肥的适宜比例及效应 被引量:19
11
作者 郑福丽 李国生 +3 位作者 张柏松 李燕 魏建林 谭德水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60-368,共9页
【目的】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是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化肥增效和快速培肥土壤的重要技术途径。研究有机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新建温室中番茄产量、品质、氮肥效率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期为设施蔬菜减肥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目的】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是实现作物高产优质、化肥增效和快速培肥土壤的重要技术途径。研究有机肥与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新建温室中番茄产量、品质、氮肥效率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以期为设施蔬菜减肥增效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2017和2018年在鲁西南的两个新建大棚进行了试验,供试番茄品种为‘亚特兰大’。依据当地番茄N-P_(2)O_(5)-K_(2)O推荐量(1108-955-1108),设置100%化肥(FP)和10%、20%、30%、40%的有机肥氮替代比例(FM10、FM20、FM30、FM40)处理,以不施氮肥为对照(CK),分析了番茄果实及植株氮磷钾含量,番茄NO_(3)^(-)-N、维生素C(Vc)、总糖、酸度以及收获后0—30 cm土壤养分含量及容重、孔隙度等物理性状指标,并计算经济效益。【结果】有机肥氮替代比例在10%~30%内时,番茄产量随有机肥氮替代比例的提高而提高,以FM30处理的番茄产量最高,净收益最大,比FP处理增产4.03%,增收6.9%。FM30和FM40处理的番茄果实的硝酸盐含量比FP处理均降低了21.2%左右,FM10处理的番茄Vc、总糖含量最高,随有机肥氮替代比例增加,番茄Vc、糖酸比和总糖含量降低。FM30处理的番茄氮素利用率最高,比FP处理提高了17.7%。与FP处理相比,FM30和FM40处理的土壤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土壤容重也显著降低,但土壤有机碳含量得到显著增加。【结论】当有机氮替代30%的化肥氮时,可以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改善土壤肥力,减少速效养分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 设施番茄 产量与品质 养分效率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减少土壤硝态氮淋失的作物搭配种植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谭德水 江丽华 +3 位作者 谭淑樱 徐钰 魏建林 刘兆辉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6-142,共7页
农业生产中为获得较高作物产量而投入大量的化学肥料,同时不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使硝态氮在土壤中大量累积,增加了淋溶风险。不同作物搭配生长及种植模式在协同提高作物产量、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集约化生产能力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栽培... 农业生产中为获得较高作物产量而投入大量的化学肥料,同时不合理的田间管理措施使硝态氮在土壤中大量累积,增加了淋溶风险。不同作物搭配生长及种植模式在协同提高作物产量、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集约化生产能力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栽培措施,同时在高效利用土壤养分、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硝态氮污染方面具有很大潜力。本文从不同类型作物搭配生长及不同种植模式(设施蔬菜与填闲作物、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粮食作物与粮食作物、粮食作物与露地蔬菜、蔬菜与蔬菜)方面综述了高效利用土壤氮素、降低土壤硝态氮累积与淋失的效果,并根据不同类型作物特点进行了机理上的解释。文末以搭配作物根系为突破点对作物种植模式进行了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类型 搭配种植模式 土壤硝态氮 淋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蔬菜的养分吸收和需求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书田 艾超 +6 位作者 何萍 张佳佳 崔荣宗 魏建林 串丽敏 李明悦 金崇伟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8,共8页
研究我国主要蔬菜养分需求对建立蔬菜推荐施肥新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文献检索和实地调查采样、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依据QUEFTS模型分析了露地白菜、露地萝卜、设施番茄和露地大葱产量与养分吸收之间的关系,获得养分吸收最佳曲线,估算... 研究我国主要蔬菜养分需求对建立蔬菜推荐施肥新方法至关重要。本文采用文献检索和实地调查采样、测定相结合的方法,依据QUEFTS模型分析了露地白菜、露地萝卜、设施番茄和露地大葱产量与养分吸收之间的关系,获得养分吸收最佳曲线,估算单位蔬菜产量的养分最佳需求量。结果表明,4种蔬菜的产量、养分吸收量和养分内效率(IE)变异很大。白菜平均产量为84.3 t·hm^(-2)(n=2758),地上部N、P、K养分累积量分别为176.4、33.6、208.4 kg·hm^(-2),IE值分别为539.3、2901.6、458.2 kg·kg^(-1),生产1 t白菜N、P、K最佳需求量分别为1.96、0.41、2.39 kg;萝卜肉质根平均产量为63.5 t·hm^(-2)(n=2288),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155.4、30.9、217.9 kg·hm^(-2),IE值分别为455.0、2328.7、361.9 kg·kg^(-1),生产1 t萝卜肉质根N、P、K最佳需求量分别为2.2、0.4、2.6 kg;设施番茄平均产量为85.0 t·hm^(-2)(n=703),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213.5、55.1、352.1 kg·hm^(-2),IE值分别为458.2、1941.5、287.9 kg·kg^(-1),生产1 t设施番茄果实N、P、K最佳需求量分别为2.19、0.56、3.36 kg;大葱平均经济产量为60.4 t·hm^(-2)(n=976),N、P、K养分吸收量分别为128.8、18.9、117.7 kg·hm^(-2),IE值分别为503.7、3368.7、593.3 k·kg^(-1),生产1 t大葱N、P、K最佳需求量分别为1.92、0.28、1.69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养分吸收 养分内效率 养分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钾肥用量对大葱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杨果 崔荣宗 +2 位作者 李彦 董晓霞 魏建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5期11000-11001,共2页
[目的]为山东章丘大葱生产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施N 258.75 kg/hm^2和P2O5258.75 kg/hm^2基础上,设计4种不同钾肥用量的处理,统计不同处理的株高、茎周长、葱白长、单株重,探索钾肥不同施用量对章丘大葱产量和生产收益的影响... [目的]为山东章丘大葱生产合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施N 258.75 kg/hm^2和P2O5258.75 kg/hm^2基础上,设计4种不同钾肥用量的处理,统计不同处理的株高、茎周长、葱白长、单株重,探索钾肥不同施用量对章丘大葱产量和生产收益的影响。[结果]在氮磷基础上增施钾肥可使大葱株高增加14.3-30.5 cm,茎周长增加1-1.3 cm,葱白长增加7.2-11.8 cm(增长13.8%-22.6%),单株重增加47.7-103.8 g。各施钾处理均比不施钾处理增产,180、262.53、45 kg/hm^2的施钾处理分别比对照增产11.1%、14.3%和14.5%,净增产值3 828-4 844元/hm^2,其中262.5 kg/hm^2处理的净增产值最高。[结论]在当地土壤养分条件下,施钾262.5 kg/hm^2,增产效果最好,经济效益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葱 钾肥 不同用量 产量 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提取物对菠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亮 张玉凤 +4 位作者 王学君 齐军山 杨力 魏建林 李国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29-732,共4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牛蒡粗提液、牛蒡寡糖两种牛蒡提取物对菠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牛蒡粗提液和牛蒡寡糖均可增加菠菜鲜重,分别比清水处理的高38.3%、24.7%;同时,提高菠菜Vc、总糖含量,降低菠菜体内硝酸盐、草酸含量。说...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牛蒡粗提液、牛蒡寡糖两种牛蒡提取物对菠菜生长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牛蒡粗提液和牛蒡寡糖均可增加菠菜鲜重,分别比清水处理的高38.3%、24.7%;同时,提高菠菜Vc、总糖含量,降低菠菜体内硝酸盐、草酸含量。说明牛蒡粗提液和牛蒡寡糖不仅能促进菠菜生长,而且能改善菠菜品质。牛蒡粗提液和牛蒡寡糖相比,牛蒡粗提液的效果优于牛蒡寡糖,而且牛蒡粗提液的成本约为牛蒡寡糖的1/10~1/15。因此,从使用效果及经济效益考虑,牛蒡粗提液的应用前景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粗提液 牛蒡寡糖 菠菜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层施肥对玉米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李国生 吴小宾 +5 位作者 魏建林 李燕 郑福丽 崔荣宗 刘兆辉 谭德水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66-71,共6页
采用大田试验法,设置CK(对照:不施氮)、OPT(两次施肥:基、追肥均沟施尿素)、OPT1(分层施肥:上、下层均施尿素,全部一次性基施)和OPT2(分层施肥:上层尿素,下层腐植酸复合肥,全部一次性基施)4个处理,研究不同优化施氮处理对玉米氮养分吸... 采用大田试验法,设置CK(对照:不施氮)、OPT(两次施肥:基、追肥均沟施尿素)、OPT1(分层施肥:上、下层均施尿素,全部一次性基施)和OPT2(分层施肥:上层尿素,下层腐植酸复合肥,全部一次性基施)4个处理,研究不同优化施氮处理对玉米氮养分吸收与利用、植株生长和产量及土壤氮素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OPT、OPT1和OPT2处理的氮素吸收、生物量干重及产量均显著提高,各优化施肥处理的氮肥表观回收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分别达到37.4%~39.4%、8.3~8.5kg/kg和39.0~39.1kg/kg,收获期玉米的氮吸收、生物量干重和产量分别提高68.6%~72.4%、43.4%~51.3%和27.2%~27.7%;与OPT处理相比,OPT1、OPT2处理能够使生长季0~30、30~60cm土层的氮维持较高浓度,从而保证玉米氮素吸收和产量不降低,同时节省了玉米生育期追肥用工。分层施肥兼顾氮肥利用效率及作物产量、收益,同时节约了劳动力,在不使用缓控释肥条件下也可实现一次性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施肥 氮肥效应 产量 施肥位置 土壤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冬小麦产量和土壤改良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李燕 朱国梁 +6 位作者 张雪飞 董浩 魏建林 崔荣宗 李国生 郑福丽 谭德水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31-35,共5页
以冬小麦品种潍麦8号为试材,以不施氮肥(PK)、优化施肥(OPT)为对照,设置有机肥氮替代5%化肥氮(T1)、有机肥氮替代10%化肥氮(T2)、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T3)和有机肥氮替代30%化肥氮(T4)共6个处理,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冬小麦产量... 以冬小麦品种潍麦8号为试材,以不施氮肥(PK)、优化施肥(OPT)为对照,设置有机肥氮替代5%化肥氮(T1)、有机肥氮替代10%化肥氮(T2)、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T3)和有机肥氮替代30%化肥氮(T4)共6个处理,研究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冬小麦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以探明合适的有机肥替代比例。结果表明:T2在所有处理中产量最高,较OPT增产5.0%;随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比例的增加,产量有降低趋势,T3和T4处理较OPT增产4.0%和0.2%;穗粒数和千粒重是主要增产要素。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随替代比例增加都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以T2处理最高,分别为31.2、4.2kg/kg。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够提高土壤耕层养分含量,与OPT相比,T2、T3、T4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31.5、1.2、2.2mg/kg;T1、T2处理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37.7、68.0mg/kg;T1、T2、T3、T4处理有机质含量分别增加1.5、2.6、0.9、1.0g/kg,以T2增幅最大。本试验条件下,兼顾小麦产量与土壤肥力认为,以有机肥氮替代10%化肥氮(T2)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 冬小麦 产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蔬菜产地灌溉水重金属环境质量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苹 魏建林 +1 位作者 于淑芳 杨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12663-12665,共3页
[目的]评价山东省蔬菜基地灌溉水重金属环境质量。[方法]对山东省主要蔬菜产地的灌溉水进行了重金属Hg、Cd、As、六价Cr、Pb、Cu和Zn含量的抽样调查分析,并采用单项质量指数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 [目的]评价山东省蔬菜基地灌溉水重金属环境质量。[方法]对山东省主要蔬菜产地的灌溉水进行了重金属Hg、Cd、As、六价Cr、Pb、Cu和Zn含量的抽样调查分析,并采用单项质量指数与综合质量指数相结合的方法对重金属的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寿光、莱阳、金乡和章丘4个蔬菜产地灌溉水中各重金属的平均含量均远低于《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HJ332-2006)规定的限值,未发现重金属含量超标现象;4地灌溉水重金属的单项质量指数均小于0.5,综合质量指数分别为0.3178、0.3204、0.2326和0.2607,灌溉水环境质量均为1级。[结论]4个蔬菜产地的灌溉水环境质量属于清洁水平,适宜作为无公害蔬菜的灌溉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灌溉水 重金属 环境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对设施辣椒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郑福丽 李国生 +2 位作者 李燕 魏建林 谭德水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105-110,共6页
通过日光温室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对设施辣椒产量、养分利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探索适宜设施辣椒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试验设置7个处理:常规用量化肥配施常量有机肥(FP+OM1),优化用量化肥(O... 通过日光温室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对设施辣椒产量、养分利用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探索适宜设施辣椒的有机-无机肥配施模式,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试验设置7个处理:常规用量化肥配施常量有机肥(FP+OM1),优化用量化肥(OPT),优化用量化肥配施低量有机肥(OPT+OM2),优化用量化肥配施中量有机肥(OPT+OM3),优化用量化肥配施高量有机肥(OPT+OM4),减施15%化肥配施中量有机肥(OPT1+OM3),减施30%化肥配施中量有机肥(OPT2+OM3)。结果表明:(1)等化肥用量条件下,辣椒产量随有机肥用量增加而增加,OPT+OM4处理产量最高,比FP+OM1处理增产49.91%;OPT1+OM3和OPT2+OM3处理的辣椒产量仍持平或略高于FP+OM1处理。(2)辣椒NO^-3-N含量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化肥用量的减少而降低,OPT+OM4处理NO^-3-N含量最高,比FP+OM1处理高46.57%。(3)OPT+OM3和OPT+OM4处理的辣椒氮磷钾累积量和氮磷钾收获指数居高,OPT2+OM3、OPT+OM4处理肥料偏生产力较高,分别比FP+OM1处理分别提高67.89%、65.66%。(4)不同施肥处理土壤养分差异很大,OPT+OM3处理土壤中全氮、速效钾、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居高,速效钾、有效磷含量分别比FP+OM1处理提高38.78%和22.20%。(5)OPT+OM4施肥模式的纯收入最高,为44.50万元/hm^2,OPT+OM3处理的产投比最高,为4.90。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产量、效益和土壤培肥等因素,推荐每公顷施用2422.5~2850.0kg化肥配合施用45562.5kg有机肥为较优的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肥配施 设施辣椒 产量 养分利用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胶东半岛地区花生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董晓霞 魏建林 +2 位作者 杨果 李彦 崔荣宗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2期62-65,共4页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山东省胶东半岛地区花生种植的养分限制因子,除了氮、磷、钾是花生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外,营养元素锌和镁也是胶东地区花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过量施用氮肥或氮、磷、钾比例失调易造成花生减产;施肥主要通过影响... 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山东省胶东半岛地区花生种植的养分限制因子,除了氮、磷、钾是花生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外,营养元素锌和镁也是胶东地区花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过量施用氮肥或氮、磷、钾比例失调易造成花生减产;施肥主要通过影响花生百果重、每墩总果数、单/双仁饱果数和秕果数等影响花生产量。缺钾处理的花生茎秆和叶片钾含量明显低于其它施钾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养分 限制因子 氮磷钾比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