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纺织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高顺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5-151,共7页
通过计算中国纺织业对GDP增长、国家财政及外汇收入的贡献率和贡献度发现,1978—2012年的35年间,纺织业对三者的平均贡献率均超过15%,分别为2.15%、0.51%和3.53%。20世纪改革开放初期至90年代,纺织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和贡献度均比较显... 通过计算中国纺织业对GDP增长、国家财政及外汇收入的贡献率和贡献度发现,1978—2012年的35年间,纺织业对三者的平均贡献率均超过15%,分别为2.15%、0.51%和3.53%。20世纪改革开放初期至90年代,纺织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和贡献度均比较显著,进入21世纪,其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和贡献度呈下降趋势,且下降明显。但纺织业在解决人民穿衣问题、为其他产业提供产业用纺织品等方面仍处于无可替代的地位。未来时期,做大做强中国纺织业,离不开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相互协作与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业 经济增长 贡献率 贡献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部六省对沿海纺织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的拟熵权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高顺成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8-145,共8页
为科学评价中部六省对东部沿海纺织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能力,从生产要素条件、地区经济实力、产业基础条件、交通设施条件、科技人才支持5个方面构建了3级30个指标的纺织产业承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对各指标赋权,并运用加... 为科学评价中部六省对东部沿海纺织产业梯度转移的承接能力,从生产要素条件、地区经济实力、产业基础条件、交通设施条件、科技人才支持5个方面构建了3级30个指标的纺织产业承接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值法对各指标赋权,并运用加权模型对各省承接沿海纺织产业转移的能力进行加权综合评价和排序。结果显示,承接能力排前3位的是河南、湖北和湖南。根据评价结果,对各省在承接纺织产业转移方面存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详细分析,为准备向内地转移的纺织服装企业提出具体的转移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值法 纺织产业转移 承接能力 中部六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升教授职称与高校教师创新懈怠的关系——基于中部六省高校的调研 被引量:12
3
作者 高顺成 李梦杰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8-73,共6页
一些教师在成功晋升教授职称后,创新懈怠现象明显,创新成果出现断崖式下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高校教师职称晋升与创新懈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缓解教师创新懈怠、激励高级职称教师持续创新,管理者应从摒弃目的性和功利性科研... 一些教师在成功晋升教授职称后,创新懈怠现象明显,创新成果出现断崖式下跌,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高校教师职称晋升与创新懈怠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缓解教师创新懈怠、激励高级职称教师持续创新,管理者应从摒弃目的性和功利性科研创新、为"凤凰涅槃"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净化学术蓝天、完善职称晋升评价体系、合理界定学术论文在评价体系中的权重,加大组织支持力度、调动教师创新激情,提升教师对组织的支持感和认同感、激活教师创新欲望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创新懈怠 教师创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部环境对企业服务创新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高顺成 《工业工程》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9-95,共7页
为全面剖析企业内部环境构成对企业服务创新的具体影响,帮助管理者打造优良的内部创新环境,提升企业服务创新能力,借助Probit分析方法构建了企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Probit分析模型。根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借助调研数... 为全面剖析企业内部环境构成对企业服务创新的具体影响,帮助管理者打造优良的内部创新环境,提升企业服务创新能力,借助Probit分析方法构建了企业服务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Probit分析模型。根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分析模型,借助调研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层管理者服务创新意识和创新意愿、企业内部创新激励与奖惩制度对企业服务创新能力有显著性影响;服务创新战略、持续对员工创新能力进行培训教育、强有力的服务创新团队等因素对企业服务创新能力也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能力评价 企业内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纺织服装企业自主创新现状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高顺成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16,18,共3页
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评价,国内一些学者构建了不少评价指标体系,但这些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大多集中于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方面,而且有关创新产出的指标带有很大模糊性。分析企业创新能力应更多看重企业对外公布的实际创新成果产出... 对企业自主创新的评价,国内一些学者构建了不少评价指标体系,但这些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大多集中于企业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方面,而且有关创新产出的指标带有很大模糊性。分析企业创新能力应更多看重企业对外公布的实际创新成果产出情况,因为许多企业不愿意公开自己有关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等方面的真实数据,收集企业创新投入、创新产出的相关数据是非常困难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服装企业 自主创新 河南省 评价指标体系 创新能力 企业创新 模糊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小棉纺织企业信息化建设探讨——基于对河南省尉氏县纺织产业园区中小棉纺织企业的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高顺成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1-6,共6页
在阐述发展低碳经济与纺织企业信息化建设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尉氏县纺织产业园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园区中小棉纺织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及问题。针对存在问题,结合企业现实从低碳经济视角提出了建设一个数据中心... 在阐述发展低碳经济与纺织企业信息化建设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对尉氏县纺织产业园区的实地调研,发现园区中小棉纺织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和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不足及问题。针对存在问题,结合企业现实从低碳经济视角提出了建设一个数据中心、实施四大工程的中小棉纺织企业信息化整体思路和基本建设方案,以帮助企业早日实现信息化管理,提升整体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低碳经济 中小棉纺织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服装类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基于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 被引量:2
7
作者 高顺成 《武汉纺织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23-26,共4页
从行业特征出发,构建了包含科技创新基础和科技创新成果两个方面3级31个指标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这一指标体系利用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对原纺织部所属9大纺织服装类本科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具体测评,从测评结果看... 从行业特征出发,构建了包含科技创新基础和科技创新成果两个方面3级31个指标的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这一指标体系利用相对偏差距离最小法对原纺织部所属9大纺织服装类本科院校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具体测评,从测评结果看,苏州大学、东华大学是纺织服装类高校中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最后针对测评结果提出提升中国纺织服装类高校整体创新能力的一些思路和建议。该指标体系对评价其他行业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高校科技创新 纺织服装类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分析——以乳品企业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宪锋 高顺成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9-33,共5页
以乳品工业为例,采用拟熵权和模糊物元分析构建了基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分析的指标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企业全面履行对顾客的责任对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最大,其次依序为企业对社会环境的责任、对员... 以乳品工业为例,采用拟熵权和模糊物元分析构建了基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分析的指标评价体系。结果表明,企业全面履行对顾客的责任对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关系最大,其次依序为企业对社会环境的责任、对员工的责任和对股东投资者及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值法 企业社会责任 乳品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资源集聚洼地及其治理对策探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高顺成 《山东高等教育》 2018年第3期27-35,共9页
借助熵值法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高度集聚、省际贫困及区域差异明显,形成了显著的中西部资源洼地。治理教育资源洼地,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升高等教育区域创新能力应着重做好如下工作:提高"双一流高校/985院校"... 借助熵值法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高度集聚、省际贫困及区域差异明显,形成了显著的中西部资源洼地。治理教育资源洼地,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升高等教育区域创新能力应着重做好如下工作:提高"双一流高校/985院校"对高等教育洼地省区"一本"和研究生录取率;加大"双一流高校/985院校"免费为一般高校培育青年创新骨干的力度;开放"双一流高校/985院校"科研创新(图书馆)资源,拓宽一般本科院校科研资源获取途径;设立"双一流高校/985院校"与普通本科院校科研协作基金;加大高校对教师创新行为的激励,激发高校教师创新欲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资源集聚 教育资源洼地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紧邻基坑侧坑中坑钢护筒沉井绿色施工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永宁 徐红海 高顺成 《绿色建筑》 CAS 2022年第4期88-91,共4页
当前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导致城市建筑物地下室规划紧贴用地红线。在项目基坑规划时由于用地的限制、外界环境因素等原因,紧邻基坑边往往不可能采取放坡开挖,因此坑边局部深坑是基坑设计不可回避的问题。在采用传统基坑支护体系情况... 当前城市建设用地越来越紧张,导致城市建筑物地下室规划紧贴用地红线。在项目基坑规划时由于用地的限制、外界环境因素等原因,紧邻基坑边往往不可能采取放坡开挖,因此坑边局部深坑是基坑设计不可回避的问题。在采用传统基坑支护体系情况下,相对于基坑安全、施工成本、质量保证方面须值得考量。通过工程实践证明:采取钢护筒沉井支护应对基坑侧坑中坑的施工方法能较好地解决这一技术问题;尤其在紧邻基坑侧有在建项目的坑中坑施工情况尤其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基坑侧边 坑中坑 钢护筒沉井 基坑设计 基坑支护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上海南京西路1788项目的成功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钱烝明 余纳新 +2 位作者 张英杰 高顺成 朱华 《建筑施工》 2012年第11期1111-1113,1115,共4页
建筑业低碳环保节能降耗是一个挑战,也是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上海南京西路1788项目作为全国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积极探索和实践绿色施工发展之路,在节能环保、降低能耗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效果。
关键词 绿色施工 节能降耗 全国示范工程 “四节一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运行中的地铁一侧进行超深基坑施工的变形控制
12
作者 吕达 顾国明 +2 位作者 李立顺 胡兴锴 高顺成 《建筑施工》 2010年第9期915-917,共3页
介绍邻近运行地铁的深基坑工程即:南京西路1788#深基坑工程施工所面对的一些难题以及所采取的针对性措施,尤其是开发采用了先进的自适应支撑系统,解决了靠近运行中地铁的深基坑施工苛刻变形控制难题。
关键词 深基坑 地铁 技术措施 变形控制 自适应支撑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