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下肢假肢自适应控制 被引量:8
1
作者 马玉良 徐文良 +2 位作者 孟明 罗志增 杨家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73-1376,1381,共5页
下肢假肢的膝关节是一种具有高度非线性、时变、强耦合的阻尼系统,传统控制方法很难达到良好控制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将神经网络(NN)应用于下肢假肢控制.以学习矢量量化(LVQ)神经网络为基础,提出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该... 下肢假肢的膝关节是一种具有高度非线性、时变、强耦合的阻尼系统,传统控制方法很难达到良好控制效果.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将神经网络(NN)应用于下肢假肢控制.以学习矢量量化(LVQ)神经网络为基础,提出神经网络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选择适当的参考模型和自适应算法,利用参考模型输出与实际系统输出之间的误差信号,由自适应算法计算当前的控制量以控制智能下肢假肢,达到自适应控制的目的.该方法不需要进行性能指标的变换,容易实现且自适应速度快,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下肢假肢 自适应控制 学习矢量量化(LVQ) 神经网络(NN) 参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马玉良 孙宁玲 +1 位作者 李文娟 高旭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71-473,共3页
目的 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影响因素及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82例发病在7天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记录患者住院诊室血压及24h动态血压。血压≥140/90mm Hg(1mm Hg=0、133 kPa)为诊室血压升高;24h动态血压平均值≥130/80mmHg、日间... 目的 研究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影响因素及动态血压特点。方法 82例发病在7天内的急性脑卒中患者。记录患者住院诊室血压及24h动态血压。血压≥140/90mm Hg(1mm Hg=0、133 kPa)为诊室血压升高;24h动态血压平均值≥130/80mmHg、日间平均值≥135/85mmHg、夜间平均值≥125/75mmHg为动态血压升高。结果 既往高血压病史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诊室血压升高有影响(P〈0.05)。有高血压病史者平均诊室血压(146.02±18、89)/(86、36±11、52)mmHg,无高血压病史者平均诊室血压(136、22±14、63),(82、61±11、86)mmHg,二者收缩压水平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急性脑卒中患者动态血压表现为夜间血压负荷增加,24h平均血压于发病后4~5天明显升高,6~7天降低。诊室血压升高与诊室血压正常比较,血压形态均以非杓形和反杓形为主。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卒中诊室血压升高与高血压病史有关,急性脑卒中随发病时间延长,血压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血压 血压监测 便携式 时间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相似度的实值属性信息系统规则约简 被引量:3
3
作者 马玉良 杨家强 颜文俊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550-1553,共4页
为了克服传统的规则约简方法容易导致信息丢失和约简错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对实值属性信息系统进行规则约简的算法.该算法在粗糙集理论的基础上,把模糊集合相似度引入到信息系统的规则约简中,通过把每一个实值属性的取值归一化,使得每... 为了克服传统的规则约简方法容易导致信息丢失和约简错误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对实值属性信息系统进行规则约简的算法.该算法在粗糙集理论的基础上,把模糊集合相似度引入到信息系统的规则约简中,通过把每一个实值属性的取值归一化,使得每一条规则所对应的条件属性值都落在0到1范围内;并且把每一条规则看作一个模糊集合,通过模糊集合的相似性来考察规则的相似性;在规则约简过程中,用改进的模糊集合相似度参数进行规则约简,并针对国际水稻信息系统(IRIS)数据库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正确地对实值属性信息系统进行规则约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则约简 实值属性 模糊度量 信息系统 粗糙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系统参数重要性评价及其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马玉良 赵光宙 厉小润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26-629,共4页
将粗糙集理论引入到系统参数重要性的评价中,利用粗糙集中的下近似和上近似概念定义参数αR(X),并根据此参数的大小判断系统参数的重要性.与传统的评价系统参数重要性的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得到关于系统本身的更多信息.将此方法应用于内... 将粗糙集理论引入到系统参数重要性的评价中,利用粗糙集中的下近似和上近似概念定义参数αR(X),并根据此参数的大小判断系统参数的重要性.与传统的评价系统参数重要性的方法相比,该方法能得到关于系统本身的更多信息.将此方法应用于内燃机柱塞的故障分析,得到了与实际运行情况完全相符的结果,从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集理论 系统参数 重要性评价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手腕动作模式识别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启忠 席旭刚 +2 位作者 马玉良 罗志增 佘青山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57-265,共9页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肢体动作模式识别是假手仿生控制的基础。为提高动作模式识别率,从肌电信号的产生机理出发,选取分别表征肌电信号形态特征———细节复杂度和整体自似性的近似熵指标和分维数指标,作为模式识别的特征向量;同时提出一...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肢体动作模式识别是假手仿生控制的基础。为提高动作模式识别率,从肌电信号的产生机理出发,选取分别表征肌电信号形态特征———细节复杂度和整体自似性的近似熵指标和分维数指标,作为模式识别的特征向量;同时提出一种具有增量学习能力的K最近邻(KNN)模型增量学习算法作为模式识别的分类器。在对10位受试者手腕的4个精细动作(腕伸、腕屈、腕内旋、腕外旋)的识别实验中,取得了92.5%以上的正确识别率。同时对增量学习能力对分类器动作模式识别率的影响做对比实验,当假肢使用者生理变化时,以KNN模型增量学习算法作为分类器比采用不具增量学习能力的KNN模型算法的识别率高4.5%。实验表明,该肌电信号动作模式的识别方法方案合理,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信号 肌电假肢 KNN模型增量学习算法 近似熵 分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远期预后的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岚 马玉良 +5 位作者 王伟民 朱天刚 靳文英 赵红 曹成富 王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03-606,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年龄≥75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21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并于住院期间完成心肌声学造影的AMI患者197例,纳入合并CMD患者115例(58.4%)为研...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冠状动脉微循环障碍(CMD)的年龄≥75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21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并于住院期间完成心肌声学造影的AMI患者197例,纳入合并CMD患者115例(58.4%)为研究对象,根据AMI发病时年龄分为≥75岁组20例和对照组(年龄<75岁)95例。收集2组基线资料,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整体长轴应变(GLS)、室壁运动评分(WMSI)、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RWMA)以及心肌灌注指数(MPI)。随访8(3,13)个月,观察2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结果与对照组比较,≥75岁组女性(50.0%vs 18.9%,P=0.003)、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比例明显升高(40.0%vs 15.8%,P=0.014),2组入院时Killip分级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6)。2组LVEDD、LVEF、GLS、RWMA、WMSI及MP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性别、Killip分级及NSTEMI后,≥75岁组患者再住院(OR=4.017,95%CI:1.255~12.861,P=0.019)、心力衰竭(OR=4.179,95%CI:1.296~13.470,P=0.017)及总MACE发生率(OR=2.594,95%CI:1.056~6.370,P=0.038)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AMI后年龄≥75岁老年CMD患者左心收缩功能与运动受损,但与年龄<75岁患者无差异。尽管如此,AMI后年龄≥75岁老年CMD患者远期MACE仍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微循环 冠状动脉疾病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肩颈部肌电信号识别的智能轮椅控制方法 被引量:6
7
作者 杨伟健 佘青山 +2 位作者 张启忠 马玉良 高云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49-956,962,共9页
为了实现利用肌电信号识别的智能轮椅系统控制,提出一种基于空域相关滤波的小波熵和近似熵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通过分布在人体肩颈部的电极采集动作并产生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采用阈值比较与移动平均的数据分段方法确定活动段的起点和终... 为了实现利用肌电信号识别的智能轮椅系统控制,提出一种基于空域相关滤波的小波熵和近似熵特征提取与分类方法.通过分布在人体肩颈部的电极采集动作并产生多通道表面肌电信号,采用阈值比较与移动平均的数据分段方法确定活动段的起点和终点,在小波变换尺度间相关滤波的基础上提取活动段数据的小波熵和近似熵特征,设计具有二叉树结构的孪生支持向量机多类分类器,以完成5种动作模式的识别,并在预设的实验轨迹上对智能轮椅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人体头部左、右转以及双肩上提和左、右肩上提等动作模式下对肌电信号的识别率均达到8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轮椅 肌电信号 小波熵 近似熵 孪生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核学习的下肢肌电信号动作识别 被引量:4
8
作者 佘青山 孟明 +1 位作者 罗志增 马玉良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92-1297,共6页
为了提高下肢肌电控制系统中多运动模式识别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多核学习(MKL)和小波变换尺度间相关性特征提取的多类识别方法.根据多核学习理论,采用二叉树组合策略构造基于多核学习的多类分类器.对下肢4路表面肌电信号进行离散平稳... 为了提高下肢肌电控制系统中多运动模式识别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多核学习(MKL)和小波变换尺度间相关性特征提取的多类识别方法.根据多核学习理论,采用二叉树组合策略构造基于多核学习的多类分类器.对下肢4路表面肌电信号进行离散平稳小波变换,用小波系数尺度间的相关性提取特征向量输入构造的多类分类器,对水平行走时划分的支撑前期、支撑中期、支撑末期、摆动前期、摆动末期这5个细分运动状态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的多模式识别方法能够以较高识别率区分多个细分运动状态,得到比标准的单核支持向量机(SVM)分类器更好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平稳小波变换 多核学习(MKL) 支持向量机(SV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期分站式杂交手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高卿 凌云鹏 +7 位作者 卢明喻 陈彧 杨威 鲍黎明 刘健 马玉良 李琪 王伟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61-964,共4页
目的探讨择期分站式杂交(Hybrid)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因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在我院心脏中心行择期分站式Hybrid手术30例(Hybrid组),按手术时间、年龄、性别、术前心功能状态、血... 目的探讨择期分站式杂交(Hybrid)手术治疗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因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在我院心脏中心行择期分站式Hybrid手术30例(Hybrid组),按手术时间、年龄、性别、术前心功能状态、血管病变程度等从同期择期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手术患者数据库中1∶1抽取30例(OPCAB组),进行回顾性比较。所有患者术后3个月时采用电话问卷方式进行随访。结果Hybrid组手术时间(124.8±22.2)min,明显短于OPCAB组(211.8±28.2)min(t=13.277,P=0.000);Hybrid组术中出血量(144.5±117.1)ml,明显少于OPCAB组(480.0±261.3)ml(t=6.418,P=0.000),且Hybrid组术后输血量和输血浆量亦明显少于OPCAB组(P〈0.05)。Hybrid组术后呼吸机时间[(8.3±4.6)h vs.(13.6±9.3)h,t=2.798,P=0.007]、监护时间[(26.4±15.6)h vs.(51.0±40.0)h,t=3.138,P=0.003]均较OPCAB组显著缩短。Hybrid组PCI时间距手术(6.1±2.6)d,植入支架(2.6±1.9)枚。Hybrid组术后肝酶峰值、血肌酐峰值与OPCAB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患者均无住院期间死亡。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均存活,无再入院,无再发脑梗死、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也无明显心绞痛症状。结论分站式杂交手术处理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安全有效,严格执行围手术期抗凝策略下分站式杂交手术能有效减少出血及用血,且不增加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站式杂交手术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张量线性拉普拉斯判别的肌电特征提取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佘青山 马鹏刚 +1 位作者 马玉良 孟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7-1122,共6页
为了有效分析表面肌电(sEMG)信号蕴含的时-频-空域多维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线性拉普拉斯判别(TLLD)的sEMG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对sEMG信号做复Morlet小波变换,构造具有时间、空间、频率、任务的四阶张量数据;然后运用TLLD分析方法获得... 为了有效分析表面肌电(sEMG)信号蕴含的时-频-空域多维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张量线性拉普拉斯判别(TLLD)的sEMG特征提取方法.首先对sEMG信号做复Morlet小波变换,构造具有时间、空间、频率、任务的四阶张量数据;然后运用TLLD分析方法获得投影矩阵,把训练集和测试集分别投影在投影矩阵中获得具有较大区分度的特征;最后使用分类器对腕屈、腕伸、上臂内旋、上臂外旋、握拳、伸拳6种动作模式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平均分类准确率达到了98%以上,识别性能优于均方根、自回归系数、张量高阶判别分析3种特征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人机交互 特征提取 张量线性拉普拉斯判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atia的水稻收获机变速箱三维结构设计
11
作者 马玉良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6-110,共5页
针对水稻收获机大负荷作业时变速箱会出现传动效率降低、打齿、跳齿以及可靠性下降等现象,基于Catia对水稻收获机的变速箱进行了三维结构设计。变速箱采用HMT组合式变速箱,主要组成包括箱体、HMT变速器、换档变速机构、前桥和转向变速... 针对水稻收获机大负荷作业时变速箱会出现传动效率降低、打齿、跳齿以及可靠性下降等现象,基于Catia对水稻收获机的变速箱进行了三维结构设计。变速箱采用HMT组合式变速箱,主要组成包括箱体、HMT变速器、换档变速机构、前桥和转向变速机构。为了保证传动系统的性能和传动效率,对HMT变速器的参数进行理论模型的设计,并对系统模型的传动比、行星排的齿数等参数进行了设计和计算,同时将参数输入Catia软件即可进行建模。为了验证水稻收获机的性能,进行直线和转向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变速箱在换挡过程中较平稳,变速器性能可以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收获机 变速箱 三维结构设计 CAT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分析
12
作者 李伟 卢明瑜 +4 位作者 王伟民 刘健 马玉良 李琪 刘传芬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48-948,共1页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掌握其临床特点,是早期正确诊治,提高生存率的关键。现将179例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临床特点 老年 STEMI 临床资料 冠心病 发病率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整体叶轮数控加工关键技术研究
13
作者 马玉良 梁海花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9期99-101,共3页
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数控加工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精度,需要加强研究数控加工工作。复杂零件加工精度关系到我国工业发展效率,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复杂整体叶轮数控加工的关键技术,对于相关工业生产工作提... 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数控加工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精度,需要加强研究数控加工工作。复杂零件加工精度关系到我国工业发展效率,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复杂整体叶轮数控加工的关键技术,对于相关工业生产工作提供参考,从而在各个领域中推广叶轮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整体叶轮 数控加工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形方管加强节点的承载力性能研究
14
作者 高尔新 肖耀祖 马玉良 《山西建筑》 2008年第23期5-6,共2页
通过有限元软件ANSYS对K形方管相贯焊接加强节点的轴力和弯矩作用下的极限承载力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三种加强方式对K形节点的承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用,且提高幅度与几何参数有关。
关键词 相贯节点 加劲肋 有限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疲劳驾驶检测中的脑电信号通道选择方法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赟 马玉良 +3 位作者 孙明旭 申涛 张建海 佘青山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02-411,共10页
针对传统的基于全通道脑电信号(EEG)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中存在数据冗余和硬件设施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阈值筛选的通道选择方法。首先对多个特征计算标准差等指标分别筛选出每个特征各自的理想通道;其次使用多层感知超限学习机(H-ELM... 针对传统的基于全通道脑电信号(EEG)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中存在数据冗余和硬件设施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阈值筛选的通道选择方法。首先对多个特征计算标准差等指标分别筛选出每个特征各自的理想通道;其次使用多层感知超限学习机(H-ELM)和使用粒子群优化算法(PSO)优化后的多层感知超限学习机(PSO-H-ELM)分别对理想通道的数据进行二分类,并且与全通道数据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分别采用了2组实验数据(一组数据通过实验室的模拟驾驶设备采集,受试6人;一组数据来自于公开数据集,受试12人;两者采集设备不同)对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对于18名受试者,使用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所获得的有限个本征模函数(IMF)的功率谱(PSD)特征普遍能够得到较多理想通道,并且对于同一设备,理想通道的分布大致相同并且通道数较少(分别为8个和11个通道)。同时,此通道选择方法还极大提高了疲劳驾驶检测的分类准确率(18名被试在使用理想通道数据下的平均准确率达到了99.75%,比使用全通道数据的准确率提高19.36%)。此外,样本熵的理想通道与功率谱的理想通道几乎不重合,说明两种特征具有很好的互补性,两者特征结合提高了本方法的实用性,在疲劳驾驶检测的应用上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驾驶检测 脑电信号 集合经验模态分解 多层感知超限学习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多囊卵巢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巫笠平 段晓鹏 +1 位作者 马玉良 张建海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63-671,共9页
多嚢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疾病。针对PCOS超声图像存在目标区域对比度低,背景噪声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多囊卵巢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对PCOS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减少斑点噪声和阴影的影响;然后,通过八... 多嚢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严重危害女性健康的疾病。针对PCOS超声图像存在目标区域对比度低,背景噪声多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U-Net网络的多囊卵巢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对PCOS图像进行预处理以减少斑点噪声和阴影的影响;然后,通过八度卷积模块降低冗余低频特征图并进行特征融合,并采用分层残差跳连模块弥补U-Net编码器与解码器之间的语义鸿沟;接着,使用PCOS超声图像数据集进行实验;最后,使用包含2594张皮肤病变图像的公开数据集ISIC2018进行验证实验。所提方法在PCOS超声图像数据集上达到了88.42%分割精度,相比于U-Net提升了4.24%;并在ISIC2018数据集上实现了97.5%的分割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在多囊卵巢囊泡的分割上有所提升,在鲁棒性方面也有较好的表现,在其他医学图像分割领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超声图像 U-Net 八度卷积 残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变copula互信息的肌间耦合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洪安 佘青山 +2 位作者 马玉良 孔万增 田玉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0-150,共11页
如何准确、合理地衡量中枢神经系统调控下的肌间耦合关系,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在时变copula函数的基础上,通过与熵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时变copula互信息估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10名被试腕屈、腕展运动过程中,肱二头肌(BB)和肱... 如何准确、合理地衡量中枢神经系统调控下的肌间耦合关系,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在时变copula函数的基础上,通过与熵理论相结合,提出一种时变copula互信息估计方法,并将其应用于10名被试腕屈、腕展运动过程中,肱二头肌(BB)和肱三头肌(TB)记录的表面肌电(sEMG)信号在theta、alpha、beta等特征频段的耦合分析,同时对照静态copula函数验证其有效性,所用数据源自Ninapro DB4。实验结果表明,较之静态copula函数,时变copula函数对肌间相依结构的拟合优度更高,由时变copula互信息描述的肌间耦合强度存在显著的频段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频段越高肌间耦合强度越低(腕屈:0.075 7~0.214 7 bit;腕展:0.078 0~0.237 3 bit),而静态copula互信息严重地低估肌间耦合强度。时变copula互信息为肌间耦合分析提供一种先进的理论指导方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copula函数 相依结构 互信息 特征频段 肌间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严重狭窄冠心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辉 高平均 +3 位作者 刘保夫 刘建 王伟民 马玉良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897-898,共2页
目的分析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严重狭窄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33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16例)和B组(17例)。A组接受国产雷帕霉素洗脱... 目的分析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严重狭窄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33例无保护左主干病变冠心病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16例)和B组(17例)。A组接受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治疗,B组接受进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置入支架数、直径、长度、术后心脏不良事件及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置入支架数、直径、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急/亚急性支架血栓、心肌再梗死、死亡等心脏不良事件。A组2例(12.5%)发生支架内再狭窄,B组2例(11.8%)发生支架内再狭窄,A组和B组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置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严重狭窄冠心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雷帕霉素 洗脱剂 支架 不良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运动单元累计尖峰序列的脑肌耦合分析
19
作者 苏佳豪 佘青山 +2 位作者 张建海 马玉良 范影乐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5-393,共9页
脑肌耦合能够反映大脑皮层和肌肉在感觉运动之间的联系。针对传统表面肌电信号输入-输出非线性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脑肌耦合分析方法。将运动单元分解后能线性传输神经驱动的累计尖峰序列(CST)与脑电信号进行相干性分析,定量描述... 脑肌耦合能够反映大脑皮层和肌肉在感觉运动之间的联系。针对传统表面肌电信号输入-输出非线性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新的脑肌耦合分析方法。将运动单元分解后能线性传输神经驱动的累计尖峰序列(CST)与脑电信号进行相干性分析,定量描述上肢抓握运动中不同收缩力水平下,不同频段特征的脑肌耦合强度和神经元的共同轴突输入。在10名健康人的指浅屈肌(FDS)和尺侧腕屈肌(FCU)的同步脑肌电数据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在上肢抓握运动中,频段(F(4,8)=337.2,P<0.01)与收缩力水平(F(2,8)=12.15,P<0.01)均对肌间耦合影响显著,其中β与α频段最为明显,在30%MVC下,β频段相干性均值为0.23±0.10,α频段相干性均值为0.47±0.02。轴突共同输入控制收缩力水平。脑肌耦合整体强度较小,耦合强度最大的为β频段,30%MVC下相干性均值为0.12±0.02。CST脑肌耦合分析显示了脑肌间各个频段、各个收缩力水平的耦合特性和共同轴突输入,为脑肌耦合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肌耦合 运动单元分解 相干性 累计尖峰序列 轴突输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补偿传递熵的皮层肌肉功能耦合方法
20
作者 金国美 佘青山 +3 位作者 张敏 马玉良 张建海 孙明旭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52-1158,1256,共8页
为了准确描述脑电(EEG)和肌电(EMG)信号在不同尺度上的耦合特征,提出新的多尺度补偿传递熵(McTE)方法.该方法结合自适应投影多元经验模态(APITMEMD)方法和补偿传递熵(cTE),计算不同尺度上的多尺度补偿传递熵值,计算结果用于定量分析不... 为了准确描述脑电(EEG)和肌电(EMG)信号在不同尺度上的耦合特征,提出新的多尺度补偿传递熵(McTE)方法.该方法结合自适应投影多元经验模态(APITMEMD)方法和补偿传递熵(cTE),计算不同尺度上的多尺度补偿传递熵值,计算结果用于定量分析不同耦合方向(E EG→EMG和EMG→EEG)上的耦合特征.结果表明,在恒定握力下,beta频段(13~35 Hz)的耦合强度最大,且E EG→EMG方向的耦合强度高于EMG→EEG方向;在高gamma频段(50~72 Hz), EEG→EMG方向EEG与EMG的耦合强度总体高于EMG→EEG方向的.研究结果表明,脑肌电耦合强度在不同耦合方向和不同尺度上有所差异,McTE方法能准确刻画脑肌电多尺度间的耦合特征及功能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康复评估 多尺度 脑肌电信号 皮层肌肉功能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