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插值法分析施肥量和留叶数对烤烟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经伟 张恒 +9 位作者 刘青丽 彭友 刘艳霞 李寒 王新修 马亚欢 张燕 王红星 方正华 杨磊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4-181,共8页
为明确烤烟适宜的施肥量和留叶数,提升烟叶生产过程中的综合效益,以施肥量和留叶数为变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插值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施肥量、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由450 kg·hm^(... 为明确烤烟适宜的施肥量和留叶数,提升烟叶生产过程中的综合效益,以施肥量和留叶数为变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通过插值的方法分析了不同施肥量、留叶数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肥量由450 kg·hm^(-2)增加至600 kg·hm^(-2),烤烟长势显著提升,产量、均价、中部和上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总分逐渐提高;随着留叶数由每株16片增加至20片,成熟期最大叶面积与倒3叶面积差值逐渐增大,株形呈“倒塔形”-“筒形”-“塔形”变化。产量、产值分别提高20.8%、18.8%,上等烟率、均价分别降低7.6%、1.5%,烟叶种植净收益逐渐提高,中部和上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评价总分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烟叶生产过程中,适度提高养分供给强度,并增加留叶数,有利于提高烟叶品质,且烟农种植净收益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量 留叶数 烤烟 株形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肥对植烟土壤生化性状及烤烟根系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经伟 马亚欢 +8 位作者 张恒 王新修 刘琼 杨承 刘文霖 杨荣 李琼香 谢洪敏 张云贵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42,共9页
为探究砖肥对植烟土壤生化性状及烤烟根系发育的影响,以条施、穴施基肥为对照,分析常规砖肥、硅酸钾替代硫酸钾优化砖肥和砖肥施用位点及数量对土壤生化性状和烤烟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条施、穴施基肥相比,常规砖肥处理土壤... 为探究砖肥对植烟土壤生化性状及烤烟根系发育的影响,以条施、穴施基肥为对照,分析常规砖肥、硅酸钾替代硫酸钾优化砖肥和砖肥施用位点及数量对土壤生化性状和烤烟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条施、穴施基肥相比,常规砖肥处理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分别提高51.1%和32.7%,移栽25 d烟株根系活力提高28.8%,但常规砖肥对土壤有效磷、速效钾的供给能力较低。采用硅酸钾替代25%的硫酸钾优化砖肥配方,可有效避免养分的过度聚集,移栽95 d的烟株根系活力较常规砖肥提高42.6%。增加砖肥的施肥位点数量能够进一步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烤烟根系平均直径增加18.4%。综上所述,采用硅酸钾替代25%的硫酸钾对砖肥配方进行优化,并将施肥位点数量增加至5个,能够显著改善植烟土壤的生化性状,提高烤烟根系活力,优化根系形态,促进烤烟健壮根系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肥 硅酸钾 施肥位点 土壤酶 土壤养分 根系 烤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花后穗部温度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3
作者 王云奇 高福莉 +11 位作者 李傲 郭同济 戚留冉 曾寰宇 赵建云 王笑鸽 高国英 杨佳鹏 白金泽 马亚欢 梁月馨 张睿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400-2408,共9页
小麦的体温是反映小麦生态生理状态的重要参数,尽管目前已经从冠层温度的角度对小麦的体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是小麦花后穗部温度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尚不清楚。因此,该研究以本课题筛选的抗旱性差异显著的6个品种为研究对象,调... 小麦的体温是反映小麦生态生理状态的重要参数,尽管目前已经从冠层温度的角度对小麦的体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是小麦花后穗部温度变化规律及其与产量的关系尚不清楚。因此,该研究以本课题筛选的抗旱性差异显著的6个品种为研究对象,调查开花期、花后7、14、21和28 d及成熟期穗部温度,测定穗光合对产量的贡献率、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研究发现开花期强抗旱品种旗叶SPAD值显著高于弱抗旱品种;不同品种穗部温度均表现出先降低而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强抗旱品种最低值小于弱抗旱品种,且强抗旱品种和中抗旱品种最低值出现时间推迟1周左右;强抗旱品种穗光合对产量的贡献率、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显著高于中抗旱品种和弱抗旱品种;开花期旗叶SPAD值、花后7 d穗部温度与产量及产量要素呈现正相关关系,而花后其他时期穗部温度与产量及产量要素有负相关关系,且强抗旱品种的相关性强于弱抗旱品种。因此,穗部温度可以作为抗旱高产品种选育的参考指标。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小麦抗旱高产理论,而且创新了小麦品种生理育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部温度 小麦 抗旱性 粒重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中平原小麦品种穗部温度演替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
4
作者 孙宝阳 戚留冉 +11 位作者 郭同济 曾寰宇 高福莉 梁琴琴 赵建云 王笑鸽 高国英 杨佳鹏 白金泽 马亚欢 张睿 王云奇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97-604,共8页
为探究关中地区小麦品种穗部温度的演替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以关中平原过去80年主推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各品种开花期、花后7 d、花后14 d、花后21 d、花后28 d和成熟期穗部温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及其关系进行分析... 为探究关中地区小麦品种穗部温度的演替特征及其与产量的关系,以关中平原过去80年主推品种为研究对象,对各品种开花期、花后7 d、花后14 d、花后21 d、花后28 d和成熟期穗部温度、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及其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麦品种开花期和花后穗部温度随审定年份的递进分别呈现逐渐升高和降低趋势,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穗粒重和产量均呈现逐渐增加趋势。开花期穗部温度与穗粒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呈正相关,而花后穗部温度与之均呈负相关。这说明穗部温度在开花期较高、在花后较低时有利于小麦产量形成,可作为小麦高产品种选育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部温度 演替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