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田土壤健康培育研究进展
1
作者 徐青山 朱春权 +9 位作者 颜玉莲 王航风 李尚攀 迟春欣 孔亚丽 朱练峰 田文昊 曹小闯 虞轶俊 张均华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43,共7页
培育健康的稻田土壤,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动稻田土壤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生态环境意义重大。科学合理的稻田土壤改良措施,是治理土壤障碍因子、培育健康土壤的关键所在。本文聚焦我国稻田土壤质量退化的现状,深入阐明稻田土壤健康... 培育健康的稻田土壤,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推动稻田土壤可持续发展以及提升生态环境意义重大。科学合理的稻田土壤改良措施,是治理土壤障碍因子、培育健康土壤的关键所在。本文聚焦我国稻田土壤质量退化的现状,深入阐明稻田土壤健康概念的内涵。同时,系统总结了不同稻田土壤健康培育措施提升土壤健康的生化途径,提倡构建多维度融合的稻田土壤健康评价体系。此外,还对我国稻田土壤改良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展望,旨在为我国土壤健康培育、实现土壤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与有效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田土壤 土壤健康 土壤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提前下配施芸苔素内酯对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2
作者 徐青山 颜玉莲 +5 位作者 王航风 迟春欣 孔亚丽 朱练峰 张均华 朱春权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7-826,共10页
为探究芸苔素内酯(BR)对播期提前下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早稻中早39为材料,设置播期提前+喷施清水(F+W)、播期提前+喷施芸苔素内酯(F+B)、正常播期+喷施清水(C+W)和正常播期+喷施芸苔素内酯(C+B)四个处理,测定水稻秧苗... 为探究芸苔素内酯(BR)对播期提前下早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以早稻中早39为材料,设置播期提前+喷施清水(F+W)、播期提前+喷施芸苔素内酯(F+B)、正常播期+喷施清水(C+W)和正常播期+喷施芸苔素内酯(C+B)四个处理,测定水稻秧苗生长、发育和产量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C+W相比,F+W显著抑制早稻秧苗生长,降低成苗率和籽粒平均灌浆速率,延长籽粒实际灌浆天数和水稻生育期,降低水稻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最终降低水稻产量。与F+W相比,F+B显著提高早稻秧苗素质和成苗率,促进分蘖盛期和齐穗期水稻茎叶的干物质积累,提高成熟期水稻茎叶干物质输出率,增加籽粒的平均灌浆速率和终极生长量,缩短灌浆天数,并通过增加籽粒的千粒重和结实率提高早稻产量。以上结果表明,育秧期间喷施BR可缓解播期提前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抑制作用,暗示生产上可通过施加BR来增加早播水稻产量。本研究为优化早稻种植技术和生长调节剂芸苔素内酯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保障我国早稻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稻 播期 芸苔素内酯 生长发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号分子硫化氢参与硫肥缓解铝对水稻生长抑制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魏倩倩 汪玉磊 +10 位作者 孔海民 徐青山 颜玉莲 潘林 迟春欣 孔亚丽 田文昊 朱练峰 曹小闯 张均华 朱春权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0-302,共13页
【目的】探究基于施硫肥提高水稻体内硫化氢(H_(2)S)生成缓解水稻在酸性土壤中铝(Al)毒害的栽培方式及其内在机制。【方法】以Al敏感品种Kasalath为试验材料,设置CK,CK+S(硫肥),CK+NaHS(H_(2)S供体),Al,Al+S,Al+NaHS六个盆栽处理,通过... 【目的】探究基于施硫肥提高水稻体内硫化氢(H_(2)S)生成缓解水稻在酸性土壤中铝(Al)毒害的栽培方式及其内在机制。【方法】以Al敏感品种Kasalath为试验材料,设置CK,CK+S(硫肥),CK+NaHS(H_(2)S供体),Al,Al+S,Al+NaHS六个盆栽处理,通过测定不同时期水稻体内H_(2)S含量、Al含量、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分蘖期根系和光合作用相关指标,明确外源施加硫肥通过调控水稻体内H_(2)S生成缓解Al毒的机制。【结果】与Al处理相比,Al+S处理显著提高水稻体内H_(2)S含量,叶片中的H_(2)S含量在分蘖期和齐穗期分别增加了19.27%和34.99%;根部H_(2)S含量在分蘖期、齐穗期和成熟期分别增加了39.72%、21.08%和30.73%。相比Al处理,Al+S处理显著促进了分蘖期水稻根系的生长,提高了水稻的光合作用能力,同时降低了不同时期水稻根茎叶中的Al含量,在分蘖期分别下降了40.98%、28.47%和24.18%;齐穗期下降了14.58%、50.30%和13.17%;成熟期下降了14.44%、29.78%和8.70%。进一步研究发现,Al+S处理显著增强了水稻体内抗氧化酶(SOD、CAT、APX、POD)的活性,降低了水稻体内过氧化氢(H_(2)O2)、丙二醛(MDA)、超氧阴离子(O_(2)^(-)·)含量,增加了与细胞质Al在液泡中进行分室相关的基因OsALS1以及与修复被Al破坏的细胞壁相关基因OsSTAR1和OsSTAR2的相对表达量。同时,外源施加硫肥还通过调控土壤pH值降低水稻根际土中交换态Al、无机吸附态Al和水溶态Al的含量,增加Al的水合物和氢氧化物的含量。Al+NaHS处理具有同样的效果。【结论】外源增施硫肥能够通过提高水稻体内的H_(2)S含量缓解Al对水稻根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抑制,提高抗氧化系统酶活性降低Al对水稻的过氧化损伤,同时促进液泡对水稻细胞质Al的区室化作用,降低细胞壁对Al的吸附或改变土壤中Al的形态,最终降低水稻根系内的Al含量来缓解Al对水稻生长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胁迫 硫酸钾 硫化氢 抗氧化酶系统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