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黏土矿物材料在煤矿注浆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前景展望 被引量:4
1
作者 冯国瑞 姚鑫 +4 位作者 王帅 姚顺 韩艳娜 黄丽 侯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04-114,共11页
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将进入深部开采阶段,传统的无机和有机注浆材料难以应对深部开采高应力、高地温、高岩溶水压的工程条件。黏土矿物具有特殊的层状结构及高膨胀性、良好的热稳定性、高火山灰活性等理化特征,已被广泛用于煤矿注浆材料... 我国煤炭资源的开采将进入深部开采阶段,传统的无机和有机注浆材料难以应对深部开采高应力、高地温、高岩溶水压的工程条件。黏土矿物具有特殊的层状结构及高膨胀性、良好的热稳定性、高火山灰活性等理化特征,已被广泛用于煤矿注浆材料领域。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发了纯黏土注浆材料、水泥-黏土复合注浆材料以及有机物-黏土复合注浆材料,并阐明了各类材料的用途及黏土矿物作为外加填料的强化机理。本文基于对黏土矿物结构、特性、表征及应用的阐述,综合近年来国内外科研人员对煤矿含黏土注浆材料的研究,归纳了含黏土注浆材料的开发现状,探讨了黏土矿物用于煤矿注浆的必要条件和共性特征,指出了当前煤矿含黏土注浆材料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含黏土注浆材料的开发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矿物 注浆材料 复合材料 煤矿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砖茶感官审评方法比较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盼盼 冯琳 +11 位作者 郑琳 薛金金 王胜鹏 王雪萍 叶飞 滕靖 桂安辉 韩艳娜 陈军海 朱鹏 高士伟 郑鹏程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4-153,共10页
为提出适合青砖茶的感官审评方法,本实验以湖北代表性青砖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煮泡(浸泡式煮茶和喷淋式煮茶),分析不同煮泡条件对青砖茶感官品质及主要品质成分浸出率的影响,并与现行国家标准中冲泡法所得茶汤的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进行... 为提出适合青砖茶的感官审评方法,本实验以湖北代表性青砖茶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煮泡(浸泡式煮茶和喷淋式煮茶),分析不同煮泡条件对青砖茶感官品质及主要品质成分浸出率的影响,并与现行国家标准中冲泡法所得茶汤的感官品质和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紧压型青砖茶,煮泡法茶汤的感官品质明显优于国标冲泡法,煮泡法茶汤的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和茶色素等主要品质成分的浸出率远高于国标冲泡法。综合感官品质和品质成分浸出率分析,采用浸泡式煮茶法,在1∶80茶水比、煮沸2 min、静置2~4 min条件下制备的青砖茶茶汤浓度适中,内质品质呈现较为全面。进一步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茶褐素及水浸出物浸出率与滋味品质的相关系数较高。该研究结果可为青砖茶及其他类型紧压茶感官品质的客观性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砖茶 感官审评 紧压茶 水浸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约束下的边界约束非凸二次规划问题的最优化算法
3
作者 韩艳娜 黄杰英 《科技通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4,共4页
二次规划是非线性规划问题中较为重要的一种,非线性规划问题的发展方向是使非线性规划问题变换成以序列为基础的对二次规划问题的求解与计算。文中将二次约束下的边界约束非凸二次规划问题作为研究目标,运用改进的分支定界算法对该问题... 二次规划是非线性规划问题中较为重要的一种,非线性规划问题的发展方向是使非线性规划问题变换成以序列为基础的对二次规划问题的求解与计算。文中将二次约束下的边界约束非凸二次规划问题作为研究目标,运用改进的分支定界算法对该问题进行最优化求解。首先,利用非线性二次函数的特性对原问题实现等价问题的变换,采用新型改进的线性松弛策略实现对原问题函数的松弛效果,利用外接最小体积椭球松弛法求解目标函数最优解下界值,再用最大体积椭球紧缩法求解目标函数最优解上界值,重复迭代步骤至下界与上界相等;其次,在确定原问题的最优下界和上界后,利用超矩形缩减法及标准二分法在松弛结果基础上对超矩形实现削减,使全局中不是最优解的部分得到剔除,最终实现非凸二次规划问题最优解。通过仿真实验证明,利用文中改进型分支定界算法使非凸二次规划问题达到了全局最优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规划 二次规划 分支定界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模式对茶叶品质、产量构成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被引量:42
4
作者 程博一 韩艳娜 +1 位作者 李叶云 江昌俊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25-533,共9页
采用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撒施、沟施和沟施覆膜3种施肥模式及沟施覆膜下氮肥施用量对茶叶品质成分、产量构成因子和茶园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施覆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茶叶产量并改善了品质,提高了茶园土壤的基本肥力状况,... 采用田间试验,比较分析了撒施、沟施和沟施覆膜3种施肥模式及沟施覆膜下氮肥施用量对茶叶品质成分、产量构成因子和茶园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施覆膜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茶叶产量并改善了品质,提高了茶园土壤的基本肥力状况,沟施次之,撒施效果最差。与沟施相比,沟施覆膜下茶叶的水浸出物、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提升2.24%、7.26%、14.68%,茶多酚下降1.88%,芽叶密度、芽叶长度分别提升8.50%、8.15%;土壤表层和深层pH分别下降8.16%和5.30%,表层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提升10.87%、26.74%、17.95%、34.69%、25.42%,深层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提升10.38%、28.22%、25.64%、15.34%、17.97%。比较沟施覆膜下45 kg·hm-2、60 kg·hm-2、75 kg·hm-2、90 kg·hm-2 4种施氮量对茶叶品质、产量构成以及土壤肥力提高的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茶叶品质及产量构成和茶园土壤肥力增加,但施氮75 kg·hm-2与90 kg·hm-2处理的茶叶品质及产量构成因子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沟施覆膜条件下施氮肥75 kg·hm-2即可满足茶园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膜 施肥模式 施氮量 茶叶品质 产量构成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干燥提质和无粘结剂成型技术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16
5
作者 余江龙 Arash Tahmasebi +2 位作者 李先春 韩艳娜 尹丰魁 《洁净煤技术》 CAS 2012年第2期35-38,共4页
论述了褐煤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即褐煤中的水分主要由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结晶水组成,其中外在水分较易脱除。介绍了国内外褐煤干燥提质技术、针对高水分褐煤干燥研发的新技术及与褐煤干燥相关的其他提质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新研发的褐... 论述了褐煤中水分的存在形式,即褐煤中的水分主要由外在水分、内在水分和结晶水组成,其中外在水分较易脱除。介绍了国内外褐煤干燥提质技术、针对高水分褐煤干燥研发的新技术及与褐煤干燥相关的其他提质技术的研究进展,其中,新研发的褐煤干燥技术中,过热蒸汽流化床褐煤干燥技术(WTA)具有效率高、能耗低、安全等特点,在单位能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通过对褐煤无粘结剂型煤的成型工艺及型煤耐水性能的试验研究,说明褐煤无粘结剂成型技术制备的型煤样品质量良好,吸收水分的速率大大降低,热解与燃烧活性也有所下降。最后分析了褐煤无粘结剂成型机理,即主要有沥青假说、腐植酸假说、毛细孔假说、胶体假说和分子粘合假说5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干燥提质 无粘结剂成型 水分 型煤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褐煤低温干燥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苏怀兴 韩艳娜 +4 位作者 尤菠 孙宝林 Arash Tahmasebi 赵欢 余江龙 《洁净煤技术》 CAS 2013年第6期30-34,70,共6页
中国褐煤储量丰富,但较高水分极大地限制了其开采和利用,对其进行脱水提质是解决褐煤高效利用的关键。通过热重分析仪(TGA)对HL和YN的不同粒径褐煤,分别在50,80和110℃等温干燥2h。结果表明:在每个干燥温度下煤样都能达到恒重,... 中国褐煤储量丰富,但较高水分极大地限制了其开采和利用,对其进行脱水提质是解决褐煤高效利用的关键。通过热重分析仪(TGA)对HL和YN的不同粒径褐煤,分别在50,80和110℃等温干燥2h。结果表明:在每个干燥温度下煤样都能达到恒重,随着温度的升高煤样总失重增加,说明煤中水分与煤表面之间具有不同的结合强度;随着水分的降低,水分蒸发所需能量增加,煤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加强,其中包括氢键和微孔对水的束缚力。粒径0.250~0.150mm、水分26.61%的HL褐煤在50c(二干燥后,水分降至6.96%,此时水分以分子层水的形式存在;干燥温度升至110℃时,煤中水分并未明显降低,说明煤中官能团与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对水分有强烈的吸附作用。HL褐煤50℃干燥后,0.150~0.074mm和0.074~0.038mm煤样残留水分分别为6.52%和3.93%,均低于0.250~0.150mm煤样的6.96%,说明0.250~0.150mm煤样中不能脱除的残留水是孔隙水,被禁锢在狭小空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低温干燥 水分 热重 氢键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褐煤无粘结剂成型特性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宝林 韩艳娜 +2 位作者 Arash Tahmasebi 赵欢 余江龙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3年第6期66-69,共4页
实验研究了呼伦贝尔褐煤和印尼褐煤的成型特性,分析了成型压强、粒径配比、水分、氧化、褐煤煤种等因素对型煤强度的影响,型煤强度随成型压强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煤种最佳粒径配比不同,最佳水分范围为12% ~15%,氧化煤制型煤的强度高于... 实验研究了呼伦贝尔褐煤和印尼褐煤的成型特性,分析了成型压强、粒径配比、水分、氧化、褐煤煤种等因素对型煤强度的影响,型煤强度随成型压强的增大而增大,不同煤种最佳粒径配比不同,最佳水分范围为12% ~15%,氧化煤制型煤的强度高于原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无粘结剂成型 影响因素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初值问题中散射数据的计算方法
8
作者 黄杰英 韩艳娜 娄本功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针对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初值问题中的散射数据计算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在截断型初始电势情况下求解散射数据的方法.首先,从初始电势开始,通过求解两个结构化Volterra积分方程来获得两对辅助函数.然后,根据辅助函数计算转移矩阵,并以... 针对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初值问题中的散射数据计算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在截断型初始电势情况下求解散射数据的方法.首先,从初始电势开始,通过求解两个结构化Volterra积分方程来获得两对辅助函数.然后,根据辅助函数计算转移矩阵,并以此获得散射矩阵.最后,基于散射矩阵和初始光谱,获得初始散射数据.在散射数据基础上,通过逆散射变换即可获得非线性Schrdinger方程初值问题的解.数值案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在初始电势有跳跃间断点的情况下计算散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SCHRODINGER方程 初值问题 散射数据 初始电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褐煤成浆特性的实验研究
9
作者 刘原麟 韩艳娜 +1 位作者 Arash Tahmasebi 余江龙 《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 CAS 2014年第1期53-57,10,共5页
利用4种阴离子型添加剂对神华6号褐煤和印尼褐煤所制水煤浆的成浆浓度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不同添加剂后,两种褐煤的最大成浆浓度仍较低,且浆体表观粘度随浆体浓度增大而增大。当表观粘度为1 000 mPa·s时,印尼褐煤最大成... 利用4种阴离子型添加剂对神华6号褐煤和印尼褐煤所制水煤浆的成浆浓度和流变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添加不同添加剂后,两种褐煤的最大成浆浓度仍较低,且浆体表观粘度随浆体浓度增大而增大。当表观粘度为1 000 mPa·s时,印尼褐煤最大成浆浓度为51.76%,神华6号褐煤最大成浆浓度为57.5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水煤浆 添加剂 浓度 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茶树品种(系)黄大茶的品质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郑琳 刘盼盼 +7 位作者 金孝芳 宁井铭 冯琳 高士伟 滕靖 王雪萍 韩艳娜 郑鹏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310-318,共9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系)黄大茶间风味特征的差异性,以湖北省主栽茶树品种(系)为原料加工成黄大茶,分析其在感官品质、滋味和香气成分方面的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手段揭示品质特征与化学成分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B6-1和07-7-44品系所... 为探究不同品种(系)黄大茶间风味特征的差异性,以湖北省主栽茶树品种(系)为原料加工成黄大茶,分析其在感官品质、滋味和香气成分方面的差异,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手段揭示品质特征与化学成分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B6-1和07-7-44品系所制黄大茶感官总分较高,香气特征为烘焙香持久、有甜花香;D12和B6-1品系所制黄大茶中非酯型儿茶素总含量和氨基酸含量较高,D12、B6-1和07-7-44品系所制黄大茶的酚氨比较低,呈现出醇正、回甘的滋味特征;水浸出物、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与滋味评分及感官总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性(P<0.01),黄酮、酚氨比、酯型儿茶素与非酯型儿茶素比值与滋味评分及感官总分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性(P<0.01);B6-1、07-7-44品系所制黄大茶中芳樟醇及其氧化物、1-乙基-2-甲酰吡咯、水杨酸甲酯、糠醛等物质含量较高,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水杨酸甲酯具有花香、甜香等特征,糠醛、1-乙基-2-甲酰吡咯等具有烘焙、坚果或焦糖香气,共同构成了黄大茶特有的烘焙香、甜香及花香的物质基础。综上,B6-1和07-7-44品系更具有制备高品质黄大茶的优势。该研究结果为黄大茶适制品种选育、加工及其综合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大茶 茶树品种(系) 感官品质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契约化管理在煤炭企业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艳娜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8年第4期58-58,共1页
"契约化管理"是一种具有刚性约束力和较强激励作用的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变革的形势下,煤炭产业的供给结构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煤炭企业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可以通过转变经营机制,挖掘管理潜力... "契约化管理"是一种具有刚性约束力和较强激励作用的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变革的形势下,煤炭产业的供给结构发生了一定的转变,煤炭企业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适应新的市场环境,可以通过转变经营机制,挖掘管理潜力,加大基层单位放权提效、放开搞活力度等措施,对自身的生产经营结构进行有效调整,提升产能和质量标准,以此提升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就国有煤炭企业的发展现状而言,还存在经营机制、管理和市场反应能力等方面的问题。而契约化管理在煤炭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改善上述问题,文中就对契约化管理在煤炭企业中应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化管理 煤炭企业 减亏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热提质褐煤的水分分布及吸附行为 被引量:4
12
作者 莫琼 廖俊杰 +2 位作者 常丽萍 韩艳娜 鲍卫仁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342-3349,共8页
褐煤脱水提质是其大规模利用的前提。水热提质是一种非蒸发干燥技术,具有节能降耗的优势。对褐煤提质过程中不同赋存形态水分的脱除、分布情况及提质煤水分复吸行为进行研究可为褐煤高效水热提质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水热法对我国内蒙古... 褐煤脱水提质是其大规模利用的前提。水热提质是一种非蒸发干燥技术,具有节能降耗的优势。对褐煤提质过程中不同赋存形态水分的脱除、分布情况及提质煤水分复吸行为进行研究可为褐煤高效水热提质提供理论指导。采用水热法对我国内蒙古褐煤和云南褐煤进行脱水提质,通过等温干燥法测定了原煤及水热提质煤样中的水分和类型,运用化学滴定和氮吸附法分别测试了煤样含氧基团和孔结构,考察了水热提质对褐煤水分分布的影响;在30℃下进行煤样水分等温吸附测试,使用修正BET模型探讨了不同水热提质煤样的水分吸附行为。结果表明,水热提质降低了内蒙古褐煤和云南褐煤中的含水率,包括分子水、毛细水和自由水的含水率,其中分子水脱除率更高。水热提质脱除褐煤中的水分主要通过分解褐煤中亲水性含氧基团,使得所含分子水显著降低,同时毛细水和自由水也不同程度减少。提质褐煤含氧基团的减少和孔结构的变化分别影响提质煤的第1类水分(与含氧基团以强氢键结合的水分)和第2类水分(多层吸附和毛细冷凝吸附的水分)的吸附量。与内蒙古褐煤相比,煤阶较低的云南褐煤在水热提质过程中脱除了更多水分,其第1类和第2类水分吸附量降低更为显著,说明水热提质更适用于高含水的低阶褐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褐煤 水热提质 水分分布 水分吸附 含氧基团 孔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等级茉莉花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军海 刘盼盼 +5 位作者 邓亮 汪瑶 王梦佳 郑鹏程 周宏福 韩艳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3期168-172,共5页
采用感官审评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6个不同等级茉莉花茶样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等级茉莉花茶共检出52种香气化合物,包括酯类、醇类、烯类、醛类、酮类、酚类和其他化合物;酯类和醇... 采用感官审评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6个不同等级茉莉花茶样品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等级茉莉花茶共检出52种香气化合物,包括酯类、醇类、烯类、醛类、酮类、酚类和其他化合物;酯类和醇类是关键呈香化合物,乙酸苯甲酯、芳樟醇、顺-3-己烯-苯甲酸酯、邻氨基苯甲酸甲酯、水杨酸甲酯和苯甲酸甲酯是主要的呈香成分;顺-3-己烯-苯甲酸酯、吲哚、T-杜松醇、丁香酚、α-法尼烯等16个香气组分与茉莉花茶香气品质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r≥0.83);进一步研究发现利用XFJTF指数可以较准确地区分不同等级茉莉花茶香气品质的优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茉莉花茶 茶叶等级 香气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温度及气氛对浮选尾煤的火山灰活性及固碳性能的影响
14
作者 袁美娟 樊盼盼 +5 位作者 鲍卫仁 常丽萍 冯国瑞 韩艳娜 廖俊杰 郭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14-324,共11页
经热活化后的浮选尾煤是制备胶凝材料的理想原料,但热活化引起的碳排放极大地限制了其绿色资源化利用。在提高火山灰活性的同时有效减少因热活化产生的碳排放是尾煤大规模工业化利用的前提。利用纯CO_(2)气氛代替烟气中的CO_(2),初步探... 经热活化后的浮选尾煤是制备胶凝材料的理想原料,但热活化引起的碳排放极大地限制了其绿色资源化利用。在提高火山灰活性的同时有效减少因热活化产生的碳排放是尾煤大规模工业化利用的前提。利用纯CO_(2)气氛代替烟气中的CO_(2),初步探索了尾煤在烟气中活化同时对CO_(2)捕集的可行性。通过对比空气及CO_(2)气氛煅烧后尾煤的物化性质,分析了活化协同固碳与传统尾煤煅烧的火山灰活性差异以及尾煤的固碳性能。利用XRD、N_(2)吸附及TG分析了2种气氛活化固碳后尾煤的物化结构及固碳性能,利用尾煤与水泥混合后结石体的抗压强度为指标对活化固碳后尾煤的火山灰活性进行了评价,以活化固碳后尾煤中增加的CaCO_(3)质量为指标评价尾煤的固碳性能。通过研究不同龄期结石体的物化结构,揭示了固碳对尾煤水泥水化过程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空气气氛煅烧尾煤的火山灰活性高于CO_(2)气氛煅烧尾煤。空气及CO_(2)气氛下尾煤最佳活化温度为700℃,火山灰活性贡献率分别为29.98%、15.51%,标准养护至28 d后空气及CO_(2)气氛煅烧后尾煤-水泥结石体的抗压强度较原尾煤-水泥结石体分别增长了29.1%及6.9%;同时,CO_(2)气氛下尾煤在700℃实现最佳固碳效果,固碳率为0.93%。CO_(2)气氛煅烧尾煤参与水泥水化反应,水化后期煅烧尾煤中的活性物质与矿化产物CaCO_(3)对熟料水化及胶凝体系中钙钒石(AFt)的产生起正向促进作用,水化后期结石体比表面积增加、孔隙填充,提高了孔隙密实程度,结石体后期抗压强度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煤 火山灰 热活化 固碳 胶凝材料 物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