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符号与人类意识的语言表现 被引量:18
1
作者 韩宝育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6-120,共5页
语言与人类意识有一种共生关系。人类意识内容的表达使以人声为媒介的语言符号得以形成 ,语言符号也在人类意识的表达中得到发展。然而在人类意识外化要求下产生的语言及其派生形式对人类意识的表达也有某种局限性 ,语言表达的人类意识... 语言与人类意识有一种共生关系。人类意识内容的表达使以人声为媒介的语言符号得以形成 ,语言符号也在人类意识的表达中得到发展。然而在人类意识外化要求下产生的语言及其派生形式对人类意识的表达也有某种局限性 ,语言表达的人类意识是人类意识中需要外化及语言形式所能外化的部分。在以往的研究中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意识 语言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音:并非汉字演进的终极目标 被引量:5
2
作者 韩宝育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2期95-101,共7页
最早的汉字形态甲骨文就具有表音的性质,已经不是索绪尔所说的那种“表意文字”。然而作为语言的书面表达系统的文字,并不以“表音”为最终归宿。其基本原因是语言在书面表达中需要加以区分的语义单位并不是总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 最早的汉字形态甲骨文就具有表音的性质,已经不是索绪尔所说的那种“表意文字”。然而作为语言的书面表达系统的文字,并不以“表音”为最终归宿。其基本原因是语言在书面表达中需要加以区分的语义单位并不是总能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而不是同其他语义单位共享的语音形式。因此,在语言的书面表达中,利用文字的不同形体为同一语音下的众多的需要加以区别的语义单位分形别义,是任何一种成熟的文字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性质。与其他文字相比较,汉语由于同音词较多,作为汉语书面表达系统的汉字把这种性质和趋势表现得更明显更充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字理论 汉字表音 书面语言 分形别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言语表达和知悟的三维结构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宝育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2期113-117,共5页
言语交际就是调动各种交际手段构建一个表达和知悟空间,言语发出者利用这个空间进行表达,言语接受者和用它来知悟,从而达到思想感情的交流。言语交际空间是由语言维度,客观维度和主观维度支撑和构建的三维结构。语言维度是主观维度和客... 言语交际就是调动各种交际手段构建一个表达和知悟空间,言语发出者利用这个空间进行表达,言语接受者和用它来知悟,从而达到思想感情的交流。言语交际空间是由语言维度,客观维度和主观维度支撑和构建的三维结构。语言维度是主观维度和客观维度在“意谓”状态下形成和产生的。主观维度对语言的演变和共时条件下的言语表达和理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客观维度是构建人类言语交际空间必不可少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 言语交际 言语交际空间 语言维度 客观维度 主观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言中概念义与语符义的差异 被引量:2
4
作者 韩宝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92-97,共6页
概念的形成是多种符号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等符号作用与参与的过程。概念义可以通过语符来表现但语符不仅仅是用来表现概念的 ,它们是有限地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符可以在多个方面、多个层次上表现和反映人的多种精神与意识现象 ... 概念的形成是多种符号系统包括视觉、听觉、嗅觉等符号作用与参与的过程。概念义可以通过语符来表现但语符不仅仅是用来表现概念的 ,它们是有限地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符可以在多个方面、多个层次上表现和反映人的多种精神与意识现象 ,其中包括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认识的概念。但作为表达形式的语符与作为表达内容的概念是两个不同层面的东西 ,不能简单地将语言的语符义转换为逻辑的概念义加以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符号 概念义 语符义 层级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时期语言学思想检视 被引量:1
5
作者 韩宝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7-74,共8页
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学,秦以前也很少有专门研究语言问题的论文和著作。但在先秦存世文献中,并不缺乏对语言现象的认识和对语言问题的思考。这些以特殊方式留存的语言学思想,涉及语言习得、语言运用、语言功能、语言起源、语... 中国古代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语言学,秦以前也很少有专门研究语言问题的论文和著作。但在先秦存世文献中,并不缺乏对语言现象的认识和对语言问题的思考。这些以特殊方式留存的语言学思想,涉及语言习得、语言运用、语言功能、语言起源、语义生成和训释、语用原则和言语规范等多方面内容,重新认识并发掘这一思想宝库,并对其中的语言学思想进行阐释,一方面体现为我们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另一方面,也体现为在现代条件下对现代语言学理论的补订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语言学思想 中国语言学 语言运用 语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人的自然语言释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韩宝育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22-126,共5页
释义就是对语言形式及其承载内容的说解。对自然语言及其承载内容说解的原因是因为人们用自然语言表情达意时各个层面上语障的存在。释义的可能性表现在人类是用共同的感知器官和意识器官感知同一个外部世界并将其内化成大致相同相近的... 释义就是对语言形式及其承载内容的说解。对自然语言及其承载内容说解的原因是因为人们用自然语言表情达意时各个层面上语障的存在。释义的可能性表现在人类是用共同的感知器官和意识器官感知同一个外部世界并将其内化成大致相同相近的可以通约的语义内容。长期以来 ,人们对自然语言及其所承载的内容的说解 ,主要是面向人的。在这方面 ,人类积累了大量经验。观察、认识、总结这些经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语言 语障 释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的表音特点 被引量:1
7
作者 韩宝育 《汉语学习》 1988年第6期23-25,共3页
表音是文字记录和书写语言的一种最基本性质和起码的条件。各种文字只有表音方式的不同,没有表音不表音的区别。那么,汉字的表音特点是什么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 一 反映语音的内聚性 汉语语音与其他语言比较起来,具有一个... 表音是文字记录和书写语言的一种最基本性质和起码的条件。各种文字只有表音方式的不同,没有表音不表音的区别。那么,汉字的表音特点是什么呢?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 一 反映语音的内聚性 汉语语音与其他语言比较起来,具有一个令人注目的特点,这就是汉语语音音节的内聚性。这种内聚性的特点,就语音分析来说,表现在音节的内外关系两个方面。从音节内部来考察,一个音节中的所有音素都内聚成一个几乎不可分离的整体。我们很难从这个整体中单独拿出一个确定的音素来,因为这些音素在一个音节中,只是作为由此向彼过渡的分子而存在的。即便不是这样,也是作为一个音节的趋向性的起点和终点而存在的。汉语音节的这种特点,当然和汉语元音在整个音节中占优势和缺少复辅音具有很大关系,但与汉语语音音节相联系的词和语素所具有的语义约束力也不能不是一个原因。这样,就使得一个音节中元音与元音,元音与辅音比较容易水乳交融地结成一个整体。如果不经过严格的语音训练,我们简直不能从中找出一个确定的分子来。东汉以前,古代学者对汉语音节构造知之无多,不能说同汉语音节的这种内聚成一个整体的特点毫无关系。 当然,汉语音节内的这种内聚性,决不是铁板一块,不可分割。一般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 表音 汉语音节 语音音节 元音 内聚性 汉语语音 语音训练 语言比较 语义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修辞学体系刍议
8
作者 韩宝育 张文元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151-154,共4页
传统修辞学仅仅在个别的对象与范围内关注人的修辞活动及其过程,其结果自然不能给真正意义上的现实修辞活动及过程以全方位的观照。应该在本来意义上重新构建现代修辞学,总结并发现修辞规律。
关键词 修辞学 言语手段 言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符号的局限性 被引量:10
9
作者 韩宝育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90-91,共2页
语言符号在人类认知系统中具有无可置疑的重要作用。人类思维和认知水平之所以能够达到目前这种程度,没有语言的伴随和介入是很难设想的。正是因为语言符号的作用,才使人类从狭隘的直接感知的圈子里解放出来,使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未曾直... 语言符号在人类认知系统中具有无可置疑的重要作用。人类思维和认知水平之所以能够达到目前这种程度,没有语言的伴随和介入是很难设想的。正是因为语言符号的作用,才使人类从狭隘的直接感知的圈子里解放出来,使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未曾直接体验的东西,表达自己丰富无比的内心世界,使人类思想和思维水平达到空前的高度。然而,关于语言的神化也是从这里开始的。语言符号的作用在这里被绝对化了。好象它本身就是一个自足的系统,独立地发挥作用,满足人类认知过程中多方面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语言符号系统 认知过程 认知系统 认知水平 人类认知 认知对象 语义网络 传统语言学 表达功能 发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文教学中的语言问题
10
作者 韩宝育 《汉语学习》 1987年第6期25-28,共4页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大多是从旧私塾里承袭下来的。以吟诵记背为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能做者,识字、句读而已。至于行文布局,偶尔也有一点感想式的评论,但更多的是靠学生在日后吟诵中去意会。 在西洋文... 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大多是从旧私塾里承袭下来的。以吟诵记背为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能做者,识字、句读而已。至于行文布局,偶尔也有一点感想式的评论,但更多的是靠学生在日后吟诵中去意会。 在西洋文化的影响下,中国语文课堂上出现了语法之类的内容。这是一大进步。有了这种内容,至少是一句之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得比较清楚了。这也是马建忠发奋著述《马氏文通》的用意。可以认为是语文教学由经验上升为科学的第一步。 但西洋文化也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中国一向是语文不分的,有了语法之类的东西以后,语言和文章成了两个内容,分成了两个部门。好象语言只管字、词、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意义 形式意义 语言问题 语言单位 语文教学方式 语言研究 交际职能 语言形式 言语交际 唐老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