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压缸综合试验台的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4
1
作者 韩以伦 姬光青 +2 位作者 邱鹏程 梁彦高 陈佩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2-46,共5页
针对传统的液压缸试验台自动化程度低,系统精度不够,使用不方便等缺点,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液压缸质量检测试验的综合试验台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西门子PLC为控制核心,触摸屏为辅助设备;采用比例溢流阀及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运用压力闭环控... 针对传统的液压缸试验台自动化程度低,系统精度不够,使用不方便等缺点,设计了一套适用于液压缸质量检测试验的综合试验台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西门子PLC为控制核心,触摸屏为辅助设备;采用比例溢流阀及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运用压力闭环控制系统实现试验压力闭环控制保证了试验压力,应用比例调压系统实现自动、无级调压,无需人工调压。分析与设计了液压系统整体方案,分析了试验流程,对控制系统的PLC选型、I/O口分配、硬件接线、软件编程以及人机界面做了详细分析和设计。该系统检测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系统运行稳定,操作方便,满足生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缸 试验台 PLC 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压张紧装置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8
2
作者 韩以伦 姬光青 邱鹏程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7-70,共4页
针对现有液压张紧控制系统多采用继电器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精度差、稳定性差,且易产生振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液压张紧装置的伺服控制系统。主要采用电液伺服阀和拉力传感器形成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实时、连续、准确控制张紧力的输出,再配... 针对现有液压张紧控制系统多采用继电器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精度差、稳定性差,且易产生振荡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液压张紧装置的伺服控制系统。主要采用电液伺服阀和拉力传感器形成闭环伺服控制系统,实时、连续、准确控制张紧力的输出,再配合速度传感器有效处理滑带工况;设计了控制系统,包括PLC选型,I/O口分配,硬件接线图以及PLC程序;采用模糊PID控制方法控制并对模糊PID控制器进行了仿真。结果证明:该控制系统超调量小、响应快、振荡小、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好,满足输送机工作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紧装置 伺服控制系统 PLC 模糊PID控制 电液伺服阀 SIMULIN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ldflow的家用电器薄壁外壳翘曲优化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韩以伦 李志恒 梁彦高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8-51,86,共5页
为了减小因翘曲带来的注塑件质量问题,减少修模、试模次数,现利用Moldflow软件对一种家用电器薄壁外壳进行翘曲优化分析。将三维模型导入Moldflow软件,并应用Moldflow软件对该家用电器薄壁外壳进行翘曲分析,制定一套初始方案。由该初始... 为了减小因翘曲带来的注塑件质量问题,减少修模、试模次数,现利用Moldflow软件对一种家用电器薄壁外壳进行翘曲优化分析。将三维模型导入Moldflow软件,并应用Moldflow软件对该家用电器薄壁外壳进行翘曲分析,制定一套初始方案。由该初始方案可以得到该注塑件的翘曲原因,针对该注塑件翘曲的原因,对其进行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优化以及温度优化,从而得到该注塑件的翘曲优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壁外壳 MOLDFLOW 翘曲 温度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N总线在混合动力汽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韩以伦 滕文祥 +1 位作者 孙敏 纪建平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1-73,共3页
结合混合动力汽车的特性,介绍了CAN总线及其通信协议,在对混合动力汽车CAN总线应用层协议分析的基础上,组建了CAN总线多主分布式控制技术的控制网络,并对CAN接口进行了软硬件方面的设计,最后通过硬件在环仿真对CAN通信进行了测试,结果表... 结合混合动力汽车的特性,介绍了CAN总线及其通信协议,在对混合动力汽车CAN总线应用层协议分析的基础上,组建了CAN总线多主分布式控制技术的控制网络,并对CAN接口进行了软硬件方面的设计,最后通过硬件在环仿真对CAN通信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CAN通信满足了混合动力汽车实时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动力汽车 CAN协议 硬件在环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球自动分选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韩以伦 王敬 +1 位作者 王倩倩 焦振广 《轴承》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19,共3页
介绍了一种自动检测轴承钢球直径,并按直径分选归类的装置,其采用电感传感器智能测试系统和牵引电磁铁装置,实现了对钢球直径测量和分选工作的自动化,对该装置的机械控制部分和PLC控制系统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滚动轴承 钢球 分选 电感传感器 电磁铁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LC的对称式爬壁机器人的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韩以伦 梁彦高 +2 位作者 李志恒 郑辉 郭唤唤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1-105,共5页
针对壁面作业的特殊性,爬壁机器人必须具备吸附和移动两个基本功能,设计了一种气压驱动、真空吸附、灵活移动的对称式爬壁机器人。该机器人主体部分由有机玻璃构成,既可以减少机器人的质量又可以增加机器人的整体刚度;主要部件是气缸和... 针对壁面作业的特殊性,爬壁机器人必须具备吸附和移动两个基本功能,设计了一种气压驱动、真空吸附、灵活移动的对称式爬壁机器人。该机器人主体部分由有机玻璃构成,既可以减少机器人的质量又可以增加机器人的整体刚度;主要部件是气缸和真空吸盘,采用三菱FN系列PLC控制,由X方向和Y方向上的主气缸及Z方向上的副气缸相互配合完成本体移动、吸盘组吸附和脱离及其他辅助功能。通过对机器人的整体控制实现机器人作业,可降低人工工作的劳动强度,防止工人在壁面作业时出现安全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爬壁机器人 真空吸附 气压传动 气缸 吸盘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智能体的发动机智能控制仿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韩以伦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8-11,共4页
本文研究了多智能体在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所提出的发动机多智能体控制系统是由不同功能的多个独立智能体组成,通过信息融合,可将发动机控制的各种任务分配给不同的智能体。每个智能体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由一个系统的智能体监控、协... 本文研究了多智能体在发动机控制中的应用。所提出的发动机多智能体控制系统是由不同功能的多个独立智能体组成,通过信息融合,可将发动机控制的各种任务分配给不同的智能体。每个智能体完成各自承担的任务,由一个系统的智能体监控、协调所有智能体的动作并负责整个控制系统的运行。该控制方法的显著特点是模仿人的思路将复杂的问题简化,选择不同方法对多工况、非线形系统进行有效地控制。控制软件采用分层模块化结构,便于采用分时多任务机制,提高了控制效果。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多智能体控制系统比常规控制方法具有更好的稳定性、更快的动态响应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多智能体 智能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动力总成参数匹配与仿真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国海 韩以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0-102,共3页
根据电辅助控制策略特点,以满足整车动力性能为前提,使用以MATLABR2006a为平台的ADVISOR2002仿真软件,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参数、电机参数选择及能源匹配进行了仿真研究。利用ADVISOR2002软件,建立其仿真模型,在CYC_ECE_EUDC循环... 根据电辅助控制策略特点,以满足整车动力性能为前提,使用以MATLABR2006a为平台的ADVISOR2002仿真软件,对并联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参数、电机参数选择及能源匹配进行了仿真研究。利用ADVISOR2002软件,建立其仿真模型,在CYC_ECE_EUDC循环工况下得到其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及一些重要性能曲线。最后得出结论:整个设计、建模和仿真基本达到预期设计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联混合动力汽车 参数匹配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抱死制动系统轮速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
9
作者 林国治 鲁言超 韩以伦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1-12,共2页
在分析防抱死制动系统工作原理上,设计了汽车轮速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提出了一种ABS轮速采集的算法,并对该算法的实时性进行了分析;通过仿真试验,证明了硬件设计和软件算法的正确性以及系统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关键词 ABS 轮速信号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垂向振动负效应的新型轮毂电机电动汽车平顺性影响 被引量:14
10
作者 韩以伦 李国珊 +1 位作者 王强 陈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363-369,共7页
为解决轮毂电机电动汽车非簧载质量过大导致的垂向振动负效应问题,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能。以一种定子悬置的新型轮毂电机电动轮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吸振器效应的1/4车辆垂向动力学模型,研究定子质量转移构型对电动轮垂向振动特... 为解决轮毂电机电动汽车非簧载质量过大导致的垂向振动负效应问题,提高车辆行驶平顺性和安全性能。以一种定子悬置的新型轮毂电机电动轮为研究对象,建立考虑吸振器效应的1/4车辆垂向动力学模型,研究定子质量转移构型对电动轮垂向振动特性及整车平顺性响应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电动轮系统的振动传递路径特性,以电机定子和整车质心位置的加速度响应值为优化目标函数,通过Patternsearch理论方法对橡胶衬套的刚度和阻尼进行优化设计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电动轮结构形式及参数优化设计能有效改善轮毂电机电动汽车行驶平顺性能,为新型电动轮结构及整车动力学特性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电机 动力吸振器 垂向振动分析 负效应抑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激励下轮毂电机悬置构型对电动车平顺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韩以伦 李国珊 陈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93-200,共8页
为解决轮毂电机引入电动汽车使车辆垂向负效应加剧的问题,研究路面激励和电机垂向激励耦合下轮毂电机悬置构型对车辆垂向性能的影响.综合分析国内外电动汽车构型影响规律,比较两种分别以电机定子和电机整体悬置作为动态吸振器车辆构型... 为解决轮毂电机引入电动汽车使车辆垂向负效应加剧的问题,研究路面激励和电机垂向激励耦合下轮毂电机悬置构型对车辆垂向性能的影响.综合分析国内外电动汽车构型影响规律,比较两种分别以电机定子和电机整体悬置作为动态吸振器车辆构型的平顺性,搭建双重激励计算模型选择优选方案,以车辆平顺性指标均方根值最小为优化目标,应用NSGA-Ⅱ算法对优选方案中动态吸振器的橡胶衬套刚度和阻尼进行优化设计,得到满足要求的构型和匹配参数,并对优化后的车辆构型进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悬置方案都缓和了由于轮毂电机引入带来的负面效应,而对择优选出的电机整体悬置方案优化后可使车身加速度降低38.53%,轮胎动载荷下降7.94%.仿真结果证明,针对路面和电机双重激励提出的优化构型及参数,改善了轮毂电机驱动电动汽车的垂向负效应,提高了车辆平顺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电机 悬置构型 双重激励 平顺性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车提升机构ADAMS和MATLAB联合仿真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韩以伦 郭唤唤 郑辉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4-187,共4页
为提高垃圾车的工作效率和性能,设计了一种新型侧装压缩式垃圾车的提升机构。首先,利用三维建模软件UG建立了实体模型,分析了其结构组成和工作过程;其次,将三维实体模型导入到ADAMS软件中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该提升机构能... 为提高垃圾车的工作效率和性能,设计了一种新型侧装压缩式垃圾车的提升机构。首先,利用三维建模软件UG建立了实体模型,分析了其结构组成和工作过程;其次,将三维实体模型导入到ADAMS软件中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该提升机构能够顺利完成预期的运动,提高了设计效率与可靠性;最后,运用ADAMS和MATLAB/Simulink联合仿真技术搭建了联合仿真控制系统,并运用PID控制器对控制系统进行校正,仿真结果表明该提升机构具有较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实现了垃圾桶的精确位置控制,为垃圾车提升机构的研制提供依据,解决了传统设计过程中机械系统和控制系统不匹配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装压缩式垃圾车 提升机构 ADAMS MATLAB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辅助移位机器人剪式升降机构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韩以伦 丁行文 +1 位作者 黄性松 孙传礼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9期11937-11942,共6页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技术已经逐步运用在手术、救援、康复等医疗服务方面。但是,转运与护理危重病人时,采用传统的手抱肩抬的方式容易给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一种新型的医疗辅助移位机器人,可自动有效地完成...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机器人技术已经逐步运用在手术、救援、康复等医疗服务方面。但是,转运与护理危重病人时,采用传统的手抱肩抬的方式容易给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基于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一种新型的医疗辅助移位机器人,可自动有效地完成病人身体的移位。为实现医疗辅助移位机器人与不同高度的床位实现对接,设计一种剪式升降机构。为保证剪式升降机构运行稳定以及具有更好的实用性,对机构进行优化设计。根据虚位移原理,建立力学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进行参数优化。最后,利用三维建模软件PROE建立实体模型,并将三维实体模型导入到ADAMS软件中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仿真。结果表明,该升降机构能够顺利完成预期运动,提高了设计效率与可靠性,为医疗辅助移位机器人进一步优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式升降机构 虚位移原理 MATLAB ADAMS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毂电机气隙偏心下不平衡电磁力与转子系统振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韩以伦 陈涛 李国珊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0期140-145,共6页
相对于传统电机,轮毂电机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激励等外界因素的作用,定转子之间会更容易产生偏心,造成轮毂电机气隙不均匀而产生不平衡磁拉力,影响轮毂电机的运行。以一种表贴式永磁同步轮毂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等效的转子动力... 相对于传统电机,轮毂电机在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激励等外界因素的作用,定转子之间会更容易产生偏心,造成轮毂电机气隙不均匀而产生不平衡磁拉力,影响轮毂电机的运行。以一种表贴式永磁同步轮毂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等效的转子动力学模型。通过解析计算和Maxwell Ansoft软件分析了气隙偏心下轮毂电机电磁力的变化情况,并将不平衡电磁力带入等效转子系统运动方程,运用隐式Newmark积分法对转子系统在不平衡电磁力、质量偏心和初始误差偏心影响下的动力响应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气隙偏心会产生特定频率的不平衡磁拉力,增大质量偏心会减轻不平衡磁拉力对转子系统的影响,并且初始位置误差偏心会使转子轴心朝偏心方向偏移,并会与重力相互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分析电动车用轮毂电机定转子的振动和后续的控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毂电机 气隙偏心 不平衡电磁力 转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