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物源蛋白高F值寡肽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韦荣编 黄程 +1 位作者 罗红宇 宋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89-294,共6页
寡肽一般由3~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高F值寡肽是指寡肽混合物中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与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的物质的量比值(F值)大于20的肽,研究表明高F值寡肽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本文综述了食物源蛋白... 寡肽一般由3~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高F值寡肽是指寡肽混合物中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与芳香族氨基酸(苯丙氨酸、色氨酸和酪氨酸)的物质的量比值(F值)大于20的肽,研究表明高F值寡肽具有多种生理活性。本文综述了食物源蛋白高F值寡肽制备原料选择、主要制备工艺及其生理活性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源蛋白 高F值 寡肽 酶解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鱿鱼墨黑色素吸附六价铬离子条件 被引量:2
2
作者 韦荣编 鲁婷婷 +1 位作者 王阳光 宋茹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7-21,共5页
以鱿鱼墨黑色素为吸附剂,在黑色素粉碎粒径90目和质量浓度15 mg/mL条件下,进行六价铬离子Cr(Ⅵ)吸附条件优化研究,并探讨吸附机制。通过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和溶液pH值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分析,确定鱿鱼墨黑色素吸附Cr(Ⅵ... 以鱿鱼墨黑色素为吸附剂,在黑色素粉碎粒径90目和质量浓度15 mg/mL条件下,进行六价铬离子Cr(Ⅵ)吸附条件优化研究,并探讨吸附机制。通过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和溶液pH值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分析,确定鱿鱼墨黑色素吸附Cr(Ⅵ)最佳条件为吸附温度35℃、吸附时间90 min、溶液pH 5.2。在确定的最优吸附条件下,鱿鱼墨黑色素对总铬离子实际清除率达到64.86%。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吸附Cr(Ⅵ)后鱿鱼墨黑色素的球形颗粒相互聚集形成大量聚合物,红外光谱分析揭示鱿鱼墨黑色素的羟基、氨基、酰胺键Ⅲ与铬离子吸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墨 黑色素 六价铬 脱除作用 响应面分析 扫描电镜 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皮色素体外清除亚硝酸盐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宋茹 韦荣编 +1 位作者 胡金申 周桂晓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4-107,共4页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荔枝皮色素体外清除亚硝酸盐能力,并与茶叶提取液和VC对亚硝酸盐的体外清除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荔枝皮色素同亚硝酸盐反应10min,对亚硝酸盐的清除基本完全,亚硝酸盐的清除率随荔枝皮色素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而后...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荔枝皮色素体外清除亚硝酸盐能力,并与茶叶提取液和VC对亚硝酸盐的体外清除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荔枝皮色素同亚硝酸盐反应10min,对亚硝酸盐的清除基本完全,亚硝酸盐的清除率随荔枝皮色素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而后趋于稳定。加热处理、反应体系酸性pH值能有效增强荔枝皮色素对亚硝酸盐的清除效果。100℃加热10min条件下,1mg/mL和10mg/mL的VC对亚硝酸盐清除率均最高,荔枝皮色素在低质量浓度(1mg/mL)时对亚硝酸盐清除率为(42.76±0.98)%,高于同质量浓度的茶叶提取液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37.92±0.79)%)(P<0.05),但在高质量浓度(10mg/mL)下对亚硝酸盐的清除率则低于同质量浓度的茶叶提取液(P<0.05)。体外模拟胃酸和体温条件下,荔枝皮色素保持较高的亚硝酸盐清除效果,1mg/mL和10mg/mL时的清除率分别为(23.55±0.45)%和(51.62±0.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皮 色素 亚硝酸盐 清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鲫(Setipinna taty)蛋白酶解液的抑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宋茹 韦荣编 +1 位作者 谢超 汪东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88-92,共5页
以黄鲫为原料测定其氨基酸组成,比较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黄鲫蛋白所得酶解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并对抑菌效果最强的蛋白酶酶解液进行抑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黄鲫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 以黄鲫为原料测定其氨基酸组成,比较风味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黄鲫蛋白所得酶解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并对抑菌效果最强的蛋白酶酶解液进行抑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黄鲫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其中胃蛋白酶的水解液对大肠杆菌抑菌作用强,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在3000~1000;黄鲫胃蛋白酶酶解液对热稳定,酸性低pH值可增强其抑菌效果,可耐受胰蛋白酶和β-内酰胺酶处理,该酶解液有作为天然抗菌剂应用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鲫 蛋白酶解液 抑菌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源蛋白酶解制备抗菌肽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宋茹 韦荣编 汪东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4-288,共5页
抗菌肽广泛分布于细菌、病毒和各种动植物体内,是生物天然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耐药菌株不断产生的今天,抗菌肽的研究吸引着国内外学者目光。本文综述了乳源蛋白和非乳源蛋白酶解制备抗菌肽、酶解作用提高抗菌蛋白的抗菌性、... 抗菌肽广泛分布于细菌、病毒和各种动植物体内,是生物天然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耐药菌株不断产生的今天,抗菌肽的研究吸引着国内外学者目光。本文综述了乳源蛋白和非乳源蛋白酶解制备抗菌肽、酶解作用提高抗菌蛋白的抗菌性、酶及酶解条件的选择、抗菌产物目的性修饰提高抗菌性的研究,并展望了食物源蛋白酶解制备抗菌肽的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源蛋白 酶解 抗菌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浸提桔皮类黄酮及其对NO_2^-清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宋茹 韦荣编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5-28,共4页
70%体积分数的乙醇为提取剂,经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微波强化浸提桔皮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桔皮粉碎后过60目筛,料液比1∶15,微波浸提强度中高火,加热浸提20s。体外模拟胃液的条件下,测定类黄酮提取液清除NO2-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桔皮类... 70%体积分数的乙醇为提取剂,经过L(934)正交实验,确定微波强化浸提桔皮类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桔皮粉碎后过60目筛,料液比1∶15,微波浸提强度中高火,加热浸提20s。体外模拟胃液的条件下,测定类黄酮提取液清除NO2-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桔皮类黄酮提取液对NO2-有很强的清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皮 类黄酮 微波提取 清除NO2^-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分析课程探究式教学设计——以“蛋白质含量测定”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宋茹 韦荣编 +1 位作者 方旭波 孙海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3期13074-13074,13077,共2页
以食品分析课程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设计。通过案例分析、结合教学目的和生产实际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探究结果能力,促进了学生对食品分析课程学习兴趣,... 以食品分析课程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为例,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设计。通过案例分析、结合教学目的和生产实际的探究式教学方法应用,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应用探究结果能力,促进了学生对食品分析课程学习兴趣,为食品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分析 蛋白质测定 探究式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心理学”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知识内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宋茹 韦荣编 王阳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1期12517-12518,共2页
针对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支配行为能力不强两大突出共性问题,探讨了"认识心理学"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知识内化中的应用,包括在课程教学中遵循认知心理学规律,采取有效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食品... 针对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支配行为能力不强两大突出共性问题,探讨了"认识心理学"在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知识内化中的应用,包括在课程教学中遵循认知心理学规律,采取有效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对食品工程原理知识的内化和应用能力,为食品科学专业应用性人才培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工程原理 认知心理学 知识内化 应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萃取柑桔皮多糖的研究 被引量:14
9
作者 宋茹 韦荣编 《粮油食品科技》 2008年第2期24-26,共3页
以柑桔皮水溶性多糖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微波萃取的正交试验,确定微波萃取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500W、浸提时间60s、固液比1∶50、粉碎粒度30目,水溶性多糖提取率可达18.68%。柑桔皮多糖具有很强抗氧化能力,羟自由... 以柑桔皮水溶性多糖的提取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进行微波萃取的正交试验,确定微波萃取最佳条件为微波功率500W、浸提时间60s、固液比1∶50、粉碎粒度30目,水溶性多糖提取率可达18.68%。柑桔皮多糖具有很强抗氧化能力,羟自由基清除反应中加入0.14mg柑桔皮多糖,羟自由基清除率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萃取 柑桔皮多糖 羟自由基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带膨化香酥条的研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茹 韦荣编 高海燕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8-99,共2页
以干海带为原料,经3%的柠檬酸脱腥后、调味、挂糊、轻微油炸、微波膨化、烘箱干燥系列工艺制成营养丰富的海带香酥条,成品中钙含量为103.93mg/100g,碘的含量为152.35μg/100g。
关键词 海带 脱腥 微波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黄鲫蛋白抗菌液-葡萄糖美拉德反应的条件 被引量:1
11
作者 阮关强 沈燕 +1 位作者 韦荣编 宋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2期19-21,共3页
[目的]利用美拉德反应提高黄鲫蛋白抗菌液与葡萄糖反应物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在前期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黄鲫蛋白抗菌液-葡萄糖美拉德反应条件中葡萄糖添加量、反应初始p H、加热时间和加热温... [目的]利用美拉德反应提高黄鲫蛋白抗菌液与葡萄糖反应物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在前期单因素研究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对黄鲫蛋白抗菌液-葡萄糖美拉德反应条件中葡萄糖添加量、反应初始p H、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进行优化。[结果]当葡萄糖添加量为3%,反应液初始p H为9.0,加热时间为100 min,加热温度为120℃,在此条件下黄鲫蛋白抗菌液—葡萄糖美拉德反应产物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效果最强。[结论]美拉德反应能够提高黄鲫蛋白抗菌液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鲫蛋白抗菌液 葡萄糖 美拉德反应 抑菌性 响应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制备纤溶因子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荟 韦荣编 宋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1期12452-12454,共3页
血栓性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健康杀手,微生物发酵制备纤溶因子安全性高,是国内外筛选特异性强的溶栓剂常用方法之一。综述了纤溶菌(或纤溶酶)来源、纤溶酶制备和溶栓发酵液的其他生物活性,并对微生物发酵制备纤溶因子的未来... 血栓性疾病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大健康杀手,微生物发酵制备纤溶因子安全性高,是国内外筛选特异性强的溶栓剂常用方法之一。综述了纤溶菌(或纤溶酶)来源、纤溶酶制备和溶栓发酵液的其他生物活性,并对微生物发酵制备纤溶因子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 纤溶性 微生物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糖对鱿鱼肉糜的热凝胶性影响
13
作者 陈辉 王艳 +3 位作者 张鑫 韦荣编 王阳光 宋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4期1184-1185,1188,共3页
[目的]研究添加糖的种类对鱿鱼肉糜热凝胶性的影响。[方法]在鱿鱼肉糜中分别添加葡萄糖、乳糖、麦芽糖、淀粉,分析热凝胶的弹性、强度和保水性。[结果]添加糖能够有效提高鱿鱼肉糜热凝胶弹性,其中加乳糖(2.5%)组的热凝胶弹性最好;加乳... [目的]研究添加糖的种类对鱿鱼肉糜热凝胶性的影响。[方法]在鱿鱼肉糜中分别添加葡萄糖、乳糖、麦芽糖、淀粉,分析热凝胶的弹性、强度和保水性。[结果]添加糖能够有效提高鱿鱼肉糜热凝胶弹性,其中加乳糖(2.5%)组的热凝胶弹性最好;加乳糖后鱿鱼肉糜热凝胶强度最高,达到363.87 g/cm2,比空白组279.04 g/cm2(未加糖)提高了30.40%;加糖能提高鱿鱼肉糜的热凝胶保水性,淀粉组和乳糖组的热凝胶失水率分别为28.08%和31.20%,显著低于空白组失水率43.50%。[结论]添加糖能够有效改善鱿鱼肉糜的热凝胶性能,综合考虑热凝胶弹性、强度和保水性,确定乳糖为适合的添加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 肉糜 添加糖 凝胶弹性 凝胶强度 凝胶保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平板法筛选溶栓因子产生菌及其鉴定
14
作者 夏宇 卢笑莹 +3 位作者 杨益波 冯伟栋 宋茹 韦荣编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8-100,共3页
采用酪蛋白平板初筛和纤维蛋白原平板复筛法从发酵食品中筛选出一株溶栓菌株SJ1206,菌落边缘为完整的圆形、表面隆起、呈乳白色,是一株革兰氏阳性细菌,可以产生芽胞。此外,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该菌能利用麦芽糖和葡萄糖,精氨酸、赖氨... 采用酪蛋白平板初筛和纤维蛋白原平板复筛法从发酵食品中筛选出一株溶栓菌株SJ1206,菌落边缘为完整的圆形、表面隆起、呈乳白色,是一株革兰氏阳性细菌,可以产生芽胞。此外,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该菌能利用麦芽糖和葡萄糖,精氨酸、赖氨酸、尿素和七叶苷反应均为阳性。16S r DNA序列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与苏云金芽胞杆菌有同源性,属于芽胞杆菌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因子 筛选 芽胞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太平洋鱿鱼(Todarodespacificus)内脏自溶液总氨基酸组成质量评价和体外抗氧化性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张开强 韦荣编 +1 位作者 宋茹 江旭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38-243,共6页
采用自溶法水解鱿鱼内脏,测定鱿鱼内脏自溶液(squid viscera autolysates,SVAs)的蛋白质提取率、可溶性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水解度,分析SVAs总氨基酸组成,评价其营养价值,并对SVAs的体外抗氧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VAs的蛋白质... 采用自溶法水解鱿鱼内脏,测定鱿鱼内脏自溶液(squid viscera autolysates,SVAs)的蛋白质提取率、可溶性氮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水解度,分析SVAs总氨基酸组成,评价其营养价值,并对SVAs的体外抗氧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VAs的蛋白质提取率为(53.89±1.17)%、可溶性氮质量分数为(78.47±1.16)%、游离氨基酸质量浓度为(0.22±0.03)mg/m L、水解度为(14.73±2.02)%。SVAs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37.03%,呈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2.40%。氨基酸组成与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氨基酸评分标准模式和全鸡蛋蛋白质氨基酸模式相比较,得出SVAs是一种营养丰富、且氨基酸组成合理的优质蛋白源。研究还表明,SVAs具有良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其中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羟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0.24 mg/m L和0.74 mg/m L,还原能力强于相同质量浓度的L-肌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内脏 自溶液 营养评价 体外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鲫蛋白抗菌肽-纳米氧化锌络合物对小鼠肠黏膜氧化性的影响
16
作者 谷盈睿 韦荣编 宋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9期141-142,160,共3页
[目的]研究黄鲫蛋白抗菌肽-纳米氧化锌络合物对肠黏膜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小鼠为动物模型,透射电镜分析显示,黄鲫蛋白抗菌肽-纳米氧化锌络合物微观为形状不规则的聚合物,将该聚合物注射到小鼠空肠中吸收30 min,分别测定肠黏膜的髓... [目的]研究黄鲫蛋白抗菌肽-纳米氧化锌络合物对肠黏膜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以小鼠为动物模型,透射电镜分析显示,黄鲫蛋白抗菌肽-纳米氧化锌络合物微观为形状不规则的聚合物,将该聚合物注射到小鼠空肠中吸收30 min,分别测定肠黏膜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和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结果]试验表明,黄鲫蛋白抗菌肽-纳米氧化锌络合物显著提高了MPO活性,但是GPx活性则显著地降低;同样,在脂质氧化程度上,LPO含量显著地降低,而MDA含量则是显著地增加。[结论]该研究说明,黄鲫蛋白抗菌肽-纳米氧化锌络合物能改变小肠黏膜关键酶MPO和GPx活性,但是不同酶对其敏感性不同,MPO活性增强可能与LPO含量降低有关,而GPx活性降低则导致了MDA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鲫蛋白抗菌肽 纳米氧化锌 聚合物 微观特征 肠黏膜 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纳米Fe3O4对黄鲫蛋白抗菌肽的富集作用
17
作者 冀雪莉 韦荣编 宋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141-143,共3页
[目的]以磁性Fe3O4粒子为基粒,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基粒表面键合二氧化硅,将基粒制成改性磁性纳米Fe3O4用于吸附黄鲫蛋白抗菌肽中的活性肽,从而达到对黄鲫蛋白肽中有效抗菌组分的快速分离富集。[方法]黄鲫蛋白肽经改性磁性纳米Fe3O4吸附后... [目的]以磁性Fe3O4粒子为基粒,采用溶胶-凝胶法在基粒表面键合二氧化硅,将基粒制成改性磁性纳米Fe3O4用于吸附黄鲫蛋白抗菌肽中的活性肽,从而达到对黄鲫蛋白肽中有效抗菌组分的快速分离富集。[方法]黄鲫蛋白肽经改性磁性纳米Fe3O4吸附后,测定抑菌率、肽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含量指标,再结合透射电镜分析和高效液相分析结果,比较黄鲫蛋白肽在吸附前后的变化。[结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改性磁性纳米Fe3O4吸附黄鲫蛋白抗菌肽,可在粒子表面形成“冕层”。经改性磁性纳米Fe3O4吸附后,黄鲫蛋白抗菌肽液对大肠杆菌的抑菌作用显著降低,其中黄鲫蛋白肽中的肽含量、蛋白质含量分别由吸附前的7.249mg和416.221μg降低至6.297mg和346.183μg,而吸附后肽液中氨基酸含量则略有提高。高效液相分析结果表明,黄鲫蛋白肽经改性磁性纳米Fe3O4吸附后主要分离峰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均发生改变。[结论]改性磁性纳米Fe3O4能有效吸附黄鲫蛋白肽中的抗菌肽,实现对抗菌组分的分离富集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鲫蛋白肽 抗菌 磁性Fe3O4粒子 表面修饰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认知心理学规律的学生干燥单元操作内化和应用能力提升研究
18
作者 宋茹 韦荣编 王阳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3期257-258,共2页
以认知心理学认知规律为出发点,结合干制食品设计,从以食品干燥目的为出发点反馈干燥核心基础理论和以干燥过程中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纠偏能力角度,阐述了学生如何在干燥单元操作知识中实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实践结果不仅丰... 以认知心理学认知规律为出发点,结合干制食品设计,从以食品干燥目的为出发点反馈干燥核心基础理论和以干燥过程中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纠偏能力角度,阐述了学生如何在干燥单元操作知识中实现知识的创造性应用。实践结果不仅丰富了食品工程原理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而且也为食品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心理学 知识内化 干燥单元操作 应用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