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缸径柴油机燃烧系统优化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成 田华 +2 位作者 黄永仲 隆武强 陈秉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1,共7页
为提高某缸径200 mm船用发电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本文设计了活塞燃烧室和燃油喷射系统的升级方案并进行了模拟优化。升级方案提高了压缩比和燃油喷射压力,采用大径深比浅ω燃烧室配合158°喷油夹角喷油嘴。对不同方案下发动机的缸... 为提高某缸径200 mm船用发电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本文设计了活塞燃烧室和燃油喷射系统的升级方案并进行了模拟优化。升级方案提高了压缩比和燃油喷射压力,采用大径深比浅ω燃烧室配合158°喷油夹角喷油嘴。对不同方案下发动机的缸内工作过程进行了计算流体力学模拟,计算了高压指示功和放热率相位,分析了缸内温度、反应过量空气系数和速度分布及演化。模拟结果表明:升级方案能够提高发动机热效率。增加喷孔数并减小孔径,可以在保持NOx排放基本不变的条件下提高高压指示功4.5%,降低碳烟排放约60%。采用“平顶”浅ω燃烧室与158°喷油夹角喷雾配合,油气混合气快速进入余隙并形成逆时针的漩涡流动,能够加速油气混合和燃烧过程,提高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油经济性 燃烧室 燃油喷射 模拟 优化 热效率 氮氧化物 碳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十六烷引燃甲烷预混合气可视化实验研究
2
作者 崔泽川 张晓磊 +3 位作者 银硕 郁晓健 田江平 隆武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4-290,共7页
为探究环境温度、甲烷预混时间以及引燃燃料喷射压力对正十六烷引燃甲烷预混合气着火及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本文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及阴影拍摄方法,基于定容光学测试系统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环境温度,引燃燃料滞燃期缩短... 为探究环境温度、甲烷预混时间以及引燃燃料喷射压力对正十六烷引燃甲烷预混合气着火及火焰传播特性的影响,本文利用高速摄影技术及阴影拍摄方法,基于定容光学测试系统进行了可视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环境温度,引燃燃料滞燃期缩短,火焰发展速率增加并出现主燃区外预混合气局部着火;预混时间较短时,燃烧产生的碳烟较多,火焰发展速率随混合时间的增加而减小,当预混时间较长时,火焰发展速率趋于稳定;提高引燃燃料喷射压力,引燃燃料喷雾贯穿距离增大,滞燃期缩短,起始着火点位置发生变化,火焰发展速率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燃料 甲烷 引燃喷射 预混燃烧 燃烧特性 阴影法 可视化 定容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比例甲醇掺混下氨/甲醇燃烧的化学机制和N_(2)O生成分析
3
作者 靳广杰 陆明飞 +2 位作者 刘行 隆武强 王鹏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36-544,共9页
为探究氨燃料减少温室气体(GHG)排放的效益,克服氨点火能量较高、层流火焰速度较慢的缺点,使用Chemkin构建化学反应器网格(CRN)仿真模型对低比例甲醇(0~10%)与氨掺混燃烧进行组分演化、产物生成速率和敏感性分析,利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分... 为探究氨燃料减少温室气体(GHG)排放的效益,克服氨点火能量较高、层流火焰速度较慢的缺点,使用Chemkin构建化学反应器网格(CRN)仿真模型对低比例甲醇(0~10%)与氨掺混燃烧进行组分演化、产物生成速率和敏感性分析,利用化学反应动力学,分析N_(2)O生成和还原机理。结果表明:纯氨燃烧在当量比为1.1~1.2时,可同时降低NO、未燃NH_(3)和N_(2)O的排放,较纯甲醇燃烧可减少70%以上的温室气体排放;当量比超过0.9时,氨燃烧的GHG排放始终低于纯甲醇燃烧。加入甲醇能有效控制N_(2)O生成,进一步降低GHG排放。在富燃条件下,甲醇的添加促进了H的生成,使N_(2)O消耗增加;在贫燃条件下,甲醇的增强抑制了NH的生产,使N_(2)O生成降低。另外,提高压力和温度也能有效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醇燃烧 化学反应机理 化学动力学建模 甲醇掺混 一氧化二氮(N_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种新型喷油系统的船用柴油机NO_x排放试验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隆武强 冷先银 +5 位作者 董全 杜宝国 张旭东 闫晓锐 张军利 肖朝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1-787,共7页
为了探索采用改进的机械式喷油系统以较低的成本使大功率船用柴油机的NOx排放满足IMO TierⅡ法规的可能性,在一台6PC2-6/2L型柴油机上开展台架试验,验证了自行研发的新型喷油系统,即交叉喷孔油嘴和调压孔式喷油泵,对于降低船用柴油机NO... 为了探索采用改进的机械式喷油系统以较低的成本使大功率船用柴油机的NOx排放满足IMO TierⅡ法规的可能性,在一台6PC2-6/2L型柴油机上开展台架试验,验证了自行研发的新型喷油系统,即交叉喷孔油嘴和调压孔式喷油泵,对于降低船用柴油机NOx排放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交叉喷孔油嘴所产生的扇形喷雾在柴油机气缸的空间分布范围广,混合气更为稀薄,有利于抑制燃烧温度,从而降低NOx排放;将新型喷油系统应用于该柴油机使NOx排放率降低14.3%,同时制动油耗率降低1.5%.新型供油系统进一步优化有望使该柴油机的NOx排放满足IMO TierⅡ排放法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 NOX排放 交叉喷孔油嘴 调压孔式喷油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伞状喷雾及HL喷雾在柴油机均质预混合燃烧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隆武强 冯立岩 +1 位作者 许锋 杜宝国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共5页
针对柴油机均质预混合燃烧的混合气形成提出满足喷雾碰壁少,雾化好等要求的早期喷射缸内预混合方式,并对喷雾状态、性质及其预混合燃烧做了深入探讨。对HL喷雾与多孔喷雾做了比较研究。试验证明,HL喷雾具备双工作模式的能力。
关键词 内燃机 预混合燃烧 柴油机 伞状喷雾 HL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代伞状喷雾空间分布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隆武强 田华 +2 位作者 杜宝国 冯立岩 许锋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8-662,共5页
提出了第三代伞状喷雾——贯穿距可调喷雾概念,并在大气压下,对2种碰撞角度、5种启喷压力的第三代伞状喷雾和多孔喷雾进行了高速摄影,比较分析了它们的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燃油碰壁使喷雾沿导向锥面呈扇形展开,喷雾贯穿距变短,但喷... 提出了第三代伞状喷雾——贯穿距可调喷雾概念,并在大气压下,对2种碰撞角度、5种启喷压力的第三代伞状喷雾和多孔喷雾进行了高速摄影,比较分析了它们的空间分布特性.结果表明:燃油碰壁使喷雾沿导向锥面呈扇形展开,喷雾贯穿距变短,但喷雾的空间展开面积变大,周向分布更加均匀;通过改变碰撞角度能够调整喷雾贯穿距,从而避免喷雾与燃烧室壁的碰撞;随着启喷压力的增加,喷雾贯穿距和扇形角也相应增大;喷孔数、碰撞角度和启喷压力三者的合理配合对第三代伞状喷雾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喷雾 高速摄影 分布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CCI发动机预混合着火与燃烧过程的模拟 被引量:3
7
作者 隆武强 王一聪 +3 位作者 张强 何爽 孟相宇 田江平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2-308,共7页
结合实机试验数据,运用AVL FIRE程序分析了射流控制压缩着火燃烧方式的着火过程及废气再循环(EGR)率和柴汽油掺混比例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主燃烧室内的柴油预混合气被从点火室内喷出的燃烧产物迅速引燃,实现了柴油预混合燃烧着... 结合实机试验数据,运用AVL FIRE程序分析了射流控制压缩着火燃烧方式的着火过程及废气再循环(EGR)率和柴汽油掺混比例对燃烧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主燃烧室内的柴油预混合气被从点火室内喷出的燃烧产物迅速引燃,实现了柴油预混合燃烧着火相位的主动控制;主燃烧室内的柴油预混合气具有预混合多点自燃和低温燃烧的特点;随着EGR率的增加,主燃烧室内着火时刻略有延迟,NOx排放下降;随着汽油比例的增加,放热减缓,火焰传播越来越显著,NOx排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汽油混合燃料 射流控制压缩着火 点火室 预混合 废气再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氨高压喷雾特性实验研究
8
作者 陈溪 张振先 +1 位作者 董鹏博 隆武强 《柴油机》 2024年第1期8-14,共7页
结合定容燃烧弹和高速摄影技术建立喷雾可视化实验平台,模拟柴油机缸内高温高压的喷射环境,研究环境温度、环境压力和喷射压力对液氨宏观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氨喷雾对环境温度敏感性极高,提高环境温度和环境压力均可不同程度地... 结合定容燃烧弹和高速摄影技术建立喷雾可视化实验平台,模拟柴油机缸内高温高压的喷射环境,研究环境温度、环境压力和喷射压力对液氨宏观喷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液氨喷雾对环境温度敏感性极高,提高环境温度和环境压力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氨蒸发比例,使其在喷雾体积空间内分布更均匀,进而形成高质量混合气。在高环境温度下提高喷射压力虽可改善蒸发效果,但对于蒸发速率的改善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喷射 喷雾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流控制柴油机预混合压缩着火相位和排放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隆武强 张强 +3 位作者 田江平 孟相宇 田华 王一聪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25,共5页
为有效控制柴油机预混合压燃着火相位,提出了射流控制压燃(jet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JCCI)方法。将一台186F柴油机改装成JCCI发动机,并进行了燃烧相位控制和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CA10和CA50在较大的范围内与点火定时呈... 为有效控制柴油机预混合压燃着火相位,提出了射流控制压燃(jet controlled compression ignition,JCCI)方法。将一台186F柴油机改装成JCCI发动机,并进行了燃烧相位控制和排放特性试验。结果表明:CA10和CA50在较大的范围内与点火定时呈线性关系,说明在JCCI发动机中可实现对预混合燃烧相位的直接控制;在试验工况下JCCI发动机的NOx排放比原机降低较多,最大降幅超过90%;碳烟排放在低负荷与原机接近,中高负荷降低了92%;CO和THC排放比原机增加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点火室 预混合 射流控制压缩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射流控制柴油基燃料预混合气压缩着火相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隆武强 礼博 +4 位作者 李达 田江平 田华 臧广辉 戴宏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815-1822,共8页
为了实现对柴油机预混合压缩着火相位的主动控制,提出柴油射流控制柴油基燃料压缩着火方案,并在1台改造的单缸自然吸气186FA柴油机上进行可行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50%负荷试验条件下,柴油射流可以有效控制预混合气的着火相位;随... 为了实现对柴油机预混合压缩着火相位的主动控制,提出柴油射流控制柴油基燃料压缩着火方案,并在1台改造的单缸自然吸气186FA柴油机上进行可行性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50%负荷试验条件下,柴油射流可以有效控制预混合气的着火相位;随着柴油射流正时的推迟,10%和50%累积放热对应曲轴转角CA10和CA50均呈线性规律变化,氮氧化物排放明显降低,碳烟排放几乎为零;随着预喷正时的推迟,放热率呈现由单峰较慢放热至双峰放热至最后的单峰快速放热的变化规律,且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排放逐渐降低;在单峰快速放热情况下,压力升高率最大;增加柴油射流量,燃烧过程减缓,且会扩大柴油的扩散燃烧比例,导致碳烟排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混合 着火相位 双直喷 射流控制压缩着火 柴油基燃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烧探索 被引量:2
11
作者 隆武强 冷先银 《柴油机》 2010年第3期1-7,共7页
对柴油机预混合燃烧、低温扩散燃烧、高强化超清洁燃烧、当量比燃烧等新型燃烧方式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分开循环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低压缩比、高升压比、高膨胀比的复合热力循环和建立在该循环基础之上的复合发动机概念。首次披露了... 对柴油机预混合燃烧、低温扩散燃烧、高强化超清洁燃烧、当量比燃烧等新型燃烧方式进行了概述;介绍了分开循环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提出了低压缩比、高升压比、高膨胀比的复合热力循环和建立在该循环基础之上的复合发动机概念。首次披露了贯穿距可设定的、具有高雾化性能的交叉喷孔喷嘴,该喷嘴除了用于柴油机外,还可以用于直喷式汽油机等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烧 复合循环 复合发动机 交叉喷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火室式直喷汽油机燃烧系统的研究Ⅰ:点火室燃烧系统和燃油喷射策略
12
作者 隆武强 田江平 +2 位作者 王玉冰 付磊 盛凯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03-308,共6页
提出了点火室式直喷汽油机燃烧概念及其燃油喷射策略。应用三维CFD软件AVLFire对这种新的燃油喷射策略下混合气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对点火室燃烧系统的点火稳定性及怠速工况排放特性进行了实机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此燃油喷射策略... 提出了点火室式直喷汽油机燃烧概念及其燃油喷射策略。应用三维CFD软件AVLFire对这种新的燃油喷射策略下混合气的形成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对点火室燃烧系统的点火稳定性及怠速工况排放特性进行了实机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此燃油喷射策略的直喷点火室燃烧系统可以在较大的点火时间窗口内,在火花塞附近形成适宜点燃的混合气;发动机能在400r/min的怠速下平稳运行,并且得到了优于欧Ⅲ排放标准的怠速排放性能;该燃烧系统具备扩大稀薄燃烧范围,提高经济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喷汽油机 稀薄燃烧 点火室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燃用乙醇复合柴油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许锋 杨晓英 +3 位作者 杜宝国 潘贵成 隆武强 冯立岩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09-613,共5页
在柴油机上分别使用多孔喷油嘴和伞喷油嘴进行燃用乙醇复合柴油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柴油机上燃用乙醇复合柴油后,能够达到原机的功率,并且柴油机的NOx和碳烟排放有明显的改善,热效率有一定的提高,排气温度和最高燃烧压力基本不变.伞... 在柴油机上分别使用多孔喷油嘴和伞喷油嘴进行燃用乙醇复合柴油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柴油机上燃用乙醇复合柴油后,能够达到原机的功率,并且柴油机的NOx和碳烟排放有明显的改善,热效率有一定的提高,排气温度和最高燃烧压力基本不变.伞喷油嘴的效果好于多孔喷油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乙醇复合柴油 对比试验 多孔喷油嘴 伞喷油嘴 NOx 碳烟 排气温度 燃烧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内直喷汽油机工作过程三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16
14
作者 谭文政 冯立岩 +5 位作者 张春焕 田江平 隆武强 李骏 李金成 宫艳峰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21-228,共8页
用三维CFD数值模拟软件对一台均质充量缸内直喷汽油机全负荷工况时的进气、压缩和混合气形成过程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分析了进气道内及气缸内的工质运动状态,研究了缸内滚流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及其对混合气形成的影响,探讨了两种喷油... 用三维CFD数值模拟软件对一台均质充量缸内直喷汽油机全负荷工况时的进气、压缩和混合气形成过程进行了三维瞬态数值模拟.分析了进气道内及气缸内的工质运动状态,研究了缸内滚流的形成和发展历程及其对混合气形成的影响,探讨了两种喷油定时所对应的燃油喷雾、混合气形成过程.结果显示,在现有条件下喷油开始时刻为420°CA所对应的点火时刻火花塞附近混合气形成质量好于喷油开始时刻为390°CA的情况,更利于着火和火焰传播.另外,为了进一步改善混合气质量,改进了燃烧室设计方案,并对新方案的混合气形成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原方案相比新燃烧室方案的燃料蒸发速度更快,混合气均匀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缸内直喷 工作过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控掺水燃烧降低柴油机排放的燃烧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史德胜 许锋 +1 位作者 隆武强 潘贵成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2,共5页
在1135柴油机上进行掺水比例可控的燃油乳化的试验研究,使用自制的一套不需加乳化剂的在线乳化装置进行了台架试验,找出不同负荷下油耗、NOx和碳烟排放随掺水比例增加的变化规律,并从燃烧特性方面对降低排放的原因作了分析。燃烧分析说... 在1135柴油机上进行掺水比例可控的燃油乳化的试验研究,使用自制的一套不需加乳化剂的在线乳化装置进行了台架试验,找出不同负荷下油耗、NOx和碳烟排放随掺水比例增加的变化规律,并从燃烧特性方面对降低排放的原因作了分析。燃烧分析说明:掺水比例可变的在线乳化燃油燃烧特性和乳化油基本一致;掺水比例随负荷变化,能够实现小负荷时工作稳定,大负荷时大幅度降低NOx和碳烟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掺水燃烧 燃烧特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喷雾可视化装置的碰撞喷雾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刘宇 隆武强 +1 位作者 杜宝国 陈雷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23,共4页
设计了一套由定容室、供油系统、控制系统、图像采集及处理系统组成的定容弹喷雾可视化试验系统。利用系统对不同背压下,带有中央凸台的TR燃烧室的碰撞喷雾分布特性进行高速摄影研究。通过分析喷雾照片可知随着背压增加,油束的贯穿距减... 设计了一套由定容室、供油系统、控制系统、图像采集及处理系统组成的定容弹喷雾可视化试验系统。利用系统对不同背压下,带有中央凸台的TR燃烧室的碰撞喷雾分布特性进行高速摄影研究。通过分析喷雾照片可知随着背压增加,油束的贯穿距减小,喷雾分布的扩散度提高,喷雾锥角增大,碰壁后喷雾空间分布更加均匀,观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一致。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具有成相清晰、可靠性高、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使用灵活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可视化 高速摄影 碰撞喷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喷式柴油机涡流室燃烧系统的模拟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魏胜利 杜宝国 +2 位作者 冯立岩 冷先银 隆武强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22,共4页
为改善直喷式柴油机缸内的喷雾分布特性及混合气形成质量,从加强燃烧室内的气流运动角度出发,提出了直喷式涡流室燃烧系统,应用AVL FIRE软件对缸内混合气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在单缸四气门135柴油机上进行了初步性能试验。结... 为改善直喷式柴油机缸内的喷雾分布特性及混合气形成质量,从加强燃烧室内的气流运动角度出发,提出了直喷式涡流室燃烧系统,应用AVL FIRE软件对缸内混合气形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并在单缸四气门135柴油机上进行了初步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直喷式涡流室燃烧系统能够有效提高缸内混合气均匀性,从而改善燃烧;使用4×0.36×150°油嘴在供油提前角为7°CA时要低于10°CA时的NOx和碳烟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柴油机 涡流室燃烧系统 燃烧室 碰撞喷雾 纵向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tlab数字图像处理的多片喷雾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杜宝国 隆武强 +2 位作者 冯立岩 陈雷 刘宇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5,共5页
从提高直喷柴油机缸内油气分布均匀性及减少燃油附壁来降低排放的角度出发,开发了利用多孔油嘴喷出的油束近距离撞击导向平面的多片喷雾系统。应用高速摄影对自由喷雾和多片喷雾的喷雾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使用Matlab软件对数字图片进行... 从提高直喷柴油机缸内油气分布均匀性及减少燃油附壁来降低排放的角度出发,开发了利用多孔油嘴喷出的油束近距离撞击导向平面的多片喷雾系统。应用高速摄影对自由喷雾和多片喷雾的喷雾过程进行了试验研究,使用Matlab软件对数字图片进行后处理,测取了投影喷雾贯穿距、喷雾锥角、喷雾面积等宏观喷雾特性参数。试验结果表明:与自由喷雾相比,在相同背压条件下,多片喷雾的投影贯穿距明显缩短,投影喷雾扩散角、投影喷雾面积增大;碰撞后油滴细化,雾化改善,油束液核区减小;多片喷雾具有扩散度高、液核区小、空间分布均匀等特点,有利于缸内均匀混合气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碰撞喷雾 喷雾特性 高速摄影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功率中速米勒循环柴油机NO_x排放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19
作者 袁文华 何爽 +2 位作者 田江平 依平 隆武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4-90,共7页
分别采用AVL Boost和Fire软件建立大功率中速柴油机整机及缸内仿真模型,并使用柴油机台架性能实验结果进行标定和验证,分析多种Miller正时、压缩比及喷油正时设计方案对柴油机燃烧和NOx排放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进气门关闭正时提... 分别采用AVL Boost和Fire软件建立大功率中速柴油机整机及缸内仿真模型,并使用柴油机台架性能实验结果进行标定和验证,分析多种Miller正时、压缩比及喷油正时设计方案对柴油机燃烧和NOx排放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进气门关闭正时提前会使NOx排放下降且预混合燃烧部分放热率峰值升高;提高几何压缩比使Miller循环方案的预混合燃烧部分放热率峰值降低,NOx排放降低,燃油经济性提高,但会导致缸内爆压剧增;配合深度Miller正时和高压缩比,推迟喷油正时曲轴转角为2°,可在保持燃油经济性的前提下实现较低的NOx排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米勒循环 NOX排放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式电液全可变气门驱动系统的可控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崔靖晨 隆武强 +3 位作者 田江平 潘学军 袁文华 伏军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41,共6页
提出了一种紧凑型双模式电液全可变气门驱动系统方案。系统通过采用驱动-制动循环器和模式转换器,仅需两个供油器和三个电磁阀即可满足内燃机驱动和制动两种模式对气门运行的要求,并实现循环间、气缸间、气门运行参数间独立灵活可调的... 提出了一种紧凑型双模式电液全可变气门驱动系统方案。系统通过采用驱动-制动循环器和模式转换器,仅需两个供油器和三个电磁阀即可满足内燃机驱动和制动两种模式对气门运行的要求,并实现循环间、气缸间、气门运行参数间独立灵活可调的气门运行模式。采用AVL Hydsim软件对三种控制策略下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模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三种控制策略下,通过控制电磁阀,实现了气门运行参数间的独立或者连续调节,气门运行参数与相应的控制参数之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所有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5,并且各影响系数均随着转速的变化呈现有规律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凸轮供油式 双模式 电液式 全可变气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