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6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水改性阳离子型高分子絮凝剂P(AM-DMDAAC-BA)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6
1
作者 陈鸿 张熙 梁兵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100,共4页
以丙烯酰胺 ( 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 DMDAAC)、丙烯酸丁酯 ( BA)为原料 ,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合成了阳离子型疏水缔合共聚物 P( AM- DMDAAC- BA)。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不同合成工艺条件... 以丙烯酰胺 ( AM)、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 DMDAAC)、丙烯酸丁酯 ( BA)为原料 ,通过自由基胶束共聚法合成了阳离子型疏水缔合共聚物 P( AM- DMDAAC- BA)。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对聚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不同合成工艺条件下得到的聚合产物的絮凝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阳离子单体含量和疏水单体含量均对絮凝效果有较大的影响 ,在阳离子单体含量 10 mol% ,疏水单体含量 3mol% ,絮凝剂加量 2 5 mg/ L时 ,综合絮凝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改性 阳离子型 高分子絮凝剂 合成 性能 研究 丙烯酰胺共聚物 水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红色荧光的类水滑石材料的制备及在LED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
作者 陈鸿 赵璇 +3 位作者 高慧 朱海娣 姜丽红 凌启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7,共7页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发红色荧光的类水滑石材料,采用硅烷偶联剂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并利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表面改性对荧光类水滑石的影响.将改性荧光类水滑... 通过共沉淀法合成了发红色荧光的类水滑石材料,采用硅烷偶联剂对其进行了表面改性,并利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表面改性对荧光类水滑石的影响.将改性荧光类水滑石与发射波长为384 nm的In Ga N芯片组合制成发光二极管,器件发出明亮的红光.研究结果表明,改性的发红色荧光的类水滑石是制作白光二极管可供选用的红色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级管 类水滑石 稀土配合物 硅烷偶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钾催化剂上二氧化碳与1,2-丙二醇合成碳酸丙烯酯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鸿 赵新强 王延吉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37-1040,共4页
研究了CO2与1,2-丙二醇(PG)合成碳酸丙烯酯(PC)的反应,优化了反应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为:以碳酸钾为催化剂、反应温度423.15K、反应时间12h、CO2初始压力2.0M Pa、催化剂用量(质量分数)2.0%、n(乙腈)∶n(PG)∶n(CO2)=19.2∶3∶4。在此条... 研究了CO2与1,2-丙二醇(PG)合成碳酸丙烯酯(PC)的反应,优化了反应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为:以碳酸钾为催化剂、反应温度423.15K、反应时间12h、CO2初始压力2.0M Pa、催化剂用量(质量分数)2.0%、n(乙腈)∶n(PG)∶n(CO2)=19.2∶3∶4。在此条件下,PC的最高收率为12.6%,PG转化率为23.8%,PC选择性为53.0%。采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定性分析,推测主要副反应为溶剂乙腈水解生成乙酰胺,乙酰胺与PG反应生成1,2-丙二醇的乙酸酯。同时经实验发现,提高PC选择性的关键是要有适宜的溶剂。该合成方法为CO2的有效利用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钾 碳酸丙烯酯 1 2-丙二醇 二氧化碳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机载电子吊舱维护训练系统设计 被引量:6
4
作者 陈鸿 李进杰 +2 位作者 高伟 刘雅娟 杜江波 《现代电子技术》 2014年第22期84-87,共4页
针对某型机载电子吊舱维护训练成本高、组织难、周期长等问题,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半实物仿真的维护训练系统,该系统不仅在外观、连接和操作上与实装一致,同时在内部设计了信号仿真、故障设置、状态采集电路,通过采用通用I/O模块及RS 48... 针对某型机载电子吊舱维护训练成本高、组织难、周期长等问题,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半实物仿真的维护训练系统,该系统不仅在外观、连接和操作上与实装一致,同时在内部设计了信号仿真、故障设置、状态采集电路,通过采用通用I/O模块及RS 485总线主从方式构建远程测控体系,实现对电子装备工作状态的仿真。在此基础上设计内外场维护训练平台,能仿真内外场通电测试中对吊舱的操作控制,可灵活设置故障并真实再现故障现象,实现了对该型吊舱一二线技术保障训练的全过程仿真。实际应用表明,采用该系统实施吊舱维护训练能有效节约训练成本,降低训练风险,提高训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护训练器 半实物仿真 航空电子装备 机载电子吊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电站库首右岸拉裂变形体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鸿 赵其华 陈卫东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2005年第1期25-29,共5页
某水电站库首右岸存在一个拉裂变形体,低线施工公路从陡峭拉裂变形体山坡下部通过。低线公路开挖完成后路堑边坡发生局部塌滑,于2003年5月在其上部形成浅层滑坡体(1000多方)。结合拉裂变形体的分析和治理工作,在统计分析大量勘探资... 某水电站库首右岸存在一个拉裂变形体,低线施工公路从陡峭拉裂变形体山坡下部通过。低线公路开挖完成后路堑边坡发生局部塌滑,于2003年5月在其上部形成浅层滑坡体(1000多方)。结合拉裂变形体的分析和治理工作,在统计分析大量勘探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该拉裂变形体是边坡在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的复合应力场下快速却荷引起岩体的浅表生改造,形成如荷松动岩体,后期在低线公路祠室大爆破开挖施工、下部坡体切脚和基雨的影响下形成浅层滑坡体,并逐步向上扩展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体 机制模型 浅表生改造 形成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迎角钨杆斜侵彻铝板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鸿 周智炫 黄洁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85-89,共5页
为研究迎角对钨杆斜侵过程的影响,开展了带迎角钨杆斜侵彻铝板数值仿真研究。仿真中采用SPH方法,Shock状态方程和Steinberg本构模型。钨杆共有两种尺寸,分别为Φ10mm×23mm和Φ10mm×46mm。铝板厚10mm,撞击速度为2km/s,撞... 为研究迎角对钨杆斜侵过程的影响,开展了带迎角钨杆斜侵彻铝板数值仿真研究。仿真中采用SPH方法,Shock状态方程和Steinberg本构模型。钨杆共有两种尺寸,分别为Φ10mm×23mm和Φ10mm×46mm。铝板厚10mm,撞击速度为2km/s,撞击角度为60°。为简化分析,将迎角分解为俯仰角和偏航角,其中俯仰角范围为-90°~90°,偏航角范围为0°~90°。对钨杆侵彻过程的分析结果表明:斜侵彻存在临界迎角,在临界迎角范围内钨杆所受力矩可忽略不计;在临界迎角范围外,钨杆将发生弯曲甚至折断。对钨杆的剩余质量分析结果表明:当偏航角为0°且钨杆未折断时,剩余质量只在较小的范围内变化;当俯仰角为0°时,剩余质量随迎角增加线性减小。对钨杆的剩余速度分析结果表明:偏航角对剩余速度的影响与俯仰角对剩余速度的影响基本一致,剩余速度曲线关于0°迎角基本对称。根据仿真结果,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给出了钨杆斜侵彻铝板的剩余速度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迎角 钨杆 斜侵彻 数值仿真 剩余质量 剩余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的动态瓦斯巡更管理系统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鸿 牟颖 马成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36,共3页
针对目前我国煤矿瓦斯巡检管理存在的不足,将传统的瓦斯巡检工作与先进的射频识别和传输技术融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RFID的动态瓦斯巡更管理系统方案。该方案对硬件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并提出一种新颖高效的防碰撞算法及定位算法,实... 针对目前我国煤矿瓦斯巡检管理存在的不足,将传统的瓦斯巡检工作与先进的射频识别和传输技术融合,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RFID的动态瓦斯巡更管理系统方案。该方案对硬件电路进行了优化设计,并提出一种新颖高效的防碰撞算法及定位算法,实现了瓦斯与人员的动态监管,达到预防煤矿重大安全事故之目的,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 动态瓦斯巡更 防碰撞 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毒供应中心运作成本与效益的关系 被引量:6
8
作者 陈鸿 王小兰 高丽莲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2134-2136,共3页
关键词 供应室 运作成本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与管理体制的新探索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鸿 戴慎志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6-120,共5页
当前城市安全问题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但对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和管理体制的研究较少,且存在规划范畴不明晰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笔者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划分成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和城市规划体系内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两类... 当前城市安全问题受到全球的广泛关注,但对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编制体系和管理体制的研究较少,且存在规划范畴不明晰和管理体制不健全的问题。笔者将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划分成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和城市规划体系内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两类,并对其规划范畴和编制体系进行阐述,最后通过分析我国城市综合防灾管理体制的问题,研究国外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制特点,对我国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管理体制的构建提出探索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规划范畴 编制体系 管理体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黄色荧光类水滑石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鸿 张丽 +1 位作者 陈清松 凌启淡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76-781,共6页
用适量的Zn(Ⅱ)取代镁铝水滑石中的Mg(Ⅱ),同时将一定量的2-对联苯基-8-羟基喹啉分散到类水滑石层间的亲油性阴离子中,使其与层板表面上的Zn(Ⅱ)配位,用一步法合成、组装得到一类新型黄色荧光类水滑石复合物(Zn-(HQ-4-biPh)-HTlc)。采... 用适量的Zn(Ⅱ)取代镁铝水滑石中的Mg(Ⅱ),同时将一定量的2-对联苯基-8-羟基喹啉分散到类水滑石层间的亲油性阴离子中,使其与层板表面上的Zn(Ⅱ)配位,用一步法合成、组装得到一类新型黄色荧光类水滑石复合物(Zn-(HQ-4-biPh)-HTlc)。采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Zn-(HQ-4-biPh)-HTlc在蓝光(481 nm)激发下可发出黄色荧光(554 nm),与其相应的含锌配合物(Zn[2-(p-biph)-8-Q-O]2)相比,不仅可节省配体用量,而且具有更高的发光强度和更好的热稳定性,有望在白光LED等光电领域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 黄光 对联苯羟基喹啉 插层 L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维修训练的航空电子装备故障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鸿 陶东香 张娜 《电子设计工程》 2018年第12期134-138,共5页
针对航空电子装备维修训练系统中故障设置与故障重现问题,提出了一种逆故障树仿真模型。首先确定故障仿真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建立从故障源到故障现象的映射关系,然后运用故障树分析理论,在深入分析装备故障机理的基础上建立故障树,最后... 针对航空电子装备维修训练系统中故障设置与故障重现问题,提出了一种逆故障树仿真模型。首先确定故障仿真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建立从故障源到故障现象的映射关系,然后运用故障树分析理论,在深入分析装备故障机理的基础上建立故障树,最后由故障树的底事件开始,以逆向推理的方式建立逆故障树仿真模型。通过半实物仿真实现以及在实际排故训练中的应用,表明该仿真模型能与真实装备故障形成机理吻合,仿真重现的故障现象与实装一致,对实现同类维修训练系统有一定理论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修训练 故障仿真 故障建模 故障树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剑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及再生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鸿 郑金龙 +1 位作者 徐立 易克贤 《热带农业科学》 2008年第6期11-14,共4页
以剑麻幼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试验,建立从愈伤组织到再生植株的培养体系。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阶段表现最优的配方是N6+NAA0.2mg/L+6-BA3.0mg/L,而后愈伤组织转入MS+TDZ1.0mg/L+NAA0.05mg/L的培养基中48d便可诱导出芽,在生... 以剑麻幼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试验,建立从愈伤组织到再生植株的培养体系。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阶段表现最优的配方是N6+NAA0.2mg/L+6-BA3.0mg/L,而后愈伤组织转入MS+TDZ1.0mg/L+NAA0.05mg/L的培养基中48d便可诱导出芽,在生根培养基MS中生根率可达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剑麻叶片 愈伤组织 植物激素 再生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变长线快速成型系统激光功率匹配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鸿 祖静 程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18-221,共4页
在激光变长线快速成型系统中 ,扫描线长度与激光功率的动态匹配是影响成型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激光变长线快速成型系统的特点 ,分析了在成型加工过程中高能激光扫描线对粉末材料作用的机理模型 ,并在对影响功率匹配效果的各种因素... 在激光变长线快速成型系统中 ,扫描线长度与激光功率的动态匹配是影响成型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针对激光变长线快速成型系统的特点 ,分析了在成型加工过程中高能激光扫描线对粉末材料作用的机理模型 ,并在对影响功率匹配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成型 激光加工 功率匹配 激光变长线快速成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M模型在煤矿瓦斯事故预警案例推理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鸿 丁锦箫 李祥和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2-105,110,共5页
分析了煤矿瓦斯事故危险源和案例推理的本质,介绍了基于超限学习机ELM模型的预警方法和步骤。以煤矿瓦斯事故为例,讨论了特征变量与特征参数的选择问题,分析了基于ELM模型在事故预警案例推理中的应用合理性。以支持向量机SVM与BP神经网... 分析了煤矿瓦斯事故危险源和案例推理的本质,介绍了基于超限学习机ELM模型的预警方法和步骤。以煤矿瓦斯事故为例,讨论了特征变量与特征参数的选择问题,分析了基于ELM模型在事故预警案例推理中的应用合理性。以支持向量机SVM与BP神经网络模型为参照,仿真实验结果对比表明,基于ELM模型的预警准确率高于BP神经网络模型和SVM模型,验证了ELM模型在早期事故预警中的准确性,认为ELM模型应用于煤矿安全生产早期事故预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瓦斯事故 预警 ELM模型 案例推理 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土隧道仰拱施工技术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鸿 汪大新 《隧道建设》 2010年第5期582-585,共4页
结合新建铁路沈阳铁路枢纽东北环线团山子隧道膨胀土地段仰拱施工易发生底鼓的情况,介绍仰拱的受力分析、锚杆对控制膨胀土隧道底鼓的作用及效果、仰拱施工工艺及设计措施,并对膨胀土隧道仰拱施工提出建议,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膨胀土 隧道仰拱 自进式锚杆 底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座舱显控系统的半实物仿真实现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鸿 刘开元 郭龙 《电子设计工程》 2018年第13期20-23,共4页
基于MCS-51单片机,采用分布式显示与控制结构,实现了半实物仿真飞机座舱显控系统,能够实时采集仿真座舱的各类操纵输入,可靠仿真座舱各交互设备的显示输出。文中提出的基于MCS-51单片机的一对多主从式通信方式和关键软件实现,能够有效... 基于MCS-51单片机,采用分布式显示与控制结构,实现了半实物仿真飞机座舱显控系统,能够实时采集仿真座舱的各类操纵输入,可靠仿真座舱各交互设备的显示输出。文中提出的基于MCS-51单片机的一对多主从式通信方式和关键软件实现,能够有效提高座舱主控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保证了仿真座舱显控系统的实时高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修训练 飞行座舱多功能显控系统 半实物仿真 航空训练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防碰撞算法改进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鸿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6,共3页
为解决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中多个标签向接收器发送信息时产生的数据碰撞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该算法采用乘法增加、线性减小的碰撞窗口调整方式,设定了两个阈值,并根据不同网络流量制定了不同的退避发生器值更新规则... 为解决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中多个标签向接收器发送信息时产生的数据碰撞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该算法采用乘法增加、线性减小的碰撞窗口调整方式,设定了两个阈值,并根据不同网络流量制定了不同的退避发生器值更新规则,同时同步更新优化窗口值,使标签能够自适应快速接入信道。测试表明,改进后的算法最大并发识别数量为150,最大位移速度为10m/s,均优于经典的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该算法提高了数据传输率,减少了漏卡率,有效地解决了井下多目标识别的防碰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人员定位 防碰撞算法 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技术的井下安全监控系统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鸿 《煤炭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62-264,共3页
在煤矿矿井灾害事故发生后,及时准确地获知矿井人员的分布情况和位置是至关重要。文章将RFID技术应用于煤矿中,提出了1种全新的井下安全监控系统方案,既能实时上传带有地址信息的瓦斯浓度值,又避免了数据冲突的产生,并制定了危险源管理... 在煤矿矿井灾害事故发生后,及时准确地获知矿井人员的分布情况和位置是至关重要。文章将RFID技术应用于煤矿中,提出了1种全新的井下安全监控系统方案,既能实时上传带有地址信息的瓦斯浓度值,又避免了数据冲突的产生,并制定了危险源管理及预案处理技术,加强了矿井人员的作业管理,有效地实现矿井人员管理的实时跟踪、监管和定位,进一步提高了煤矿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ID 井下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安市消防站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鸿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21-326,共6页
以安徽省六安市为例,运用可达性理论及相关模型,对消防站的空间布局进行优化,得出最优的空间布局方案,运用相关量化评价指标进行验证。
关键词 城市消防站 空间布局 优化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矿井瓦斯及人员动态监管系统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鸿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8-30,共3页
针对煤矿恶劣环境以及矿井瓦斯监测、井下人员定位的现状,采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种瓦斯及人员动态监管系统。该系统由井上井下网络两部分组成,包括监控层、数据传输层、无线传输层、环境感知层,可支持从现场到监控中心的信息交互。采... 针对煤矿恶劣环境以及矿井瓦斯监测、井下人员定位的现状,采用物联网技术,设计了一种瓦斯及人员动态监管系统。该系统由井上井下网络两部分组成,包括监控层、数据传输层、无线传输层、环境感知层,可支持从现场到监控中心的信息交互。采用两层网络结构,顶层骨干网可满足语音、视频等大容量信息传输对网络带宽、传输速率的需求;底层接入网负责传输环境信息。应用实例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具有良好的实时动态监测跟踪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瓦斯 井下人员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