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应建立海外追赃资产分享制度——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为视角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结淼 程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8-116,共9页
腐败资产的分享,是指按照相关协定,由被请求国给予请求国一定比例资产的行为。腐败资产的有效追回,事关资产流出国的经济利益与司法权威。近年来,由于资产分享具有政策与法律的支持,并且能够为有效追回腐败资产提供经济利益的刺激,在国... 腐败资产的分享,是指按照相关协定,由被请求国给予请求国一定比例资产的行为。腐败资产的有效追回,事关资产流出国的经济利益与司法权威。近年来,由于资产分享具有政策与法律的支持,并且能够为有效追回腐败资产提供经济利益的刺激,在国际反腐败刑事司法合作过程中,建立资产分享制度是国际社会的一种普遍做法。在国际化腐败犯罪日益猖獗、国际反腐合作急需加强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应当制定合理的资产分享制度,以此弥补间接追回措施的不足,消除与他国关于合理费用与资产返还的分歧,确定可供资产分享的范围,从而保障腐败资产的有效追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反腐 资产追回 资产分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立法的思考 被引量:29
2
作者 陈结淼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2-99,共8页
在确定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时,适用传统的刑事管辖权理论面临诸多困境。许多国家的立法以及《网络犯罪公约》都在尝试解决这一问题,而我国关于网络犯罪管辖权的立法明显滞后。为了惩治和打击网络犯罪,我国应根据可能、公正、方便及国际... 在确定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时,适用传统的刑事管辖权理论面临诸多困境。许多国家的立法以及《网络犯罪公约》都在尝试解决这一问题,而我国关于网络犯罪管辖权的立法明显滞后。为了惩治和打击网络犯罪,我国应根据可能、公正、方便及国际协调原则,分别确立网络犯罪的国内管辖权和国际管辖权。对网络犯罪的国内管辖,可适用刑法中的地域管辖理论,借鉴民事网络案件的管辖权规则,以网络犯罪的IP地址作为确定管辖权的依据。在网络犯罪的国际管辖权方面,建议确立以属地管辖为基础、以法益受到损害的关联性为补充的有限扩张原则;同时,应通过参加或缔结网络犯罪刑事管辖的多边或双边国际条约来解决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的冲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犯罪 刑事管辖权 IP地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无人驾驶汽车交通肇事的刑法规制 被引量:19
3
作者 陈结淼 王康辉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6-123,共8页
无人驾驶汽车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产物,其广泛使用所带来的法律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对无人驾驶汽车交通肇事行为的刑法规制是刑法学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严重的无人驾驶汽车交通肇事"行为"进行刑法规制,既是无人驾驶汽... 无人驾驶汽车作为人工智能发展的产物,其广泛使用所带来的法律问题不容忽视。其中,对无人驾驶汽车交通肇事行为的刑法规制是刑法学界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对严重的无人驾驶汽车交通肇事"行为"进行刑法规制,既是无人驾驶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要,也具有刑罚的正当性。但因无人驾驶汽车这个智能体缺乏刑事责任主体的必备要素且无法考证其主观罪过,故不应成为无人驾驶汽车交通肇事"行为"的刑事责任主体。对此,我们应根据犯罪论的基本原理,结合案件的实际,划定无人驾驶汽车的设计者、制造者、销售者和使用者的刑事责任。为有效规制无人驾驶汽车严重交通肇事"行为",建议刑法增设非法利用人工智能罪、人工智能监督过失罪、无人驾驶汽车交通事故罪等罪名,构建科学的应对无人驾驶汽车等人工智能犯罪的刑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驾驶汽车 人工智能 交通肇事 犯罪主体 刑事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聚众斗殴双方应为必要共犯一罪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结淼 刘洋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6-102,共7页
我国传统刑法理论认为,聚众斗殴罪双方分别成立聚众共同犯罪。这一观点也得到司法实践的认同。然而,此种观点仅仅看到聚众斗殴双方行为的对抗性,而忽略了其间行为共同性这一本质特征。从行为共同性出发,宜将互殴认定为一个整体行为,并... 我国传统刑法理论认为,聚众斗殴罪双方分别成立聚众共同犯罪。这一观点也得到司法实践的认同。然而,此种观点仅仅看到聚众斗殴双方行为的对抗性,而忽略了其间行为共同性这一本质特征。从行为共同性出发,宜将互殴认定为一个整体行为,并以必要共犯一罪论处。如此既能避免理论上的纷争,又可在实务中严格规制一方不满三人的斗殴行为,并有利于对本罪转化犯的处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众斗殴 共同犯罪 必要共犯 主体 转化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应增设交通肇事逃逸罪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结淼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5-99,共5页
近年来,交通肇事逃逸问题一直是我国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论关注的焦点。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对此问题的规定不够明确,学界对此问题的认识也存在分歧,导致司法实践中对这类案件的处理极不统一。为了更好地打击交通肇事逃逸犯罪... 近年来,交通肇事逃逸问题一直是我国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论关注的焦点。刑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司法解释对此问题的规定不够明确,学界对此问题的认识也存在分歧,导致司法实践中对这类案件的处理极不统一。为了更好地打击交通肇事逃逸犯罪,消解学界关于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定性的纷争及相关司法解释存在的理论问题,统一司法实践,最佳的选择是修改刑法,将交通肇事逃逸行为从交通肇事罪中分离出来单独定罪,在刑法中设立交通肇事逃逸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肇事罪 逃逸行为 交通肇事逃逸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刑事法领域中弱势群体的程序保护 被引量:5
6
作者 杨明 陈结淼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0,共4页
刑事诉讼法要特殊保护的弱势群体,应当包括刑法所保护的所有犯罪人中的弱势者,因为承担刑事责任能力低下的人,承受诉讼负担的能力也必然低下。同时,刑事诉讼法还应当考虑公平、公正进行诉讼的需要,对给予特殊保护的范围在刑法所保护的... 刑事诉讼法要特殊保护的弱势群体,应当包括刑法所保护的所有犯罪人中的弱势者,因为承担刑事责任能力低下的人,承受诉讼负担的能力也必然低下。同时,刑事诉讼法还应当考虑公平、公正进行诉讼的需要,对给予特殊保护的范围在刑法所保护的弱势群体的基础上要有所扩大。对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应当上升为刑事诉讼的原则性要求,并通过具体的程序设计贯彻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弱势群体 诉讼负担 人道主义 刑事诉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