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船舶设计建造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章兰 熊云峰 +1 位作者 李宗民 刘明静 《造船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12,共4页
从船舶设计软件、船舶工程材料及建造的核心技术和高新技术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船舶设计建造技术近况和发展历程,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向造船行业的渗透带来的影响和我国当前船舶设计建造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展望了船舶设计建造技术的发展... 从船舶设计软件、船舶工程材料及建造的核心技术和高新技术三个方面阐述了我国船舶设计建造技术近况和发展历程,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向造船行业的渗透带来的影响和我国当前船舶设计建造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展望了船舶设计建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设计 造船技术 发展水平 科技发展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船舶设计建造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章兰 熊云峰 《江苏船舶》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从船舶设计软件、船舶工程材料及建造的核心技术和高新技术3个方面回顾了我国船舶设计建造技术发展现状,结合当前计算机技术向造船行业的渗透带来的影响和我国当前船舶设计建造方面存在的共性问题,展望了船舶设计建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船舶设计 船舶建造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间数多目标多层次船型方案灰色优选法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章兰 熊云峰 《舰船科学技术》 2009年第9期31-33,37,共4页
如何从多种船型方案中正确选择出一种最佳方案,一直是船舶设计人员需要去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船舶技术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特点,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到船型方案的决策上来,提出了一种区间数多目标多层次的船... 如何从多种船型方案中正确选择出一种最佳方案,一直是船舶设计人员需要去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船舶技术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特点,将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到船型方案的决策上来,提出了一种区间数多目标多层次的船型方案灰色优选方法,对船型方案进行优选。实例应用结果证明该方法使用简便,切实可行。这一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间数 多目标多层次 层次分析法 灰色优选 船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船台效率的技术措施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章兰 熊云峰 +1 位作者 李宗民 袁红莉 《江苏船舶》 2008年第4期36-39,共4页
船舶是个涉及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其船台合拢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高技术水平的设备可提高加工精度,而理论水平的进步为分段变形预测提供基础。此外,以合理的分段结构设计和焊接工艺、科学管理等为特征的精益生产模... 船舶是个涉及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影响其船台合拢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高技术水平的设备可提高加工精度,而理论水平的进步为分段变形预测提供基础。此外,以合理的分段结构设计和焊接工艺、科学管理等为特征的精益生产模式是提高船舶分段合拢效率的软件条件。只有理论、技术的有机结合才能真正推动船舶制造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规模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台 分段合拢 效率 焊接变形控制 无余量造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轮对参数自动测量装置 被引量:6
5
作者 高向东 严向文 +1 位作者 杨雪荣 陈章兰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3-34,共2页
介绍一种自动测量铁路车辆轮对参数并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新装置。该装置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结构光视觉传感器以及各种先进的测试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对包括轮对外形尺寸、车轮踏面擦伤和剥离等多个参数的全自动非接触测量,可显著提... 介绍一种自动测量铁路车辆轮对参数并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新装置。该装置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结构光视觉传感器以及各种先进的测试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对包括轮对外形尺寸、车轮踏面擦伤和剥离等多个参数的全自动非接触测量,可显著提高工作效率和轮对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对参数 车轮踏面 铁路车辆 自动测量 外形尺寸 擦伤 装置 视觉传感器 结构光 工业控制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操纵性评价的灰关联分析和逼近理想解法 被引量:4
6
作者 熊云峰 陈章兰 袁红莉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86-89,共4页
针对船舶操纵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深入研究各种系统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关联分析和逼近理想解法(TOPSIS)的船舶操纵性能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运用灰关联分析理论,计算评价指标的灰绝对关联度及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TOPSI... 针对船舶操纵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在深入研究各种系统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灰关联分析和逼近理想解法(TOPSIS)的船舶操纵性能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运用灰关联分析理论,计算评价指标的灰绝对关联度及评价指标的权重;利用TOPSIS法,建立加权评价矩阵,引入Hausdorff距离代替欧式距离,计算各评价对象与理想方案的相对接近度,并依据相对接近度对各参评船型的操纵性作出优劣排序。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合理有效,实用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灰关联分析 逼近理想解法 船舶操纵性 综合评价 HAUSDORFF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权重的船舶性能灰色综合评价法 被引量:6
7
作者 熊云峰 陈章兰 袁红莉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9-122,共4页
对船舶性能作出科学的评价对提高船舶的设计质量来说至关重要。针对船舶性能综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各自的特点,提出了复合权重的概念,将灰关联分析法应用到船舶性能的评价上来,建立了基于复合权重的船舶... 对船舶性能作出科学的评价对提高船舶的设计质量来说至关重要。针对船舶性能综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根据目前主观赋权法与客观赋权法各自的特点,提出了复合权重的概念,将灰关联分析法应用到船舶性能的评价上来,建立了基于复合权重的船舶性能综合评价方法,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为科学地评价船舶性能提供了一种新的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权重 船舶性能 灰关联分析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钻柱升沉补偿系统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重点 被引量:11
8
作者 熊云峰 陈章兰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78-83,共6页
钻柱升沉补偿系统是保证海洋钻井安全高效作业的关键装置。介绍了钻井钻柱升沉补偿系统常用的分类方式,对比分析了各种钻柱升沉补偿系统的特点,总结了近5年来游车型、天车型和绞车型等钻柱升沉补偿系统国内研究现状,并提出我国在钻柱升... 钻柱升沉补偿系统是保证海洋钻井安全高效作业的关键装置。介绍了钻井钻柱升沉补偿系统常用的分类方式,对比分析了各种钻柱升沉补偿系统的特点,总结了近5年来游车型、天车型和绞车型等钻柱升沉补偿系统国内研究现状,并提出我国在钻柱升沉补偿系统研发方面的发展重点,为相关科研工作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柱 升沉补偿系统 国内研究现状 研发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式钻井天车型升沉补偿系统摇摆装置设计方案优选 被引量:2
9
作者 熊云峰 陈章兰 李宗民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104,共4页
针对浮式钻井天车型升沉补偿系统钢丝绳摇摆装置设计方案选择问题,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灰关联分析和TOPSIS法,研究浮式钻井天车型升沉补偿系统摇摆装置设计方案优选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摇摆装置设计方案... 针对浮式钻井天车型升沉补偿系统钢丝绳摇摆装置设计方案选择问题,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变异系数法、灰关联分析和TOPSIS法,研究浮式钻井天车型升沉补偿系统摇摆装置设计方案优选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确定摇摆装置设计方案评价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再运用相对熵原理构建一种指标综合权重的计算模型。综合运用灰关联分析和TOPSIS法,建立一种基于相对熵加权-灰色TOPSIS的浮式钻井钻柱天车型升沉补偿系统摇摆装置设计方案优选方法。该优选法原理简单,使用方便,能够较好地解决浮式钻井天车型升沉补偿系统钢丝绳摇摆装置设计方案优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车升沉补偿系统 摇摆装置 设计方案优选 相对熵赋权 灰色TOP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次灰关联分析的船型方案优选法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熊云峰 蔡振雄 陈章兰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7年第2期337-340,共4页
如何从多种船型方案中正确选择出一种最佳方案,一直是船舶设计人员需要去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文中根据船舶技术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特点,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到船型方案的决策上来,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多层次的船型方案灰色优选理论... 如何从多种船型方案中正确选择出一种最佳方案,一直是船舶设计人员需要去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文中根据船舶技术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特点,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到船型方案的决策上来,提出了一种多目标、多层次的船型方案灰色优选理论模型,以低层次的输出作为高层次的输入,对每一层次的单元系统进行优选计算,最后利用总的关联度进行排序,对船型方案进行优选.实例应用结果证明该方法使用简便,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型 优选 层次分析法 灰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万吨散货船浮船坞内大合拢新工艺 被引量:4
11
作者 袁红莉 陈章兰 《造船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4-26,共3页
通常船舶合拢在船台上或干船坞内进行,由于船台紧张,采用浮船坞大合拢工艺。浮船坞内大合拢与普通船台大合拢不同,分段越少越有利于合拢质量控制,但由于配套的起吊设备限制,分段数量不能太少。随着分段吊装进行,浮船坞的浮态及中垂是在... 通常船舶合拢在船台上或干船坞内进行,由于船台紧张,采用浮船坞大合拢工艺。浮船坞内大合拢与普通船台大合拢不同,分段越少越有利于合拢质量控制,但由于配套的起吊设备限制,分段数量不能太少。随着分段吊装进行,浮船坞的浮态及中垂是在动态变化着的,因此要求浮船坞内基准线定位计算非常精准。通过细化的工艺计划、基准线位置计算和动态调整墩木高度,制定了3万吨散货船浮船坞内大合拢工艺,并通过专家评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货船 浮船坞 大合拢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方法的船舶湿模态振动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闵振 陈章兰 刘振华 《山东交通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73-77,81,共6页
基于ANSYS Workbench仿真平台对船舶的干湿模态进行有限元分析。针对一艘686TEU多用途集装箱船,运用船舶建模软件建立该船三维简化模型,将模型导入仿真平台并进行船体模态特性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应用Workbench平台采用流固耦合方... 基于ANSYS Workbench仿真平台对船舶的干湿模态进行有限元分析。针对一艘686TEU多用途集装箱船,运用船舶建模软件建立该船三维简化模型,将模型导入仿真平台并进行船体模态特性分析。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应用Workbench平台采用流固耦合方法能够计算大型结构的模态,验证了在Workbench中使用流固耦合方法计算船舶振动干湿模态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附连水质量 船体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轮对参数自动检测新装置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向东 陈章兰 杨雪荣 《机车电传动》 2005年第1期53-55,共3页
介绍一种自动测量铁路车辆轮对参数并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新装置,详细论述了新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该装置融合结构光视觉传感技术、步进驱动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各种先进的测试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包括轮对外形尺寸、... 介绍一种自动测量铁路车辆轮对参数并实现计算机自动化管理的新装置,详细论述了新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测量方法。该装置融合结构光视觉传感技术、步进驱动技术、图像处理技术以及各种先进的测试和控制技术,实现了包括轮对外形尺寸、踏面擦伤和剥离等多个参数的全自动非接触测量,显著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轮对测量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对参数 踏面擦伤 铁路车辆 自动检测 驱动技术 外形尺寸 剥离 融合结构 图像处理技术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造船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熊云峰 陈章兰 《江苏船舶》 2008年第1期42-44,共3页
供应链管理为造船企业提供了新的管理思想与方法。本文分析了现代造船供应链的特点,根据现代造船企业自身的特点,提出了现代造船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向和途径,为现代造船企业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供应链管理 造船供应链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工艺孔的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红莉 陈章兰 《江苏船舶》 2009年第2期16-18,共3页
工艺孔设计是船体生产设计基本内容之一。开设工艺孔是船舶建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艺措施,其目的是为了改善施工环境,缩短建造周期,保证生产安全和建造质量。介绍了船舶临时工艺孔的设计依据、一般原则、设置各类工艺孔的要求和常用方... 工艺孔设计是船体生产设计基本内容之一。开设工艺孔是船舶建造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工艺措施,其目的是为了改善施工环境,缩短建造周期,保证生产安全和建造质量。介绍了船舶临时工艺孔的设计依据、一般原则、设置各类工艺孔的要求和常用方法以及设计时的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供船厂进行工艺孔设计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设计 生产设计 工艺孔 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用船舶工艺孔和临时通道的设计 被引量:3
16
作者 袁红莉 陈章兰 《造船技术》 2009年第5期22-24,27,共4页
工艺孔和临时通道的设计是船体生产设计基本内容之一。介绍了民用船舶临时工艺孔、临时安全通道开口的设计依据、原则和注意事项,供生产设计参考。
关键词 生产设计 工艺孔 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应力对结构模态影响理论及数值验证
17
作者 熊云峰 陈章兰 叶家玮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4年第1期103-106,共4页
采用有限元法,从具有内应力的单元物理方程出发,推导出内应力对刚度产生影响,进而建立了内应力对结构模态影响程度的表达式.以二节点杆件为例,通过对比有无内应力情况下刚度矩阵,证实内应力不仅影响结构刚度,进而使结构振动固有频率发... 采用有限元法,从具有内应力的单元物理方程出发,推导出内应力对刚度产生影响,进而建立了内应力对结构模态影响程度的表达式.以二节点杆件为例,通过对比有无内应力情况下刚度矩阵,证实内应力不仅影响结构刚度,进而使结构振动固有频率发生偏离.而且,还会滋生出新的振动模态,验证了内应力影响模态理论的准确性;以焊缝的残余应力作为内应力实例,船体舱段为结构实例,比较不同焊接残余应力水平下结构二阶垂向振动的频率,数值验证了内应力对结构模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应力 结构 动力学性能 理论及数值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FD技术的船舶设计决策方法
18
作者 熊云峰 陈章兰 袁红莉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4-47,共4页
在船舶设计决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船东的需求,以实现"船东至上"的设计理念。根据这一原则,针对船舶设计方案决策问题的具体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QFD技术的船舶设计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QFD技术将船东需求和船舶设计决策... 在船舶设计决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船东的需求,以实现"船东至上"的设计理念。根据这一原则,针对船舶设计方案决策问题的具体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QFD技术的船舶设计决策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QFD技术将船东需求和船舶设计决策指标有机结合起来,构建了船舶设计决策质量屋,计算出了船舶设计决策指标的权重;然后运用信息熵原理建立了船舶设计决策模型,并根据模型求解结果对船舶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劣排序。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充分体现了"船东至上"的设计理念,计算过程简单、实用性强,为船舶设计决策问题提供了一种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设计 决策方法 质量功能配置 质量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载荷下不同微观结构浮力材料力学特性研究
19
作者 高博 陈章兰 +2 位作者 孙承猛 王景泽 崔维成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29-1541,共13页
基于多次夹杂方法,给出含不同规格微珠的浮力材料有效弹性模量微分计算公式;以生产批次微珠内外径之比平均值为基准,提出不同规格微珠数量确定的简化方法;考虑微珠壁厚、体积分数、大小等因素,提出微珠破坏准则;通过构建三维细观单胞模... 基于多次夹杂方法,给出含不同规格微珠的浮力材料有效弹性模量微分计算公式;以生产批次微珠内外径之比平均值为基准,提出不同规格微珠数量确定的简化方法;考虑微珠壁厚、体积分数、大小等因素,提出微珠破坏准则;通过构建三维细观单胞模型进行数值分析,研究不同微观结构(微珠体积占比、外径、壁厚)对浮力材料有效弹性模量的影响;针对微珠微观结构,设置不同单一变量,分析不同变量对浮力材料压缩强度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数值分析能够有效分析浮力材料的有效弹性模量,压缩强度与试验结果相契合。通过试验和数值分析较好地验证了破坏准则。本文可为高性能全海深浮力材料的优化设计和研制以及安全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力材料 弹性模量 破坏准则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气船C型液罐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帅 陈章兰 《江苏船舶》 2010年第2期23-24,44,共3页
液化气船液罐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液罐的结构形式和尺度。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3170m3的半冷半压式液化气船的双联C型圆筒液罐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建立了液罐有限元三维结构模型,划分网格和加载载荷后,在一定液罐壳厚度下进行有限... 液化气船液罐设计的主要内容是确定液罐的结构形式和尺度。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3170m3的半冷半压式液化气船的双联C型圆筒液罐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建立了液罐有限元三维结构模型,划分网格和加载载荷后,在一定液罐壳厚度下进行有限元数值计算,得出了液罐各部位变形分布云图和应力分布云图,提高了液罐的设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液罐 有限元分析 应力 液化气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