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薯脱毒苗增产效果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应东 张雄坚 +4 位作者 郑平 黄宏城 冯祖虾 谢春生 陈朝贵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0-14,共5页
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出的甘薯脱毒苗不同世代田间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甘薯脱毒苗增产效果显著,商品薯率明显提高,薯块粗裂变形等症状减轻或消失,随着世代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至接近大田原种。如胭脂薯第1代增产58.8%-162.... 茎尖组织培养技术培养出的甘薯脱毒苗不同世代田间鉴定试验结果表明:甘薯脱毒苗增产效果显著,商品薯率明显提高,薯块粗裂变形等症状减轻或消失,随着世代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至接近大田原种。如胭脂薯第1代增产58.8%-162.1%、第2代增产61.8%-134.9%;广薯16第1代增产16.4%-35.6%、第2代增产9.7%-32%、第3代增产8.4%-20.7%;普薯6号商品薯率第1代提高0.5-40倍、第2代提高0.3-26.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脱毒苗世代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毒甘薯的培养及生产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应东 张锦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1-12,共2页
脱毒甘薯的培养及生产技术陈应东张锦就(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牧业国际合作公司)甘薯营养成分丰富,近年在国际上被誉为保健食品而受到广泛关注。我国是产薯大国,甘薯种植面积占世界的90%左右,产... 脱毒甘薯的培养及生产技术陈应东张锦就(广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广州510640)(广东省农牧业国际合作公司)甘薯营养成分丰富,近年在国际上被誉为保健食品而受到广泛关注。我国是产薯大国,甘薯种植面积占世界的90%左右,产量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甘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脱毒苗 培养 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薯区甘薯脱毒苗生产体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雄坚 房伯平 +3 位作者 黄宏城 陈应东 谢春生 林美莺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9年第1期7-9,共3页
通过对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苗培养和繁苗技术与方法的研究,建立了南方薯区甘薯脱毒苗生产体系,该体系繁殖效率高、种苗容量大、成本低,并初步划分了各级种薯(苗)分级标准和生产要求。
关键词 甘薯 脱毒苗 生产体系 无性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调整量新型高承轨台无砟轨道受力特性 被引量:3
4
作者 任娟娟 刘伟 +3 位作者 庞玲 江万红 陈应东 刘明明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1-35,46,共6页
研究目的:为有效解决隧道内无砟轨道上拱病害,基于双块式无砟轨道,提出一种大调整量新型高承轨台无砟轨道。通过ANSYS和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精细化的静、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工况下新型高承轨台无砟轨道的受力特性,并与双块式... 研究目的:为有效解决隧道内无砟轨道上拱病害,基于双块式无砟轨道,提出一种大调整量新型高承轨台无砟轨道。通过ANSYS和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精细化的静、动力学有限元模型,研究不同工况下新型高承轨台无砟轨道的受力特性,并与双块式无砟轨道对比分析。研究结论:(1)在列车静荷载和基础上拱变形作用下,新型高承轨台无砟轨道的受力变形和双块式无砟轨道无太大区别,轨道结构最大应力和位移均满足普通无砟轨道设计要求;(2)通过打磨轨枕块实现轨道结构垂向-50~0 mm的向下大调整量,满足结构最大应力和位移限值要求;(3)在列车动荷载作用下,新型高承轨台无砟轨道与双块式无砟轨道的各项动力响应指标均相差不大;新型无砟轨道打磨前后的轨道结构动力响应无明显区别,基础上拱后通过打磨轨枕块调整轨道结构,对高速列车行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显著提升;(4)针对隧道内无砟轨道上拱问题,本研究可为隧道内无砟轨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有限元法 轨道板上拱 大调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苗病毒嫁接鉴定试验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雄坚 陈应东 +2 位作者 冯祖虾 郑平 黄宏城 《广东农业科学》 CSCD 1994年第1期14-15,共2页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苗病毒嫁接鉴定试验张雄坚,陈应东,冯祖虾,郑平,黄宏城(广东省农科院旱作所广州510640)甘薯是重要的无性繁殖作物,近年来国内外部在开展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研究。病毒鉴定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病毒鉴定方...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脱毒苗病毒嫁接鉴定试验张雄坚,陈应东,冯祖虾,郑平,黄宏城(广东省农科院旱作所广州510640)甘薯是重要的无性繁殖作物,近年来国内外部在开展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研究。病毒鉴定是其重要内容之一。病毒鉴定方法主要有血清鉴定(FLISA)、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脱毒苗 病毒 嫁接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甘薯组培脱毒苗田间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平 张雄坚 +2 位作者 陈应东 冯祖虾 陈朝贵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5期12-15,共4页
采用复因子随机区组排列方差分析法,对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的多个符合生产要求的广东甘薯栽培品种脱毒苗进行产量和其它性状的田间比较试验。两个试点的结果表明,脱毒苗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其中广州点鲜薯增产幅度为15.7-100.7... 采用复因子随机区组排列方差分析法,对通过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出的多个符合生产要求的广东甘薯栽培品种脱毒苗进行产量和其它性状的田间比较试验。两个试点的结果表明,脱毒苗增产效果十分显著,其中广州点鲜薯增产幅度为15.7-100.7%;湛江点4.5—76.2%。同时,薯块商品率也得到极大的提高。这一新技术的研究和利用,将有助于我省甘薯生产方式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组织培养 脱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试管苗快速繁殖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雄坚 陈应东 冯祖虾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10-10,共1页
甘薯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首位。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甘薯科研和生产水平我们开展了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繁殖试管苗的研究。结果表明: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再生苗一旦成功,便极易进行繁殖,无论是组织培养试管微... 甘薯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面积和总产均居世界首位。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甘薯科研和生产水平我们开展了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和繁殖试管苗的研究。结果表明: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再生苗一旦成功,便极易进行繁殖,无论是组织培养试管微繁殖还是移栽到温室里繁殖,其成苗率都很高,粗生性与大田苗相似。这给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试管苗的种质保存、交流及生产推广提供了依据。一、试管苗微繁殖首先把由甘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而成的甘薯试管苗(甘薯茎尖分生组织试管苗)切成单节,接种在不含激素的 MS 基本培养基上培养成苗(切段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茎尖 试管苗 繁殖 分生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大调整量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受力特性
8
作者 任娟娟 杨轲昕 +1 位作者 陈应东 刘伟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27,40,共7页
研究目的:为解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沉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大调整量单元板式无砟轨道,该新型轨道可重复使用,单次最大可向上调整176 mm。基于有限元法,本文建立新型轨道结构静力学模型和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该轨道在不... 研究目的:为解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沉降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型大调整量单元板式无砟轨道,该新型轨道可重复使用,单次最大可向上调整176 mm。基于有限元法,本文建立新型轨道结构静力学模型和车辆-轨道垂向耦合动力学模型,分析该轨道在不同支撑条件下结构内部受力情况、临时支撑条件下车辆限速值、调高后轨道的动力响应和温度作用下结构内部受力情况。研究结论:(1)临时支撑条件下,垫块数量由4块增至12块,轨道拉压应力逐渐变小,且最大钢轨垂向加速度随速度的提升而增加,建议临时支撑时选用12块垫块,列车通行速度不超过120 km/h;(2)在调高高度0~15 cm且整体升降温50℃条件下,自密实混凝土、轨道板、底座板最大拉应力分别为0.45 MPa、1.72 MPa、0.97 MPa;(3)轨道运营时,较正常轨道,轨道调高15 cm,动力响应无明显变化;(4)针对过渡段、复杂艰险山区等大沉降地区,本文研究可为无砟轨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大调整量 板式无砟轨道 动力响应 限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工酶分离技术在甘薯选育种方面的应用初报
9
作者 郑平 陈应东 黄宏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1年第2期10-11,共2页
用同工酶分离技术鉴定同一作物的品种间差异行之有效,而甘薯方面的工作未见报道。我们于1989年在本研究室对甘薯的不同品种。
关键词 甘薯 育种 同功酶 分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工酶分离技术在甘薯选育种方面的应用初报
10
作者 郑平 陈应东 黄宏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2期10-11,共页
【正】 用同工酶分离技术鉴定同一作物的品种间差异行之有效,而甘薯方面的工作未见报道。我们于1989年在本研究室对甘薯的不同品种、不同年份和不同激素浓度处理的试管苗植株薯块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定,其酶谱带间存在差异。(一)... 【正】 用同工酶分离技术鉴定同一作物的品种间差异行之有效,而甘薯方面的工作未见报道。我们于1989年在本研究室对甘薯的不同品种、不同年份和不同激素浓度处理的试管苗植株薯块进行了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定,其酶谱带间存在差异。(一)材料与方法采用垂直板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华南地区4个甘薯高产品种(禺北白、州农13、潮薯1号、广薯16)脱毒菌植株的不同年份(1988、1989)、不同激素浓度处理(处理1—0.5%甘露醇、处理2—5ppm K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工酶鉴定 甘薯 酶谱带 激素浓度 华南地区 过氧化物酶 材料与方法 不同品种 品种间差异 处理
全文增补中
城市轨道交通新型大调高量扣件系统设计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段玉振 王敏 +1 位作者 陈鹏 陈应东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1年第7期56-60,共5页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运营后土建结构不均匀沉降较大,常规轨道扣件系统调高量已无法满足其调高需求。文章结合工程现场需求,研发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新型大调高量扣件系统,该扣件系统调高量由原来的 30 mm 提升至 80 mm。通过对该大调高量扣...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运营后土建结构不均匀沉降较大,常规轨道扣件系统调高量已无法满足其调高需求。文章结合工程现场需求,研发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新型大调高量扣件系统,该扣件系统调高量由原来的 30 mm 提升至 80 mm。通过对该大调高量扣件系统结构受力及疲劳寿命理论分析研究,并对该扣件系统进行室内试验及线上试铺,证明新型大调高量扣件系统安全可靠,施工方便快捷,可为后续解决土建结构不均匀沉降较大问题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结构沉降 扣件系统 调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不同的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对比
12
作者 陈应东 赵宏升 +3 位作者 许三恩 杨丛芳 孔令通 张炳志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7期205-206,共2页
目的 :探讨分析用不同的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10例患者随机分为1组、2组和3组。为1组的30例患者使用股骨近... 目的 :探讨分析用不同的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10例患者随机分为1组、2组和3组。为1组的30例患者使用股骨近端解剖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2组的46例患者使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进行治疗,为3组的34例患者使用改良的Gamma形髓内针内固定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1组、2组、3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分别为66.7%、78.3%、94.1%。3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1组、2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改良的Gamma形髓内针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粗隆间骨折 内固定术 髓内固定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预制H型板柱组合轨道结构的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段玉振 吴建忠 +1 位作者 刘观 陈应东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场停车库内立柱检查坑的立柱基本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形式,少数采用钢立柱或者预制混凝土小立柱结构。常规立柱方案存在施工作业环节多、施工精度不易控制、施工进度缓慢、施工质量不易控制等问题,难以满足城市轨道...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场停车库内立柱检查坑的立柱基本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形式,少数采用钢立柱或者预制混凝土小立柱结构。常规立柱方案存在施工作业环节多、施工精度不易控制、施工进度缓慢、施工质量不易控制等问题,难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施工工期、施工精度、美观性要求。系统调研了常规现浇混凝土立柱方案、钢立柱方案、预制混凝土小立柱方案在设计、施工精度控制、施工质量控制及工程造价等方面的优缺点,研发了一种预制H型板柱组合轨道结构方案。相较于常规方案,此方案有简化作业环节、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施工精度、提升施工效率、增强其美观性等特点,最大限度实现了结构装配化,为解决库内立柱检查坑结构的相关问题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混凝土立柱 预制 板柱组合轨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交通企业职工民主管理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临庆 陈应东 《中国水运》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国有交通企业 法人治理结构 职工民主管理 民主观念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条折痕对DI弹条大圆弧断裂的影响
15
作者 王敏 段玉振 +1 位作者 陈应东 张宏亮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8-32,共5页
为研究地铁DTⅥ2型扣件DI弹条大圆弧存在折痕后弹条大圆弧发生异常断裂的影响因素,分别建立大圆弧无折痕、有折痕两种DI弹条模型,代入精细化扣件系统有限元模型,考虑不同线路形式、车速组合设置12种工况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对比分析折痕... 为研究地铁DTⅥ2型扣件DI弹条大圆弧存在折痕后弹条大圆弧发生异常断裂的影响因素,分别建立大圆弧无折痕、有折痕两种DI弹条模型,代入精细化扣件系统有限元模型,考虑不同线路形式、车速组合设置12种工况进行动力学仿真计算,对比分析折痕对DI弹条应力分布的影响,并按照第四强度理论分析弹条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各工况下,弹条无折痕时,最大Mises应力均出现在前拱小圆弧内侧,未达到弹条材料的屈服强度,弹条没有发生断裂的风险;弹条有折痕时,最大Mises应力均出现在弹条折痕位置,产生应力集中;弹条铺设在小半径曲线区段或列车运行速度大于等于120 km/h时,在列车周期性冲击荷载作用下,弹条在折痕处有异常断裂风险。弹条生产厂家应调整生产工艺,消除弹条出厂初始缺陷,确保弹条平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弹条 折痕 数值模拟 应力集中 屈服强度 断裂失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