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术前微信视频宣教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陆信燕 瞿晶晶 赵焕利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术前微信视频宣教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加速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南通瑞慈医院收治的126例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术前微信... 目的探讨术前微信视频宣教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加速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南通瑞慈医院收治的126例行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术前微信视频宣教干预。对比2组的术后恢复指标、一般自我效能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导尿管拔出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出院3个月后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评分,以及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自评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将术前微信视频宣教应用于行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可促进其术后康复,提升其一般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生活质量,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术前微信视频宣教 加速康复护理 一般自我效能感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口收集袋在带“T”管引流出院患者延续风险管理的运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小琴 陆信燕 +1 位作者 宋赛花 葛平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4期2280-2282,共3页
目的探讨伤口收集袋在带"T"管引流出院患者延续风险管理应用的效果。方法将79例带"T"管出院患者分为常规组38例,管理组41例。出院时常规组由医生常规用敷料固定,管理组由专科护士使用伤口收集袋进行"T"... 目的探讨伤口收集袋在带"T"管引流出院患者延续风险管理应用的效果。方法将79例带"T"管出院患者分为常规组38例,管理组41例。出院时常规组由医生常规用敷料固定,管理组由专科护士使用伤口收集袋进行"T"管管理。比较两组"T"管引流出院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组"T"管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伤口收集袋在带"T"管引流出院患者中能有效固定,保护皮肤,减少就医次数,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口收集袋 T管引流 延续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化活动方案干预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瞿晶晶 陆信燕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2年第9期66-69,共4页
目的探讨量化活动方案干预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42例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量化活动方案干预... 目的探讨量化活动方案干预在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行结直肠癌手术治疗的患者84例,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作两组,对照组42例术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2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量化活动方案干预,干预4周后,对比两组的术后疼痛情况与活动距离、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7 d时,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活动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4.76%,低于对照组的19.05%(P<0.05);观察组首次肛门排气、排便、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4周时的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结直肠癌生活质量专用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量化活动方案干预应用于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可减轻其术后疼痛感、延长活动距离,并且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恢复时间、提升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活动方案 结直肠癌 术后 康复 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防性肠造口患者术后发生造口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
4
作者 施云云 瞿晶晶 陆信燕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年第11期130-132,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肠造口术后患者发生造口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瑞慈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20例接受预防性肠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术后发生造口缺血的危险因素采取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 目的探讨预防性肠造口术后患者发生造口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瑞慈医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120例接受预防性肠造口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术后发生造口缺血的危险因素采取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120例行预防性肠造口术患者的造口缺血率为35.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造口缺血与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居住地、造口类型、腹腔压力、手术类型和造口直径均有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岁)、造口类型(袢式)、腹腔压力(高腹压)、造口直径(≤2指)及手术类型(急诊)均是行预防性肠造口术的患者在术后发生造口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患者的年龄、造口类型、腹腔压力、手术类型和造口直径均是影响行预防性肠造口术的患者在术后发生造口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医师需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及其危险因素选择合理的造口构造和类型来预防或减少术后造口缺血的发生,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性肠造口 造口缺血 危险因素 预防策略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宣教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护理中的效果
5
作者 阴爱华 陆信燕 张爱梅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1年第12期166-168,共3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后护理中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宣教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南通瑞慈医院于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8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在术后护理中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宣教对其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以南通瑞慈医院于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88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宣教。比较2组患者的癌症知识掌握情况、自我护理能力及遵医行为。结果出院后6个月,2组的癌症知识需求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出院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低(P均<0.05);2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出院前升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比对照组高(P均<0.05);2组的遵医行为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出院前(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健康宣教可提升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改善其遵医行为,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微信平台 健康宣教 自我护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