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不同农作方式对土壤轻组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卫霞 杨光 +1 位作者 阿丽娅•阿力木 王振锡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477-2482,共6页
【目的】探索新疆阿克苏地区农田改建为果园或果农间作后,对土壤轻组有机碳的影响。【方法】采集小麦地、枣园及枣麦间作园土壤,测定土壤轻组、重组有机碳含量。【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在0~30 cm土层中均存在显... 【目的】探索新疆阿克苏地区农田改建为果园或果农间作后,对土壤轻组有机碳的影响。【方法】采集小麦地、枣园及枣麦间作园土壤,测定土壤轻组、重组有机碳含量。【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轻组有机碳含量在0~30 cm土层中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0~100 cm土壤深度内,土壤轻组有机碳的平均含量为枣园>枣麦间作>小麦。农田转变为果园或果农间作后,土壤中轻组有机碳含量显著增加了46.12%和9.45%,而轻组有机碳储量则表现为农田转变为果园后增加了25.10%,农田转变为果农间作园后下降了4.88%。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轻组有机碳及其分配比例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下降,重组有机碳分配比例则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结论】农田转变为果园或果农间作后,虽然显著增加了0~30 cm土层的轻组有机碳含量,而且在0~40 cm土层,轻组有机碳及重组有机碳增加均是总有机碳积累的重要来源,但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轻组有机碳的作用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轻组有机碳 枣园 枣麦间作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