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钱永 张兆吉 +3 位作者 费宇红 陈京生 张凤娥 王昭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90-897,共8页
浅层地下水是华北平原最重要的水资源,对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制约性作用。本文基于"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调查评价"项目研究资料与成果,以行政区为单元,计算了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开采资源量,评价了其资源潜力,在此... 浅层地下水是华北平原最重要的水资源,对农业、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制约性作用。本文基于"华北平原地下水可持续利用调查评价"项目研究资料与成果,以行政区为单元,计算了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开采资源量,评价了其资源潜力,在此基础上定性分析了浅层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总开采资源量为202.94×108m3·a-1,开采资源模数为14.58×104m3·a-1·km-2,区域分布不均,呈西部山前平原及沿黄平原高、中东部平原低的规律。浅层地下水开采潜力系数为1.15,总体上采补平衡,开采潜力一般,但空间分布不均,最高值为滨州地区的5.16和天津地区的4.18,较低的为石家庄地区的0.72和廊坊地区的0.75。可持续利用潜力分析表明,华北平原浅层地下水已基本无开发利用潜力,尤其浅层淡水,局部地区超采现象严重,可持续利用潜力不容乐观;但微咸水、咸水开采潜力(较)大,其中河北平原咸水、微咸水开采资源潜力近35×108 m3·a-1,在开发利用技术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增大开发利用率,提高区内浅层地下水可持续利用潜力。该研究可为实现华北平原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农业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浅层地下水 开采潜力 可持续利用 超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在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钱永 邵益森 +3 位作者 曹钟义 危由春 习伟宏 严俊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5期395-399,共5页
目的:观察并探讨Cox-2在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ox-2在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再通过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及应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SC236)进行干预的方法,观察SC236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活性、致瘤... 目的:观察并探讨Cox-2在舌鳞癌细胞(Tca8113)增殖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检测Cox-2在Tca8113细胞中的表达;再通过建立裸鼠荷瘤模型及应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SC236)进行干预的方法,观察SC236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活性、致瘤性和成瘤速度的影响。结果:在Tca8113细胞中存在Cox-2的表达;将Tca8113细胞接种于裸鼠颈部皮下可成功诱导出组织学形态与人舌鳞癌基本一致、且表达Cox-2的移植瘤。SC236能够显著抑制Tca8113细胞及其诱导的移植瘤的生长(P<0.01),并明显延缓Tca8113细胞的成瘤速度(P<0.05)。结论:Cox-2在Tca8113细胞的增殖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Cox-2特异性抑制剂可显著抑制Tca8113细胞及其诱导的移植瘤的增殖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X-2 TCA8113细胞 SC236 细胞增殖 移植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二(苯并咪唑-2-基)-2-(N-乙基咔唑-3-基)乙烯的合成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钱永 王建军 +1 位作者 张蓉 徐燕梅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0-665,共6页
以六氢吡啶为催化剂,通过Vilsmerier-Haack和Knoevenagel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芳稠杂环化合物1,1-二(苯并咪唑-2-基)-2-(N-乙基咔唑-3-基)乙烯,产率为72.53%。利用元素分析、FT-IR、UV-Vis、1H NMR、溶液和固体荧光光谱、循环伏安(CV)... 以六氢吡啶为催化剂,通过Vilsmerier-Haack和Knoevenagel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芳稠杂环化合物1,1-二(苯并咪唑-2-基)-2-(N-乙基咔唑-3-基)乙烯,产率为72.53%。利用元素分析、FT-IR、UV-Vis、1H NMR、溶液和固体荧光光谱、循环伏安(CV)分析、TG-DTA热分析研究了产物的结构、光学特性、电化学特性和热稳定性。该化合物在DMF、DMSO和DCM 3种溶剂的稀溶液中均具有290 nm和375 nm两处紫外吸收峰以及470 nm处的蓝绿色荧光发射。不同DMSO和DCM体积比的混合溶剂的溶液荧光表明,该化合物具有明显的AIE荧光效应。固体荧光光谱表明,产物在327 nm和436 nm有两处激发峰,最大发射峰位于484 nm,相比于溶液荧光发生了红移现象。由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计算获得产物的能隙为2.79 eV,电离势为5.43 eV,电子亲和势为2.85 eV,表明产物具有良好的电子传输能力。TG/DTA测试结果显示目标产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KNOEVENAGEL反应 AIE效应 荧光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环境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研究现状 被引量:6
4
作者 钱永 张兆吉 +2 位作者 费宇红 王春晓 陈京生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6期86-90,共5页
有机化工产品的广泛使用和不当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有机污染。其中,地质环境有机污染研究,尤其是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和研究广泛开展。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有机污染尤其是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研究现状,认为目前该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 有机化工产品的广泛使用和不当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有机污染。其中,地质环境有机污染研究,尤其是地下水有机污染调查和研究广泛开展。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关于有机污染尤其是挥发性有机污染的研究现状,认为目前该方面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地下水中有机污染方面,非饱和带中挥发性有机污染及土、孔、水共存的特性对其该种运移的影响研究则正在广泛兴起,并正在成为有机污染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气液二相关系 氯代烃 地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黑KN-B的M^(n+)/H_2O_2型高级氧化脱色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钱永 黄天寅 +2 位作者 程宏英 王东田 黄勇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0年第2期1-4,共4页
开展Mn+(Fe2+、Fe3+、Co2+、Cu2+)/H2O2型高级氧化体系对活性黑染料KN-B的氧化脱色研究。发现实验条件下经典Fenton体系(Fe2+/H2O2)对KN-B脱色效果随酸性增强、反应时间延长、反应温度升高和初始染料浓度降低增加;在pH=7,T=25℃,KN-B、H... 开展Mn+(Fe2+、Fe3+、Co2+、Cu2+)/H2O2型高级氧化体系对活性黑染料KN-B的氧化脱色研究。发现实验条件下经典Fenton体系(Fe2+/H2O2)对KN-B脱色效果随酸性增强、反应时间延长、反应温度升高和初始染料浓度降低增加;在pH=7,T=25℃,KN-B、H2O2与催化剂Fe2+初始浓度比例为1∶5∶1.6时,100 min脱色率可达96.60%。分别进行pH=3,7和10条件下Fe3+/H2O2、Co2+/H2O2、Cu2+/H2O2体系对KN-B的脱色研究,结果表明与Fe2+/H2O2高级氧化体系相比,Co2+/H2O2体系脱色效果不明显,而Fe3+/H2O2和Cu2+/H2O2分别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可在短时间内达到更高的脱色率。初始pH=7,50 min后Fe3+/H2O2体系脱色率可达98%以上,该体系更适于KN-B氧化脱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染料 活性黑KN-B 高级氧化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芯与秸秆作为缓释碳源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徐丽 钱永 崔鹏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72-377,共6页
目的 为解决低C/N污水中碳源不足的问题,探究以玉米芯与秸秆作为固体缓释碳源的可能性。方法 分别使用NaOH溶液、H2O2溶液及NaOH与H2O2的混合液对玉米芯与秸秆进行改性,通过静态试验测定改性后固体碳源的质量变化,分析改性后固体碳源的... 目的 为解决低C/N污水中碳源不足的问题,探究以玉米芯与秸秆作为固体缓释碳源的可能性。方法 分别使用NaOH溶液、H2O2溶液及NaOH与H2O2的混合液对玉米芯与秸秆进行改性,通过静态试验测定改性后固体碳源的质量变化,分析改性后固体碳源的浸出液中COD、NH_(4)^(+)-N、TN、TP的释放规律,对改性后固体碳源的可生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 经过预处理后的固体碳源释碳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经过碱处理组的质量减少最为明显,经过碱处理后的玉米芯具有良好、持久的释碳能力,氮磷的释放量几乎可忽略不计,经过碱处理后的玉米芯和秸秆的可生化性均有所提高,玉米芯的可生化性能增强更明显,更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结论 经过碱性溶液处理后的玉米芯更适于作为固体缓释碳源应用于低C/N污水的脱氮除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C/N污水 固体缓释碳源 玉米芯 秸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Ⅱ))的丙烯酸桥联双核配合物及醋酸、2,4,6-三甲基吡啶三元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7
作者 钱永 王建军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12年第1期76-80,共5页
在温和条件下合成了Cu(Ⅱ)的丙烯酸双核配合物[Cu2(C3H3O2)4].H2O和醋酸、2,4,6-三甲基吡啶三元配合物[Cu(C2H3O2)2(C8H11N)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测试表征了该两种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并用溶解度、电导率测试等... 在温和条件下合成了Cu(Ⅱ)的丙烯酸双核配合物[Cu2(C3H3O2)4].H2O和醋酸、2,4,6-三甲基吡啶三元配合物[Cu(C2H3O2)2(C8H11N)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测试表征了该两种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并用溶解度、电导率测试等物理化学手段对配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Ⅱ) 丙烯酸 醋酸 吡啶 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糖及木糖醇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吸附研究
8
作者 钱永 戴军 彭奇均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食品与生物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9-83,共5页
研究了50℃时木糖和木糖醇共存体系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竞争吸附的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行为,得出两者等温吸附均为优惠吸附,给出了两者的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研究两者不同质量浓度混合样品的动力学吸附过程,得出两者的动力学吸附速率方... 研究了50℃时木糖和木糖醇共存体系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竞争吸附的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行为,得出两者等温吸附均为优惠吸附,给出了两者的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研究两者不同质量浓度混合样品的动力学吸附过程,得出两者的动力学吸附速率方程.结果验证了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木糖醇结晶母液中木糖与木糖醇的相互分离行为,为木糖醇吸附分离工程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糖 木糖醇 离子交换树脂 竞争吸附 等温吸附 动力学吸附 吸附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地下咸水垂向变化及机理探讨 被引量:17
9
作者 费宇红 张兆吉 +3 位作者 宋海波 钱永 陈京生 孟素花 《水资源保护》 CAS 2009年第6期21-23,共3页
为探讨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对供水安全的影响和地下水水质的变化趋势,采用地下水水质动态监测、地面物探现场试验和成井物探等大量的实测资料验证地下水咸水下移的事实,并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开采利用状况等方面,对咸... 为探讨华北平原地下水开采对供水安全的影响和地下水水质的变化趋势,采用地下水水质动态监测、地面物探现场试验和成井物探等大量的实测资料验证地下水咸水下移的事实,并从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位下降和地下水开采利用状况等方面,对咸淡水界面下移的机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咸淡水界面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下移约10-20 m,开采地下水造成上下层水头压力变化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地下咸水 咸淡水界面 垂向变化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色谱分离过程的吸附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彭奇均 徐玲 +2 位作者 孙培冬 钱永 杨力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20,共5页
提出了一种通过在分析型柱上测定和模拟不同温度时的柱床空隙率和吸附等温线等热力学性能的变化行为 ,来筛选和研究用于从发酵液中以色谱法分离提纯柠檬酸的固定相结构的方法。
关键词 色谱 分离 柠檬酸 固定相 热力学性质 柱床空隙率 吸附等温线 发酵法生产 提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河平原1956年-2011年降水特征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雷廷 张兆吉 +2 位作者 费宇红 孟素花 钱永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6,41,共6页
基于海河平原28个四级子区1956年-2011年逐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趋势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海河平原年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河平原北部和南部降水最丰,中部滨海地区次之,而中部山前... 基于海河平原28个四级子区1956年-2011年逐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运用线性倾向估计、Mann-Kendall趋势检验、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海河平原年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河平原北部和南部降水最丰,中部滨海地区次之,而中部山前地带最寡;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约占全年降水量的68.7%,冬季降水量最少,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5%。研究还发现,近56年来海河平原年降水量呈现不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主要是由夏季降水量明显减少造成的。28个四级子区中,年降水量下降趋势较为显著的子区有12个,主要分布在黑龙港运东平原及西北部山前平原,而个别子区降水量变化呈现不明显的上升趋势。近56年,海河平原年降水量整体上的周期性变化不明显,但在1956年-1990年、1956年-1980年、1993年-2008年期间分别存在4a、11a和7a尺度的周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特征 线性倾向估计 MANN-KENDALL法 小波分析 海河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李迪 高众 +4 位作者 杨秋吉 钱永 张猛 谭贵芳 张立红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65-766,共2页
缺血性脑血符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溶栓治疗址循汪医学惟一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经静脉、动脉、动静脉联合溶栓、机械开通等。理论上,动脉内溶栓可住虹栓局部形成更高药物浓度。更有效的溶解血栓,减少溶栓... 缺血性脑血符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等特点,溶栓治疗址循汪医学惟一证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经静脉、动脉、动静脉联合溶栓、机械开通等。理论上,动脉内溶栓可住虹栓局部形成更高药物浓度。更有效的溶解血栓,减少溶栓药物的用世及由此带来的不良反应,但由于技术和没备的要求,限制了动脉内溶栓的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溶栓治疗 急性脑梗死 临床研究 动静脉联合溶栓 动脉内溶栓 治疗方法 机械开通 药物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灰色聚类法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亚松 张兆吉 +3 位作者 费宇红 钱永 孟素花 郭春艳 《水资源保护》 CAS 2012年第5期25-28,共4页
选择50项地下水评价指标,利用灰色聚类法对滹沱河冲洪积扇平原区地下水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发现由于参评指标中痕量指标较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通过修正其聚类权的计算方法将原有方法加以改进,得出结论:区内绝大多数地区水质状况良好,影... 选择50项地下水评价指标,利用灰色聚类法对滹沱河冲洪积扇平原区地下水质量状况进行评价,发现由于参评指标中痕量指标较多,导致评价结果失真。通过修正其聚类权的计算方法将原有方法加以改进,得出结论:区内绝大多数地区水质状况良好,影响区域地下水质量的指标主要为溶解性总固体、总硬度、硝酸盐氮等无机指标,水质较差区主要分布在城区、城镇周围区、排污河道两侧、地表污染水体分布区及引污水灌溉农田地区。指出工农业发展及人类活动加剧是造成研究区水质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质量评价 灰色聚类法 聚类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色谱分离的动力学模拟 被引量:5
14
作者 彭奇均 徐玲 +2 位作者 孙培冬 杨力 钱永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5-388,共4页
报道一种在考虑柱床空隙率变化的条件下变温色谱动力学研究和参数测定的方法 .以柠檬酸的提纯分离为实验例子 ,在分析柱上测定各模型参数 ,用这些热力学参数加入到平衡分散模型中 ,模拟在大型生产柱上的动力学行为 。
关键词 平衡分散模型 柱床空隙率 动力学模拟 柠檬酸 分离 变温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猛 高众 +3 位作者 谭贵芳 刘智刚 钱永 张翼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29期103-106,共4页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大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检测两组患者的甲胎蛋白(AFP)、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水平,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FP、ALT及AS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发生了恶心、呕吐、腹泻、皮疹、骨髓抑制、发热、疼痛等并发症,两组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可明显提高效果,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肝动脉化疗栓塞 微波消融 原发性肝癌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大棚种植区土壤与地下水中典型有机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4
16
作者 雷廷 崔向向 +3 位作者 张兆吉 费宇红 李亚松 钱永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87-994,共8页
在对石家庄某蔬菜大棚种植区进行采样测试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表层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依托美国环保局(U.S.EPA)所提健康风险评价四步法,以菜农为敏感人群,尝试开展蔬菜大棚种植区的健康风险评价工作。在评价过程中,主要考虑经口... 在对石家庄某蔬菜大棚种植区进行采样测试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其表层土壤及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依托美国环保局(U.S.EPA)所提健康风险评价四步法,以菜农为敏感人群,尝试开展蔬菜大棚种植区的健康风险评价工作。在评价过程中,主要考虑经口摄入土壤和饮用地下水两种暴露途径,而鉴于蔬菜大棚内表层土壤与大棚周围表层土壤中污染物种类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这一事实,又将经口摄入土壤途径细分为经口摄入大棚内表层土壤和经口摄入大棚外表层土壤。评价结果显示,菜农的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目前均处于可接受风险水平;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是最主要的非致癌污染物,其非致癌风险贡献率高达84.2%,狄氏剂是最主要的致癌污染物,其致癌风险贡献率为51.35%;饮用地下水途径是最主要的非致癌风险贡献途径,其非致癌风险贡献率高达94.42%;经口摄入棚外表层土壤途径是最主要的致癌风险贡献途径,其致癌风险贡献率为4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大棚种植 健康风险评价 土壤 地下水 有机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老年患者颈动脉狭窄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迪 高众 +2 位作者 王苏平 钱永 杨秋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00-1101,共2页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不断完善,使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发展迅速。2010年CREST试验显示,不论是症状性还是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CAS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的脑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的综合风险无显著差异。而CEA的心...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不断完善,使颈动脉支架成形术(CAS)发展迅速。2010年CREST试验显示,不论是症状性还是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CAS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的脑卒中、心肌梗死和死亡的综合风险无显著差异。而CEA的心肌梗死管理指南中,明确指出CAS可作为CEA的替代治疗,尤其是在颈部解剖特点不适合完成CEA的患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24例行CA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这一微创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 血管内治疗技术 老年患者 内支架成形 临床分析 皮血管 颈动脉支架成形术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地下水脆弱性演变及对埋深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4
18
作者 孟素花 费宇红 +3 位作者 张兆吉 钱永 李亚松 刘中培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6期78-81,93,共5页
人类长期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埋深增大,进而引起地下水脆弱性变化,这对采取合理的地下水保护措施具有指导意义。应用改进的DRASTIC模型对华北平原1959年、1984年和2005年地下水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地下水脆... 人类长期大规模开发利用地下水,使地下水位埋深增大,进而引起地下水脆弱性变化,这对采取合理的地下水保护措施具有指导意义。应用改进的DRASTIC模型对华北平原1959年、1984年和2005年地下水脆弱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华北平原地下水脆弱性以一般脆弱性、较低脆弱性和较高脆弱性为主,低脆弱性和高脆弱性所占比例较小;与1959相比,2005年低脆弱性区和较低脆弱性区面积增大,一般脆弱性区、较高脆弱性区和高脆弱性区面积减少;与1984年-2005年相比地下水脆弱性各级面积变化速率远大于1959年-1984年。地下水脆弱性降低程度与地下水位降幅呈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脆弱性 分布特征 演化特征 地下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不同时间段预防性行TACE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翼 高众 +3 位作者 钱永 张猛 谭贵芳 刘智刚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1期48-49,共2页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不同时间段预防性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疗效。方法 60例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8~12周给予TACE治疗,...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不同时间段预防性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疗效。方法 60例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8~12周给予TACE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4周给予TACE治疗,间隔4周后对两组患者再次实施TACE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复发8例,复发率为26.67%;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复发2例,复发率为6.67%;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0,P<0.05)。对照组患者发生上腹部疼痛15例,发热12例,消化道症状10例;观察组患者发生上腹部疼痛16例,发热13例,消化道症状1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7、0.0686、0.0733,P>0.05)。结论与术后8~12周实施TACE治疗相比,原发性肝癌根治性切除术后4周实施TACE治疗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根治性切除术 预防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给水度在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费宇红 简明 +3 位作者 张兆吉 钱永 陈京生 李亚松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10年第A02期55-57,共3页
在水位变动带内以岩性厚度为权重计算的给水度称为综合给水度。由于地下水位下降,不同均衡期给水度也随水位变动带而发生变化,地下水资源评价精度受其影响。依据华北平原2800个水文地质钻孔、4850个地下水位统测数据及均衡初期的地下... 在水位变动带内以岩性厚度为权重计算的给水度称为综合给水度。由于地下水位下降,不同均衡期给水度也随水位变动带而发生变化,地下水资源评价精度受其影响。依据华北平原2800个水文地质钻孔、4850个地下水位统测数据及均衡初期的地下水流场资料,编绘了“华北平原地下水综合给水度分布图”,探索了水资源评价中确定水文地质参数的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华北平原地下水资源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平原 水位变动带 综合给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