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奇经理论源流与临床运用考辨
1
作者 钱会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4-7,共4页
奇经之论源自《黄帝内经》中的多篇记载。《难经》首次提出奇经八脉之名,将奇经合而论之,阐释八脉功能及其联系,论述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的区别与关联,构建了奇经八脉理论体系,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李时珍撰著《奇经八脉考》,进一步完... 奇经之论源自《黄帝内经》中的多篇记载。《难经》首次提出奇经八脉之名,将奇经合而论之,阐释八脉功能及其联系,论述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的区别与关联,构建了奇经八脉理论体系,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李时珍撰著《奇经八脉考》,进一步完善了奇经理论。明清乃至近现代众多医家的临床运用发挥,为深入认识奇经理论,解决临床疑难病证的论治用药拓展了思路。当今对奇经理论探源考证,意在阐发其理论和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经理论 黄帝内经 难经 后世影响 临床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与补肾对脾虚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脑内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钱会南 许红 沈丽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脾虚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脑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以及健脾、补肾中药对上述变化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苦降泻下、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法建立脾虚大鼠模型,检测健脾与补肾对其学习记忆及脑内SP、VIP变化的影响。... 目的探讨脾虚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和脑内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以及健脾、补肾中药对上述变化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苦降泻下、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法建立脾虚大鼠模型,检测健脾与补肾对其学习记忆及脑内SP、VIP变化的影响。结果水迷宫实验学习期和记忆期,模型组游全程时间长,错误次数多;健脾组与补肾组游全程时间短,错误次数少。跳台实验学习期和记忆期,模型组错误次数较多,潜伏期短;健脾组错误次数较少,潜伏期长;在学习期补肾组错误次数较少,潜伏期较长,但记忆期错误次数较多。模型组SP免疫阳性反应物在下丘脑腹侧核、海马CA1区、前额叶皮层显著减少;健脾组在上述脑区则显著增加;补肾组海马CA1区和前额叶皮层明显增加,但在下丘脑腹侧核减少。模型组VIP免疫阳性反应物在海马CA1区、前额叶皮层显著减少;健脾组与补肾组海马CA1区、前额叶皮层VIP免疫阳性反应物显著增加。结论脾虚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及脑内对学习记忆有促进和增强作用的SP、VIP明显下降。健脾、补肾中药对上述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模型大鼠 学习记忆 P物质 血管活性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与补肾对脑内神经肽Y水平和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钱会南 吴海霞 +2 位作者 王乐 苏俊 李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9-31,共3页
目的比较健脾与补肾对脑内神经肽(NPY)水平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苦降泻下、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法建立脾虚大鼠模型,检测下丘脑腹侧核、海马CA1区、前额叶皮层NPY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下丘脑腹侧核、海马CA1区、前额叶皮层NPY... 目的比较健脾与补肾对脑内神经肽(NPY)水平和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苦降泻下、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法建立脾虚大鼠模型,检测下丘脑腹侧核、海马CA1区、前额叶皮层NPY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下丘脑腹侧核、海马CA1区、前额叶皮层NPY免疫阳性反应物明显降低;健脾组与补肾组上述部位的NPY免疫阳性反应物明显增加。模型组下丘脑腹侧核、前额叶皮层NPYmRNA表达明显降低;健脾组与补肾组上述部位的NPY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脾虚模型脑内对学习记忆有促进作用的NPY水平和基因表达有变化,健脾与补肾可能通过调节脑内NPY水平和基因表达而影响学习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与补肾 神经肽Y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脾与补肾对脾虚模型大鼠脑内生长抑素水平和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钱会南 王乐 +1 位作者 胡雪琴 沈丽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23-24,共2页
目的比较健脾与补肾对脾虚模型大鼠脑内生长抑素(SS)水平和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苦降泻下、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法建立脾虚大鼠模型,以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检测下丘脑腹侧核、海马CA1区、前额叶皮层SS及生长抑素受体1(SSR1)mRN... 目的比较健脾与补肾对脾虚模型大鼠脑内生长抑素(SS)水平和受体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苦降泻下、饮食失节加劳倦过度法建立脾虚大鼠模型,以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法检测下丘脑腹侧核、海马CA1区、前额叶皮层SS及生长抑素受体1(SSR1)mRNA基因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上述脑区SS免疫阳性反应物及SSR1 mRNA表达阳性反应物明显降低,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健脾组与补肾组上述脑区的SS免疫阳性反应物及SSR1 mRNA表达阳性反应物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脾虚模型大鼠脑内对学习记忆有促进作用的SS水平和SSR1 mRNA基因表达有变化,健脾与补肾可能通过调节SS水平和SSR1基因表达而影响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模型 生长抑素 生长抑素受体 1 MRNA基因表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脾本质现代研究概况 被引量:22
5
作者 钱会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85-87,共3页
关键词 中医 脾本质 现代研究 消化吸收功能 血液流变学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脾汤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现状 被引量:7
6
作者 钱会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S1期23-25,共3页
关键词 归脾汤 实验研究 临床应用 十二指肠溃疡 中医中药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中医药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皮肤瘙痒症 加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泄泻之论的临床启示 被引量:10
7
作者 钱会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1-3,共3页
《黄帝内经》中有关于泄泻的论述,如"湿盛则濡泻""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肾者胃之关""肺脉……小甚为泄",这... 《黄帝内经》中有关于泄泻的论述,如"湿盛则濡泻""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肾者胃之关""肺脉……小甚为泄",这些论述阐释了泄泻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及治则治法,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泄泻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太素》在中医理论体系框架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钱会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1-3,共3页
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首倡分类研究《黄帝内经》,将《素问》《灵枢》经文分类编次并予以注释,使《内经》经文编排与学术内容趋于条理化、系统化,并具有层次性与内在逻辑推理性,初步勾勒出中医理论体系框架,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的... 杨上善撰注《黄帝内经太素》,首倡分类研究《黄帝内经》,将《素问》《灵枢》经文分类编次并予以注释,使《内经》经文编排与学术内容趋于条理化、系统化,并具有层次性与内在逻辑推理性,初步勾勒出中医理论体系框架,形成了中医理论体系的雏形,对后世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 中医理论体系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经》命门之论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钱会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期1-3,共3页
基于《难经》命门之论,如"藏男子之精,系女子之胞","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命门者,其气与肾相通",认为命门病证虚证居多,生殖诸证多责之命门,用药应着意命门特点,治水治火,皆从命门,重视命火,不忽视... 基于《难经》命门之论,如"藏男子之精,系女子之胞","神精之所舍,原气之所系","命门者,其气与肾相通",认为命门病证虚证居多,生殖诸证多责之命门,用药应着意命门特点,治水治火,皆从命门,重视命火,不忽视阴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经 命门理论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体质的现代研究方法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钱会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1-3,共3页
关键词 中医体质学说 研究方法 成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经》阴阳脉法解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钱会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3,共3页
《难经》脉法以独取寸口为基础,从阴阳角度归类脉象,以脉位的浮沉以及尺寸确定脉位,分辨脉之阴阳。《难经》阴阳脉法对后世诊脉方法具有示范意义,启迪后世"举按寻"诊法,临床可据阴阳脉法总察机体阴阳之盛衰,分候五脏之虚实,... 《难经》脉法以独取寸口为基础,从阴阳角度归类脉象,以脉位的浮沉以及尺寸确定脉位,分辨脉之阴阳。《难经》阴阳脉法对后世诊脉方法具有示范意义,启迪后世"举按寻"诊法,临床可据阴阳脉法总察机体阴阳之盛衰,分候五脏之虚实,推断疾病之逆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经 阴阳脉法 浮沉 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质因素与疾病关系述评 被引量:2
12
作者 钱会南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91-93,共3页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质,体质类型则主要阐释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的区别,以及个体对疾病易感性和发病后证候转归的差异.禀赋是人体体质的决定因素,不同... 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形成的在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面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特质,体质类型则主要阐释个体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的区别,以及个体对疾病易感性和发病后证候转归的差异.禀赋是人体体质的决定因素,不同个体体质的特征具有各自不同的遗传背景,正如〈灵枢·寿夭刚柔〉所云:"人之生也,有刚有柔,有弱有强,有短有长,有阴有阳."由于先天禀赋的不同,个体体质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征,因而个体对疾病具有不同的易感性.例如,禀赋素弱,气虚血少,性格向内,有抑郁家族史者,则是青春期女性抑郁症易发的体质类型[1];鼻咽癌家系成员体质以虚弱质为特点,癌家族史及嗜食腌熏食品为鼻咽癌的主要危险诱因[2].性别和年龄不同,体质就不同,对疾病的易感性及发病后的证候转归就存在差异,兹评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禀赋 性别 年龄 体质类型 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介宾辨体质论治特色探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钱会南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6期3-5,共3页
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关于体质的论述十分丰富,尤其是关于体质的辨析,既有理论阐发,又联系临床实际运用。如阐述体质的形成与先天因素相关,并与后天调养以及生活方式、情志因素等有密切关联;认为体质强弱是影响疾病发生及演变与预后... 张介宾在《景岳全书》中关于体质的论述十分丰富,尤其是关于体质的辨析,既有理论阐发,又联系临床实际运用。如阐述体质的形成与先天因素相关,并与后天调养以及生活方式、情志因素等有密切关联;认为体质强弱是影响疾病发生及演变与预后的要素;强调临证诊察与治疗疾病应关注体质强弱。其有关体质的论述颇具特色,仍值得当今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介宾 景岳全书 体质 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 被引量:1
14
作者 钱会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286-287,共2页
就《内经》所提出的“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之论述,对饮食五味的作用、饮食五味与体质及发病的关系、饮食五味与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内经 饮食五味 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儒门事亲》试论张从正对《内经》情志病理论的运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会南 《甘肃中医》 1999年第1期1-2,共2页
张从正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其潜心研究《内经》等典籍,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颇多独到之见。临证不仅因汗、吐、下三法的娴熟运用而驰名,而且对情志病的论治与《内经》一脉相承,且有诸多创意,发挥得淋漓尽致,独具特色。《儒门事亲... 张从正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其潜心研究《内经》等典籍,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颇多独到之见。临证不仅因汗、吐、下三法的娴熟运用而驰名,而且对情志病的论治与《内经》一脉相承,且有诸多创意,发挥得淋漓尽致,独具特色。《儒门事亲》是其代表作,本文就有关内容阐述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门事亲 张从正 内径 情志病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虚模型实验研究方法概述 被引量:26
16
作者 沈丽波 钱会南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93-95,共3页
关键词 动物模型 脾虚模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方集解》方剂学理论框架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标 孙鑫 +2 位作者 何流 席燕 钱会南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487-489,共3页
清新安医家汪昂,在继承总结前人方剂理论基础上,创作《医方集解》。其创新分类方法,以法统方,阐释方药,论说医理,将"理—法—方—药"与中医辨证论治紧密联系起来,初步形成了中医方剂学的学术体系和理论框架。对方剂学说的完... 清新安医家汪昂,在继承总结前人方剂理论基础上,创作《医方集解》。其创新分类方法,以法统方,阐释方药,论说医理,将"理—法—方—药"与中医辨证论治紧密联系起来,初步形成了中医方剂学的学术体系和理论框架。对方剂学说的完善和发展,为中医学术的继承与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体系 方剂学 医方集解 框架研究 汪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大成》对《针灸甲乙经》针刺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禹佳 孙鑫 钱会南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206-1208,共3页
《针灸大成》是继《针灸甲乙经》之后,对针灸理论的又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其在诸多方面继承与发展了《针灸甲乙经》所构建的针灸理论体系。本文立足于《针灸大成》原文,从经络腧穴、针刺手法、针刺临证理论、灸刺禁忌等方面对《针灸... 《针灸大成》是继《针灸甲乙经》之后,对针灸理论的又一次全面而系统的总结,其在诸多方面继承与发展了《针灸甲乙经》所构建的针灸理论体系。本文立足于《针灸大成》原文,从经络腧穴、针刺手法、针刺临证理论、灸刺禁忌等方面对《针灸大成》和《针灸甲乙经》进行对比,介绍《针灸大成》对《针灸甲乙经》针灸理论体系的发展和运用,说明二者在针灸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历程中举足轻重的影响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甲乙经》 《针灸大成》 针灸理论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高原多民族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类型调查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鑫 钱会南 +1 位作者 蔡舒婷 储著胜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3期71-74,共4页
目的:调查青海省高原多民族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标准化的《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对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31例多民族人群实施横断面调查。结果:131例参与调查的青海省高原少多民族地... 目的:调查青海省高原多民族地区人群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标准化的《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对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131例多民族人群实施横断面调查。结果:131例参与调查的青海省高原少多民族地区常住居民人群中平和体质23例(17.6%),偏颇体质108例(82.4%);9种体质类型中气虚质最多,其次依次为:平和质、阳虚质、阴虚质、血瘀质等。男性平和质比例较女性高,偏颇体质男性中最多的3种依次为气虚质、阳虚质和湿热质,女性最多3种为气虚质、阳虚质和血瘀质。不同民族人群体质类型分布中,少数民族的湿热质明显较汉族高。各年龄层人群体质类型分布中,气虚质分布较多,青年人群湿热质分布明显,中年人群多见血瘀质、阴虚质,老年人群中阳虚质比例偏高。结论:青海省高原少数民族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受气候特点、地理环境、民族习俗、饮食习惯等因素影响较大。进一步证实了体质是先天禀赋和后天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天环境因素对人群体质类型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体质 高原 民族 流行病学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哲学体用观探讨“肝体阴用阳”的含义 被引量:7
20
作者 何流 钱会南 《环球中医药》 CAS 2016年第10期1273-1274,共2页
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体用的含义,认为肝体就是指肝脏,即以肝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肝用就是指肝脏的功用,即肝脏主疏泄和主藏血的生理功能。并且体用一源,阴阳蕴含于肝脏之中,不可分割,肝"体阴"与"用阳"二者互为一体... 从哲学的角度探讨体用的含义,认为肝体就是指肝脏,即以肝脏为中心的生理病理系统;肝用就是指肝脏的功用,即肝脏主疏泄和主藏血的生理功能。并且体用一源,阴阳蕴含于肝脏之中,不可分割,肝"体阴"与"用阳"二者互为一体,相互为用,在生理上相互依赖,病理上相互影响,共同指导肝病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体 肝用 体用一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