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医脾本质现代研究概况
被引量: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钱会南
机构地区
北京中医药大学
出处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85-87,共3页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0171188)
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资助课题
关键词
中医
脾本质
现代研究
消化吸收功能
血液流变学
免疫功能
分类号
R2-03 [医药卫生—中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7
参考文献
30
共引文献
388
同被引文献
260
引证文献
22
二级引证文献
269
参考文献
30
1
史小林,许晴,路欣,梁元晶.
实验性脾虚证大鼠甲状腺及甲状旁腺形态学与细胞化学研究[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8,19(2):121-123.
被引量:4
2
季凤清,王秀琴,史小林,路欣,许晴.
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肾上腺形态学与细胞化学研究[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7,18(1):25-28.
被引量:11
3
刘健,戴小华,刘春丽,胡闻.
脾气虚证蛋白质代谢动态变化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5):35-37.
被引量:17
4
毛炯,贝叔英.
脾阴虚证的中医临床观察和血浆蛋白测定[J]
.浙江中医杂志,1990,25(8):363-365.
被引量:6
5
章梅,张仲海,夏天,王宗仁,孙凯,徐重明,于文彬.
四君子汤对脾虚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水平和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19(5):270-272.
被引量:45
6
肖理儒,张朝明,余蓉,李耀光,杨明均.
脾不统血证的血液流变学研究[J]
.四川中医,1991,9(9):18-19.
被引量:9
7
张万岱,姚永莉,宋于刚.
脾虚证大鼠组织中胃泌素及生长抑素含量的变化及意义[J]
.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8,6(4):223-225.
被引量:30
8
杨维益.
脾胃学说及补中益气汤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药学报,1991,6(3):3-7.
被引量:3
9
刘晓颖,陈小野,张海燕,邹世洁,潘李珍.
脾气虚证与胃粘膜P_(53)基因表达关系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9,5(3):15-18.
被引量:19
10
王秀琴,曾晓蓓,尚宏伟,王兴翠,杨进.
大鼠实验性脾虚证胃粘膜生长抑素mRNA原位杂交研究[J]
.解剖学报,1998,29(3):293-298.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77
1
沈自尹,王文健.
中医虚证辨证参考标准[J]
.临床荟萃,1987(4):189-189.
被引量:120
2
傅湘琦,侯燕鸣.
过劳和饮食失节塑造大白鼠“脾气虚证”模型胃肠粘膜变化的扫描电镜观察[J]
.解剖学杂志,1988(3):156-158.
被引量:1
3
季凤清,王秀琴,曾晓蓓,尚宏伟,李玲凤.
大鼠实验性脾虚证胰腺组织化学研究[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7,6(1):44-49.
被引量:11
4
王秀琴,杨进,刘绍杰,刘英琴,李玲风,韩秀兰,王玉慧.
大鼠实验性脾虚证胃粘膜内分泌细胞变化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2,1(1):49-56.
被引量:9
5
马建伟,徐丽梅,孟如松,郝刚,夏天.
脾虚证与胃窦粘膜D和G细胞关系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1993,20(5):41-43.
被引量:9
6
陈国志,谢国良,王广义,李延平,高亚兵.
加味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脏器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1):1-5.
被引量:13
7
熊海,张澄波,金敬善,汤汉芬.
“脾主运化”的生化研究[J]
.首都医学院学报,1989,10(1):19-22.
被引量:3
8
张燕,李玲凤,杨进,王秀琴.
大鼠实验性脾虚证胰岛A、B和D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J]
.首都医学院学报,1994,15(3):180-183.
被引量:6
9
孙弼纲,刘健,鄢顺琴,田长经,沈鹰,戴小华.
脾虚证分度定量诊断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3):135-138.
被引量:29
10
吕肖锋,逯瑞霞,叶雪清.
阳虚动物模型下丘脑β-内啡肽的改变及助阳药的作用[J]
.中医杂志,1994,35(10):619-620.
被引量:13
共引文献
388
1
潘芳,姜晓晨,刘福栋,周培培,耿嘉玮,庞博.
胰腺藏象刍议[J]
.北京中医药,2020(8):782-784.
被引量:23
2
郭华,曲瑞瑶,李利生,常延滨,孟旸,王伟,曾文红,曲柏林.
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胃肠肽及回肠电—机械活动变化及加味四君子汤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S1):135-137.
被引量:2
3
王伟,孟旸,曲瑞瑶,李利生.
加味四君子汤及P物质对脾虚证大鼠离体十二指肠活动变化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S1):130-132.
被引量:1
4
姚永莉,徐波,宋于刚,张万岱.
Significance of Experiments on the Relationship of Spleen Deficiency Syndrome with Gastrin and Somatostatin Changes[J]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2002,8(1):51-55.
被引量:3
5
孟旸,曲瑞瑶,李梦燕,刘学宗.
大鼠实验性脾虚证结肠电-机械活动及其与一氧化氮合酶的关系[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S1):69-70.
被引量:2
6
王秀琴,曾晓蓓,陈小松,尚宏伟,杨进.
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肝细胞ATP酶的组织化学研究[J]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8,7(4):25-28.
7
胡雪琴,钱会南.
脾虚证的实验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4(6):405-407.
被引量:2
8
修宗昌,罗云坚,宋阳.
DNA芯片技术与中医脾虚证研究[J]
.中医杂志,2004,45(7):488-489.
被引量:4
9
李兴琴,徐增年.
中医药动物模型研究述要[J]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2002,12(6):368-370.
被引量:3
10
梁志敏.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J]
.中医药学刊,2004,22(8):1510-1511.
同被引文献
260
1
张琳,姚冬梅,姚希贤,王娜,姚金峰,赵丽梅.
大鼠Hp相关性慢性胃炎模型的制做[J]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04,14(3):161-165.
被引量:6
2
徐珊,聂红明,朱君华,成信法,许家鸾.
乐胃饮对脾虚小鼠小肠推进运动影响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4,11(4):219-219.
被引量:3
3
陈芝喜,刘小斌,周名璐,李志强,陈津岩,林沁臻.
健脾补肾药对脾虚大鼠环核苷酸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英文)[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0):6779-6781.
被引量:3
4
孟晓东.
补肾健脾养胃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
.吉林中医药,2004,24(11):29-29.
被引量:7
5
朱小华,赵仓焕.
从脾胃论治骨质疏松症[J]
.新中医,2004,36(12):3-4.
被引量:15
6
王彩霞,李德新.
滋补脾胃法治疗痴呆大白鼠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2):27-31.
被引量:23
7
刘芳,任平,李月彩,黄熙,封吉化,张莉,马骊丽.
脾虚证与MOT的关系研究[J]
.中医药学刊,2004,22(11):2028-2030.
被引量:7
8
眭承志,周军,刘志坤.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血瘀病机的客观初步论证[J]
.中医研究,2005,18(1):30-33.
被引量:50
9
何淑嫦,邵枫,牛侨,王生,李量.
铝染毒大鼠的学习记忆和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改变[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21-22.
被引量:9
10
程明,朱熊兆.
学习记忆的行为学研究方法[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65-66.
被引量:30
引证文献
22
1
胡雪琴,钱会南.
脾虚证的实验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4(6):405-407.
被引量:2
2
钱会南,沈丽波,胡雪琴,梁怡.
脾虚模型大鼠学习记忆障碍及归脾汤的改善作用[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3):202-204.
被引量:19
3
周志刚,彭爱芬,刘新亚,程绍民,杨海燕.
桂枝汤对脾虚大鼠Th_1/Th_2细胞漂移的干预作用[J]
.江西医药,2006,41(7):454-457.
被引量:5
4
钱会南,胡雪琴,沈丽波.
脾虚模型脑内神经肽Y水平和基因表达变化及归脾汤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1):743-745.
被引量:12
5
王乐,钱会南.
脾虚证实验研究概况[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246-247.
被引量:7
6
苏俊,钱会南.
脾虚证的信号转导及神经递质研究概述[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3):380-381.
被引量:2
7
蔡莹,蔡光先,刘柏炎,杨辉,谢勇.
生晒参超微饮片对脾虚小鼠小肠黏膜形态学的影响[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7(3):20-22.
被引量:2
8
胡娜.
升阳法对脾虚大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影响的实验研究[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8,30(1):28-30.
被引量:9
9
王锦詠.
宫颈原位癌的T淋巴细胞亚群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5):644-646.
被引量:1
10
张亚杰,韩冬,李丽静.
脾虚泄泻动物模型实验研究进展[J]
.吉林中医药,2008,28(7):542-543.
被引量:16
二级引证文献
269
1
詹菊,杨忠兰,王远敏,韦剑梅,欧阳苍鸿.
黔产苗药土党参趁鲜蒸制炮制工艺研究及炮制前后对小鼠脾虚动物模型的影响[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3,25(4):1398-1407.
被引量:4
2
赵帆,张根明,王晓阳,刘扬.
浅论中医学对胰腺实体解剖的认知过程[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2,24(8):2926-2931.
被引量:2
3
李诺,李依聪,张玮,卫博文,苏泽琦,丁霞,李健.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证结合模型大鼠肝组织病理及功能变化[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7):2179-2185.
被引量:2
4
石云,张腾,陈瑜,薛红丽,傅晓东,徐隽斐,何燕铭,赵嘉晶,王文健.
恽氏中西医汇通派的传承与发展[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22,56(5):2-6.
被引量:1
5
卿磊,罗利红,马天洪.
膝骨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J]
.内蒙古中医药,2022,41(7):142-145.
被引量:3
6
郑贤辉,张孝文,王佳丽,袁颖,沈健.
基于脾肾二脏论小儿慢性腹泻与骨质疏松症关系[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11):64-68.
7
何云山,谭周进,惠华英.
食滞胃肠泄泻动物模型制备思路与评价指标[J]
.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22(3):121-125.
被引量:6
8
潘芳,姜晓晨,刘福栋,周培培,耿嘉玮,庞博.
胰腺藏象刍议[J]
.北京中医药,2020(8):782-784.
被引量:23
9
钱会南,胡雪琴,沈丽波,吴海霞.
健脾与补肾对脑内精氨酸加压素水平和基因表达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6,12(11):30-32.
被引量:3
10
钱会南,李娟,王乐,苏俊.
脾虚模型脑内C-fos水平与C-JUNmRNA表达变化及归脾汤的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2):167-169.
被引量:2
1
乔连厚,王爱蓉.
脾本质刍议[J]
.中医药研究,1991,7(3):17-18.
被引量:1
2
党琳,张旭晨.
分子生物学在中医理论研究中的应用[J]
.现代中医药,2003,23(5):7-9.
被引量:1
3
陈武华.
脾的中西医观[J]
.江苏中医,1998,19(6):45-46.
被引量:7
4
张王孝,李红刚.
分子生物学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中的应用[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111-113.
被引量:1
5
赵益业,文旺秀,严夏.
中医学五脏的现代研究及内涵探讨[J]
.光明中医,2000,15(2):4-8.
被引量:20
6
赵益业,文旺秀,严夏.
“五脏”的现代研究及内涵探讨[J]
.江西中医药,2000,31(3):52-54.
被引量:4
7
李湛民,李德新,.
脾阳虚小白鼠胃肠组织细胞超微结构改变的实验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1992,19(7):44-46.
8
王立春,陈赛铮.
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脾虚舌象的临床观察[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24(6):17-18.
被引量:3
9
唐宇沙,唐仕勇,李必军.
程懿钦对“脾”本质的研究[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2):4-5.
10
王晔,王建伟,王纪元,牛英才.
中医脾虚证动物模型研究的探析[J]
.中医药学报,2005,33(3):67-68.
被引量:12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2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