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葡萄砧木品种需冷量及低温时长对芽休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肖丽冰
钟挺威
+7 位作者
李琳琳
陆秀边
林钦雄
韩佳宇
张延晖
贾海锋
白先进
王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37-2247,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葡萄砧木品种需冷量及低温时长对芽休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筛选热区葡萄低需冷量砧木品种及探究葡萄萌芽进程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5个葡萄砧木品种的冬季修剪枝梢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低温时长处理,处...
【目的】探究不同葡萄砧木品种需冷量及低温时长对芽休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筛选热区葡萄低需冷量砧木品种及探究葡萄萌芽进程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5个葡萄砧木品种的冬季修剪枝梢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低温时长处理,处理温度为(4±1)℃,测定各砧木品种的需冷量,统计各葡萄砧木品种萌芽进程;并研究需冷量有差异的葡萄砧木品种,在低温处理打破休眠过程中枝梢中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砧木芽中休眠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贝达、SO4、101-14、110R、188-08、3309C、140R、Valliant、山河2号、BR No.2、Fercal和5C等12个品种需冷量为0 h,1103P需冷量为168 h。1103P砧木枝梢中可溶性总糖含量随着低温处理时长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下同);在低温处理304 h时,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达2.55μg/g,此时枝梢中淀粉含量显著降低,仅0.06μg/g,低需冷量的3309C枝梢中淀粉含量在3个低温时长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1103P砧木随着低温处理时长增加,胼胝体合成酶基因VvCALLOSE SYNTHASE1的相对表达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未低温处理的1103P冬芽中VvCALLOSE SYNTHASE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3309C。3个低温时长处理中,1103P芽中β-1,3-葡聚糖酶基因VvGLU1、ABA合成关键酶基因VvNCED1、GA20-氧化酶基因VvGA20ox-2、响应低温胁迫的重要转录因子基因VvbHLH92和开花抑制基因VvSVP的相对表达量在低温处理304 h时最高。未进入内休眠的3309C在低温处理过程中,VvCALLOSE SYNTHASE1和VvSV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未经低温处理时的3309C芽中VvGLU1基因、ABA合成诱导因子基因VvXERICO和VvbHLH9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最高。3个低温时长下1103P芽中VvSV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3309C。【结论】筛选出贝达、SO4、101-14、110R、188-08、3309C、140R、Valliant、山河2号、BR No.2、Fercal和5C等12个不需经低温处理即可萌芽的砧木品种,葡萄的萌芽受品种需冷量、营养和休眠相关基因的共同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砧木
需冷量
低温处理
休眠解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巨玫瑰葡萄不同日灼敏感物候期及日灼进程果实形态学与相关组分差异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秦镜植
李群贤
+10 位作者
何思婷
梁雲珍
范旭园
黄泳碧
钟挺威
何建军
白扬
朱秀梅
韩佳宇
白先进
王博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5-1149,共15页
【目的】探索巨玫瑰葡萄不同物候期日灼敏感差异的生理机制及不同日灼进程的果实形态学与相关组分变化。【方法】以一年两收栽培巨玫瑰葡萄夏果和冬果两个生长季各物候期的果实为试材,采用强光高温加热灯对果实进行人工诱导日灼处理,测...
【目的】探索巨玫瑰葡萄不同物候期日灼敏感差异的生理机制及不同日灼进程的果实形态学与相关组分变化。【方法】以一年两收栽培巨玫瑰葡萄夏果和冬果两个生长季各物候期的果实为试材,采用强光高温加热灯对果实进行人工诱导日灼处理,测定其发生日灼时的表面阈值温度和诱导一定时间后的日灼发生率,确定巨玫瑰葡萄不同物候期的日灼敏感性。观察和测定不同日灼敏感物候期的葡萄果实正常果以及不同日灼进程果实的解剖结构、总酚含量及矿质元素含量。【结果】一年两收栽培下巨玫瑰葡萄的夏果与冬果日灼较敏感的物候期均为E-L 31-32时期,相同人工诱导时间处理后冬果的日灼发生率显著低于夏果。日灼不敏感期(E-L 36)较日灼敏感期(E-L 31-32)的果实表皮细胞更大、角质层更平滑、排列更紧密整齐、淀粉粒更少。同时,日灼不敏感物候期中K、Ca、Mg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日灼敏感物候期,而总酚含量显著低于日灼敏感物候期,冬果中K、Ca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夏果,而N、P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夏果。在人工诱导果实日灼进程中,重度日灼果中N、P、K、Ca和Mg元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果。【结论】巨玫瑰葡萄在两收栽培模式下,夏果和冬果对日灼较敏感时期均为E-L 31-32时期,且冬果在一定程度上日灼敏感性低于夏果。巨玫瑰葡萄在不同物候期对日灼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这与果实解剖结构的蜡质层和表皮细胞壁特性、果实中的总酚含量有关,同时,日灼敏感性也与果实中K、Ca元素含量呈负相关,与N、P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在生产上预防巨玫瑰葡萄日灼可考虑在其日灼敏感物候期(E-L 31-32)前增施K、Ca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玫瑰葡萄
两收栽培
日灼进程
日灼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葡萄砧木品种需冷量及低温时长对芽休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
3
1
作者
肖丽冰
钟挺威
李琳琳
陆秀边
林钦雄
韩佳宇
张延晖
贾海锋
白先进
王博
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
广西真诚农业有限公司
出处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37-2247,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57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GXNSFBA026047)
+1 种基金
广西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桂科AB21196042)
广西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202410593403)。
文摘
【目的】探究不同葡萄砧木品种需冷量及低温时长对芽休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筛选热区葡萄低需冷量砧木品种及探究葡萄萌芽进程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5个葡萄砧木品种的冬季修剪枝梢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低温时长处理,处理温度为(4±1)℃,测定各砧木品种的需冷量,统计各葡萄砧木品种萌芽进程;并研究需冷量有差异的葡萄砧木品种,在低温处理打破休眠过程中枝梢中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变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砧木芽中休眠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贝达、SO4、101-14、110R、188-08、3309C、140R、Valliant、山河2号、BR No.2、Fercal和5C等12个品种需冷量为0 h,1103P需冷量为168 h。1103P砧木枝梢中可溶性总糖含量随着低温处理时长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下同);在低温处理304 h时,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达2.55μg/g,此时枝梢中淀粉含量显著降低,仅0.06μg/g,低需冷量的3309C枝梢中淀粉含量在3个低温时长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1103P砧木随着低温处理时长增加,胼胝体合成酶基因VvCALLOSE SYNTHASE1的相对表达量呈显著下降趋势,未低温处理的1103P冬芽中VvCALLOSE SYNTHASE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3309C。3个低温时长处理中,1103P芽中β-1,3-葡聚糖酶基因VvGLU1、ABA合成关键酶基因VvNCED1、GA20-氧化酶基因VvGA20ox-2、响应低温胁迫的重要转录因子基因VvbHLH92和开花抑制基因VvSVP的相对表达量在低温处理304 h时最高。未进入内休眠的3309C在低温处理过程中,VvCALLOSE SYNTHASE1和VvSV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变化,未经低温处理时的3309C芽中VvGLU1基因、ABA合成诱导因子基因VvXERICO和VvbHLH92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最高。3个低温时长下1103P芽中VvSV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3309C。【结论】筛选出贝达、SO4、101-14、110R、188-08、3309C、140R、Valliant、山河2号、BR No.2、Fercal和5C等12个不需经低温处理即可萌芽的砧木品种,葡萄的萌芽受品种需冷量、营养和休眠相关基因的共同调控。
关键词
葡萄砧木
需冷量
低温处理
休眠解除
基因表达
Keywords
grape rootstock
chilling requirement
chilling treatment
dormancy release
gene expression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巨玫瑰葡萄不同日灼敏感物候期及日灼进程果实形态学与相关组分差异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秦镜植
李群贤
何思婷
梁雲珍
范旭园
黄泳碧
钟挺威
何建军
白扬
朱秀梅
韩佳宇
白先进
王博
机构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特色作物研究院
广西真诚农业有限公司
广西农业科学院
出处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35-1149,共15页
基金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29-2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3GXNSFBA026047)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310593068)。
文摘
【目的】探索巨玫瑰葡萄不同物候期日灼敏感差异的生理机制及不同日灼进程的果实形态学与相关组分变化。【方法】以一年两收栽培巨玫瑰葡萄夏果和冬果两个生长季各物候期的果实为试材,采用强光高温加热灯对果实进行人工诱导日灼处理,测定其发生日灼时的表面阈值温度和诱导一定时间后的日灼发生率,确定巨玫瑰葡萄不同物候期的日灼敏感性。观察和测定不同日灼敏感物候期的葡萄果实正常果以及不同日灼进程果实的解剖结构、总酚含量及矿质元素含量。【结果】一年两收栽培下巨玫瑰葡萄的夏果与冬果日灼较敏感的物候期均为E-L 31-32时期,相同人工诱导时间处理后冬果的日灼发生率显著低于夏果。日灼不敏感期(E-L 36)较日灼敏感期(E-L 31-32)的果实表皮细胞更大、角质层更平滑、排列更紧密整齐、淀粉粒更少。同时,日灼不敏感物候期中K、Ca、Mg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日灼敏感物候期,而总酚含量显著低于日灼敏感物候期,冬果中K、Ca元素含量显著高于夏果,而N、P元素含量显著低于夏果。在人工诱导果实日灼进程中,重度日灼果中N、P、K、Ca和Mg元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果。【结论】巨玫瑰葡萄在两收栽培模式下,夏果和冬果对日灼较敏感时期均为E-L 31-32时期,且冬果在一定程度上日灼敏感性低于夏果。巨玫瑰葡萄在不同物候期对日灼的敏感性也存在差异,这与果实解剖结构的蜡质层和表皮细胞壁特性、果实中的总酚含量有关,同时,日灼敏感性也与果实中K、Ca元素含量呈负相关,与N、P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因此,在生产上预防巨玫瑰葡萄日灼可考虑在其日灼敏感物候期(E-L 31-32)前增施K、Ca肥。
关键词
巨玫瑰葡萄
两收栽培
日灼进程
日灼敏感性
Keywords
Jumeigui grape
Double harvest cultivation
Sunburn process
Sunburn sensitivity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葡萄砧木品种需冷量及低温时长对芽休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肖丽冰
钟挺威
李琳琳
陆秀边
林钦雄
韩佳宇
张延晖
贾海锋
白先进
王博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巨玫瑰葡萄不同日灼敏感物候期及日灼进程果实形态学与相关组分差异研究
秦镜植
李群贤
何思婷
梁雲珍
范旭园
黄泳碧
钟挺威
何建军
白扬
朱秀梅
韩佳宇
白先进
王博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