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田遏蓝菜发生规律与化学防除 被引量:2
1
作者 郭青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9-32,共4页
试验明确,青海湟中地区遏蓝菜全生育期约为115d,出苗高峰期为5月上旬至中旬。种子发芽出苗最适土壤深度为1.0~3.0cm。花期约34d,果期约20d,单株结籽量平均690粒。种子有休眠习性,室外埋入土层8d萌发率为1.5%。遏蓝菜与油菜竞争危害表... 试验明确,青海湟中地区遏蓝菜全生育期约为115d,出苗高峰期为5月上旬至中旬。种子发芽出苗最适土壤深度为1.0~3.0cm。花期约34d,果期约20d,单株结籽量平均690粒。种子有休眠习性,室外埋入土层8d萌发率为1.5%。遏蓝菜与油菜竞争危害表现在油菜全生育期,植株含氮、磷、钾量比油菜高2.3%~225.0%。遏蓝菜发生量与油菜籽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203.15-0.53x。采用3种除草剂及其混剂对遏蓝菜的防除效果均在90%以上,油菜籽增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田杂草 遏蓝菜 发生规律 化学防除 除草剂 防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芥菜田间发生规律与防除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郭青云 涂鹤龄 +1 位作者 邱学林 辛存岳 《青海农林科技》 1998年第4期38-41,共4页
野芥菜(Brasicajuncea(L.)Czern.etCos.)为一年生双子叶杂草。西宁地区,全生育期105天左右。出苗期76天,有高峰期约4月中旬,占整个苗期出苗数的79.0%以上。出苗最适深度1.0—3.0c... 野芥菜(Brasicajuncea(L.)Czern.etCos.)为一年生双子叶杂草。西宁地区,全生育期105天左右。出苗期76天,有高峰期约4月中旬,占整个苗期出苗数的79.0%以上。出苗最适深度1.0—3.0cm。花期50天,果期35天,单株结籽量平均3000粒。种子有休眠习性,室外埋入土层30天,萌发率2.2%。野芥菜与小麦的竞争危害,在小麦三至五叶期和孕穗至抽穗期,株高、鲜重表现强烈竞争优势。植株含N、P、K量比小麦高13.0%—57.2%。野芥菜鲜重与小麦产量、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回归方程分别为:y1=6642-0.36x1(r1=-0.924),y2=560.4-0.02x2(r2=-0.947),y3=44.19-0.001x3(r3=-0.838)。在1986—1993年间,11种除草剂及其复配剂防除效果为95%以上,小麦增产约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芥菜 生物学特性 小麦 防除 发生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阔草畏乳油防除春麦田杂草试验初报 被引量:1
3
作者 郭青云 涂鹤龄 +1 位作者 辛存岳 邱学林 《青海农林科技》 1997年第1期32-34,共3页
20%阔草畏乳油在青海春麦田试验结果:最适施药量为每公顷375ml,施药30天后,调查鲜重效果为80%左右,与对比药剂20%使它隆的除草效果基本一致;杀草谱较广,敏感杂草有野芥菜(BrassicajunceaL.)、酸膜叶寥(Polygonumlapathifol... 20%阔草畏乳油在青海春麦田试验结果:最适施药量为每公顷375ml,施药30天后,调查鲜重效果为80%左右,与对比药剂20%使它隆的除草效果基本一致;杀草谱较广,敏感杂草有野芥菜(BrassicajunceaL.)、酸膜叶寥(PolygonumlapathifoliumL.)、密花香薷(ElsholtziadensaBenth)等,防除效果达90%;对小麦安全,与对照比增产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草畏乳油 杀草谱 小麦 药剂防治 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TON960WS防除春麦田杂草试验初报
4
作者 郭青云 涂鹤龄 +1 位作者 邱学林 辛存岳 《青海农林科技》 1998年第4期42-45,共4页
BATON960WS在青海春麦田试验结果:施药30天后,鲜重效果为75%以上;杀草谱较广,敏感杂草有野芥菜(BrasicajunceaL.)、遏兰菜(ThlaspiarvenseL.)等,防除效果达90%以上;最适施... BATON960WS在青海春麦田试验结果:施药30天后,鲜重效果为75%以上;杀草谱较广,敏感杂草有野芥菜(BrasicajunceaL.)、遏兰菜(ThlaspiarvenseL.)等,防除效果达90%以上;最适施药量为750—1200g/hm2,最佳施药时期为小麦4叶1心期;对小麦安全,增产10%以上;飘移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TON960WS 药效 飘移 麦田 杂草 除草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精恶唑禾草灵EC防除春麦田野燕麦试验初报
5
作者 郭青云 邱学林 +2 位作者 辛存岳 郭良芝 魏有海 《青海农林科技》 2000年第3期26-27,共2页
:1 0 %精恶唑禾草灵EC每公顷 975ml于春小麦苗 4— 5叶期 ,兑水喷雾施用 ,施药 30d后 ,除株效果80 %以上 ,鲜重效果 90 %以上 ,后期控草效果 90 %以上 ;与对比药 6 9%骠马除草效果基本一致 ;对小麦安全 ,增产 2 0 %以上。
关键词 野燕麦 精恶唑禾草灵EC 除草效果 春麦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群落组成及生物多样性 被引量:26
6
作者 魏有海 郭青云 +2 位作者 郭良芝 翁华 程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9-225,共7页
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青海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种类进行了调查,以明确田间杂草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青海省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有67种,隶属于25科,其中优势杂草有密花香薷(Elsholtziadensa Benth)、猪殃殃(Galium ... 采用倒置"W"9点取样法对青海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种类进行了调查,以明确田间杂草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青海省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有67种,隶属于25科,其中优势杂草有密花香薷(Elsholtziadensa Benth)、猪殃殃(Galium maborasense Masamune)、野燕麦(Avenafatua Linn.)、藜(Chenopodium album L.)、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 Linn.)、大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tosum(Willd.)Kitam.)6种,是构成青海各地区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群落的主要优势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5种,常见杂草有17种,一般杂草有39种。湟中地区主要形成猪殃殃+密花香薷+藜+野燕麦+大刺儿菜+芦苇+尼泊尔蓼为主的杂草群落;民和地区为狗尾草+藜+扁蓄+野燕麦+田旋花+荞麦蔓+大刺儿菜,平安地区为野燕麦+猪殃殃+苣荬菜+大刺儿菜+赖草+荞麦蔓+密花香薷+扁蓄+泽漆,化隆地区为薄蒴草+猪殃殃+野燕麦+荞麦蔓+苣荬菜+密花香薷,大通地区为野燕麦+猪殃殃+藜+大刺儿菜+问荆+密花香薷,刚察地区为密花香薷+西伯利亚蓼+薄蒴草+藜+微孔草+旱雀麦+苣荬菜+野胡萝卜。湟中和大通地区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及均匀度较其它地区高,而优势度较低。从群落相似性来看,湟中和大通群落结构最为相似。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控草措施的不同,可能是导致保护性耕作农田杂草发生及群落组成产生差异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杂草群落 生物多样性 优势度 群落相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审美心理在纸质包装设计中的表现 被引量:1
7
作者 郭青云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I0033-I0034,共2页
纸材料因其易回收、成本低、质量轻、可折叠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商品包装中。因而在对中国包装设计的研究中,如若忽略了纸质包装的价值,那必然是有所缺失的。不仅如此,因为纸材料适用于印刷,所以纸质包装可以呈现出丰富的装饰效果,以... 纸材料因其易回收、成本低、质量轻、可折叠等特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商品包装中。因而在对中国包装设计的研究中,如若忽略了纸质包装的价值,那必然是有所缺失的。不仅如此,因为纸材料适用于印刷,所以纸质包装可以呈现出丰富的装饰效果,以便全面地展示和传达商品的价值。然而,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纸质包装设计具有不同的风格和设计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品包装 民族审美心理 可折叠 商品的价值 装饰效果 设计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3a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的表达和定位 被引量:12
8
作者 宋云飞 田雪 +7 位作者 卢绪秀 郭青云 张丹丽 解晓晶 于秀菊 贺俊平 王海东 董常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5-790,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索Wnt3a在羊驼皮肤中的表达与定位。以不同毛色的成年羊驼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毛色羊驼皮肤Wnt3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运用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Wnt3a蛋白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进行表达和... 本研究旨在探索Wnt3a在羊驼皮肤中的表达与定位。以不同毛色的成年羊驼为研究对象,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不同毛色羊驼皮肤Wnt3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并运用Western blotting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Wnt3a蛋白在不同毛色羊驼皮肤中进行表达和定位研究。结果: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棕色羊驼中Wnt3amRNA相对表达量是白色羊驼的2.970 2倍;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羊驼皮肤组织组蛋白提取物中存在相对分子质量约39ku的产物,棕色羊驼皮肤平均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白色羊驼;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Wnt3a在羊驼皮肤毛囊的根鞘和毛球部呈阳性表达,根据光密度值分析得出Wnt3a在棕色和白色羊驼毛囊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通过以上研究显示Wnt3a可能与羊驼毛色形成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NT3A 羊驼 皮肤 免疫组化 荧光定量PCR Westernblot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种衣剂对青稞条纹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17
9
作者 闫佳会 姚强 +3 位作者 郭青云 陈海民 侯璐 徐世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3-236,共4页
采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8%苯醚·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00g/L萎锈·福美双悬浮种衣剂4种种衣剂对青稞种子进行拌种处理,评价不同种衣剂对青稞条纹病防治效果和对青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 采用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8%苯醚·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00g/L萎锈·福美双悬浮种衣剂4种种衣剂对青稞种子进行拌种处理,评价不同种衣剂对青稞条纹病防治效果和对青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衣剂拌种处理对青稞条纹病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2.0 mL/kg处理的防效达96.43%,1.5 mL/kg处理的小区青稞增产效果最明显,可显著减少条纹病引起的产量损失。说明3%苯醚甲环唑悬浮种衣剂是一种有前途的青稞条纹病抑制剂,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条纹病 杀菌剂 防治效果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颗粒剂防除春小麦田阔叶杂草效果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玮 魏有海 +2 位作者 郭良芝 翁华 郭青云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96-97,100,共3页
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颗粒剂是防除春小麦田间杂草的新型除草剂,为明确其田间使用的除草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5%氯吡嘧磺隆在春小麦田间应用能有效防除多种阔叶杂草,使用剂量以60-90g/hm2为宜,在... 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颗粒剂是防除春小麦田间杂草的新型除草剂,为明确其田间使用的除草效果及对小麦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5%氯吡嘧磺隆在春小麦田间应用能有效防除多种阔叶杂草,使用剂量以60-90g/hm2为宜,在春小麦3-5叶期、双子叶杂草2-10叶期每公顷兑水300kg茎叶喷雾。对供试春小麦高原483号品种安全,使用后增产5.42%15.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嘧磺隆 春小麦 阔叶杂草 防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环湖地区农田杂草的防治 被引量:5
11
作者 辛存岳 邱学林 +2 位作者 郭青云 魏有海 郭良芝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2-43,共2页
青海湖环湖地区农田杂草约 30余种 ,隶属 15科。危害严重的主要杂草有野胡萝卜、大刺儿菜、旱雀麦、密花香薷、野芥菜、西伯利亚蓼、苣荬菜等 11种。采用合理轮作 ,结合人工锄草 ,休闲浅耕后深翻压青等措施 ,除草效果理想 ,对作物安全 ... 青海湖环湖地区农田杂草约 30余种 ,隶属 15科。危害严重的主要杂草有野胡萝卜、大刺儿菜、旱雀麦、密花香薷、野芥菜、西伯利亚蓼、苣荬菜等 11种。采用合理轮作 ,结合人工锄草 ,休闲浅耕后深翻压青等措施 ,除草效果理想 ,对作物安全 ,且不污染湖水及环湖环境。建议对环湖宜农草场加速种草 ,以草定畜 ;农场、农田及公路旁植树造林 ,改善环湖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杂草 环境治理 种类 危害 除草 农业技术 青海湖环湖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护性耕作制度下青海麦油轮作田间杂草群落组成调查 被引量:12
12
作者 魏有海 郭青云 冯俊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1-104,共4页
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青海麦油轮作区保护性耕作田间杂草进行了调查,以明确田间杂草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青海省保护性耕作田杂草有55种,隶属于22科,其中优势杂草有密花香薷(Elsholtziadensa Benth)、藜(Chenopodiu... 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青海麦油轮作区保护性耕作田间杂草进行了调查,以明确田间杂草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青海省保护性耕作田杂草有55种,隶属于22科,其中优势杂草有密花香薷(Elsholtziadensa Benth)、藜(Chenopodium album)、荞麦蔓(Polygonum convolvlus L.)、遏蓝菜(Thlaspi arvenseLinn.)等4种,区域性优势杂草有9种,常见杂草有8种,一般杂草有34种。发生优势度较大的杂草为野燕麦(Avena fatua Linn)、密花香薷(Elsholtzia densaBenth)、苣荬菜(Sonchus arvensis Linn.)、藜(Chenopodium album)等,是构成保护性耕作制度下麦油轮作田间杂草群落的优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油轮作 保护性耕作 杂草群落 物种组成 优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防除春小麦田大刺儿菜试验 被引量:6
13
作者 郭良芝 郭青云 +2 位作者 辛存岳 魏有海 翁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37-139,共3页
7500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100-200g/hm^2 剂量,在大刺儿菜2~5叶期与6~8叶期对水量225kg/hm^2,防除大刺儿菜效果均较好,鲜重防效达85%以上,对小麦安全,增产显著。
关键词 75%二氯吡啶酸可溶性粒剂 施药时期 大刺儿菜 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1份春小麦种质资源抗条锈病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侯璐 闫佳会 +3 位作者 姚强 李秋荣 马永强 郭青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1-176,共6页
本研究结合苗期分小种接种和大田成株期自然诱发条件下对供试的81份春小麦资源进行抗条锈病鉴定,分析其抗条锈病情况、抗病类型及抗病性关系,结果表明:具全生育期抗条锈病类型的资源有7份,具成株期抗条锈病类型的资源有39份,有30份资源... 本研究结合苗期分小种接种和大田成株期自然诱发条件下对供试的81份春小麦资源进行抗条锈病鉴定,分析其抗条锈病情况、抗病类型及抗病性关系,结果表明:具全生育期抗条锈病类型的资源有7份,具成株期抗条锈病类型的资源有39份,有30份资源为含有成株期和对部分小种失去抗性的全生育期抗病性的抗性类型;苗期分别接种7个小种后,表现抗病的资源数为9~25份不等,表现中抗的资源为2~6份不等,表现感病的有50~69份不等,成株期表现抗病的73份,表现中抗的3份,感病的5份,即供试种质资源大部分表现为苗期感病,而成株期具有抗病性。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该81份种质资源抗性聚类相对分散,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研究结果为小麦育种提供优良的抗条锈性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种质资源 条锈病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细链格孢菌HZ-1对阔叶杂草的致病性及对作物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8
15
作者 朱海霞 马永强 +1 位作者 程亮 郭青云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37-1040,共4页
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鉴定的方法,对生防潜力菌株HZ-1进行分类学鉴定,通过菌株发酵液致病性测定,评价该菌株对5种阔叶杂草的除草活性,采用盆栽生测法评价其对青海省主栽作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HZ-1为极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 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鉴定的方法,对生防潜力菌株HZ-1进行分类学鉴定,通过菌株发酵液致病性测定,评价该菌株对5种阔叶杂草的除草活性,采用盆栽生测法评价其对青海省主栽作物的安全性。结果表明,HZ-1为极细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菌株发酵液对猪秧秧(Galium aparine)、刺儿菜[Cephalanoplos setosum(Willd.)Kitam]、藜(Chenopodium album)、冬葵(Malva crispa)、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致病作用,尤其对猪秧秧、藜致病效果最为突出。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该菌株除对春油菜有轻微影响外,对春小麦、蚕豆、豌豆和青稞4种作物相对安全。综上,HZ-1可作为防除猪殃殃、藜等阔叶杂草生物除草剂的候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细链格孢菌 阔叶杂草 致病性 作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干旱地区8种主栽小麦品种对旱雀麦的化感作用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陶俊杰 李玮 +1 位作者 魏有海 郭青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58-261,267,共5页
以青藏高原地区青海省东部干旱区域常见杂草旱雀麦(Bromus tectorum Linn)作为受体,用琼脂共培法对青藏高原青海省东部干旱区域8种主要栽培小麦品种进行化感作用的评价。结果表明:8种小麦品种对旱雀麦的发芽率、发芽势抑制强度为2... 以青藏高原地区青海省东部干旱区域常见杂草旱雀麦(Bromus tectorum Linn)作为受体,用琼脂共培法对青藏高原青海省东部干旱区域8种主要栽培小麦品种进行化感作用的评价。结果表明:8种小麦品种对旱雀麦的发芽率、发芽势抑制强度为2.78%~69.44%,其中高原448抑制作用最强,乐麦5号抑制作用最弱,青春38、高原437、通麦1号对旱雀麦种子萌发的抑制率都达到10%以上,而互助红、互麦14则对旱雀麦种子萌发表现为负的抑制率。相关性分析得出:处理间化感作用的差异在根长、芽长、干重方面的 P值分别为0.0166、0.0194和0.0001,达到显著水平,鲜重 P值大于0.5,无相关性。利用化感作用效应指数( RI值)作为化感指标,结合聚类分析得出高原448化感作用最强,青春38、高原437、通麦1号、阿勃化感作用中等,互助红、互麦14号、乐麦5号没有化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小麦品种 化感作用 RI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g/L唑啉草酯乳油防除青稞田野燕麦药效试验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良芝 翁华 +4 位作者 程亮 李玮 朱海霞 郭青云 魏有海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66-67,共2页
明确50 g/L唑啉草酯乳油在青海省青稞田防除野燕麦药效、适宜剂量及对作物的安全性,在田间使用50 g/L唑啉草酯乳油900、1 200、1 500、2 400 mL/hm2,69 g/L骠马水乳剂1 050 mL/hm2,并设人工除草和空白对照,于青稞3~5叶期、野燕麦2~4... 明确50 g/L唑啉草酯乳油在青海省青稞田防除野燕麦药效、适宜剂量及对作物的安全性,在田间使用50 g/L唑啉草酯乳油900、1 200、1 500、2 400 mL/hm2,69 g/L骠马水乳剂1 050 mL/hm2,并设人工除草和空白对照,于青稞3~5叶期、野燕麦2~4叶期兑水300 L/hm2喷雾防治.结果表明,50 g/L唑啉草酯乳油是春麦田防除野燕麦的优良除草剂,适宜剂量为900 mL/hm2,兑野燕麦防效达90%以上,对青稞安全,增产率达12.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g L唑啉草酯乳油 春小麦 野燕麦 防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细链格孢菌剂的初步研制及其除草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朱海霞 马永强 郭青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2-216,230,共6页
本研究选用一株具有除草活性的生防菌株极细链格孢Alternariatenuissima HZ-1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载体和助剂的筛选,初步研制出可湿性粉剂,并对杂草离体叶片、盆栽杂草及田间小区杂草的致病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HZ-1最适载体为高岭土... 本研究选用一株具有除草活性的生防菌株极细链格孢Alternariatenuissima HZ-1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载体和助剂的筛选,初步研制出可湿性粉剂,并对杂草离体叶片、盆栽杂草及田间小区杂草的致病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HZ-1最适载体为高岭土,助剂为羧甲基纤维素、可溶性淀粉和白炭黑,菌株HZ-1可湿性粉剂对不同杂草离体叶片致病性表现为:密花香薷>冬葵>野燕麦>薄蒴草>酸模叶蓼>藜>萹蓄。盆栽致病性结果显示,HZ-1可湿性粉剂对薄蒴草、藜和密花香薷致病效果突出,对冬葵和酸模叶蓼次之,对萹蓄、野燕麦无效。小区试验显示对繁缕、藜和密花香薷有显著除草效果。该菌株可作为防除薄蒴草、藜、密花香薷和繁缕等杂草的生物除草剂进行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细链格孢菌HZ-1 菌剂研制 除草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干旱地区小麦主栽品种田间化感作用评价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玮 沈硕 郭青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89-294,共6页
为探索以小麦和杂草共存的生态群落为基础的生态防控技术,采用田间小区自然生长的方法,对青海高原10个主栽小麦品种(系)的化感作用进行评价。通过计算各小麦品种(系)对田间主要杂草各项生长指标的抑制率、化感指数,综合评价各小麦品种(... 为探索以小麦和杂草共存的生态群落为基础的生态防控技术,采用田间小区自然生长的方法,对青海高原10个主栽小麦品种(系)的化感作用进行评价。通过计算各小麦品种(系)对田间主要杂草各项生长指标的抑制率、化感指数,综合评价各小麦品种(系)在田间的控草作用强弱。结果表明:各小麦品种对田间杂草总株数抑制率为23.67%~45.85%,鲜重抑制率为43.64%~76.23%,干重抑制率为34.19%~76.24%;10个品种(系)对田间优势杂草自生油菜(Brassica napus L.)和密花香薷(Elsholtziadensa Benth.)的化感指数(RI值)绝大多数为负值,说明10个品种(系)对田间优势杂草种群均表现出抑制作用,其中高原448号品种田间化感抑草作用最强。基于最远邻近距离法,将10个小麦品种(系)进行聚类分析得出:高原448号、阿勃化感抑草作用最强,高原437号、青春38号、乐麦5号、互麦14、互麦15号、通麦1号化感抑草作用中等,互助红和品系74化感抑草作用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干旱地区 小麦品种 化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种病毒抑制剂对小麦黄矮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5
20
作者 闫佳会 姚强 郭青云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8-242,共5页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10种病毒抑制剂对小麦黄矮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黄矮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6%寡糖·链蛋白WP、25%宁南·嘧菌酯AS和0.5%菇类蛋白多糖AS的防效分别为64.26%、58.44%和53.18%。不同... 在田间条件下研究了10种病毒抑制剂对小麦黄矮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小麦黄矮病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6%寡糖·链蛋白WP、25%宁南·嘧菌酯AS和0.5%菇类蛋白多糖AS的防效分别为64.26%、58.44%和53.18%。不同病毒抑制剂处理的小麦产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6%寡糖·链蛋白WP、20%吗胍·乙酸铜WP、0.5%葡聚烯糖SP和25%宁南·嘧菌酯AS增产率分别为21.5%、20.9%、20%和19.5%。说明6%寡糖·链蛋白WP是一种有前途的小麦黄矮病抑制剂,可在农业生产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黄矮病 病毒抑制剂 防效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