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兔肝VX2模型建立方法的比较及对介入治疗的意义 被引量:6
1
作者 斯光晏 周石 +3 位作者 王学建 张巍 郭剑星 蒋天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91-394,共4页
目的:比较两种兔肝VX2模型建立方法的差异,并探讨其对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经皮消融治疗实验的意义。方法:40只家兔分成A、B两组,每组20只,A组行开腹后肝穿刺瘤组织块悬液注入法,B组行开腹后肝组织内包埋法。2周后用彩色多普勒... 目的:比较两种兔肝VX2模型建立方法的差异,并探讨其对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经皮消融治疗实验的意义。方法:40只家兔分成A、B两组,每组20只,A组行开腹后肝穿刺瘤组织块悬液注入法,B组行开腹后肝组织内包埋法。2周后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肝脏及腹腔情况,后处死家兔观察肝脏肿瘤生长情况及腹腔转移情况,并取肿瘤组织行HE染色确定是否为肿瘤组织。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结果:A、B两组家兔术中出血情况及接种用时情况无明显差异;接种2周后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A组发现肝脏占位性病变11例,B组发现19例,肝脏病变发现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处死家兔后,家兔仅肝脏种植部位有肿瘤灶生长A组10例,B组16例,B组明显高于A组(P<0.05)。肝脏成功种植A组17例,B组19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开腹后肝组织内瘤组织块包埋与瘤组织块悬液注入法相比,接种成功率无明显差异,但前者肝内外转移灶少于后者,较适合TACE和经皮超声消融治疗的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实验性 栓塞 治疗性 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1b-碘化油乳剂对家兔移植肝癌模型VEGF及肿瘤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斯光晏 周石 +3 位作者 王学建 张巍 郭剑星 蒋天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0-34,共5页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使用干扰素α1b-碘化油乳剂对家兔移植VX2肝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开腹接种法在日本大白兔左前叶肝脏建立荷瘤兔模型,2周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肝脏有肿瘤生长无腹水且血供丰富的兔作... 目的:探讨经肝动脉使用干扰素α1b-碘化油乳剂对家兔移植VX2肝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肿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通过开腹接种法在日本大白兔左前叶肝脏建立荷瘤兔模型,2周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肝脏有肿瘤生长无腹水且血供丰富的兔作为研究对象。Ⅰ组(n=10):仅行经股动脉肝动脉插管;Ⅱ组(n=10):行经肝动脉超液态碘油栓塞;Ⅲ组(n=10):行经肝动脉干扰素α1b-碘化油乳剂栓塞。观察家兔的麻醉苏醒至正常进食时间及其一般情况。14天后处死家兔,测量原发肿瘤的大小、计数肝内转移灶的数目、腹腔有无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家兔麻醉苏醒至正常进食时间Ⅱ、Ⅲ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但较Ⅰ组明显延长(P<0.05);其它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肝内平均原发灶大小Ⅱ、Ⅲ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较Ⅰ组明显缩小(P<0.05);肝内平均转移灶数目Ⅱ组比Ⅲ组明显增多(P<0.05),Ⅰ、Ⅲ组间及Ⅰ、Ⅱ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肿瘤内及正常肝组织内测VEGFⅠ、Ⅲ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Ⅱ组VEGF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第Ⅰ、Ⅲ组(P<0.05)。结论:经肝动脉栓塞肝癌可能促进VEGF的表达而导致肝内转移,干扰素α1b-碘化油乳剂行肝动脉栓塞可抑制单纯栓塞治疗后VEGF的增强表达,控制原发灶生长和肝内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实验性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干扰素Α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