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体液压支柱活柱感应重熔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郝虎在 刘俊玲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529-534,共6页
通过显微分析探讨了活柱感应重熔的热过程特点,并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了温度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热过程中温度场的不均衡性导致层状结构,而高温区数量与位置则明显地确定于涂层材料本身.在无限大平板模型下求得功率密度... 通过显微分析探讨了活柱感应重熔的热过程特点,并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了温度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表明,热过程中温度场的不均衡性导致层状结构,而高温区数量与位置则明显地确定于涂层材料本身.在无限大平板模型下求得功率密度函数近似解,认为频率与材料电阻率及磁导率是影响温度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它们可用α参量综合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重熔 温度场 液压支架 矿井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掺杂对SrAl_2O_4:Eu,Dy长余辉发光材料合成温度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金龙 郝虎在 +1 位作者 黄平 赵晓玲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05-107,共3页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系列掺硼SrAl2O4:Eu,Dy长余辉发光材料。通过测试分析合成粉体的物相组成、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余辉时间,研究了硼掺杂对SrAl2O4:Eu,Dy长余辉发光材料合成温度与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硼一方面做为助熔剂... 采用固相法合成了系列掺硼SrAl2O4:Eu,Dy长余辉发光材料。通过测试分析合成粉体的物相组成、激发光谱、发射光谱和余辉时间,研究了硼掺杂对SrAl2O4:Eu,Dy长余辉发光材料合成温度与发光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硼一方面做为助熔剂可以降低合成温度,另一方面当硼摩尔分数小于30%时,增加硼含量可以延长余辉时间,但硼含量的变化对激发和发射光谱峰值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长余辉 铝酸锶 硼掺杂 合成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3BO_3掺杂量对Ca_(0.77)Zn_(0.2)Na_(0.03)Ti_(0.97)Nb_(0.03)O_3:Pr_(0.002)^(3+)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杜素军 王磊 +1 位作者 武雅乔 郝虎在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07-711,共5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不同摩尔分数H3BO3的红色长余辉材料Ca0.77Zn0.2Na0.03Ti0.97Nb0.03O3:Pr3+0.002,利用X晶体衍射、发光光谱、余辉曲线和热释光曲线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不同摩尔分数的H3BO3并没有改变样品的主晶相;...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不同摩尔分数H3BO3的红色长余辉材料Ca0.77Zn0.2Na0.03Ti0.97Nb0.03O3:Pr3+0.002,利用X晶体衍射、发光光谱、余辉曲线和热释光曲线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掺杂不同摩尔分数的H3BO3并没有改变样品的主晶相;当H3BO3的摩尔分数为0.07时,样品的发光光谱强度达到最大,继续增大掺杂量,样品的发光光谱强度开始减弱;当H3BO3的摩尔分数为0.07时,样品的余辉性能达到最强,余辉时间为21min,此时对应的陷阱深度为0.68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长余辉 余辉时间 固相法 助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铝锶比对铝酸锶铕镝长余辉发光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晓玲 郝虎在 +3 位作者 崔彩娥 黄平 李金龙 王森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3-435,共3页
通过高温固相法,控制不同的铝锶比,在1300℃下制得不同发光性能的铝酸锶铕镝发光材料,讨论了铝锶比对磷光体物相和发光性能的影响。XRD图表明,当铝锶比变化较大时,生成的铝酸锶磷光体物相完全不同。相分析和光谱显示,随着n(Al)/n(Sr)的... 通过高温固相法,控制不同的铝锶比,在1300℃下制得不同发光性能的铝酸锶铕镝发光材料,讨论了铝锶比对磷光体物相和发光性能的影响。XRD图表明,当铝锶比变化较大时,生成的铝酸锶磷光体物相完全不同。相分析和光谱显示,随着n(Al)/n(Sr)的降低,磷光体晶体结构对称性的降低,发射光谱的主峰位置逐渐向长波方向移动;不同铝锶比合成的磷光体都具有较好的长余辉特性,但铝锶比为0.5的磷光体的余辉性能还较差。综合分析认为,铝锶比为3.5,1.8的磷光体发射光谱对应于Eu2+离子的5d—4f跃迁,而铝锶比为0.5的发射光谱对应于Dy3+的跃迁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锶比 发光材料 长余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自熔性铜粉与铸铁喷焊结合的界面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蔚晓嘉 郝虎在 郭治安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08-411,共4页
在非自熔性铜合金粉末中加入特制的添加剂,使粉末具有自熔性,并改善了喷焊的工艺性及感应加热熔敷结合的工艺性。此添加剂促进了铜液与铸铁表面的润湿性,在喷焊时生成一层薄膜覆盖在铜液之上,减少了铜液在高温下的氧化,在Cu与Fe的界面... 在非自熔性铜合金粉末中加入特制的添加剂,使粉末具有自熔性,并改善了喷焊的工艺性及感应加热熔敷结合的工艺性。此添加剂促进了铜液与铸铁表面的润湿性,在喷焊时生成一层薄膜覆盖在铜液之上,减少了铜液在高温下的氧化,在Cu与Fe的界面间发生扩散结合,从而提升了普通粉末的使用价值。经微观分析,发现结合界面牢固致密,机械性能完全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自熔性铜粉 铸铁喷铜 界面 过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法冶炼锰基减振合金热处理后的组织性能
6
作者 蔚晓嘉 康国柱 +1 位作者 郑渝 郝虎在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8-160,共3页
使用火法冶炼的金属锰与铜组成锰基减振合金系,并为改善性能而填加了其他元素。以该类合金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特征为对象,研究热处理组织与减振性能的联系;同时测试其在不同振动频率下的减振性能,探索加入某些元素后对材料减振性的影响... 使用火法冶炼的金属锰与铜组成锰基减振合金系,并为改善性能而填加了其他元素。以该类合金热处理后的显微组织特征为对象,研究热处理组织与减振性能的联系;同时测试其在不同振动频率下的减振性能,探索加入某些元素后对材料减振性的影响效果。该研究成果可为火法冶炼的锰合金开拓使用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处理 锰铜合金 阻尼减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结温度对蓝色长余辉材料Sr_2Al_6O_(11):Eu^(2+),Dy^(3+)发光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薛红伟 崔彩娥 +1 位作者 黄平 郝虎在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84-1387,1393,共5页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Sr2Al6O11∶Eu2+,Dy3+,系统研究了烧结温度对Eu2+和Dy3+共掺杂蓝色铝酸锶长余辉材料物相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物相分析,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记录了样品的激发... 采用传统的高温固相法合成了蓝色长余辉发光材料Sr2Al6O11∶Eu2+,Dy3+,系统研究了烧结温度对Eu2+和Dy3+共掺杂蓝色铝酸锶长余辉材料物相及发光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仪对所合成的材料进行物相分析,用荧光分光光度计记录了样品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用亮度计记录其余辉衰减曲线。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从1100℃升高到1300℃,材料的物相由富锶相逐渐向富铝相转变,其中1200℃条件下合成的样品主相为Sr2Al6O11;发射光谱首先发生蓝移,随后又发生红移,其中1200℃条件下合成的样品发射光谱峰值波长最短(468 nm);主相为Sr2Al6O11的蓝色铝酸锶长余辉材料的余辉时间(≥1 mcd/m2)可达240 min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酸锶 固相法 烧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电场下钙钛矿铁电薄膜的极化疲劳机制 被引量:2
8
作者 宁平凡 崔彩娥 +2 位作者 黄平 康爱国 郝虎在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511-1515,共5页
将循环电场引起电荷注入并产生局部相分解的理论引入到氧空位模型中,建立了一个解析形式的钙钛矿结构铁电薄膜极化疲劳模型。结合该模型讨论了铁电薄膜与金属电极间的低介电常数界面层对疲劳特性的影响,认为界面层对疲劳的产生起关键作... 将循环电场引起电荷注入并产生局部相分解的理论引入到氧空位模型中,建立了一个解析形式的钙钛矿结构铁电薄膜极化疲劳模型。结合该模型讨论了铁电薄膜与金属电极间的低介电常数界面层对疲劳特性的影响,认为界面层对疲劳的产生起关键作用。运用该模型分析了不同松弛时间、电压、温度下的疲劳特性,并与已报道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疲劳 铁电薄膜 氧空位 电荷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Pb^(2+)对YAG∶Ce^(3+),Pr^(3+)黄色荧光粉中红光发射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敏 王磊 +3 位作者 黄平 郝虎在 田跃 崔彩娥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02-907,共6页
在一氧化碳还原气氛下,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YAG∶Ce3+,Pr3+,Pb2+黄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和激发、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YAG∶Ce3+,Pr3+荧光粉中掺杂一定量的Pb O,可以使Ce3+的534 nm宽带发生红移,同时Pr3+在610 nm处... 在一氧化碳还原气氛下,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YAG∶Ce3+,Pr3+,Pb2+黄色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和激发、发射光谱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YAG∶Ce3+,Pr3+荧光粉中掺杂一定量的Pb O,可以使Ce3+的534 nm宽带发生红移,同时Pr3+在610 nm处的红光发射强度增强,这是由于Pb2+的加入影响了晶体场环境,从而导致Ce3+5d能级的重心下移,使Ce3+发射光谱与Pr3+激发光谱的交叠增加,提高了Ce3+-Pr3+能量传递的效率。当掺杂Pb O的浓度为x=0.04时,红移最强,红黄比值最大,有利于提高基于蓝光芯片和YAG∶Ce黄光荧光粉制备的白光LED的显色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AG 还原气氛 发射光谱 能量传递 显色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ZT-PMN-BF压电陶瓷及压电变压器的研究
10
作者 朱超锋 郝虎在 +2 位作者 田玉明 李金龙 崔彩娥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02-305,共4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Pb(ZrxTi1-x)O3(PZT)粉体,并经过适量的Fe^3+,Mn^2+,Bi^3+,Nb^5+等离子掺杂后,制备了具有单一钙钛矿晶结构的PZT+αPbMn1/3Nb2/3O3+βBiFeO3压电陶瓷粉体。通过低温烧结制备了压电陶瓷,并研制了...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纳米Pb(ZrxTi1-x)O3(PZT)粉体,并经过适量的Fe^3+,Mn^2+,Bi^3+,Nb^5+等离子掺杂后,制备了具有单一钙钛矿晶结构的PZT+αPbMn1/3Nb2/3O3+βBiFeO3压电陶瓷粉体。通过低温烧结制备了压电陶瓷,并研制了一种Rosen压电陶瓷变压器。用扫描电镜对陶瓷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并测量了压电变压器的电学性能。结果表明,用纳米粉体Pb(ZrxTi1-x)O3制备的四元系压电陶瓷结构致密,晶粒生长正常,晶粒尺寸约为4~6μm。基于此材料制作的Rosen型压电变压器在负载抗为20MΩ,输入电压为5V条件下升压比高达420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T 压电陶瓷 掺杂改性 压电变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温度对Y_2O_2S:Eu^(3+),Mg^(2+),Ti^(4+)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形貌和发光性质的影响
11
作者 王磊 董杰 +3 位作者 黄平 张青翠 崔彩娥 郝虎在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6-300,305,共6页
用氢氧化钇纳米棒作为前驱体,与氧化铕、二氧化钛、碱式碳酸镁混合后,用碳粉和硫粉混合硫化合成Y2O2S:Eu3+,Mg2+,Ti 4+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硫化温度对Y2O2S:Eu3+,Mg2+,Ti 4+形貌和发光性质的影响。改变烧结温度分别制备得到零维、... 用氢氧化钇纳米棒作为前驱体,与氧化铕、二氧化钛、碱式碳酸镁混合后,用碳粉和硫粉混合硫化合成Y2O2S:Eu3+,Mg2+,Ti 4+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硫化温度对Y2O2S:Eu3+,Mg2+,Ti 4+形貌和发光性质的影响。改变烧结温度分别制备得到零维、一维、三维的Y2O2S:Eu3+,Mg2+,Ti 4+长余辉材料。与三维粉体相比,零维和一维粉体的激发光谱向短波长移动,同时零维和一维粉体的余辉曲线衰减较快;热释光谱有两个峰,峰值分别在340K和490K附近,表明当烧结温度超过1 000℃,存在有两种不同类型的电子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氧化钇 发光性质 长余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