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1
作者 秦永梅 张鲲 +3 位作者 刘敏 韩凤英 刘瑞杰 郝树芹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5-63,共9页
为探究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两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旋耕秸秆不还田(CK)、旋耕秸秆粉碎还田(RTS)、旋耕秸秆生物炭还田(RTB)、深翻秸秆粉碎还田(DPS)、深翻秸秆生物炭还田(DPB)5种耕作与秸... 为探究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理化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两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旋耕秸秆不还田(CK)、旋耕秸秆粉碎还田(RTS)、旋耕秸秆生物炭还田(RTB)、深翻秸秆粉碎还田(DPS)、深翻秸秆生物炭还田(DPB)5种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物理结构、养分含量、酶活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处理均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含量、酶活性及玉米产量。其中,RTB、DPB处理0.25~1 mm粒径团聚体比例较CK分别显著提高5.44%、6.16%,DPB、DPS处理1~2 mm粒径团聚体比例分别显著提高9.59%、7.74%,DPB处理>2 mm粒径团聚体比例显著提高5.48%;DPS、DPB处理土壤团聚体R>0.25值较CK分别显著增加5.25%、5.35%,RTB、DPB处理平均重量直径(MWD)值分别显著增加6.67%、11.11%;RTB、DPB处理土壤有机质、速效磷以及速效钾含量较CK分别显著提高8.34%、7.75%、9.48%和10.06%、5.33%、6.32%;DPB处理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较CK显著提高;不同处理玉米产量表现为DPB>RTB>DPS>RTS>CK(2023年)。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玉米产量与土壤孔隙度、脲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土壤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玉米产量受土壤结构及土壤酶活性影响较大。综上可知,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处理均能够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及玉米产量,本试验条件下深翻秸秆生物炭还田(DPB)处理表现相对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秸秆还田 生物炭 土壤理化特性 玉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叶病对西葫芦叶片生理生化物质及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郝树芹 刘世琦 张自坤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1-145,共5页
研究西葫芦银叶病对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植株叶片生理生化物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硕丰早玉西葫芦杂交种为材料,烟粉虱诱导西葫芦银叶病,测定叶片生理生化物质及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烟粉虱诱导的发病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 研究西葫芦银叶病对西葫芦(Cucurbita pepo L.)植株叶片生理生化物质和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硕丰早玉西葫芦杂交种为材料,烟粉虱诱导西葫芦银叶病,测定叶片生理生化物质及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烟粉虱诱导的发病叶片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降低,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脯氨酸含量增加。所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由醇类、酯类、烃类、杂环类及少量的其他物质组成,健康叶片共检测到18种物质,发病叶片检测到24种,两者共有物质9种,西葫芦发生银叶病后,叶片合成挥发性物质种类增多,各成分所占比例发生了变化,但数量减少。西葫芦银叶病引起叶片生理代谢紊乱,叶片挥发性物质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葫芦 烟粉虱 银叶病 生理生化 挥发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山杉微体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郝树芹 朱坤 陈昆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135-138,共4页
以优良无性系中山杉301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在MS或1/2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和比例的NAA、6-BA、IBA、KT对其进行芽诱导分化、增殖培养和生根诱导,以提升中山杉微体快繁技术研究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以中山杉301带腋芽幼嫩枝条为外植体可... 以优良无性系中山杉301茎段为外植体,通过在MS或1/2MS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和比例的NAA、6-BA、IBA、KT对其进行芽诱导分化、增殖培养和生根诱导,以提升中山杉微体快繁技术研究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以中山杉301带腋芽幼嫩枝条为外植体可以实现微体快繁。MS培养基中NAA含量较高时可以增加萌芽数量,6-BA含量过高对萌芽有抑制作用;诱导分化培养基配方以MS+NAA 0.2mg/L+6-BA 0.4mg/L效果最佳。增殖培养配方以MS+NAA 0.3mg/L+6-BA 0.4mg/L效果最佳,丛芽分化良好,增殖倍数3.8。相同浓度的IBA和NAA以1/2MS生根诱导数量远远高于MS培养基,生根诱导配方以1/2MS+IBA 0.3mg/L+NAA 0.2mg/L效果最好,较相同激素条件下的MS培养基生根率提高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杉 微体快繁 诱导分化 增殖培养 生根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花卉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郝树芹 张凤 高庆茂 《现代园艺》 2016年第19期133-135,共3页
本文旨在探讨"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花卉学教学中的组织方式和应用效果。通过分析花卉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花卉学教学中组织与运行方法,探讨"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花卉学教学中的应... 本文旨在探讨"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花卉学教学中的组织方式和应用效果。通过分析花卉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花卉学教学中组织与运行方法,探讨"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花卉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实践证明,"模拟公司"教学法在花卉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模拟公司"教学法是先进教育理念的体现,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模式,展示了先进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有效地培养了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行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公司 教学法 花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LED光源对番茄果实转色期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8
5
作者 陈强 刘世琦 +3 位作者 张自坤 崔慧茹 郝树芹 刘忠良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56-161,共6页
采用新型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组合光),以普通日光灯(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番茄果实转色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下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但Vc含量最低。... 采用新型半导体光源发光二极管(LED)精量调制光质(红光、蓝光和红蓝组合光),以普通日光灯(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番茄果实转色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下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但Vc含量最低。蓝光处理下番茄果实维生素C(Vc)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提高。红蓝组合光处理番茄果实Vc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明显,但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显著提高。红光和红蓝组合光处理能够显著提高番茄果实糖、酸含量;各处理糖酸比均显著高于对照,且红蓝组合光处理番茄果实的糖/酸值最高。红光和蓝光是影响番茄果实转色期品质变化的主要光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番茄果实品质 控制 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质对菠菜草酸、单宁及硝酸盐积累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53
6
作者 齐连东 刘世琦 +3 位作者 许莉 于文艳 梁庆玲 郝树芹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01-205,共5页
用彩色荧光灯得到红光、蓝光和黄光,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菠菜产量,草酸、单宁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间的菠菜叶柄和叶片硝酸盐和草酸含量的变化不同,但地上部生长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叶片占植株地上部鲜质量的比例... 用彩色荧光灯得到红光、蓝光和黄光,以白光为对照,研究不同光质对菠菜产量,草酸、单宁及硝酸盐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间的菠菜叶柄和叶片硝酸盐和草酸含量的变化不同,但地上部生长量的变化趋势相同。叶片占植株地上部鲜质量的比例高于叶柄。不同处理叶片和叶柄鲜质量依次为白光(对照)>黄光>红光>蓝光。红光处理有利于干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形成与积累。菠菜叶柄的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叶片,是积累硝酸盐的主要场所,并且各处理间叶片硝酸盐和单宁含量的差异远大于叶柄。白光和黄光处理下,菠菜叶片草酸含量大于叶柄,而红光和蓝光处理则相反,其中红光处理草酸含量最低。菠菜在红光处理下生物量虽不高,但可极大地降低硝酸盐和草酸含量,提高菠菜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菠菜 草酸 单宁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质下彩色甜椒果实色素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23
7
作者 崔慧茹 刘世琦 +4 位作者 张自坤 陈强 郝树芹 张立伟 刘忠良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8-183,共6页
以红(590~670 nm;吸收峰为640 nm)、蓝(420~510 nm;吸收峰为460 nm)和红蓝混合(红∶蓝=3∶1)色发光二极管(LED)以及普通日光灯(白光)为光源,就不同光质对彩色甜椒果实转色期色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蓝混合光... 以红(590~670 nm;吸收峰为640 nm)、蓝(420~510 nm;吸收峰为460 nm)和红蓝混合(红∶蓝=3∶1)色发光二极管(LED)以及普通日光灯(白光)为光源,就不同光质对彩色甜椒果实转色期色素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红蓝混合光在促进叶绿素降解,类黄萝卜素和花青素合成上优势最明显,白光的效果最差。但白光有利于类黄酮的合成,红光、蓝光和红蓝混合光相对于白光都不同程度的抑制了类黄酮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彩色甜椒 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二倍体与四倍体生长和生理指标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于文艳 刘世琦 +1 位作者 梁庆玲 郝树芹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2期42-44,65,共4页
研究比较了二倍体与同源四倍体大蒜的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结果发现,四倍体大蒜植株的假茎粗与长,叶片长度与宽度整个生长期始终大于二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比较,四倍体大蒜的叶绿素含量高,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二倍体。四倍体大蒜SOD、POD、... 研究比较了二倍体与同源四倍体大蒜的生长和光合生理指标。结果发现,四倍体大蒜植株的假茎粗与长,叶片长度与宽度整个生长期始终大于二倍体植株。与二倍体比较,四倍体大蒜的叶绿素含量高,光合速率明显高于二倍体。四倍体大蒜SOD、POD、CAT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二倍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四倍体 叶绿素 光合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光质对叶用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2
9
作者 许莉 尉辉 +4 位作者 齐连东 郝树芹 梁庆玲 于文艳 刘世琦 《中国果菜》 2010年第4期19-22,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光质对叶用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不同颜色荧光灯(白光、红光、蓝光、黄光)为光源,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叶用莴苣照光25d后进行生长和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黄光对叶用莴苣的生长效果好,其次是白光,红光和蓝...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光质对叶用莴苣生长和品质的影响。以不同颜色荧光灯(白光、红光、蓝光、黄光)为光源,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叶用莴苣照光25d后进行生长和品质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黄光对叶用莴苣的生长效果好,其次是白光,红光和蓝光对叶用莴苣生长不利;可溶性糖含量以黄光处理最高,之后依次是红光、蓝光;可溶性蛋白、Vc、干物质含量以黄光最高,其次是蓝光,硝酸盐含量以黄光处理的最低,而蓝光、红光处理,其含量与对照相比有显著的提高;蓝光处理下植株的Mg、Zn、Cu、Mn含量显著高于白光。结论:黄光对提高叶用莴苣的食用品质效果最好,但蓝光更有利于显著提高叶用莴苣矿质元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叶用莴苣 生长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山石斛微体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崔莹莹 郑福山 +1 位作者 陈昆 郝树芹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51-55,共5页
以霍山石斛茎段为外植体,利用MS或1/2MS作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和比例的NAA、6-BA、KT、2,4-D、IBA对霍山石斛微体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霍山石斛带节茎段作外植体,可以实现其微体快繁。1/2MS较MS作基本培养基更有利于外植体诱导... 以霍山石斛茎段为外植体,利用MS或1/2MS作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浓度和比例的NAA、6-BA、KT、2,4-D、IBA对霍山石斛微体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霍山石斛带节茎段作外植体,可以实现其微体快繁。1/2MS较MS作基本培养基更有利于外植体诱导出芽,且以1/2 MS+6-BA 1.0mg/L+NAA 1.0mg/L处理下丛芽平均芽数和诱导率最高,分别为2.45个和87%。丛芽增殖培养基配方以NAA 0.5mg/L+6-BA 0.8mg/L效果最佳,60d时增殖数和增殖倍数分别达到395和3.95。继代增殖培养基配方以MS+2,4-D 0.2mg/L+6-BA 0.8mg/L效果最佳,新增苗数和增殖倍数分别达到182和2.82。生根培养基配方以IBA 0.1mg/L+NAA 0.4mg/L效果最佳,平均根数、平均根长和生根率分别为7.0条、4.68cm和100%,且根系生长快,生长健壮。用经发酵的树皮作基质,霍山石斛组培苗较其他基质生长健壮、生长速度快,成活率达到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山石斛 微体快繁 丛芽增殖 继代增殖 生根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胁迫对矮牵牛幼苗生长、光合色素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凤 郝树芹 陈昆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97-102,共6页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铜胁迫对矮牵牛幼苗生长、细胞膜透性、光合色素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0-0.1mmol/L范围内,铜浓度的增加有利于矮牵牛幼苗苗高、芽长、胚轴长和根长的增加,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SOD和CAT活性的升高,...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铜胁迫对矮牵牛幼苗生长、细胞膜透性、光合色素及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0-0.1mmol/L范围内,铜浓度的增加有利于矮牵牛幼苗苗高、芽长、胚轴长和根长的增加,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SOD和CAT活性的升高,电导率减小,MDA积累减少;0.3-1.4mmol/L范围内,上述指标表现则相反。在0.1mmol/L时,SOD和CAT活性最大,较对照分别提高10.03%和18.26%。POD活性随铜浓度(0.1-1.4mmol/L)的增加呈上升趋势。铜浓度与矮牵牛细胞外渗液电导率和MDA含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表明,铜浓度≤0.1mmol/L时不仅不会对矮牵牛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造成负面影响,而且会对其有促进作用,而当铜浓度≥0.3mmol/L时矮牵牛各指标表现出明显的重金属毒害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胁迫 矮牵牛 生长 膜透性 光合色素 活性氧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鳞茎冷藏出库后品质特性的变化 被引量:3
12
作者 梁庆玲 刘世琦 +1 位作者 于文艳 郝树芹 《山东农业科学》 2008年第2期39-41,共3页
试验以苏联蒜、苍山蒜为试材,冷藏出库后常温放置测定1个月内大蒜鳞茎有关品质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结束低温贮藏后,两个大蒜品种的芽瓣比均迅速增大,尤以前6 d内增速最大,占整个测定周期的1/2;大蒜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和... 试验以苏联蒜、苍山蒜为试材,冷藏出库后常温放置测定1个月内大蒜鳞茎有关品质指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结束低温贮藏后,两个大蒜品种的芽瓣比均迅速增大,尤以前6 d内增速最大,占整个测定周期的1/2;大蒜素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在短期下降后有所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鳞茎 冷藏 芽瓣比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锗对盐胁迫下大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郑伟 隋静 郝树芹 《中国瓜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3-36,共4页
以‘金蒜2号’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0.60 g·L^(-1)的有机锗(Ge-132),研究了外源有机锗对盐胁迫下大蒜幼苗生长、叶片光合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喷施有机锗溶液显著增加了盐胁迫下大蒜幼苗的株高和根长,分别增加了39... 以‘金蒜2号’为试材,通过叶面喷施0.60 g·L^(-1)的有机锗(Ge-132),研究了外源有机锗对盐胁迫下大蒜幼苗生长、叶片光合性能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叶面喷施有机锗溶液显著增加了盐胁迫下大蒜幼苗的株高和根长,分别增加了39.6%和34.8%;叶面喷施有机锗溶液也显著提高了盐胁迫下大蒜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叶面喷施有机锗溶液后大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分别是盐胁迫下的1.46和1.57倍;同时,叶面喷施有机锗溶液也增强了盐胁迫下大蒜根系的抗氧化能力,其中,MDA和H_2O_2含量分别比盐胁迫下降低了21.9%和19.6%,SOD、POD、CAT和APX抗氧化酶活性则升高至盐胁迫下的1.42、1.27、1.49和1.43倍。因此,叶面喷施0.60 g·L^(-1)的有机锗溶液有利于提高盐胁迫下大蒜生长、光合效率和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有机锗 光合作用 抗氧化 盐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秸秆复合基质对西瓜育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王霞 郝树芹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5,共5页
为降低西瓜基质育苗生产成本,采用不同比例的辣椒秸秆与蛭石、珍珠岩进行复配,探讨其对西瓜幼苗形态建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明确最佳的草炭替代材料。试验设置L1(V_(辣椒秸秆)∶V_(蛭石)∶V_(珍珠岩)=1∶1∶1)、L2(V_(辣椒秸秆)∶V_(蛭... 为降低西瓜基质育苗生产成本,采用不同比例的辣椒秸秆与蛭石、珍珠岩进行复配,探讨其对西瓜幼苗形态建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明确最佳的草炭替代材料。试验设置L1(V_(辣椒秸秆)∶V_(蛭石)∶V_(珍珠岩)=1∶1∶1)、L2(V_(辣椒秸秆)∶V_(蛭石)∶V_(珍珠岩)=2∶1∶1)、L3(V_(辣椒秸秆)∶V_(蛭石)∶V_(珍珠岩)=4∶1∶1)3个处理和对照CK(V草炭∶V_(蛭石)∶V_(珍珠岩)=2∶1∶1)。结果表明,L2处理的西瓜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数、干鲜质量、根尖数、壮苗指数和根冠比最大,根系活力最高;L1处理的西瓜幼苗出苗率最高,但与L2差异不显著;L3处理的西瓜幼苗根长最大,但与L2差异不显著。L2处理的西瓜幼苗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最高,较对照分别增加10.98%、11.51%、11.13%、7.71%和21.38%。因此,由辣椒秸秆、蛭石、珍珠岩体积比按2:1:1复合而成的育苗基质可以替代常规草炭育苗基质(V草炭∶V_(蛭石)∶V_(珍珠岩)=2∶1∶1)进行西瓜育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幼苗 辣椒 秸秆复全基质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番茄秸秆还田关键技术及其在黄瓜优质高产栽培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郝树芹 陈强 +1 位作者 丁超武 刘中良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针对设施农产品采收后带来农业秸秆等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而常规灭茬还田又导致下茬作物病害加重等问题,提出设施番茄秸秆还田栽培黄瓜关键技术,可以促进设施农业有机废弃物的再利用,使农业秸秆变废为宝和黄瓜优质丰产。为此,从设施番... 针对设施农产品采收后带来农业秸秆等有机废弃物乱堆乱放,而常规灭茬还田又导致下茬作物病害加重等问题,提出设施番茄秸秆还田栽培黄瓜关键技术,可以促进设施农业有机废弃物的再利用,使农业秸秆变废为宝和黄瓜优质丰产。为此,从设施番茄秸秆就地还田技术、栽培模式、设施番茄秸秆还田操作流程等3个方面详细阐述了秸秆就地还田的技术要点和操作规范,由品种选择、适时采收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各个时期的管理重点、管理难点及应对措施,以期为设施番茄秸秆资源的再利用和秸秆还田地块设施黄瓜栽培优质高产提供技术指导,为设施蔬菜栽培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秸秆还田 黄瓜 优质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芫荽间作节水节肥高效栽培技术
16
作者 董祥开 郝树芹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2-93,共2页
马铃薯-芫荽间作技术,通过对同期播种、节水节肥、分期采收等技术的运用,以提高马铃薯、芫荽的产量和品质,该技术的运用可使同一地块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笔者从选地整地、种薯处理、精量播种、田间管理、病害管理、适时收获等6个方面... 马铃薯-芫荽间作技术,通过对同期播种、节水节肥、分期采收等技术的运用,以提高马铃薯、芫荽的产量和品质,该技术的运用可使同一地块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笔者从选地整地、种薯处理、精量播种、田间管理、病害管理、适时收获等6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各个时期的栽培要点、难点进行细致分解,以实现马铃薯和芫荽的节水节肥高效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芫荽 间作 节水 节肥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院校植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9
17
作者 秦永梅 杨向黎 +3 位作者 刘敏 郝树芹 李霞 田华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243-243,246,共2页
为提高植物学教学质量,打破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本文根据国内高校植物学教学现状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高等院校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植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分析,... 为提高植物学教学质量,打破学生被动听课的局面,本文根据国内高校植物学教学现状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概念、高等院校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植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以期为提升高等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线上线下 混合式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叶石楠微体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润 郭鑫龙 +3 位作者 吴倩 郭亚振 孙秀文 郝树芹 《现代园艺》 2022年第3期53-54,共2页
以红叶石楠茎段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红叶石楠的微体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当年生的半木质化的嫩梢用0.1%的升汞溶液消毒7~8min效果最好;嫩茎启动培养基采用MS+1.5mg/L 6-BA+0.5mg/L KT+0.2mg/L NAA效果最好;增殖分化的培... 以红叶石楠茎段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红叶石楠的微体快速繁殖技术。结果表明:当年生的半木质化的嫩梢用0.1%的升汞溶液消毒7~8min效果最好;嫩茎启动培养基采用MS+1.5mg/L 6-BA+0.5mg/L KT+0.2mg/L NAA效果最好;增殖分化的培养基为MS+2.0mg/L 6-BA+2.0mg/L KT+0.1mg/L NAA,增殖率可达4.3倍;生根培养基选用1/2 MS+0.5mg/L NAA+1.0mg/L IBA效果最佳。组培苗培养条件为:光照强度1500~2000Lx,光照时间13h/d,培养室温度为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石楠 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