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IR模型的城市路网拥堵传播分析
1
作者 郑长江 周思达 +3 位作者 郑树康 马庚华 张博 戴津雯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8,共8页
研究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传播规律对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有着积极作用,为此建立了基于SIR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传播模型,用以分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传播过程。首先,基于城市实际路网构建路网对偶拓扑网络,并依据SIR建立交通拥堵传播模型。其次,... 研究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传播规律对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有着积极作用,为此建立了基于SIR的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传播模型,用以分析城市道路交通拥堵传播过程。首先,基于城市实际路网构建路网对偶拓扑网络,并依据SIR建立交通拥堵传播模型。其次,结合道路网络的复杂网络特征和道路自身的相关属性,引入随机森林算法计算相关权重,确定拥堵模型中的传播速率等关键参数。最后,以南京市秦淮区某区域路网为例,构建有69个节点,163条连线的城市路网对偶拓扑网络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道路节点度和道路饱和度是影响道路拥堵传播的关键因素,道路节点度的影响相对较小,传播范围增长在5%以内,恢复时间影响在10%左右;道路饱和度的影响相对较大,随着道路饱和度的增长,传播范围增长最大可至40%,恢复时间影响在2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模型 城市交通 拥堵传播 道路节点度 道路饱和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失效下城市交通网络可靠性评价
2
作者 吴志龙 郑长江 +4 位作者 郑树康 马庚华 陈志超 吴非 戴津雯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89,共8页
为缓解城市交通网络拥堵问题,提高网络可靠性,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城市交通网络级联失效现象进行研究。首先,构建加权双层城市交通网络模型,并在非线性负载-容量模型中引入失效阈值的概念量化节点失效概率,在此基础上将节点分为正常、失... 为缓解城市交通网络拥堵问题,提高网络可靠性,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对城市交通网络级联失效现象进行研究。首先,构建加权双层城市交通网络模型,并在非线性负载-容量模型中引入失效阈值的概念量化节点失效概率,在此基础上将节点分为正常、失效和拥堵3种状态;其次,考虑到节点的时空相关性,提出了混合负载重分配策略,将失效负载分配到故障节点的相邻节点和次相邻节点;最后,以南京市某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从网络拓扑结构和节点运行质量两个角度来分析不同攻击方式和失效阈值对城市交通网络可靠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城市交通网络具有抵抗小规模节点和边失效的能力;攻击高重要性节点会加速城市交通网络崩溃,造成网络可靠性下降;在拥堵传播初期(t=40~65),增大失效阈值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级联失效扩散;当拥堵到达临界时间之后,更大的失效阈值(δ=1.6相较于δ=1.8)将引发更严重的级联失效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网络 城市交通网络 级联失效 可靠性 网络拥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无信号控制路段非机动车过街延误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郑长江 张晓磊 +2 位作者 李悦 吴金花 左波祥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4542-4546,共5页
通过对城市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过街交通特征的分析,提出非机动车过街的可穿越间隙计算方法,分别对非机动车过街一次穿越1条车道和一次穿越多条车道出现可穿越间隙下的2种情况进行分析,并运用所提可穿越间隙的... 通过对城市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过街交通特征的分析,提出非机动车过街的可穿越间隙计算方法,分别对非机动车过街一次穿越1条车道和一次穿越多条车道出现可穿越间隙下的2种情况进行分析,并运用所提可穿越间隙的计算方法,推算出非机动车过街平均延误。经过实地调查及计算结果分析,验证非机动车过街平均延误计算方法的科学性。并将人行横道非机动车和行人的过街延误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非机动车过街延误是人行横道处过街总延误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机动车过街 人行横道 无信号控制 安全间隙 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行人过街时间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郑长江 刘峰 黄晓迪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2年第3期475-478,共4页
分析了城市道路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处行人和机动车的运行特性,针对行人利用可穿越间隙过街的特性得出行人的平均过街延误和过街时间.运用vissim软件仿真得出路段人行横道处不同的机动车量情况下行人的过街时间和机动车通过人行横道... 分析了城市道路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处行人和机动车的运行特性,针对行人利用可穿越间隙过街的特性得出行人的平均过街延误和过街时间.运用vissim软件仿真得出路段人行横道处不同的机动车量情况下行人的过街时间和机动车通过人行横道的时间,从而得到无信号控制路段人行横道改为信号控制的依据.仿真结果表明:在双向4车道的次干路中,当机动车流量超过2 400辆/h时,将人行横道改为信号控制时更适合行人过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段人行横道 无信号控制 VISSIM仿真 过街延误 次干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行优先情况下左转车冲突延误模型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郑长江 徐瀚 陈田星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08-110,共3页
假设直行车车头时距服从M3分布,利用概率论、排队论的相关理论知识,推导了两相位交叉口直行优先情况下左转车在冲突点处的延误模型;根据实际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很好的实用性。
关键词 交通工程 M3分布 概率论 排队论 左转 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铁的地上地下闭环物流配送路径优化 被引量:14
6
作者 郑长江 陈宜恒 沈金星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89-98,共10页
面对闭环物流需求增长与道路资源紧缺的不平衡问题,设计了基于地铁的地上地下配送模式,以运输成本,时间窗惩罚成本,碳排放成本,转运成本,固定成本和地铁货运运营成本的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基于地铁的地上地下闭环物流配送路径优... 面对闭环物流需求增长与道路资源紧缺的不平衡问题,设计了基于地铁的地上地下配送模式,以运输成本,时间窗惩罚成本,碳排放成本,转运成本,固定成本和地铁货运运营成本的总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基于地铁的地上地下闭环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基于半初始化子路径扰动策略改进了自适应遗传算法,并以南京市秦淮区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常规自适应遗传算法,改进的算法可以缩短49.14%的运算时间,且求解更高效、稳定;选取多编组的开行方式,并设置物流车厢容量和发车间隔分布为3 000件和5 min,可以降低4.6%的平均服务时间和3.8%的总成本,具有较好的送达时效性和经济性;相比传统物流模式,合理利用现有地铁线网的地上地下闭环物流配送方案可以降低57.5%的碳排放量、减少8.1%的平均配送时间,其配送模式可为未来城市物流与地铁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路径优化 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 闭环物流 地上地下配送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路段短时交通流预测 被引量:7
7
作者 郑长江 陈田星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5期50-53,71,共5页
应用BP神经网络来对路段短时交通流进行预测,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都不是很理想,为了克服BP神经网络自身存在的非线性逼近缺陷,依据小波的时频域特征,将小波变换和BP神经网络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给出... 应用BP神经网络来对路段短时交通流进行预测,预测精度和收敛速度都不是很理想,为了克服BP神经网络自身存在的非线性逼近缺陷,依据小波的时频域特征,将小波变换和BP神经网络结合起来,提出一种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短时交通流预测方法,给出了具体的网络学习算法,并结合实地调查数据进行了对比测试,分析结果证明了小波神经网络模型对短时交通流预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小波神经网络 短时交通流预测 BP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ronoi图的物流节点选址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郑长江 戴冉 +1 位作者 郑树青 李锐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44-51,共8页
为合理优化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引入Voronoi图的相关特性及其应用,实现物流节点服务范围的动态划分,综合考虑影响物流节点选址的影响因素,并赋予相应的权值,建立改进P-中值模型,构建总服务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将Voronoi图与改进P-中值... 为合理优化物流配送中心的位置,引入Voronoi图的相关特性及其应用,实现物流节点服务范围的动态划分,综合考虑影响物流节点选址的影响因素,并赋予相应的权值,建立改进P-中值模型,构建总服务成本最小的目标函数。将Voronoi图与改进P-中值模型相结合,在Voronoi图动态划分物流节点服务范围的基础上,利用Matlab编写模型的优化求解算法,通过不断迭代,求出整个物流系统的节点选址最优布局。结果表明:基于Voronoi图的物流节点优化方法是合理的,能够使得配送中心的总花费成本最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节点 选址优化 P-中值模型 VORONOI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交通分配模型仿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郑长江 蔡亮 曹雪山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8-41,共4页
依据最优控制理论 ,建立了一种能够用于多OD对拥挤道路网上的瞬时交通流形态预测的动态用户最优分配模型 ,讨论了此模型离散形式的解法 ,并利用Frank Wolfe算法对模型进行了仿真 ,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是有效的 .
关键词 动态用户最优 动态交通分配 瞬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法的路段人行横道合理间距的确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郑长江 刘峰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1-4,共4页
运用Vissim软件仿真次干路上不同的人行横道间距条件下人车运行情况,得出行人过街时间、机动车停车次数、机动车停车时间和机动车行程时间这四项评价指标,将得到的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人行横道的合理间距.结果表明:次干路路段人... 运用Vissim软件仿真次干路上不同的人行横道间距条件下人车运行情况,得出行人过街时间、机动车停车次数、机动车停车时间和机动车行程时间这四项评价指标,将得到的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求出人行横道的合理间距.结果表明:次干路路段人行横道的合理间距的推荐值为25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段人行横道 合理间距 VISSIM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技术赶超动力机制与赶超绩效差异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长江 谢富纪 崔有祥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8-43,57,共7页
总体层次技术概念界定有基于增长核算技术和基于熊彼特创新概念两条线索,以这两条线索基础发展出两种技术差距和技术赶超概念界定方法。技术赶超动力包括经济收敛、后发优势、制度转型和技术移植四种类型。经济收敛和后发优势是基于个... 总体层次技术概念界定有基于增长核算技术和基于熊彼特创新概念两条线索,以这两条线索基础发展出两种技术差距和技术赶超概念界定方法。技术赶超动力包括经济收敛、后发优势、制度转型和技术移植四种类型。经济收敛和后发优势是基于个体决策实现技术赶超动力机制,制度转型和技术移植是通过基于群体决策实现的技术赶超动力机制。运用国家技术赶超动力机制解释不同国家的赶超绩效差异建立在三个假设基础之上,分别是基于群体决策赶超动力机制对赶超绩效的影响更加重要,不同国家的赶超实践具有竞争性,与技术领先国家制度差异越大的国家的制度转型成本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赶超绩效 技术赶超动力 技术差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货物综合运输网络容量可靠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长江 高正平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32-36,共5页
在剖析区域货物综合运输系统构成情况的基础上,将影响网络容量可靠性的诸多要素分类,提出了综合运输系统即为复杂的COVIE系统这一概念.同时以综合货运网络描述模型为依托,采用较为成熟的网络保留容量概念,从COVIE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与... 在剖析区域货物综合运输系统构成情况的基础上,将影响网络容量可靠性的诸多要素分类,提出了综合运输系统即为复杂的COVIE系统这一概念.同时以综合货运网络描述模型为依托,采用较为成熟的网络保留容量概念,从COVIE系统的五个组成部分与货运网络容量的供给、需求和可靠性的关系出发,构建综合货运网络的可靠性分析框架及模型,有助于分析供给、需求的变动引起货运系统可靠性的变动,从而为相关部门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组织管理等提供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货物运输 网络容量 保留容量 可靠性 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紧急疏散路径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郑长江 卢为杰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4-27,31,共5页
提出了两种不同疏散路径选择策略,即用户最优疏散策略(UE)和系统最优疏散策略(SO).前者依照个人最优路径,疏散车辆可以自由移动到另一条疏散路径使得相应疏散时间最短,后者通过疏散者之间相互协作或接受统一管理使得系统范围内出行总成... 提出了两种不同疏散路径选择策略,即用户最优疏散策略(UE)和系统最优疏散策略(SO).前者依照个人最优路径,疏散车辆可以自由移动到另一条疏散路径使得相应疏散时间最短,后者通过疏散者之间相互协作或接受统一管理使得系统范围内出行总成本最小.通过对两者的比较研究,确立了疏散路径优化方案.以总疏散时间和疏散距离最小化为目标构建系统最优疏散目标方程,并给出算法步骤.首先用k最短路算法给出一系列疏散路径,再用嵌入式M/G/c/c相互独立排队模型评价各条道路出行时间.最后采用MGCC仿真软件对疏散路径选择方案在路网清空时间、出行距离、拥堵水平等方面表现加以评价.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高密度疏散交通量情况下,采用系统最优疏散策略可以大幅节省路网清空时间,降低路网阻塞发生的概率.这对增强疏散决策的科学性,提高城市交通应对突发事件疏散能力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疏散 系统最优 k最短路 泊松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交通事件持续时间预测 被引量:5
14
作者 郑长江 葛升阳 郑树康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4年第5期50-55,共6页
随着数据采集手段的不断提高和相关研究技术的发展,基于数据挖掘的模型逐渐成为交通事件持续时间研究的主要方向。根据荷兰交通部门提供的交通事件采集数据,进行分类和预处理,观察事件持续时间的频数图,并根据相关的研究按照事件典型的... 随着数据采集手段的不断提高和相关研究技术的发展,基于数据挖掘的模型逐渐成为交通事件持续时间研究的主要方向。根据荷兰交通部门提供的交通事件采集数据,进行分类和预处理,观察事件持续时间的频数图,并根据相关的研究按照事件典型的类别把采集的数据进行分类。使用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提取出显著性的影响因子,利用数据挖掘软件WEKA建立贝叶斯网络模型,用数据集中80%的数据进行学习建模,20%的数据作为测试集来检测模型的预测效果,并做出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与同类数据集的其他预测方法相比,贝叶斯网络模型对于变数众多,随机性特别大的交通事件,预测精度较高,证明贝叶斯网络模型的算法是具有一定优越性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交通事件持续时间 贝叶斯网络模型 数据集分类 影响因子提取 WEK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拥挤收费的双面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郑长江 王婷 《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90-94,共5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日益严重。交通拥挤收费是交通需求管理的一种有效经济手段,对拥挤道路收费可以使交通拥挤所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达到优化交通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分析交通拥挤收费的经...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私家车拥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拥挤问题日益严重。交通拥挤收费是交通需求管理的一种有效经济手段,对拥挤道路收费可以使交通拥挤所产生的外部成本内部化,达到优化交通资源配置的作用。通过分析交通拥挤收费的经济学原理、交通拥挤收费的优点以及它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得出了交通拥挤收费是一把双刃剑,并提出了对我国实施交通拥挤收费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需求管理 交通拥挤 交通拥挤收费 双面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裂隙网络实时演化及连通性特征 被引量:36
16
作者 高明忠 金文城 +1 位作者 郑长江 周宏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35-1540,共6页
以平顶山煤业集团八矿己15-14120采煤工作面为试验基地,借助改进后的本质安全型钻孔裂隙窥视仪,实时采集采煤工作面前方煤岩体裂隙网络随工作面推进的演化过程。结合分形几何理论与裂隙岩体连通率投影算法,揭示了采动影响下,工作面前方... 以平顶山煤业集团八矿己15-14120采煤工作面为试验基地,借助改进后的本质安全型钻孔裂隙窥视仪,实时采集采煤工作面前方煤岩体裂隙网络随工作面推进的演化过程。结合分形几何理论与裂隙岩体连通率投影算法,揭示了采动影响下,工作面前方裂隙网络演化分形特征及连通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采动对平煤八矿己15-14120采煤工作面上覆岩层裂隙网络沿开采方向的影响范围约为50 m;随着工作面不断接近试验测点,煤岩体采动裂隙网络分形维数总体呈上升趋势,并与矿压分布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同时,煤岩体连通率随采煤工作面推进上升趋势明显,可依次分为线性缓慢增长阶段、指数增长阶段及平稳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隙网络 演化特征 连通率 分形维数 现场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在高等级公路质量检测和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曹雪山 蔡亮 郑长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8-71,共4页
利用探地雷达检测原理探测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质量状况 ,能获知新修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厚度、介电常数和旧公路路基、路面的病害与缺陷发育情况等详细信息 ,从而为公路管理部门对公路质量评定和养护决策优化提供科学的依据 .
关键词 探地雷达 高级公路 质量检测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tsitc模型的城市CBD地区停车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尹红亮 沈金星 +1 位作者 郑三洋 郑长江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25-30,共6页
为了研究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地区停车需求的影响因素,从出行者停车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CBD地区停车需求的RP和SP调查,获取城市CBD地区停车需求数据,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了停车需求影响分析模型.调查数据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研究城市中央商务区(CBD)地区停车需求的影响因素,从出行者停车需求的角度出发,通过CBD地区停车需求的RP和SP调查,获取城市CBD地区停车需求数据,基于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了停车需求影响分析模型.调查数据的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工作日和节假日城市CBD地区的停车需求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不同的停车目的对停车需求的敏感性也不同;控制长时间的停车是抑制停车需求总量的有效措施;停车费率对不同的停车费用支付者的影响程度也不同;而越便利的停车场布局,会激发更多的停车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D 停车费率 LOGISTIC回归 停车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成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长江 殷慧芬 张留禄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5-57,共3页
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实践教学具有过程难以标准化,重视隐性知识学习,与工科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等特点。该实践教学体系由教学资源、学生、指导教师、教学管理者构成。可从人才培养计划动态调整、实践教学资源支撑平台建设、实施柔... 应用型工科院校人文社会科学实践教学具有过程难以标准化,重视隐性知识学习,与工科实践教学相辅相成等特点。该实践教学体系由教学资源、学生、指导教师、教学管理者构成。可从人才培养计划动态调整、实践教学资源支撑平台建设、实施柔性化管理、加强实践教学团队能力建设四个路径对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工科院校 人文社会科学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接入管理技术的平面交叉口交通安全设计 被引量:6
20
作者 袁黎 郑长江 陆键 《公路工程》 2009年第1期94-97,107,共5页
平面交叉路口是交通事故的集中发生地,如能有效改善平交路口的交通安全性,即可有效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分析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安全现状,针对所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确定影响平交路口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结合道路特征和发展趋势,并运... 平面交叉路口是交通事故的集中发生地,如能有效改善平交路口的交通安全性,即可有效提高道路的交通安全。分析道路平面交叉口的交通安全现状,针对所存在的交通安全问题,确定影响平交路口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结合道路特征和发展趋势,并运用先进的接入管理技术,提出了改善平面交叉路口交通安全、提高通行能力和运行效率的交通安全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 平面交叉口 交通安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