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体火箭发动机可重复使用性设计技术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士杰 王东 +2 位作者 田原 马晓秋 郑大勇 《火箭推进》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7,共11页
为适应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研制的需要,以航天飞机、猎鹰9号火箭和X-37B的动力系统为对象,开展了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设计技术研究。文献调研与工程研制经验相结合,从运维体系建设、核心件功能设计、成本化设计与控... 为适应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研制的需要,以航天飞机、猎鹰9号火箭和X-37B的动力系统为对象,开展了可重复使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设计技术研究。文献调研与工程研制经验相结合,从运维体系建设、核心件功能设计、成本化设计与控制等方面,分析了发动机可重复使用性设计方法,提出了关键技术难题。研究结果表明:发动机的深度变推力技术、多次启动技术、喷管大角度调节技术,以及故障诊断与监测技术等,是火箭顺利回收的基本保障技术;液体火箭发动机有着显著的高、低温,强振动工况,极端环境材料性能数据建库技术、寿命设计与控制技术、全寿命周期运营体系设计技术等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以发动机的性能、可靠性、维修性、安全性和保障性发展的发动机成本限额设计技术将会成为解决发动机可重复使用性的高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火箭发动机 设计技术 重复使用性 全寿命周期 成本限额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推力氢氧发动机关键技术及解决途径 被引量:22
2
作者 郑大勇 陶瑞峰 +1 位作者 张玺 向猛 《火箭推进》 CAS 2014年第2期22-27,35,共7页
200吨级大推力氢氧发动机是重型运载火箭的基础,是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与以往氢氧发动机相比,大推力氢氧发动机推力量级和结构参数均有大幅度提高,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高空发动机,发动机的设计、生产和试验技术跨度大、要求高,需要... 200吨级大推力氢氧发动机是重型运载火箭的基础,是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与以往氢氧发动机相比,大推力氢氧发动机推力量级和结构参数均有大幅度提高,是目前世界上推力最大的高空发动机,发动机的设计、生产和试验技术跨度大、要求高,需要开展一系列的技术攻关工作。根据200吨级大推力氢氧发动机技术特点,介绍了发动机的总体技术方案,根据发动机技术特点和使用要求,梳理了一批制约发动机技术水平提高、系统方案优化和工程实施的关键技术,并提出了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运载火箭 氢氧发动机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瞬态特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郑大勇 王弘亚 胡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761-1769,共9页
以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对其瞬态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模块化的建模和仿真思想,建立了发动机各组件的动态数学模型,开发了发动机系统各组件的仿真模块,开展了发动机动态特性仿真分析与起动时序试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推力... 以大推力氢氧火箭发动机为研究对象,对其瞬态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模块化的建模和仿真思想,建立了发动机各组件的动态数学模型,开发了发动机系统各组件的仿真模块,开展了发动机动态特性仿真分析与起动时序试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推力室氧阀采用25%初级与100%全开的双开度形式,氧涡轮侧设置10%分流流量的燃气分流阀,燃气发生器在火药启动器工作至70%~80%时间段点火的系统优化配置方案,有利于控制发动机点火起动混合比,提高起动可靠性。通过添加故障因子,当涡轮效率由于故障从0.29降至0.19时,发动机工况降至故障前的78%工况,当效率降至0.06时,发动机工况降至故障前20%工况,发动机故障仿真结果与地面试验故障结果吻合较好,有利于故障分析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态特性 氢氧火箭发动机 起动特性 模块化建模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甲烷发动机重复使用关键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郑大勇 颜勇 孙纪国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1-35,共5页
重复使用运载器对动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使用成本等方面提出很高要求。液氧甲烷发动机重复使用性好、使用维护方便、性能高,综合性能良好,是重复使用运载器推进系统的理想选择之一。分析了液氧甲烷发动机的技术特点与优势,介绍了... 重复使用运载器对动力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使用成本等方面提出很高要求。液氧甲烷发动机重复使用性好、使用维护方便、性能高,综合性能良好,是重复使用运载器推进系统的理想选择之一。分析了液氧甲烷发动机的技术特点与优势,介绍了中国为重复使用飞行器研制的60吨级低成本、高可靠液氧甲烷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情况。通过试验研究,验证了液氧甲烷火箭动力具有良好的性能、高可靠性与多次重复使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使用运载器 液氧甲烷发动机 重复使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火箭发动机性能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郑大勇 颜勇 张卫红 《火箭推进》 CAS 2011年第4期18-23,共6页
针对氢氧发动机主要性能的敏感性问题,运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内外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得到了发动机主要性能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度。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影响因素,涡轮泵效率水平和调节元件特性对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的... 针对氢氧发动机主要性能的敏感性问题,运用敏感性分析方法对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内外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得到了发动机主要性能对不同影响因素的敏感度。结果表明,相比于其他影响因素,涡轮泵效率水平和调节元件特性对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的影响较大,在工程实践中应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火箭发动机 敏感性分析 正交试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氧甲烷发动机点火冲击特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郑大勇 胡骏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553-1560,共8页
为研究液氧甲烷发动机燃烧室点火冲击特性及影响因素,根据爆轰波产生的机理,建立了甲烷推进剂液相蒸发数学模型,采用C-J (Chapman-Jouguet)爆轰理论,计算和分析了不同混合比、初温及初压对爆轰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爆轰波的强度与... 为研究液氧甲烷发动机燃烧室点火冲击特性及影响因素,根据爆轰波产生的机理,建立了甲烷推进剂液相蒸发数学模型,采用C-J (Chapman-Jouguet)爆轰理论,计算和分析了不同混合比、初温及初压对爆轰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爆轰波的强度与初压、初温及混合比密切相关。初压越高,初温越低,越接近化学当量混合比时,爆轰压比、温度比和爆轰速度越大;减小点火时刻推进剂积存量,增强燃烧装置点火能力,可降低爆轰波强度,减少点火瞬态冲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火冲击 液氧甲烷发动机 推力室 再生冷却 C-J爆轰波 液滴蒸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运载火箭50吨级氢氧发动机研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郑大勇 王维彬 乔桂玉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15,22,共6页
50吨级氢氧发动机是中国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的首台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该发动机充分借鉴了中国以往的氢氧发动机研制经验,采用数字化设计手段、极具特点的研制模式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技术,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性能水... 50吨级氢氧发动机是中国为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的首台大推力氢氧发动机。该发动机充分借鉴了中国以往的氢氧发动机研制经验,采用数字化设计手段、极具特点的研制模式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技术,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性能水平,可大幅提升中国进入空间和利用空间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一代运载火箭 氢氧发动机 长征五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来大推力氢氧发动机方案初步探讨 被引量:7
8
作者 郑大勇 张卫红 石文靓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6,共6页
针对未来运载器对动力系统的需求,提出中国下一代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发展设想,对发动机系统方案、性能参数、动态特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设计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发动机系统方案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系统性能符合未来大... 针对未来运载器对动力系统的需求,提出中国下一代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发展设想,对发动机系统方案、性能参数、动态特性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设计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所选择的发动机系统方案的可靠性、经济性和系统性能符合未来大推力氢氧发动机的技术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火箭发动机 重型运载火箭 系统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高可靠氢氧发动机方案探讨 被引量:3
9
作者 郑大勇 颜勇 胡骏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13,54,共5页
根据未来运载器对动力装置的任务需求及氢氧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基于50吨级氢氧发动机,以产品性能提高、功能拓展和可靠性增长为设计目标,开展了发动机衍生产品优化设计研究。衍生型发动机基于现有燃气发生器循环或开式膨胀循环,充分继... 根据未来运载器对动力装置的任务需求及氢氧发动机技术发展趋势,基于50吨级氢氧发动机,以产品性能提高、功能拓展和可靠性增长为设计目标,开展了发动机衍生产品优化设计研究。衍生型发动机基于现有燃气发生器循环或开式膨胀循环,充分继承和借鉴了现有产品的技术基础和成熟组件,产品功能有所拓展,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有所提高,丰富了中国氢氧发动机产品库,有利于未来运载火箭构型优化和运载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火箭发动机 运载火箭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发动机真空点火及高空模拟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郑大勇 陶瑞峰 胡骏 《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43,共6页
上面级氢氧发动机的真空点火与起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与地面相比,由于受真空环境的影响,发动机推进剂预冷、充填、雾化与燃烧等一系列物理和化学过程将发生很大变化,存在海平面试车无法考核的技术盲点,影响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因... 上面级氢氧发动机的真空点火与起动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与地面相比,由于受真空环境的影响,发动机推进剂预冷、充填、雾化与燃烧等一系列物理和化学过程将发生很大变化,存在海平面试车无法考核的技术盲点,影响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因此,国内外对上面级氢氧发动机均进行过广泛而深入的高空模拟试验研究,以考核和验证发动机真空点火、起动的可靠性,其中以J-2发动机开展的高空模拟试验最具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发动机 高空模拟试验 点火及瞬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声速压气机性能计算中的激波损失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大勇 胡骏 《航空发动机》 2005年第2期8-10,共3页
在分析了跨声速叶型内激波与附面层相互作用及波系形状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考虑了激波与附面层的相互作用及栅内流动状况的跨声速叶栅激波结构的数学物理模型,并提供了一种可靠评估跨声速叶栅激波损失的方法。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跨声速叶型内激波 附面层 波系形状 数学物理模型 Miller单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发项目的集成风险管理——模型及讨论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大勇 李纪珍 赵楠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76,共5页
研发项目风险既包括对研发项目目标的威胁,也包括对实现这些目标的机会.借鉴较新的集成风险管理概念,在风险管理循环过程中增加了新产品开发的多集成处理模型的思想,提出了研发项目的集成风险管理模型,并讨论了模型的适应性条件以及实... 研发项目风险既包括对研发项目目标的威胁,也包括对实现这些目标的机会.借鉴较新的集成风险管理概念,在风险管理循环过程中增加了新产品开发的多集成处理模型的思想,提出了研发项目的集成风险管理模型,并讨论了模型的适应性条件以及实施研发项目集成风险管理需要注意的问题.通过集成风险管理,研发项目能获取更多的赢利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项目 项目风险 多集成处理模型 集成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ypican-3蛋白在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斐烨 苏宁 +3 位作者 梁继珍 阮健 郑大勇 罗荣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5-56,共2页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Glypican-3(GPC3)和AFP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其诊断价值,分析血清GPC3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查HCC 30例,其他肝脏肿瘤8例,其他肝脏疾病13例,正常人25例血清标本中GPC3及AFP的表达。结果... 目的检测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Glypican-3(GPC3)和AFP蛋白的表达水平,比较其诊断价值,分析血清GPC3与临床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分别检查HCC 30例,其他肝脏肿瘤8例,其他肝脏疾病13例,正常人25例血清标本中GPC3及AFP的表达。结果血清GPC3蛋白诊断HC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0.0%和92.0%,联合AFP蛋白检测使诊断敏感性由50.0%提高至73.3%。GPC3蛋白水平升高提示HCC患者临床分期晚、肿瘤分化程度低、肝硬化明显。结论GPC3蛋白是具有前景的特异性HCC血清标志物,可用于HCC的诊断,并可能与肿瘤侵袭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ypican-3蛋白 肝细胞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窖蛋白1在无血清状态下诱导FBJ细胞死亡 被引量:1
14
作者 郑大勇 王毅楠 +3 位作者 王丽 吴英良 山形贞子 山形达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3-228,共6页
目的研究无血清状态下,FBJ-S1细胞较FBJ-LL细胞更易死亡的原因。方法用细胞活性检测法分析细胞的活性,分别用HPTLC法、逆转录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GD1a和窖蛋白1(caveolin-1)的含量。结果研究表明,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条件下,富... 目的研究无血清状态下,FBJ-S1细胞较FBJ-LL细胞更易死亡的原因。方法用细胞活性检测法分析细胞的活性,分别用HPTLC法、逆转录PCR法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GD1a和窖蛋白1(caveolin-1)的含量。结果研究表明,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条件下,富含神经节苷脂GM3和GD1a的低转移性的FBJ-S1小鼠骨肉瘤细胞趋向死亡,但对含有几乎相同量GM3而无GD1a表达的高转移性的FBJ-LL细胞的生长却未见明显影响。同时发现:a.FBJ-S1细胞富含窖蛋白1,而FBJ-LL细胞中窖蛋白1表达量则较低;b.利用小干扰基因沉默技术在FBJ-S1细胞中沉默窖蛋白1的表达,结果使细胞存活率升高;c.使用GD1a处理FBJ-LL细胞导致其趋向死亡,通过免疫印迹法检测窖蛋白1发现其蛋白表达量增加。结论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窖蛋白1诱导FBJ细胞的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GD1a 窖蛋白1 FBJ细胞 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M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及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运动与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郑大勇 张彤彤 +2 位作者 常兴 吴英良 左代英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7-62,共6页
目的构建MDM2的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DM2),并将其转染至人乳腺癌MCF-7中,考察MDM2蛋白过表达对乳腺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方法体外克隆MDM2基因全序列,并将其用同源重组技术连接到真核pcDNA3.1质粒载体上,构建真核表达质... 目的构建MDM2的pcDNA3.1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MDM2),并将其转染至人乳腺癌MCF-7中,考察MDM2蛋白过表达对乳腺癌转移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方法体外克隆MDM2基因全序列,并将其用同源重组技术连接到真核pcDNA3.1质粒载体上,构建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测序鉴定,利用脂质体法转染至MCF-7细胞中。通过G418抗生素筛选出单克隆高表达细胞系,使用免疫印迹法考察MDM2蛋白表达。同时,通过划痕试验及transwell法来检测细胞的运动与侵袭能力。结果测序结果表明pcDNA3.1-MDM2基因序列准确无误,免疫印迹法表明稳定转染细胞系构建成功,划痕试验及transwell试验表明MDM2高表达细胞系的运动与侵袭能力增加。结论成功构建了pcDNA3.1-MDM2真核表达质粒,转染MCF-7细胞后,可稳定表达,并促进了MCF-7细胞的运动及侵袭,为研究MDM2蛋白表达对人乳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及作为诊疗的生物标志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MDM2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t级液氧/甲烷发动机起动过程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珺 张卫红 +1 位作者 石文靓 郑大勇 《火箭推进》 CAS 2013年第5期16-22,共7页
为制定可靠的发动机起动程序,围绕60 t级液氧/甲烷发动机起动瞬态特性开展了一系列建模和仿真研究。介绍了60 t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系统方案,列举了发动机系统仿真模型,搭建了全系统瞬态特性仿真平台。根据仿真结果选取了箱压下点火起动方... 为制定可靠的发动机起动程序,围绕60 t级液氧/甲烷发动机起动瞬态特性开展了一系列建模和仿真研究。介绍了60 t级液氧/甲烷发动机系统方案,列举了发动机系统仿真模型,搭建了全系统瞬态特性仿真平台。根据仿真结果选取了箱压下点火起动方案,提出了设置甲烷涡轮燃气旁通以降低亚临界两相气阻风险的解决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主要性能参数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氧 甲烷发动机 起动过程 瞬态特性 系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激波模型计算风扇/压气机非设计点的性能 被引量:5
17
作者 赵勇 胡骏 郑大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45-550,共6页
根据现代高速风扇/压气机内激波波系的真实结构,将适用于预测高速叶型激波损失的双激波模型引入基于基元叶片特性的流线曲率法程序,发展了一种用于预估高速风扇/压气机非设计点性能的方法。该双激波模型考虑了来流马赫数和攻角变化,较... 根据现代高速风扇/压气机内激波波系的真实结构,将适用于预测高速叶型激波损失的双激波模型引入基于基元叶片特性的流线曲率法程序,发展了一种用于预估高速风扇/压气机非设计点性能的方法。该双激波模型考虑了来流马赫数和攻角变化,较真实地反映了高马赫数风扇/压气机的实际工作状况,扩展预测风扇/压气机非设计点性能的能力。利用该模型,本文分别对一台叶尖马赫数达到1.4的大涵道比风扇和一台叶尖马赫数高达1.5的三级风扇的非设计点性能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保持了较高的吻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扇/压气机 性能计算 流线曲率法 双激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01cc小腔体气密封器件内部气氛含量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帅 郑大勇 +1 位作者 陈海鑫 陈伟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25,共6页
根据气密封器件内部气氛含量的测试原理,从0.01cc小腔体气密封器件内部气氛含量测试的取样、校准及夹具等方面分析造成0.01cc(1 cc=1 cm3)小腔体气密封器件内部气氛含量测试结果误差的主要因素,其中夹具的结构设计是造成误差的最大影响... 根据气密封器件内部气氛含量的测试原理,从0.01cc小腔体气密封器件内部气氛含量测试的取样、校准及夹具等方面分析造成0.01cc(1 cc=1 cm3)小腔体气密封器件内部气氛含量测试结果误差的主要因素,其中夹具的结构设计是造成误差的最大影响因素。随后从缩小测试夹具腔体的密封范围、减少穿刺后的内部气氛向外扩散、提高0.01cc小腔体内部气氛进入设备分析室的浓度等方面对夹具优化设计。最后采取同批次型号的0.01cc小腔体器件进行新旧夹具分组比对分析,从测试数据的离散性、设备的端口气氛浓度数据分析可见,经过优化的夹具能够有效提高0.01cc小腔体气密封器件内部气氛含量测试的准确性。这一改进途径也可为提高其他气密封器件内部气氛含量检测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气氛含量 小腔体器件 误差分析 气密性封装 夹具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导式深海通海阀流阻系数及开阀力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少刚 郑大勇 程千驹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363-2368,共6页
阀门的流阻系数和开启力是评价阀门性能的最重要参数,针对先导式通海阀内流道降噪优化前后对于这两个参数的影响,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X软件对不同外部工作压力及开度下的两种流阻系数进行仿真与试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阀门具有较小开... 阀门的流阻系数和开启力是评价阀门性能的最重要参数,针对先导式通海阀内流道降噪优化前后对于这两个参数的影响,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X软件对不同外部工作压力及开度下的两种流阻系数进行仿真与试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阀门具有较小开度及完全开启时,优化后流道流阻系数小于原流道。同时,对有先导孔和无先导孔的通海阀用CFX软件在不同开度下进行静分析,并依据实际阀杆轴向力影响面确定了轴向力提取面组,提取两种情况下、不同位置阀杆轴向力。分析结果表明:先导孔有助于减小阀门的开阀力,且有先导孔时,阀门的最大开阀力仅为无先导孔时的1/2.通过试验对仿真得到的开启力进行了验证,仿真与试验结果具有非常好的相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先导式 通海阀 流阻系数 开启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耦合器内部气氛长期贮存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帅 郑大勇 +1 位作者 欧熠 陈海鑫 《电子器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2-1296,共5页
根据气密封装器件的内部气体流动原理,对光电耦合器内部气氛含量的初始状态进行了分析,对长期贮存的变化状态进行了预测,随后采用内部气氛分析仪验证预测结果,证明了气体流量原理能够有效预测光电耦合器封装内部的气氛含量,并且能够将... 根据气密封装器件的内部气体流动原理,对光电耦合器内部气氛含量的初始状态进行了分析,对长期贮存的变化状态进行了预测,随后采用内部气氛分析仪验证预测结果,证明了气体流量原理能够有效预测光电耦合器封装内部的气氛含量,并且能够将封装工艺的薄弱环节暴露在检测初始阶段。通过分析测量漏率与真实漏率之间的关系,对提高预测光电耦合器内部气氛含量长期贮存变化的准确性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耦合器 长期贮存 气体流动原理 内部气氛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