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革阿里提取物对红火蚁工蚁的生物活性研究
1
作者 梁彪 冯伟明 +1 位作者 王冰 邵雪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3,共7页
为明确东革阿里Eurycoma longifolia提取物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工蚁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水试管喂毒法测定了其主要成分苦木苦味素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活性和行为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喂毒后1~10 d,苦木苦味素化合物ep6对红火... 为明确东革阿里Eurycoma longifolia提取物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工蚁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采用水试管喂毒法测定了其主要成分苦木苦味素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活性和行为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喂毒后1~10 d,苦木苦味素化合物ep6对红火蚁工蚁的毒杀活性与处理时间和浓度呈正相关,20 mg/L浓度下处理10 d后的死亡率为77.78%。ep6对红火蚁工蚁的聚集率、抓附率、行走率、爬杆率和食物识别率有显著抑制活性,但对红火蚁食物消耗率基本没有显著影响。20 mg/L浓度下处理10 d的聚集率、抓附率、爬杆率、行走率、食物识别率和食物消耗率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了73.86、50.27、44.99、27.78、6.67和10.81百分点。苦木苦味素化合物对红火蚁工蚁具有良好的毒杀和抑制行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东革阿里 苦木苦味素 毒杀活性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对番石榴枝枯病病原菌的毒力和田间防效 被引量:11
2
作者 邵雪花 赖多 +3 位作者 朱华兴 黄建辉 李扇妹 匡石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9-203,217,共6页
为有效防治我国近些年新发现的番石榴枝枯病,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番石榴枝枯病菌(小新壳梭孢)的毒力,筛选出高效药剂,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0%咪鲜胺CS对小新壳梭孢的抑菌能力最强,EC_(50)... 为有效防治我国近些年新发现的番石榴枝枯病,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番石榴枝枯病菌(小新壳梭孢)的毒力,筛选出高效药剂,并进行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0%咪鲜胺CS对小新壳梭孢的抑菌能力最强,EC_(50)为0.2 mg/L;其次是60%苯醚甲环唑WG和35%苯甲·嘧菌酯SC,EC_(50)分别为0.23和0.29 mg/L。30%咪鲜胺CS和35%苯甲·嘧菌酯SC对小新壳梭孢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强,EC_(50)分别为0.07和0.09 mg/L;30%咪鲜胺CS和60%苯醚甲环唑WG的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效果也最好;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30%咪鲜胺CS和60%苯醚甲环唑WG防治番石榴枝枯病的防效最好,达到56.87%和52.40%,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枝枯病 小新壳梭孢 杀菌剂 毒力 田间防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XO基因对印楝素诱导sf9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邵雪花 赖多 匡石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1期96-102,共7页
【目的】探讨印楝素(azadirachtin,AZA)通过转录因子FOXO诱导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sf9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分为AZA处理组和未处理组,采用CCK-8法检测AZA对sf9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sf9细胞的超... 【目的】探讨印楝素(azadirachtin,AZA)通过转录因子FOXO诱导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sf9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分为AZA处理组和未处理组,采用CCK-8法检测AZA对sf9细胞增殖的影响;透射电镜观察sf9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选Annexin V-FITC/PI染色的凋亡细胞;Western blot检测p-FOXO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RNAi FOXO后,检测FOXO基因表达量与Caspase-3的酶活性变化。【结果】CCK-8检测发现AZA可显著抑制sf9细胞增殖,并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通过透射电镜检测到5 mmol/L AZA可破坏sf9细胞的微观结构,导致细胞核收缩,染色质聚集,细胞质空泡状;流式细胞术分选Annexin V-FITC/PI染色的凋亡细胞,发现AZA诱导sf9细胞凋亡与时间呈正相关;进一步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发现AZA可诱导凋亡相关蛋白Bim和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显著增加,而P-FOXO蛋白表达量降低,FOXO总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利用qRT-PCR进一步检测发现,FOXO基因表达量与AZA处理时间呈正相关,在此基础上通过RNAi技术沉默FOXO后,经AZA处理发现Caspase-3的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AZA可通过上调FOXO基因抑制草地贪夜蛾卵巢细胞sf9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素 SF9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FOXO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不同连作年限对土壤理化性状和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传和 贺涵 +7 位作者 何秀古 刘开 邵雪花 赖多 林伟 林望达 匡石滋 肖维强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44-1249,共6页
以未种植菠萝的空地土壤为对照,研究分析了连续种植菠萝5 a和15 a的土壤理化指标、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变化及其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连续种植菠萝5 a和15 a的土壤pH分别降低了0.39和0.57个单位,酸化明显;有机质、全氮、铵... 以未种植菠萝的空地土壤为对照,研究分析了连续种植菠萝5 a和15 a的土壤理化指标、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丰度的变化及其规律。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连续种植菠萝5 a和15 a的土壤pH分别降低了0.39和0.57个单位,酸化明显;有机质、全氮、铵态氮、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及交换性Mg、Ca含量降低;有效B、Na含量升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较对照提高了1.74倍和1.71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较对照提高了56.01%和72.96%,但差异不显著。连续种植菠萝5 a的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升高1.60倍,差异显著;土壤细菌、真菌丰度提高了1.56倍和26.54倍,放线菌丰度降低了35.39%。连续种植菠萝15 a的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较对照降低了52.63%;土壤细菌、放线菌丰度分别降低37.18%和13.78%,真菌丰度提高了40.7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连作 土壤 理化性状 微生物群落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配施减量化肥对蕉柑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赖多 匡石滋 +3 位作者 肖维强 刘传和 贺涵 邵雪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23-29,共7页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无机配施部分替代化肥对蕉柑果实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的影响,为蕉柑的化肥减量和提质增效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法,以习惯施用化肥为对照,采用有机无机肥配方肥替代方式,设置两组施用钙镁磷肥处理(F1... 【目的】探究不同有机无机配施部分替代化肥对蕉柑果实产量、品质和土壤质量的影响,为蕉柑的化肥减量和提质增效提供实践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法,以习惯施用化肥为对照,采用有机无机肥配方肥替代方式,设置两组施用钙镁磷肥处理(F1、F2)和两个不施用钙镁磷肥处理(F3、F4),共5个处理,分析比较蕉柑产量、品质及土壤质量对不同施肥处理方式的响应。【结果】与习惯施用化肥相比,有机无机肥配施替代化肥(16.67%、33.33%、58.33%和75%)可提高土壤中p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增加蕉柑产量4.4%~12.1%,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含量和糖酸比,降低总酸含量。其中,在施用等量有机无机配方肥(等量化学氮)情况下,不施用钙镁磷肥F3、F4处理土壤速效磷、有效钙和有效镁含量降低,产量比F1、F2处理分别下降3.1%、2.2%,但仍比对照增产9.0%、4.4%,F3、F4处理能更有效改善土壤pH值、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以及果实品质指标,而F3处理综合效果优于F4处理。【结论】有机无机配方肥替代化肥是蕉柑园化肥减量增效的有效措施,从兼顾蕉柑产量、品质和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试验区目前蕉柑减少钙镁磷肥投入是可行的,施肥以50%有机养分替代无机养分(包括钙镁)为适宜的替代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配方肥 蕉柑 果实品质 土壤养分 化肥减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养分调查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赖多 邵雪花 +3 位作者 匡石滋 肖维强 刘传和 贺涵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1期45-53,共9页
【目的】摸清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性质现状,为合理施肥和养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粤东普宁和饶平市柑橘主产区28个代表性柑橘园0~30 cm土壤样品进行pH和养分测定分析。【结果】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pH介于3.21~6.01,平均值为4.... 【目的】摸清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性质现状,为合理施肥和养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粤东普宁和饶平市柑橘主产区28个代表性柑橘园0~30 cm土壤样品进行pH和养分测定分析。【结果】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pH介于3.21~6.01,平均值为4.72,偏酸土壤占60.71%;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6.82 g/kg,高于15.0 g/kg的占78.57%,基本适宜柑橘生长,但有机质含量丰富(>30.0 g/kg)的柑橘园比例为0;碱解氮和交换性钙缺乏的柑橘园分别占53.57%和50.00%,有效镁、有效硼缺乏比较严重,缺乏和极缺乏的比例分别达57.14%、21.43%和32.14%、67.86%;而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铁、有效铜普遍过高,过量的比例依次为78.57%、78.58%、96.43%和89.29%。【结论】粤东地区柑橘园土壤普遍偏酸性,土壤养分不平衡,不同养分的丰缺状况差别很大;应适当控制磷、钾肥和含铜杀菌剂的使用,并加强钙、镁、硼肥以及有机肥的施用;土壤偏酸性的柑橘园应用石灰进行土壤调理,同时可减少土壤过量的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PH 有机质 有效养分 柑橘园 粤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海藻磷钾肥对金斗香番石榴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匡石滋 邵雪花 +5 位作者 赖多 肖维强 刘传和 贺涵 曾晶 胡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42-47,共6页
【目的】金斗香番石榴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番石榴新品种,通过叶面喷施海藻磷钾肥对其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为提高金斗香番石榴正造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斗香番石榴为试验材料,对其叶面喷施... 【目的】金斗香番石榴是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番石榴新品种,通过叶面喷施海藻磷钾肥对其果实品质、产量的影响,为提高金斗香番石榴正造果的产量和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斗香番石榴为试验材料,对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海藻磷钾肥,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喷施处理后,统计产量,测定果实质量、横径、纵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总糖和蔗糖含量。【结果】海藻磷钾肥可明显促进金斗香番石榴果实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海藻磷钾肥浓度为1500倍液时,单果重、果实横径、纵径分别为126.35 g、5.49 cm、5.83 cm,较对照分别增加39.81%、14.85%和14.99%;产量较对照增加35.75%;同时也明显提高了果实品质,Vc、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蔗糖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20.1%、39.4%、64.3%和72.7%;可滴定酸含量降低14.2%。【结论】叶面喷施海藻磷钾肥提高了金斗香番石榴正造果的单果重、横径和纵径,同时也提高了果实的Vc、可溶性固形物、糖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选用海藻磷钾肥1500倍液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磷钾肥 番石榴 正造果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橄榄产业发展优势、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5
8
作者 肖维强 匡石滋 +3 位作者 赖多 邵雪花 刘传和 贺涵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139-146,共8页
为进一步发挥广东橄榄的优势,推进产业的发展,介绍了广东橄榄产业的区位资源、历史文化、消费市场等优势,阐述了广东橄榄生产布局、品种、经营规模和品牌发展现状,指出产业发展中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栽培管理水平低下、组织化程度低、... 为进一步发挥广东橄榄的优势,推进产业的发展,介绍了广东橄榄产业的区位资源、历史文化、消费市场等优势,阐述了广东橄榄生产布局、品种、经营规模和品牌发展现状,指出产业发展中存在品种结构不合理、栽培管理水平低下、组织化程度低、采后商品化和深加工滞后、市场开发和品牌建设乏力、科技创新不足等主要问题,提出了产业发展主要对策:加大橄榄品种结构改良力度、合理安排品种布局;推广矮化早结丰产栽培技术;采用先进的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农机农艺结合的新技术以实现省工提质高效生产;加强采后商品化和深加工技术研发,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完善推广机构,培训和指导果农,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加大力度宣传广东橄榄文化品牌,培养打造知名品牌,实现名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橄榄 栽培 名优品种 品种布局 深加工 品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楝素对柑橘木虱的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试验 被引量:5
9
作者 赖多 曹旭 +5 位作者 邵雪花 肖维强 刘传和 贺涵 刘秀 匡石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89-94,共6页
【目的】评价印楝素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为柑橘木虱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和喷雾法测定印楝素对柑橘木虱三龄若虫和成虫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在室内印楝素处理柑橘... 【目的】评价印楝素对柑橘木虱(Diaphorina citri)的室内毒力与田间防效,为柑橘木虱的生物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和喷雾法测定印楝素对柑橘木虱三龄若虫和成虫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在室内印楝素处理柑橘木虱三龄若虫1、3、7 d后LC50值分别为2.77、1.14、0.61 mg/L;而16.0 mg/L印楝素处理木虱成虫4 d后死亡率仅为13.33%,与清水对照无显著差异。0.3%印楝素乳油800倍液喷雾处理后1、3、7 d对柑橘木虱田间防效分别为14.35%、49.56%和86.4%。【结论】印楝素对柑橘木虱若虫具有良好的毒杀活性,药后7 d防治效果较好,但对成虫没有毒杀活性;印楝素在柑橘木虱若虫防治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楝素 植物源农药 柑橘木虱 抑制生长发育 毒力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传和 贺涵 +4 位作者 邵雪花 赖多 匡石滋 肖维强 何秀古 《农学学报》 2021年第8期53-59,共7页
对菠萝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概括,包括菠萝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杂交育种、诱变选种、基因工程育种研究,以及菠萝种苗繁育、生产种植、催花、防寒防晒等栽培技术研究的新进展。此外,对未来菠萝育种研究与栽培技术研究主要方向... 对菠萝品种选育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进行概括,包括菠萝种质资源收集评价、杂交育种、诱变选种、基因工程育种研究,以及菠萝种苗繁育、生产种植、催花、防寒防晒等栽培技术研究的新进展。此外,对未来菠萝育种研究与栽培技术研究主要方向进行展望。在菠萝种质资源精准评价的基础上,建立以常规杂交育种、诱变育种为主体,基因工程育种为辅助的育种体系是菠萝育种研究的主要方向。开展菠萝"黑心病"和"水菠萝"发生的机理研究,从生产源头降低"黑心病"和"水菠萝"发生的栽培技术措施研究,以及无损检测技术与智能化、省力化种植技术研究等是国内菠萝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种质资源 育种 栽培技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柑橘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 被引量:4
11
作者 赖多 邵雪花 +3 位作者 肖维强 刘传和 贺涵 匡石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118-125,共8页
广东是我国柑橘重要产区,柑橘产业受黄龙病影响严重,在柑橘生产中,果农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的投入。近些年随着品种改良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广东柑橘生产水平逐年提高,但仍存在施肥过量、施肥方式不合理、管理粗放、农药滥用、肥药利用... 广东是我国柑橘重要产区,柑橘产业受黄龙病影响严重,在柑橘生产中,果农高度依赖化肥、农药的投入。近些年随着品种改良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广东柑橘生产水平逐年提高,但仍存在施肥过量、施肥方式不合理、管理粗放、农药滥用、肥药利用率低等问题,并由此带来了生态环境污染及柑橘果品质量安全等问题。目前,广东柑橘产区化肥、农药用量高,施用方式不合理,具有较大的减施和改进潜力。为改善广东产区柑橘施肥施药现状,按照“科学用量、替代减量、协同增量”的橘园科学用量的思路,通过多年田间关键技术筛选、集成与示范,优化整合相关配套措施,构建了广东产区柑橘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技术模式。该技术模式明确了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精准测报、同适期多病虫害协同防治、合理配施增效助剂、地面覆盖除草等技术要点,已经在广东柑橘产区应用推广,有效地减少了橘园化肥、农药的用量,并且在主要病虫害防控、产量及品质上取得效果良好,为广东产区柑橘的健康可持续生产提供了科学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化肥 农药 减量增效 水肥一体化 有机肥替代化肥 同适期多病虫害协同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玉油甘新品种引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赖多 邵雪花 +3 位作者 肖维强 匡石滋 林文胜 高国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0期26-32,共7页
【目的】满足广东油甘生产技术需求和提高果农栽培水平。【方法】以白玉油甘新品种为试验对象,在汕尾地区进行高接换种及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结果】白玉油甘在汕尾地区种植适应性好,平均单果重为10.36 g,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 【目的】满足广东油甘生产技术需求和提高果农栽培水平。【方法】以白玉油甘新品种为试验对象,在汕尾地区进行高接换种及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结果】白玉油甘在汕尾地区种植适应性好,平均单果重为10.36 g,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分别为8.7%和1.03%,固酸比为8.45,总糖为58.5 mg/g,维生素C 2.77 mg/g,单宁为1.18 mg/g,可食率为92.5%;且可留树保鲜,延迟采收,不影响其品质;配套关键栽培技术中高接换种可实现3年生油甘单株产量达35.2 kg;增施生物有机肥和叶面有机液肥可显著增加油甘果实单果重和维生素C、总糖含量,降低单宁含量;地膜覆盖除草以及利用杀虫灯、黄板等物理措施诱杀害虫,结合生物农药科学使用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措施,每年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5~7次。【结论】利用此技术可实现每667 m^2油甘栽培1年生树年产546.0 kg、2年生树年产909.0 kg、3年生树年产2112.0 kg,果实单果大、高糖低酸、涩味轻,商品性好,达到早结丰产、绿色优质的栽培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甘 高接换种 栽培技术 优质丰产 余甘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及对荔枝采后贮藏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凡超 邵雪花 +2 位作者 匡石滋 田世尧 赖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110-115,共6页
为了研制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探讨其在荔枝采后贮藏中的应用,通过测定不同助剂与发光杆菌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对制剂性能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确定可湿性粉剂的最佳配方,研究了喷施菌剂对荔枝果实腐烂指数和商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光杆... 为了研制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探讨其在荔枝采后贮藏中的应用,通过测定不同助剂与发光杆菌的生物相容性及其对制剂性能的影响,结合正交试验确定可湿性粉剂的最佳配方,研究了喷施菌剂对荔枝果实腐烂指数和商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光杆菌可湿性粉剂的最佳配方为载体硅藻土40%、润湿剂茶枯粉4%、分散剂羧甲基纤维素钠6%、保护剂糊精0.2%。以此配方制备的菌剂的活菌数大于5.0×108CFU/g,pH值6.8,润湿时间51 s,悬浮率74.83%,水分含量2.87%,细度通过率98.52%,产品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喷施菌剂处理显著降低荔枝果实的腐烂指数(仅为0.13),提高果实的商品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杆菌 可湿性粉剂 助剂 生物相容性 荔枝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基质配比对菜心幼苗生长及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匡石滋 赖多 邵雪花 《农学学报》 2018年第2期25-28,共4页
为探索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利用新途径,将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与椰糠按不同比例配制成复合基质,以菜心种子为供试材料,调查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对菜心幼苗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通过平均隶属函数值法分析各处理幼苗的综... 为探索农业废弃物基质化利用新途径,将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与椰糠按不同比例配制成复合基质,以菜心种子为供试材料,调查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对菜心幼苗生长指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并通过平均隶属函数值法分析各处理幼苗的综合素质,对不同配方复合基质的育苗效果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以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与椰糠比例为5:5处理的幼苗综合素质表现最好,其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845,表明该配方的基质可推荐作为菜心育苗的有机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心 基质配比 育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配比有机基质对绿萝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匡石滋 邵雪花 赖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2期67-72,共6页
为探索农业废弃物基质利用新途径,将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与椰糠按不同比例配制成复合基质,研究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状、养分含量及对绿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与椰糠按(4~8)∶(2~6)的比例(体积比)配制的基质处理容重为0.33~0.47 ... 为探索农业废弃物基质利用新途径,将香蕉菠萝废弃茎叶堆肥与椰糠按不同比例配制成复合基质,研究不同配比基质的理化性状、养分含量及对绿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堆肥与椰糠按(4~8)∶(2~6)的比例(体积比)配制的基质处理容重为0.33~0.47 g/cm3,总孔隙度在80%以上,通气孔隙度大于17%,持水孔隙大于60%,pH值为6.02~6.93,EC值为0.4~1.6 m S/cm;随着堆肥添加比例增加,养分含量大体上均呈增加趋势,有机质含量在75.8%~78.8%,碱解氮为7.3~7.6 g/kg,有效磷为0.32~0.37 g/kg,速效钾为7.8~8.3 g/kg。不同基质对绿萝生长效果的比较试验表明,堆肥和椰糠按7∶3比例混合的复合基质为最佳配比基质,新生叶片数18.03片、根系14.86条、根重2.01 g;与对照比较,绿萝总根长增加57.98cm,根系表面积增加22.59 cm2,根体积增加0.67 cm3,表明该配方基质可在绿萝栽培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萝 基质配比 基质理化性状 根系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棱尖橄榄’绿色生产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肖维强 黄妙胜 +4 位作者 赖多 匡石滋 刘传和 邵雪花 贺涵 《热带农业科学》 2019年第11期44-48,共5页
‘棱尖橄榄’已获得农业部颁发的“绿色食品标志”认证证书,是2019年广东省农业主导品种。本文总结了‘棱尖橄榄’绿色食品A级标准的生产技术,主要包括:基地选择,建园,定植,高接换种,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与包装,果园生产档案管理.
关键词 棱尖橄榄 绿色食品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萝黑心病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贺涵 刘传和 +3 位作者 匡石滋 肖维强 赖多 邵雪花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92-99,共8页
菠萝黑心病是菠萝采后的主要病害之一。黑心病病果通常无明显的外部特征,难以在外观上与正常果实进行区分。菠萝黑心病的初期症状是果心基部附近出现半透明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果肉中逐渐开始出现黑褐色色素沉着,并逐步蔓延整个菠... 菠萝黑心病是菠萝采后的主要病害之一。黑心病病果通常无明显的外部特征,难以在外观上与正常果实进行区分。菠萝黑心病的初期症状是果心基部附近出现半透明的小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果肉中逐渐开始出现黑褐色色素沉着,并逐步蔓延整个菠萝果实。近年来,由于滥用赤霉素壮果等原因,过去不易发生黑心病的菠萝夏果中也可见相关报道,给整个菠萝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国内外学者已对菠萝黑心病的潜在机理进行了长期研究,并提出了多种解决方案。因此,总结现有的菠萝黑心病研究进展,对于研究菠萝黑心病的内在机理,培育抗黑心病品种以及提高菠萝产业的生产效率均具有积极作用。总结了影响菠萝黑心病发生的采前与采后因素及其相应对策,并结合相关激素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菠萝黑心病发生过程的可能模型。模型分为3个阶段,即初始阶段、细胞凋亡执行阶段和褐变阶段。低温胁迫是菠萝黑心病的主要诱发因素,在起始阶段起到诱导活性氧产生、损伤质膜的作用;赤霉素信号在低温胁迫信号的下游,即黑心病细胞凋亡执行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多酚氧化酶在菠萝黑心病褐变阶段催化的褐变反应是一种次级反应,多酚氧化酶的表达水平与黑心病的发生率并无直接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萝 黑心病 低温胁迫 多酚氧化酶 活性氧 细胞程序性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香豆素诱导斜纹夜蛾卵巢细胞程序性死亡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秦子昕 邵雪花 +2 位作者 梁赫 温雪梅 路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6-107,共12页
为探索双香豆素(dicoumarin, DIC)抑制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卵巢细胞SL-221增殖及作用机制,首先,采用CCK-8法测定双香豆素等21个酚类化合物对SL-221细胞的毒性;其次,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4μg/mL双香豆素处理细胞48 h后其形态变化,... 为探索双香豆素(dicoumarin, DIC)抑制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卵巢细胞SL-221增殖及作用机制,首先,采用CCK-8法测定双香豆素等21个酚类化合物对SL-221细胞的毒性;其次,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4μg/mL双香豆素处理细胞48 h后其形态变化,并结合流式细胞术研究双香豆素对SL-221的细胞周期、线粒体膜电位及凋亡的影响;最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T-qPCR)探索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kinase, PI3K)/雷帕霉素靶蛋白(target of rapamycin, TOR)营养信号通路的下游关键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21个酚类化合物中双香豆素对SL-221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最显著,且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其48 h的IC_(50)为0.85μg/mL,对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是阳性对照印楝素(IC_(50)为7.20μg/mL)的8.47倍。4μg/mL双香豆素处理SL-221细胞48 h后,显微镜下可见细胞肿胀、膜破裂及大量凋亡小体;流式细胞术分析发现,双香豆素处理48 h, SL-221的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M期,同时线粒体膜电位相比0 h下降99.62%,细胞凋亡,且凋亡率与处理时间呈正相关。RT-qPCR检测发现,双香豆素可显著下调营养信号通路(PI3K/TOR)上的关键基因SL-PI3K和SL-TOR的表达,同时诱导自噬标志基因SL-Atg8及凋亡指示基因SL-Cytochrome C和SL-P53上调表达,且抑制抗凋亡基因SL-Bcl-2的表达。综上,双香豆素对斜纹夜蛾卵巢细胞具有优异的抑制增殖活性,同时阻断细胞周期并通过抑制营养信号途径(PI3K/TOR)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该化合物具备开发成为新型植物源杀虫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香豆素 细胞毒性 斜纹夜蛾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没食子酸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19
作者 吴思雨 梁赫 +2 位作者 刘秀 路伟 邵雪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8-125,共8页
为明确没食子酸(GA)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用叶碟法对比了没食子酸等21个酚类化合物对棉铃虫幼虫的拒食活性,并从中选择了没食子酸等3种化合物测定了其对棉铃虫1龄末幼虫的拒食中浓度(AFC50),随后采用饲料混毒法检测了没食... 为明确没食子酸(GA)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和作用机理,用叶碟法对比了没食子酸等21个酚类化合物对棉铃虫幼虫的拒食活性,并从中选择了没食子酸等3种化合物测定了其对棉铃虫1龄末幼虫的拒食中浓度(AFC50),随后采用饲料混毒法检测了没食子酸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进一步测定了2龄幼虫中肠病理变化和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所测21种酚类化合物中,没食子酸对1龄末幼虫的拒食活性最显著,拒食中浓度为50.21 mg/L。以含10μg/g没食子酸的饲料饲喂棉铃虫幼虫后发现其显著抑制幼虫体重、化蛹率、羽化率和卵孵化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到没食子酸可诱导中肠细胞大量凋亡、杯状细胞和消化细胞膨大并呈现空泡化、围食膜消失等病理变化;qPCR分析发现没食子酸可诱导InR、p53、Atg8和G6Pase基因显著上调表达。综上,没食子酸可显著抑制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同时损伤中肠,导致营养代谢紊乱,具备开发成为新型植物源杀虫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没食子酸 棉铃虫 生长发育 营养调控 中肠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缨酮对棉铃虫的拒食活性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20
作者 梁赫 邵雪花 +2 位作者 秦子昕 温雪梅 路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9-95,共7页
为评价宽缨酮(EN)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采用浸渍叶碟法和饲料混毒法,以印楝素为对照,检测宽缨酮对棉铃虫的拒食及抑制生长发育活性。结果表明,宽缨酮和印楝素的拒食中浓度分别为12.04μg/mL和21.62μg/mL,宽缨酮的拒食活性优于印楝素。以... 为评价宽缨酮(EN)对棉铃虫的生物活性,采用浸渍叶碟法和饲料混毒法,以印楝素为对照,检测宽缨酮对棉铃虫的拒食及抑制生长发育活性。结果表明,宽缨酮和印楝素的拒食中浓度分别为12.04μg/mL和21.62μg/mL,宽缨酮的拒食活性优于印楝素。以含10μg/g宽缨酮的饲料饲喂棉铃虫幼虫,在第10~12天幼虫体重相比对照分别下降87.90%、88.04%和80.74%,并推迟5 d化蛹,蛹重降低。化蛹率、羽化率和卵的孵化率分别比对照下降了26.00、37.39和14.98百分点,蛹和成虫的畸形率分别是对照的2.89倍和3.33倍。综上所述,宽缨酮对棉铃虫具有明显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具有开发成为新型植物源杀虫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宽缨酮 拒食活性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