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屏蔽厚度对电路板充电防护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于向前 陈鸿飞 +8 位作者 王建昭 宗秋刚 邵思霈 邹鸿 施伟红 贾向红 邹积清 仲维英 陈哲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16年第2期241-244,共4页
卫星深层介质充放电是造成卫星异常的主要空间环境效应之一。本文基于地球同步轨道(GEO)为目标防护设计轨道,以NASA4002A上提出的GEO轨道最恶劣电子能谱作为环境输入参数,采用Geant4-RIC方法计算了不同屏蔽层厚度下,双面覆铜接地的厚度... 卫星深层介质充放电是造成卫星异常的主要空间环境效应之一。本文基于地球同步轨道(GEO)为目标防护设计轨道,以NASA4002A上提出的GEO轨道最恶劣电子能谱作为环境输入参数,采用Geant4-RIC方法计算了不同屏蔽层厚度下,双面覆铜接地的厚度为2.0 mm的电路板介质的深层介质充电电场。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屏蔽层厚度的增加,介质内最大充电电场呈指数降低,当屏蔽层厚度大于1.4 mm等效Al时,充电电场小于106 V/m,没有深层介质放电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深层介质充放电 双面覆铜接地电路板 地球同步轨道 Geant-RIC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高能带电粒子辐射效应监测仪偏压电源的无变压器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于向前 陈鸿飞 +6 位作者 邹鸿 施伟红 邹积清 仲维英 刘建文 崔战国 邵思霈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47-1049,共3页
采用稳压芯片AD584、振荡电路和倍压整流电路,设计一套无变压器式DC-DC变换电路。将单组+12V电源转换为Si-PIN探测器所需的-24V偏压电源。该电源具有体积小、功耗低、纹波小和稳定性好等特点。
关键词 空间高能带电粒子辐射效应监测仪 偏压电源 无变压器式DC-DC变换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孔成像技术的中能电子成像谱仪及其空间观测结果 被引量:1
3
作者 邹鸿 宗秋刚 +12 位作者 陈鸿飞 邹积清 陈江 施伟红 于向前 仲维英 王永福 叶雨光 贾向红 许峰 邵思霈 王博 郝晓云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8年第4期307-314,共8页
中能电子测量对空间辐射环境的理论研究和空间航天器的防护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大学研制的中能电子成像谱仪(BD-IES)利用小孔成像技术实现多方向中能电子的能谱测量。地面标定试验结果表明,BD-IES具有良好的能量线性度和较小的系统噪... 中能电子测量对空间辐射环境的理论研究和空间航天器的防护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北京大学研制的中能电子成像谱仪(BD-IES)利用小孔成像技术实现多方向中能电子的能谱测量。地面标定试验结果表明,BD-IES具有良好的能量线性度和较小的系统噪声,能够有效实现对中能电子的能谱测量。该仪器已成功应用在我国导航卫星上。最新测量结果表明BD-IES对中能电子的测量是成功的,其结果对于研究如亚暴注入、波-粒子相互作用等空间物理热点问题具有重要意义。BD-IES未来将被应用到"风云"等空间环境探测平台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能电子成像谱仪 小孔成像技术 导航卫星 亚暴粒子注入 波–粒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辐射探测器滤波电路的设计
4
作者 施伟红 于向前 +5 位作者 陈鸿飞 邹鸿 邹积清 刘建文 崔战国 邵思霈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9-62,共4页
为满足粒子辐射探测器高压电源高稳定、低纹波的要求,设计一种LC和RC混合滤波电路来降低电源纹波,并进行理论分析、PSpice仿真和试验对结果进行验证。按照这种设计实现的某型号卫星高能粒子探测器的高压电源,输出电压稳定、纹波系数小,... 为满足粒子辐射探测器高压电源高稳定、低纹波的要求,设计一种LC和RC混合滤波电路来降低电源纹波,并进行理论分析、PSpice仿真和试验对结果进行验证。按照这种设计实现的某型号卫星高能粒子探测器的高压电源,输出电压稳定、纹波系数小,达到设计目的。试验证明这种电路设计简单、高效,可为相关电路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辐射探测器 高压电源 滤波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储器空间单粒子翻转率预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傲 陈鸿飞 +6 位作者 向宏文 于向前 施伟红 邵思霈 邹鸿 邹积清 仲维英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0-468,共9页
根据SSO上两卫星搭载的三个PREM测得的空间中重离子LET谱,以及利用Weibull分布模型拟合出的不同器件的σ-LET曲线,对由空间中重离子引起的单粒子翻转的翻转率进行了预测估算.将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了影响翻转率的因素.对于相同器件... 根据SSO上两卫星搭载的三个PREM测得的空间中重离子LET谱,以及利用Weibull分布模型拟合出的不同器件的σ-LET曲线,对由空间中重离子引起的单粒子翻转的翻转率进行了预测估算.将预测值与实测值对比,分析了影响翻转率的因素.对于相同器件,翻转率与设备在卫星上的位置和朝向有关.位于卫星尾部面向后退(-x)方向的翻转率高于位于底部对地(+z)方向的器件翻转率;太阳活动水平高的时间段翻转率高于太阳活动水平低的时间段.探测器接收的重离子微分LET谱的强度和硬度决定了器件的单粒子翻转率.在高于翻转LET阈值时,LET谱的强度越高,其硬度和翻转率越大.不同器件的翻转率也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翻转率预测 单粒子效应 重离子LET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星MCP探测器设计与在轨验证 被引量:4
6
作者 徐延庭 宫超林 +5 位作者 胡慧君 张玉兔 邵思霈 史钰峰 宋娟 宋晓林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4-119,共6页
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为航天器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导航提供了一种途径。针对该技术在轨验证问题,提出了基于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探测器系统的设计。系统主要由光子探头、高压配电器和综合控制器组成。光子... 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为航天器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导航提供了一种途径。针对该技术在轨验证问题,提出了基于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MCP)的X射线脉冲星导航探测器系统的设计。系统主要由光子探头、高压配电器和综合控制器组成。光子探头采用MCP作为核心功能部件,用于X射线光子信号的接收和倍增放大。高压配电器为光子探头中MCP提供工作电压。综合控制器作为探测器的管理中心,对探测器进行综合管理。MCP探测器由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搭载。通过在轨测试,成功地获取了Crab脉冲星辐射脉冲轮廓,为X射线脉冲星导航技术的研究积累了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 脉冲星导航 X射线探测器 微通道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数字信号处理器在轨验证技术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任文冠 徐洪信 +1 位作者 邵思霈 张洪娟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12年第5期548-553,共6页
文章通过研究某国产数字信号处理器(XX—DSP)体系结构、DSP地面测试方法和空间环境对DSP的典型影响,设计了一种针对国产DSP类器件的在轨验证方法。验证系统硬件平台采用1:1热备份设计,提高系统可靠性;验证方法借鉴当前地面应用广... 文章通过研究某国产数字信号处理器(XX—DSP)体系结构、DSP地面测试方法和空间环境对DSP的典型影响,设计了一种针对国产DSP类器件的在轨验证方法。验证系统硬件平台采用1:1热备份设计,提高系统可靠性;验证方法借鉴当前地面应用广泛的功能测试方法,覆盖DSP的全部功能单元;另外考虑空间环境中的电离总剂量效应和单粒子效应影响,对DSP的片内RAM和内部寄存器的单粒子翻转(SEU)进行统计,并最终给出单粒子翻转率,同时检测DSP单粒子锁定(SEL);最后通过运行DSP典型应用算法——有限长单位冲激响应(FIR)滤波算法验证DSP的系统功能,全面考核国产DSP的空间环境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轨验证 功能测试 总剂量效应 单粒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近空间红外紫外双色预警光学系统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文丛 金东东 +5 位作者 李文斌 胡慧君 史钰峰 楚新波 罗玉祥 邵思霈 《光电技术应用》 2017年第5期5-11,23,共8页
对日盲紫外预警和红外预警的相关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针对当前对临近空间导弹预警载荷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覆盖日盲紫外(250~280 nm)、中波红外(3 000~5 000 nm)双波段预警系统。系统采用双波段实现对导弹等军事目标的探测和预警,可... 对日盲紫外预警和红外预警的相关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针对当前对临近空间导弹预警载荷的应用需求,提出了一种覆盖日盲紫外(250~280 nm)、中波红外(3 000~5 000 nm)双波段预警系统。系统采用双波段实现对导弹等军事目标的探测和预警,可以有效的减少虚警率。该光学系统利用一个离轴三反系统作为主光学系统,利用分束器分别实现对两个波段的分光。根据两个波段光学系统所使用的探测器以及相应的应用需求,完成了对两个波段光学系统结构计算与光学设计工作。设计完成之后,两个波段光学系统的MTF在奈奎斯特频率分别为:日盲紫外MTF>0.8@39 lp/mm,中波红外MTF>0.8@17 lp/mm,两个光学系统最大RMS光斑直径小于一个探测器的尺寸,单个像元能量集中度大于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空间 双色预警 双波段 光学系统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辐射效应监视分析与应用系统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璟璟 邵思霈 +3 位作者 刘泳 张玉兔 王月 王世金 《空间电子技术》 2015年第4期92-96,共5页
为了研究空间辐射环境及其对电子产品的辐射效应,并支持航天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研制,开展空间辐射效应监视分析与应用系统的研究与构建。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子系统、数据展示子系统、单粒子效应预计子系统和辐射剂量评估子系统的设计... 为了研究空间辐射环境及其对电子产品的辐射效应,并支持航天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研制,开展空间辐射效应监视分析与应用系统的研究与构建。通过数据采集处理子系统、数据展示子系统、单粒子效应预计子系统和辐射剂量评估子系统的设计,实现了对近地轨道空间辐射环境的监视和展示,并进而实现了单粒子效应的定量预计和总剂量效应的评估,为空间环境探测、电子产品空间适应性评估以及国产电子元器件在轨实验验证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效应 预计方法 国产元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