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特稠油驱泄复合开发蒸汽腔扩展机制与注采经济技术界限
1
作者 邵国林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44,共11页
特稠油油藏黏度高、流动性差,常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不佳,直-平组合驱泄复合(VHSD)开发比蒸汽吞吐可提高采收率10%以上。以东部某特稠油区块为例,通过相似原理建立实验室尺度模型并结合数值模拟开展驱泄复合开发机理研究,明确蒸汽腔扩展... 特稠油油藏黏度高、流动性差,常规蒸汽吞吐开发效果不佳,直-平组合驱泄复合(VHSD)开发比蒸汽吞吐可提高采收率10%以上。以东部某特稠油区块为例,通过相似原理建立实验室尺度模型并结合数值模拟开展驱泄复合开发机理研究,明确蒸汽腔扩展机制与开发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驱泄过程蒸汽腔先独立扩展,再呈“凹”字状连通,实现热连通后蒸汽腔随注汽量增加而增大,当扩展至水平井后日产油量降低,实验最终采出程度为55.42%;②在吞吐预热阶段,单周期注汽量不超过1600 m^(3)、采油时间不超过150 d、焖井时间为5~10 d,循环3~4个周期后可实现地层的有效预热;③驱泄阶段单井注汽速度不超过60 m^(3)/d,采注比不超过1.1,各影响因素中单井注汽速度和驱泄蒸汽干度对蒸汽腔扩展和开发效果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稠油 驱泄复合 蒸汽腔扩展 敏感性分析 经济技术界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量结构稳定性的服务器网络行为描述:建模与系统 被引量:5
2
作者 邵国林 陈兴蜀 +1 位作者 尹学渊 叶晓鸣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2-108,共7页
针对现有基于异常特征库匹配的流量检测方法难以适应日趋复杂的网络环境需要的问题,对服务器网络流量进行了大量观测和研究,综合正常流量在某些属性上的固有稳定性及特定服务在流量层面表现出的稳定性,提取相应的流量特征,同时提出了流... 针对现有基于异常特征库匹配的流量检测方法难以适应日趋复杂的网络环境需要的问题,对服务器网络流量进行了大量观测和研究,综合正常流量在某些属性上的固有稳定性及特定服务在流量层面表现出的稳定性,提取相应的流量特征,同时提出了流量结构稳定性的概念,并基于此对服务器的正常网络行为轮廓进行刻画,依据当前流量结构偏离正常轮廓的程度对服务器网络异常行为进行检测。针对流量结构差异性的定量刻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pie Chart的可视化度量方法,并基于一台邮件服务器流量实现了系统,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对常见网络攻击及未知网络异常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行为模型 服务器安全防护 网络异常检测 流量结构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多孔α-Al_2O_3载体管上合成β沸石膜最佳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邵国林 周志辉 +2 位作者 张艳 王季平 王金渠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36,共5页
采用简单易行的预涂晶种二次水热合成法,在平均孔径3~5μm的多孔α-Al2O3管状载体的外表面制备了连续致密的β沸石膜,着重考察了晶种溶液对晶种层质量的影响,以及n(Na+)/n(SiO2)和n(H2O)/n(SiO2)对沸石膜质量的影响,得出了合成β沸石... 采用简单易行的预涂晶种二次水热合成法,在平均孔径3~5μm的多孔α-Al2O3管状载体的外表面制备了连续致密的β沸石膜,着重考察了晶种溶液对晶种层质量的影响,以及n(Na+)/n(SiO2)和n(H2O)/n(SiO2)对沸石膜质量的影响,得出了合成β沸石膜的最佳条件。用SEM、XRD和氮气渗透等手段对所合成的β沸石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证实了合成的β沸石膜连续致密,没有大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沸石膜 合成条件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流体冲砂洗井工艺在孤东油田的推广应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邵国林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5-356,共2页
针对孤东油田的地质开发特点,通过对泡沫流体的特性研究,探索了泡沫流体冲砂洗井工艺;通过对采油作业施工中部分工艺的设计和完善,使该工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泡沫流体技术可以比较好地解决油藏生产后期的许多生产难点,并能创造相... 针对孤东油田的地质开发特点,通过对泡沫流体的特性研究,探索了泡沫流体冲砂洗井工艺;通过对采油作业施工中部分工艺的设计和完善,使该工艺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泡沫流体技术可以比较好地解决油藏生产后期的许多生产难点,并能创造相当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流体 冲砂洗井 孤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时间序列分析的网络异常检测 被引量:29
5
作者 陈兴蜀 江天宇 +2 位作者 曾雪梅 尹学渊 邵国林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4-150,共7页
针对实际网络异常检测要求高检测率、低误报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时间序列的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对实际网络流量进行长期观测,提取多维特征对网络流量进行描述;然后,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多维特征进行预测,计算预测值与真实值... 针对实际网络异常检测要求高检测率、低误报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时间序列的检测方法。首先,通过对实际网络流量进行长期观测,提取多维特征对网络流量进行描述;然后,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多维特征进行预测,计算预测值与真实值的时间序列偏离度,并且实时更新偏离度,适应多变的网络环境;最后,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偏离度向量进行分类判别,判断是否发生异常。目前该方法已应用于校园网关键服务器的实时监测与防护工作中,实际服务器流量的预测、告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检测网络中的异常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检测 时间序列 网络流量 多维特征 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囊虫病的CT表现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宏秀 邵国林 +1 位作者 徐静 刘玉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 :探讨脑囊虫病患者不同时期囊尾蚴脑CT影像表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 :搜集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脑囊虫病 5 2 2例 ,并对脑CT影像表现进行分型。结果 :5 5 3例脑囊虫病的CT表现如下 :Ⅰ急性脑炎型 3 5例 ;Ⅱ特征性多发小... 目的 :探讨脑囊虫病患者不同时期囊尾蚴脑CT影像表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 :搜集经手术和临床证实的脑囊虫病 5 2 2例 ,并对脑CT影像表现进行分型。结果 :5 5 3例脑囊虫病的CT表现如下 :Ⅰ急性脑炎型 3 5例 ;Ⅱ特征性多发小囊伴偏心头节型 13 8例 ;Ⅲ囊虫性小脓肿型 84例 ;Ⅳ单发大囊与小囊并存型 41例 ;Ⅴ多发结节状或环状增强型 13 4例 ;Ⅵ钙化型 63例 ;Ⅶ脑室囊虫型 2 7例。结论 :CT可直接显示囊尾蚴 ,反映其病理改变和演变过程 ,对脑囊虫病的定位、定性及定量判定具有重要价值。另外 ,脑CT分型可预测患者预后及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囊虫病 CT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会话流聚合的隐蔽性通信行为检测方法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兴蜀 陈敬涵 +1 位作者 邵国林 曾雪梅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88-396,共9页
采用隐蔽技术对抗安全检测并实现长期潜伏与信息窃取的网络攻击已成为当前网络的重大安全问题。目前该领域面临3个难题:1)攻击本身的强隐蔽性使其难以检测;2)高速网络环境中的海量通信数据使检测模型难以细粒度构建;3)隐蔽通信的持续性... 采用隐蔽技术对抗安全检测并实现长期潜伏与信息窃取的网络攻击已成为当前网络的重大安全问题。目前该领域面临3个难题:1)攻击本身的强隐蔽性使其难以检测;2)高速网络环境中的海量通信数据使检测模型难以细粒度构建;3)隐蔽通信的持续性和复杂性使标签数据缺乏进而加大了模型的构建难度。针对上述3个问题,该文在对长时间的校园网流量进行大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基于隐蔽会话的隐蔽性通信行为进行了描述和研究,提出了一种隐蔽性通信行为检测方法。该方法首先通过并行化会话流聚合算法聚合原始会话流,然后从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的角度刻画隐蔽通信行为,并引入标签传播算法扩展标签数据,最后构建多分类检测模型。通过仿真和真实网络环境下的实验,验证了方法对隐蔽性通信行为的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隐蔽性通信 网络行为 会话流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数据的网络安全与情报分析 被引量:107
8
作者 陈兴蜀 曾雪梅 +1 位作者 王文贤 邵国林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2,共12页
随着IT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日趋复杂,云计算和虚拟化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主机边界、网络边界也变得动态和模糊。同时,网络攻击频繁,隐蔽性、持续性、趋利性等高级网络威胁增多。而传统网络安全与情报分析技术受数据来源单一、... 随着IT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网络环境日趋复杂,云计算和虚拟化等技术的应用,使得主机边界、网络边界也变得动态和模糊。同时,网络攻击频繁,隐蔽性、持续性、趋利性等高级网络威胁增多。而传统网络安全与情报分析技术受数据来源单一、处理能力有限、部署依赖于物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导致对威胁情报的获取、分析、利用能力不足,且对网络安全态势的感知与预测能力有限,不能有效解决当前和未来所面临的网络安全挑战。作者以大数据技术给网络安全与情报分析研究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为线索,回顾大数据的内涵,分析当前网络安全与情报分析面临的困境,梳理大数据和网络安全与情报分析的关系,阐述大数据技术对传统安全分析方法的改变。大数据技术在安全领域应用形成大数据安全分析这一新型安全应对方法,通过紧扣安全数据自身的特点和安全分析的目标,应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术,解决网络安全与情报分析中的实际问题。一方面,批量数据处理技术、流式数据处理技术、交互式数据查询技术等大数据处理技术解决了高性能网络流量的实时还原与分析、海量历史日志数据分析与快速检索、海量文本数据的实时处理与检索等网络安全与情报分析中的数据处理问题;另一方面,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安全可视分析、安全事件关联、用户行为分析中,形成大数据交互式可视分析、多源事件关联分析、用户实体行为分析、网络行为分析等一系列大数据安全分析研究分支,以应对当前的网络安全挑战。大数据安全分析技术在APT攻击检测、网络异常检测、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网络威胁情报分析等方面已经得到应用,但是,当前的网络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高级网络威胁与攻击的有效检测方法缺乏;未知复杂网络攻击与威胁预测能力不足;缺乏度量网络安全态势评估结果的评价体系,关键资产与网络整体的态势评估指标体系不完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评估方法缺少针对性;网络威胁情报信息分析的新型数据源数据获取难度大,缺乏威胁情报共享标准,尚未建成规模化、一体化的现代威胁情报中心和开放的威胁情报综合服务平台。围绕这些问题,需要研究高级网络威胁发现方法、复杂网络攻击预测方法、大规模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威胁情报数据采集与共享技术,并在高级网络威胁早期检测、隐蔽性和持续性网络通信行为检测、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网络特征提取技术、综合威胁情报的高级网络威胁预测、非公开网络情报采集等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以提升大数据对网络信息安全的支撑能力,增强网络信息安全风险感知、预警和处置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网络安全 情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DRI的多视图关联DNS流量可视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兴蜀 陈敬涵 +3 位作者 曾雪梅 韩珍辉 朱毅 邵国林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3-129,共7页
针对现有DNS流量分析方法受大规模网络中大数据量限制的问题,及可视分析方法还未应用到DNS流量分析中的现状,提出了一种TDRI(trend to domain and request information)DNS流量分析模型,并采用DNS流量分析模型和网络安全及大数据可视分... 针对现有DNS流量分析方法受大规模网络中大数据量限制的问题,及可视分析方法还未应用到DNS流量分析中的现状,提出了一种TDRI(trend to domain and request information)DNS流量分析模型,并采用DNS流量分析模型和网络安全及大数据可视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并实现了基于TDRI DNS流量分析模型的多视图关联DNS流量可视分析系统。首先,对复杂大规模真实网络中长期、大量DNS流量数据进行观测和描述性分析。然后,从DNS服务中域名请求者、域名及域名访问3个基本要素的角度抽象并提出一种包含DNS流量特征值时序变化趋势、请求域名及域名访问情况的DNS流量分析模型。最后,以提出的DNS流量分析模型为指导,设计了包括数据选择和关联交互视图的DNS流量可视分析系统,支撑问题分析为驱动的DNS流量数据分析过程。将基于TDRI的多视图关联DNS流量可视分析系统应用于校园网真实环境,帮助分析者从DNS流量中发现了网络中的恶意访问行为以及针对DNS的恶意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分析方法可提高大规模网络环境下DNS流量分析效率,分析出DNS流量中表现出的恶意行为,为DNS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S 可视分析 DNS流量分析模型 大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告警属性聚类的攻击场景关联规则挖掘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兴蜀 何涛 +1 位作者 曾雪梅 邵国林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4-150,共7页
针对现有攻击场景重构方法中存在关联规则挖掘不充分、攻击场景链断裂的问题,以及安全设备的误告警影响攻击场景重构准确性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告警属性聚类的攻击场景关联规则挖掘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挖掘攻击场景关联规则,减少攻击... 针对现有攻击场景重构方法中存在关联规则挖掘不充分、攻击场景链断裂的问题,以及安全设备的误告警影响攻击场景重构准确性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告警属性聚类的攻击场景关联规则挖掘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挖掘攻击场景关联规则,减少攻击链断裂,还原实际的多步攻击,更好地帮助安全管理员深入理解攻击者入侵行为并掌握攻击全貌。以真实网络中的安全设备的原始告警为数据源,首先,对原始告警数据进行预处理,实现告警数据的归一化。然后,通过构建告警时间序列,利用FFT和Pearson相关系数对误告警周期特性进行分析,生成误告警过滤规则。接着,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时间阈值的告警属性聚类方法,通过告警属性相似性刻画告警间相似度,并根据告警发生的时间间隔结合动态时间阈值方法更新聚类时间,对属于同一攻击场景的告警进行聚类。最后,利用Apriori频繁项挖掘算法生成攻击场景序列模式,并对具有重复攻击步骤的攻击场景序列模式进行融合生成关联规则。在四川大学校园网真实环境中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缓解攻击链断裂问题和误告警的影响,相较于对比方法可有效提升生成的攻击场景关联规则的完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攻击场景重构 告警关联 属性相似度 误告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烷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离子液体气相色谱固定相的性能评价
11
作者 马浩 赵雪 +4 位作者 李坤兰 邵国林 安庆大 杨丽玉 魏立纲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7-454,共8页
以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离子([NTf 2]-)为阴离子,合成阳离子烷基取代不同(C1、C2和C4)的硅烷基咪唑离子液体,以其为固定相制备气相色谱填充柱。硅烷基咪唑离子液体为强极性固定相;阳离子结构影响固定相的热稳定性、极性和分离性能。在这... 以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离子([NTf 2]-)为阴离子,合成阳离子烷基取代不同(C1、C2和C4)的硅烷基咪唑离子液体,以其为固定相制备气相色谱填充柱。硅烷基咪唑离子液体为强极性固定相;阳离子结构影响固定相的热稳定性、极性和分离性能。在这些离子液体固定相中,1-丁基-3-[(3-三甲氧基硅基)-丙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PBIM]NTf 2)对Grob试剂分离性能较好。利用溶剂化作用参数模型,评价[PBIM]NTf 2固定相特性,研究固定相-组分分子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同时考察[PBIM]NTf 2色谱柱对不同类型化合物的分离性能。结果表明,[PBIM]NTf 2固定相主要作用力是氢键碱性和偶极作用,对烷烃、醇、酯和胺等不同类型的样品组分表现出良好的分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硅烷 气相色谱 固定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