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室代理决策者决策后悔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喻小丽 秦烺 +3 位作者 张洪涛 邱业银 万薇薇 李小悦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22,共4页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常因意识障碍或治疗性镇静导致决策能力丧失。根据《民法典》[1],此类患者由以直系亲属为代表的法定代理人承担临床决策权。ICU代理决策比例高达95%[2],决策内容涵盖气管插管、心肺复苏、体外...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常因意识障碍或治疗性镇静导致决策能力丧失。根据《民法典》[1],此类患者由以直系亲属为代表的法定代理人承担临床决策权。ICU代理决策比例高达95%[2],决策内容涵盖气管插管、心肺复苏、体外膜肺氧合等高风险操作,以及姑息治疗与器官捐献等伦理敏感事项[3-4]。非医学背景的代理人需在紧急状态下,基于有限医疗信息和风险评估做出复杂决策,此类高压情境极易诱发决策后悔。决策后悔是个体在医疗决策中经历的负性认知情绪反应,表现为对既往决策的持续性反刍思维与消极情感体验[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后悔 重症监护室 代理决策者 民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的角色定位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守碧 杨柳 +3 位作者 陈柳柳 张江辉 邱业银 邓仁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94-97,共4页
阐述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与缓和医疗的内涵及关系,护士作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的主要成员,扮演着倡导者、教育者、发起者和协调者等多样角色。总结护士在现行医疗体系中开展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影响因素;提出通过建立法律制度,开展教育培训... 阐述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与缓和医疗的内涵及关系,护士作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的主要成员,扮演着倡导者、教育者、发起者和协调者等多样角色。总结护士在现行医疗体系中开展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影响因素;提出通过建立法律制度,开展教育培训,建立基于护患关系的干预模式,以促进护士参与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缓和医疗 预立医疗指示 生前预嘱 倡导者 教育者 发起者 协调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坏消息告知模式及告知策略培训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柳柳 杨柳 +4 位作者 赵俊延 王守碧 缪佳芮 邱业银 邓仁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99-102,共4页
对癌症坏消息的概念、告知模式及告知策略培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前癌症坏消息告知模式主要包括SPIKES模式、ABCDE模式、SHARE模式、PEWTER模式、NURSE模式;培训策略包括增加临床情景真实感、结合多种艺术形式的学习情景模拟、基于患... 对癌症坏消息的概念、告知模式及告知策略培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目前癌症坏消息告知模式主要包括SPIKES模式、ABCDE模式、SHARE模式、PEWTER模式、NURSE模式;培训策略包括增加临床情景真实感、结合多种艺术形式的学习情景模拟、基于患者偏好、基于告知模式构建培训方案等。提出国内研究者应结合实际制定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告知模式并积极探索告知策略,使癌症坏消息告知更加科学合理,以期为国内制定本土化癌症坏消息告知模式和对医务人员开展告知策略培训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加强癌症患者缓和医疗全程管理,推动我国安宁疗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坏消息 告知模式 告知策略 培训 安宁疗护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视野下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医疗卫生体系中的植入 被引量:45
4
作者 邓仁丽 王守碧 +3 位作者 张江辉 陈柳柳 邱业银 杨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1-325,共5页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西方国家开展较早,已被多国立法保护并纳入医疗卫生体系。但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中国大陆仍然处于概念推广阶段,很难落地实施。本文在阐述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以中西文化差异为切入点,剖析国内外预立...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西方国家开展较早,已被多国立法保护并纳入医疗卫生体系。但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中国大陆仍然处于概念推广阶段,很难落地实施。本文在阐述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概念及内涵的基础上,以中西文化差异为切入点,剖析国内外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文化、立法保护、医疗体系中实践方面的差异,探索在中国医疗卫生体系中开展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可行性,并提出在中国开展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实施策略,以期促进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医疗体系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人员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沟通培训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柳柳 杨柳 +6 位作者 赵俊延 丁多姿 张江辉 王守碧 缪佳芮 邱业银 邓仁丽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7-50,共4页
目的提升护理人员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认知,促进ACP的顺利实施。方法基于Comskil沟通模式和ACP理论模型及系统文献回顾,制订ACP相关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并借助“杏林晚语”视频、ACP知识教育册子、我的晚期生活册子等对110名临床... 目的提升护理人员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CP)的认知,促进ACP的顺利实施。方法基于Comskil沟通模式和ACP理论模型及系统文献回顾,制订ACP相关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并借助“杏林晚语”视频、ACP知识教育册子、我的晚期生活册子等对110名临床护理人员进行ACP沟通培训。于培训前后评估护理人员的ACP认知、态度及自我效能。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对ACP认知正确率均有所提高,且培训后ACP沟通内容和实现治疗意愿被尊重2个条目的正确率显著提高(P<0.05,P<0.01)。护理人员对ACP态度中2个条目得分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我效能有6个条目得分培训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ACP沟通培训在一定程度可提升其对ACP的认知,促进ACP态度的正向改变,有利于推进临床护理中ACP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人员 预立医疗照护计划 沟通 认知 态度 自我效能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液封管技术在静脉留置针封管中的循证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洪涛 邱业银 +3 位作者 陈家裕 吕彦屏 张莉华 杨应萍 《中国医药科学》 2019年第17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外科成年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实施原液封管的方法,为实施原液封管和规范原液封管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循证护理的方法,实践原液封管的操作流程,将442例符合条件的病例纳入研究。结果原液封管在降低静脉留置针的堵管率和延长留置... 目的探讨外科成年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实施原液封管的方法,为实施原液封管和规范原液封管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循证护理的方法,实践原液封管的操作流程,将442例符合条件的病例纳入研究。结果原液封管在降低静脉留置针的堵管率和延长留置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液封管和常规方法封管在留置针期间发生静脉炎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封管操作所花费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耗时明显少于常规方法,而且能减少耗材和节约成本,采用原液封管的患者,其满意度高于常规方法封管的患者(P<0.05)。结论循证方法应用于静脉留置针的原液封管,使护士在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中寻求具有科学依据的护理方法,为患者提供有效而又经济的护理照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 静脉留置针 封管 原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