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旋转唇形油封泵吸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赵良举 苏晓燕 +3 位作者 杜长春 张佳佳 吴庄俊 赵向雷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82-1786,共5页
文章通过旋转唇形油封的宏观理论模型,推导出泵吸率公式,计算分析了油膜厚度、接触载荷、接触宽度、油封唇角、转速和弹簧偏移量等对泵吸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当油侧唇角大于空气侧唇角时才存在泵吸,此时泵吸率随油侧唇角增加而增... 文章通过旋转唇形油封的宏观理论模型,推导出泵吸率公式,计算分析了油膜厚度、接触载荷、接触宽度、油封唇角、转速和弹簧偏移量等对泵吸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当油侧唇角大于空气侧唇角时才存在泵吸,此时泵吸率随油侧唇角增加而增强,随空气侧唇角增加而减小,随接触载荷的增加而增加,随油膜厚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随接触宽度的增加而减小。转速增加,油膜变厚,泵吸率增加。弹簧安装位置影响接触压力分布,从而影响泵吸率。泵吸率的计算为油封设计参数的选取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唇形油封 泵吸 密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抱轴力与唇口形变耦合作用下唇形密封生热和泵汲效应 被引量:2
2
作者 赵良举 吴庄俊 +3 位作者 杜长春 彭钿忠 李云飞 赵向雷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69,共6页
针对径向唇形密封,考虑抱轴力与唇口形变量的应变关系,建立了生热与泵汲的二维模型,计算了不同参数下生热量和泵汲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速提高,唇口最大形变量和接触宽度不发生变化,但单位面积生热率增加;同时,在流体动力作... 针对径向唇形密封,考虑抱轴力与唇口形变量的应变关系,建立了生热与泵汲的二维模型,计算了不同参数下生热量和泵汲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速提高,唇口最大形变量和接触宽度不发生变化,但单位面积生热率增加;同时,在流体动力作用下,油膜厚度增加,泵汲率增大;当抱轴力增加时,单位面积生热率增加,油膜厚度并未发生变化,泵汲率不变;随着材料的杨氏模量(硬度)增加,单位面积生热率增加,泵汲率减小;当空气侧唇角一定,两侧唇角之差约为20°~30°时,单位面积生热率较小,泵汲率最大,密封性能较好。进行密封参数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生热和泵汲效应对密封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应变关系 唇口形变 密封性能 生热与泵汲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形油封结构参数对摩擦面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佳佳 赵良举 +3 位作者 杜长春 苏晓燕 吴庄俊 饶文姬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70-1473,共4页
为研究轴速、前后唇角、接触宽度、抱轴力等参数对油封摩擦面上温度最大值的影响,文章利用FLU-ENT建立了唇形油封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轴速的增加,摩擦面上的温度最大值逐渐增加;前唇角的变化对摩擦面上的温度最... 为研究轴速、前后唇角、接触宽度、抱轴力等参数对油封摩擦面上温度最大值的影响,文章利用FLU-ENT建立了唇形油封的二维轴对称模型,并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随着轴速的增加,摩擦面上的温度最大值逐渐增加;前唇角的变化对摩擦面上的温度最大值影响较小,在轴速较低时几乎没有影响;后唇角的变化对摩擦面上的温度最大值几乎没有影响;随着接触宽度的增加,摩擦面上的温度最大值逐渐降低,且轴速越高,降低幅度越大;随着抱轴力的增加,摩擦面上的温度最大值逐渐增大,且增加的幅度随着抱轴力的增加而增加。轴速、接触宽度和抱轴力能显著改善摩擦面的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形油封 轴速 抱轴力 接触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参数对径向唇形密封圈密封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吴庄俊 赵良举 +3 位作者 杜长春 洪玉意 李云飞 赵向雷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51-1455,1581,共6页
文章针对径向唇形密封圈,考虑抱轴力与唇口接触宽度的关系,建立简化的二维模型,推导得到了新的包含转速与抱轴力的生热量和泵汲率表达式,并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数据与现有实验和模拟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 文章针对径向唇形密封圈,考虑抱轴力与唇口接触宽度的关系,建立简化的二维模型,推导得到了新的包含转速与抱轴力的生热量和泵汲率表达式,并分析了结构参数对密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计算数据与现有实验和模拟结果取得了较好的一致性,结构参数中的两侧唇角、唇口厚度和轴径的改变会影响唇口的形变量,从而改变接触宽度,最终影响到密封性能;空气侧唇角的变化对抱轴力的影响更大,而油侧唇角的变化对泵汲率的影响更显著;随着唇口厚度的增加,接触宽度也增加,这会导致唇口压力均匀分布,不利于促进泵汲率;随着轴径的增加,抱轴力也变大,生热量和泵汲率都逐渐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向唇型密封 生热量 泵汲率 结构参数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共沸混合工质ORC对低焓地热能的深度利用 被引量:8
5
作者 倪渊 赵良举 +2 位作者 刘朝 徐进良 张墨耕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70-1676,共7页
以低焓地热能的深度利用为目标,用异戊烷、6种丁烷/己烷和5种异丁烷/己烷不同质量配比的二元非共沸混合物共12种物质作为亚临界ORC工质,利用窄点分析方法分析循环性能。研究表明,地热水进口温度在120~150℃时,混合工质异丁烷/... 以低焓地热能的深度利用为目标,用异戊烷、6种丁烷/己烷和5种异丁烷/己烷不同质量配比的二元非共沸混合物共12种物质作为亚临界ORC工质,利用窄点分析方法分析循环性能。研究表明,地热水进口温度在120~150℃时,混合工质异丁烷/己烷(0.65/0.35)的综合性能最佳,地热水出口温度最低,其输出净功率比纯工质异戊烷提高6.56~6.77倍;在150~170℃时,混合工质异丁烷,己烷(0.6/0.4)的综合性能最佳,地热水出口温度最低,其输出净功率比纯质异戊烷提高5.44~5.97倍;蒸发器和冷凝器是系统可用能损失主要部件,热源温度低时冷凝器中的可用能损失最大,但随着热源温度的升高,蒸发器的可用能损失所占比重将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朗肯循环 非共沸混合工质 深度利用 可用能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唇口温度变化时的油封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赵向雷 赵良举 +3 位作者 杜长春 彭钿忠 李云飞 吴庄俊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422-1427,共6页
文章针对径向唇形密封圈,研究了唇口形变和润滑油黏温效应,得到了与油封唇口温度相关的油膜厚度表达式,建立了油封唇口温度的二维轴对称数值模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得到了唇口温度变化时的油封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转速对油封唇... 文章针对径向唇形密封圈,研究了唇口形变和润滑油黏温效应,得到了与油封唇口温度相关的油膜厚度表达式,建立了油封唇口温度的二维轴对称数值模型,通过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得到了唇口温度变化时的油封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转速对油封唇口与旋转轴之间的摩擦系数、油膜厚度和摩擦扭矩的影响较小,而唇口最高温度会随转速线性增加;随周向载荷增加,摩擦系数减小,摩擦扭矩与唇口最高温度逐渐增加;唇口温度的增加使润滑油黏度降低,导致油膜厚度减小;当以临界膜厚判定润滑失效时,可得出油封设计所需周向载荷等参数的取值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系数 唇口温度 油膜厚度 摩擦扭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LNG冷能与低温太阳能的新型联合动力循环系统优化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饶文姬 赵良举 +1 位作者 张墨耕 莫依璃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90-996,共7页
对提出的利用LNG冷能与低温太阳能的新型联合动力循环系统进行参数优化分析和分析,选取R143a为循环工质,研究了循环蒸发温度、透平进口温度、冷凝温度和LNG汽化压力对循环系统效率、效率和单位做功的换热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 对提出的利用LNG冷能与低温太阳能的新型联合动力循环系统进行参数优化分析和分析,选取R143a为循环工质,研究了循环蒸发温度、透平进口温度、冷凝温度和LNG汽化压力对循环系统效率、效率和单位做功的换热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循环系统效率和效率随蒸发温度的升高均先升高后降低,随透平进口温度和LNG汽化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冷凝温度越高,循环系统效率和效率越低;单位做功的换热面积随各变量的变化趋势与循环系统效率和效率随各变量的变化趋势相反;当蒸发温度为298.15K、透平进口温度为353.15K、冷凝温度为213.15K和LNG汽化压力为3 MPa时,循环性能最优,在该工况下进行分析发现,换热器损占总损的80%,而泵的损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 太阳能 联合动力循环 [火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封密封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唐陈 赵良举 +2 位作者 杜长春 李云飞 侯激波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27-1030,共4页
文章在油封试验机上对轴径相同而结构不同的4种油封进行密封性能实验,在有、无弹簧2种情况下,测量不同轴转速下的泵汲率和唇部温度,以及油腔油温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泵汲率的大小与油封结构和弹簧弹力大小有关,除1种油封外,其他油... 文章在油封试验机上对轴径相同而结构不同的4种油封进行密封性能实验,在有、无弹簧2种情况下,测量不同轴转速下的泵汲率和唇部温度,以及油腔油温随时间的变化。结果表明:泵汲率的大小与油封结构和弹簧弹力大小有关,除1种油封外,其他油封的泵汲率随轴转速的增加而增加;油封的摩擦生热性能不仅与油封结构相关,还受弹簧影响,弹簧的弹力越大,生热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封 泵汲效应 摩擦生热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科普与科学发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正英 赵良举 《高等建筑教育》 2015年第3期157-159,共3页
从高校科普工作现状入手,分析了科普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原因。而通才教育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创新,通过科普培养逻辑思维有助于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高校科普宣扬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观念的转变... 从高校科普工作现状入手,分析了科普落后于时代发展的原因。而通才教育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需要创新,通过科普培养逻辑思维有助于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高校科普宣扬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观念的转变以及学生社团、科协和政策的作用,为未来高校科普工作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科普 科学发展 国民素质 科技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晶序分析方法研究团簇沉积后的晶格结构
10
作者 高虹 赵良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1-73,共3页
在冷喷涂过程中,喷涂粒子被超音速气流加热到较高速度,在低于喷涂材料熔点的温度下撞击基体发生剧烈的塑性变形而沉积形成涂层。通过径向分布函数和局部晶序方法研究了粒子沉积后形成涂层的晶格结构,发现粒子沉积后形成了类似于基体的fc... 在冷喷涂过程中,喷涂粒子被超音速气流加热到较高速度,在低于喷涂材料熔点的温度下撞击基体发生剧烈的塑性变形而沉积形成涂层。通过径向分布函数和局部晶序方法研究了粒子沉积后形成涂层的晶格结构,发现粒子沉积后形成了类似于基体的fcc晶格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模拟 径向分布函数 局部晶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1
作者 赵良举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4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动态血糖监测组(n=90)与指尖血糖监测组(n=90)。在两... 目的:探讨并分析动态血糖监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期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动态血糖监测组(n=90)与指尖血糖监测组(n=90)。在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对动态血糖监测组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对指尖血糖监测组患者进行指尖血糖监测,然后根据监测结果合理为两组患者调整治疗方案。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S)、餐后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及住院期间其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动态血糖监测组患者FBS、2hPG和HbA1c的水平均低于指尖血糖监测组患者,P<0.05。住院期间,动态血糖监测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指尖血糖监测组患者,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合理调整治疗方案能有效地改善其血糖的水平,降低其低血糖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糖监测 老年 糖尿病 空腹血糖 餐后2 h血糖 糖化血红蛋白 低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体网络的人体血液体循环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徐克 赵良举 李明阳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0-588,共9页
基于中医脉诊原理,研究人体各器官流阻变化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建立人体血液体循环流体网络模型,采用10次谐波血流动力学表达式模拟心脏输出。改变各器官流阻,流阻比η分别取值0.5、1.0、1.5、2.0、2.5、3.0,利用平均法求解模型。... 基于中医脉诊原理,研究人体各器官流阻变化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建立人体血液体循环流体网络模型,采用10次谐波血流动力学表达式模拟心脏输出。改变各器官流阻,流阻比η分别取值0.5、1.0、1.5、2.0、2.5、3.0,利用平均法求解模型。假设心输出量一定,结果表明:随着流阻增大对应分支流量下降;不同分支流阻增大均能使主动脉平均压力上升,当流阻比η=3.0时,脑、肝、肾、胃、肠、脾分支流阻增大引起主动脉压力较正常值分别增大23.29%、16.42%、14.67%、9.69%、9.59%、7.82%;肝和肾分支流阻变化对桡动脉影响较大,当流阻比η=3.0时,桡动脉压力较正常值分别增大22.85%和11.17%,而其他器官分支流阻变化对桡动脉影响很小;对于桡动脉压力谐波振幅,脑分支流阻变化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肝和肾,而胃肠脾的影响很小。可见,该模拟研究方法可以得到人体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各器官流阻变化之间的理论联系,为中医脉诊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循环 流体网络模型 血流动力学 平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