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赵生国作品
1
作者 赵生国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4期183-183,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生国作品
2
作者 赵生国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0年第1期120-120,共1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早期断奶广丰山羊羔羊的生长性能和血清生理及免疫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王海波 谷志勇 +7 位作者 刘远 贾浩滨 江浩筠 潘月 李文杨 赵生国 霍俊宏 占今舜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0-97,共8页
选择36只45d左右、健康、体质量(6.30±0.54)kg的广丰山羊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CON),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0 mg/kg(Q100)和200 mg/kg(Q200)的槲皮素,饲喂15 d,在60日龄断奶,断奶后再饲喂15 d,分... 选择36只45d左右、健康、体质量(6.30±0.54)kg的广丰山羊羔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CON),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0 mg/kg(Q100)和200 mg/kg(Q200)的槲皮素,饲喂15 d,在60日龄断奶,断奶后再饲喂15 d,分别于断奶前15 d、断奶当日、断奶后15 d测定羔羊体尺指标,同时,测定断奶当日和断奶15 d羔羊血清生化、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结果表明:1)基础日粮添加槲皮素对断奶广丰羔羊的体高、胸围、体长、体质量、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2)断奶当日,Q200组羔羊血清谷草转氨酶(GOT)活性是CON组的1.89倍(P<0.05);断奶15 d,Q200组羔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是CON组的1.02倍(P<0.05)。3)断奶当日,Q100组羔羊血清IgA浓度是CON组的1.48倍(P<0.05),而IgM和IL-1β浓度则分别降低26.97%和50.81%;断奶15d,Q200组羔羊血清IgG浓度是CON组的1.28倍,而IL-1β浓度则降低46.71%(P<0.05)。4)断奶当日,Q100组和Q200组羔羊血清CAT活性分别是CON组的1.61倍和1.82倍,断奶15 d时,分别是CON组的2.98倍和2.84倍(P<0.05);断奶15 d,Q100组羔羊血清T-SOD和GSH-Px含量分别是CON组的1.59倍和1.24倍(P<0.05),Q200组羔羊血清T-SOD和GSH-Px含量分别是CON组的1.65倍和1.32倍(P<0.05)。综上所述,槲皮素能够提高早期断奶广丰山羊羔羊的抗氧化性能和免疫力、抑制炎症反应来缓解早期断奶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广丰山羊断奶羔羊 血清生化指标 免疫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原酸与亮氨酸协同对育肥猪胴体性状、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吴青瑶 殷运菊 +5 位作者 王敏 潘俊毅 李凤娜 赵生国 陈国顺 郭秋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0-1068,共9页
【目的】研究饲粮添加绿原酸与亮氨酸对生长育肥猪胴体性状、肉品质、背部脂肪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究绿原酸与亮氨酸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效果。【方法】试验选取24头(公母各半)115日龄健康、体重相近(68.3 kg±1.3 kg)的杜... 【目的】研究饲粮添加绿原酸与亮氨酸对生长育肥猪胴体性状、肉品质、背部脂肪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并探究绿原酸与亮氨酸是否存在协同作用效果。【方法】试验选取24头(公母各半)115日龄健康、体重相近(68.3 kg±1.3 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A组)饲喂基础饲粮,绿原酸组(B组)和亮氨酸+绿原酸组(C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绿原酸及0.25%亮氨酸+0.025%绿原酸。试验期25 d。试验结束后称重,统计试验猪生长性能;通过前腔静脉采集血液,检测血清生化指标;试验猪屠宰后进行胴体分割,测定胴体性状、背最长肌肉品质、背部脂肪脂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与A组相比,B、C组育肥猪生长性能均差异不显著(P>0.05);B组育肥猪屠宰率和瘦肉率均显著提高(P<0.05),C组育肥猪瘦肉率显著提高(P<0.05),背膘厚显著降低(P<0.05);屠宰后45 min,B、C组育肥猪背最长肌pH均显著提高(P<0.05),B组背最长肌红度值显著降低(P<0.05),B、C组股二头肌粗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5);B组血清葡萄糖和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背部脂肪组织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ACAT)和脂蛋白脂肪酶(LPL)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C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ACAT、LPL和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与B组相比,C组育肥猪屠宰率显著降低(P<0.05),血清GSH-Px和SOD活性及T-AOC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饲粮添加0.05%绿原酸可以提高育肥猪屠宰率及胴体瘦肉率;添加0.25%亮氨酸+0.025%绿原酸可以显著促进肌内脂肪沉积,降低背部脂肪沉积,提高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原酸 亮氨酸 育肥猪 抗氧化能力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羊与三元杂交绵羊夏杜湖、夏澳湖肉质特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海波 占今舜 +7 位作者 谷志勇 陈新锋 潘月 贾浩滨 钟小军 李开嵘 赵生国 霍俊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9,共10页
旨在探究湖羊与三元杂交绵羊夏杜湖、夏澳湖肉质特性。本研究选择健康且出生体重相近的公羔((3.61±0.65)kg)随母哺乳至45天后集中断奶。断奶后分成3个处理组(湖羊组、夏澳湖组和夏杜湖组),每个处理15只公羔,3个处理的45只羔羊混合... 旨在探究湖羊与三元杂交绵羊夏杜湖、夏澳湖肉质特性。本研究选择健康且出生体重相近的公羔((3.61±0.65)kg)随母哺乳至45天后集中断奶。断奶后分成3个处理组(湖羊组、夏澳湖组和夏杜湖组),每个处理15只公羔,3个处理的45只羔羊混合饲养至6月龄屠宰,并分析背最长肌组织形态及背最长肌的肉品质及营养成分。试验期饲喂全混合基础日粮。结果表明:1)相对于湖羊,三元杂交绵羊背最长肌亮度(L*)显著降低,熟肉率显著提高(P<0.05),但其对背最长肌pH、剪切力、失水率、红度(a*)和黄度(b*)无显著影响(P>0.05)。2)相对于湖羊,三元杂交绵羊背最长肌纤维直径和平均面积显著提高,但肌纤维数量和密度显著降低(P<0.05)。3)相对于湖羊,三元杂交绵羊背最长肌中粗蛋白、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对总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及微量元素(铜、铁、锌和锰)无显著影响(P>0.05)。4)夏杜湖和夏澳湖在背最长肌pH、剪切力、失水率、熟肉率、肉色、肌纤维数量、肌纤维面积、肌纤维密度、常规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微量元素(铜、铁、锌和锰)、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总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三元杂交绵羊能够显著改善肉品质,增加背最长肌中粗蛋白和氨基酸水平,具有培育生产优质羊肉的潜力,且同一终端父本杂交后代在肉质特性中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肌纤维 微量元素 氨基酸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藜麦对芦花鸡肉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江小帆 吴涛 +6 位作者 杨发荣 魏玉明 陈国顺 蔡原 焦婷 顾玲荣 赵生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9-25,共7页
为研究藜麦籽实对芦花鸡肉品质及肉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试验选用49日龄体重为(1476.21±101.39)g且健康状况良好的雌性芦花鸡120只,将其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包含10只鸡。对照组(CK组)饲喂藜麦籽实添... 为研究藜麦籽实对芦花鸡肉品质及肉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试验选用49日龄体重为(1476.21±101.39)g且健康状况良好的雌性芦花鸡120只,将其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包含10只鸡。对照组(CK组)饲喂藜麦籽实添加量为0的基础饲粮,各试验组(Q4、Q8、Q12组)饲喂藜麦籽实添加量为4%、8%、12%的试验饲粮,整个试验期为75 d,包括3 d预试期和72 d正试期。饲喂结束后屠宰并测定肉品质及肉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与CK组相比,Q4、Q12组胸肌组织中CAPN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 <0.05);各试验组CAST基因及Q4组LRP1基因m RNA在胸肌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 <0.05)。(2)与CK组相比,Q4、Q8组腿肌组织中CAPN1基因、Q4组CAST基因及Q8、Q12组LRP1基因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提高(P <0.05)。(3)在胸肌组织中,LRP1基因表达水平与肌肉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P <0.05),CAPN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滴水损失呈显著负相关(P <0.05)。(4)在腿肌组织中,LRP1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蒸煮损失、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P <0.05);CAPN1基因表达水平与熟肉率呈显著正相关(P <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藜麦籽实(原粮)对肌肉组织中CAST、LRP1、CAPN1基因的表达量有一定影响,且LRP1、CAST、CAPN1基因与嫩度相关肉品质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质相关基因 CAST基因 CAPN1基因 LRP1基因 关联性分析 藜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粮中添加芦丁对努比亚山羊体尺指标、瘤胃发酵和器官发育的影响
7
作者 刘宇航 占今舜 +4 位作者 计接权 王海波 王丽媛 赵生国 霍俊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7,共8页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芦丁对努比亚山羊体尺指标、瘤胃发酵和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择2月龄健康、体重相近的努比亚山羊母羊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羊。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25 mg/kg芦丁(试验Ⅰ组)和基础饲粮+50 mg/kg芦...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芦丁对努比亚山羊体尺指标、瘤胃发酵和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选择2月龄健康、体重相近的努比亚山羊母羊36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羊。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基础饲粮+25 mg/kg芦丁(试验Ⅰ组)和基础饲粮+50 mg/kg芦丁(试验Ⅱ组)。试验预饲期10 d,正试期60 d。饲养结束后进行屠宰。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正试期第10天试验Ⅰ组和Ⅱ组山羊管围分别显著提高5.57%(P<0.05)、6.93%(P<0.05),正试期第60天试验Ⅱ组管围和体高分别显著降低6.54%(P<0.05)、8.23%(P<0.05),试验Ⅱ组体长相对于Ⅰ组显著提高3.69%(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山羊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分别显著降低42.14%(P<0.05)、21.62%(P<0.05)。试验Ⅱ组乙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分别显著降低29.23%(P<0.05)、29.43%(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山羊瘤胃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溶纤维丁酸弧菌、乳酸菌和黄色瘤胃球菌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271.57%(P<0.01)、1686.09%(P<0.05)、280.00%(P<0.01)和16226.73%(P<0.01),试验Ⅱ组白色瘤胃球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栖瘤胃普雷沃菌、乳酸菌和黄色瘤胃球菌基因相对表达量分别提高130.56%(P<0.01)、381.74%(P<0.05)、188.00%(P<0.01)、546.00%(P<0.01)、25624.75%(P<0.01),嗜淀粉瘤胃杆菌基因相对表达量降低57.89%(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嗜淀粉瘤胃杆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白色瘤胃球菌、溶纤维丁酸弧菌、栖瘤胃普雷沃菌和乳酸菌基因相对表达量对比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黄色瘤胃球菌基因相对表达量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山羊心脏重量、瓣胃重量和指数分别显著降低14.50%(P<0.05)、24.00%(P<0.05)、20.00%(P<0.05),试验Ⅱ组肝脏重量和指数分别提高12.54%(P<0.01)、14.95%(P<0.01),瓣胃重量和指数分别显著降低29.41%(P<0.05)、28.57%(P<0.05)。(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山羊十二指肠VH/CD和回肠VH分别显著降低0.13%(P<0.05)、15.42%(P<0.05),试验Ⅱ组十二指肠VH、CD、回肠VH、VH/CD分别显著降低29.19%(P<0.05)、20.92%(P<0.05)、18.23%(P<0.05)、26.14%(P<0.05),空肠CD显著提高15.63%(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高剂量芦丁可以增加努比亚山羊部分瘤胃菌群的数量,影响瘤胃发酵,对胃肠道发育产生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山羊 体尺 瘤胃发酵 细菌菌群 器官重量 肠道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法研究异绿原酸对绵羊日粮养分消化与瘤胃发酵的影响
8
作者 李淑艳 焦婷 +3 位作者 齐帅 张霞 王虎宁 赵生国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53-1763,共11页
在绵羊基础日粮中添加0.03%、0.06%、0.09%、0.12%、0.20%的异绿原酸(依次标记为T1~T5处理),并以不添加异绿原酸作为对照(CK),开展体外发酵试验。在体外培养2、6、12、24、48 h后,研究不同处理对绵羊日粮养分降解和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在绵羊基础日粮中添加0.03%、0.06%、0.09%、0.12%、0.20%的异绿原酸(依次标记为T1~T5处理),并以不添加异绿原酸作为对照(CK),开展体外发酵试验。在体外培养2、6、12、24、48 h后,研究不同处理对绵羊日粮养分降解和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48 h时,T3、T4、T5处理的产气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发酵2、48 h时,T4处理的日粮体外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CK。发酵2、24、48 h时,T4和T5处理的发酵液pH值显著低于CK。发酵12 h时,T3、T4、T5处理的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均显著高于CK。发酵48 h时,T3、T4处理的乙酸-丙酸浓度比显著高于CK,但其氨态氮质量浓度显著低于CK。综上,添加适量的异绿原酸可显著提高日粮的体外干物质降解率,及发酵液中的丁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根据饲料的综合组合效应指数值确定的建议添加量为0.09%~0.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酸类化合物 异绿原酸 瘤胃 体外发酵 养分消化 饲料组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粪便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9
作者 尚小龙 朱珠 +10 位作者 张倍明 林金杏 易兰兰 张淑珍 李智鹏 魏晓峰 谢淑武 范春 赵素梅 赵生国 赵彦光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35,共12页
【目的】揭示粪便微生物对Ⅱ型糖尿病的作用以及影响。【方法】以SPF级BKS-DB雄性小鼠为T2DM模型,通过测定对照组(CN组)和模型组(T2DM组)粪便微生物16SrRNA基因分析其群落结构与组成。【结果】门水平上,发现T2DM模型组小鼠粪便中蝴蝶菌... 【目的】揭示粪便微生物对Ⅱ型糖尿病的作用以及影响。【方法】以SPF级BKS-DB雄性小鼠为T2DM模型,通过测定对照组(CN组)和模型组(T2DM组)粪便微生物16SrRNA基因分析其群落结构与组成。【结果】门水平上,发现T2DM模型组小鼠粪便中蝴蝶菌门、弯曲杆菌门菌群丰度显著高于CN组。属水平中,T2DM组发现16个特有菌属,其中丰度占比最大的是库特氏菌属。在差异显著的前10个菌属中,9个菌属T2DM组菌群丰度显著高于CN组(P<0.05),仅有1个菌群丰度显著低于CN组。通过LEfSe分析,发现厌氧菌属、棒状杆菌属在T2DM模型组出现富集,而这两种菌属都存在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与糖尿病呈正相关存在。【结论】在T2DM模型小鼠的粪便中,蝴蝶菌门、拟杆菌属等菌群出现高表达现象,同时,厌氧菌属、棒状杆菌属也出现了失衡,这可能导致了机体免疫力降低,正向影响糖尿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Ⅱ型糖尿病模型小鼠 粪便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猪种Nramp1基因第6内含子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生国 赵海 +2 位作者 潘虹 周艳红 滚双宝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2年第5期34-37,共4页
天然抗性巨噬蛋白(Nramp)基因是与人、鼠的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和抗性有关的重要候选基因。为了研究猪Nramp1基因的多态性,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杜洛克、大白猪、长白猪和合作猪共270头个体Nramp1基因第6内含子NdeⅠ酶切位点多态... 天然抗性巨噬蛋白(Nramp)基因是与人、鼠的一些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和抗性有关的重要候选基因。为了研究猪Nramp1基因的多态性,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杜洛克、大白猪、长白猪和合作猪共270头个体Nramp1基因第6内含子NdeⅠ酶切位点多态性。结果表明,4个猪种群共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和BB),其中AB基因型为杜洛克、大白猪和长白猪的优势基因型;AA基因型为合作猪的优势基因型。经卡方适合性检测,杜洛克、合作猪和长白猪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大白猪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多态信息含量分析显示,Nramp1基因的第6内含子NdeⅠ酶切位点在各猪种表现出中度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ramp1基因 第6内含子 PCR-RFLP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东地方牛种遗传多样性研究
11
作者 赵生国 周艳红 +4 位作者 李文彬 陈富国 李三禄 张长庆 吴建平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2年第5期14-17,共4页
对陇东地方牛种及其与秦川牛和南德温牛杂交群体共计113个个体线粒体D-loop区461 bp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体该区域A+T含量(64.2%)明显高于G+C含量(35.8%),表现出明显的碱基偏倚;3个群体核苷酸变异率介于0.42%和3.27%之间,... 对陇东地方牛种及其与秦川牛和南德温牛杂交群体共计113个个体线粒体D-loop区461 bp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3个群体该区域A+T含量(64.2%)明显高于G+C含量(35.8%),表现出明显的碱基偏倚;3个群体核苷酸变异率介于0.42%和3.27%之间,陇东牛和南德温牛杂交群体核苷酸变异率最高;核苷酸变异类型以转换为主,转换占核苷酸多态位点的90.94%,其次为颠换,占4.59%,同样表现出明显的碱基替换偏倚;3个群体核苷酸岐异度介于0.008 95和0.029 06之间,遗传距离介于0.000 15和0.008 36之间,陇东地方牛及其与秦川牛的杂交群体核苷酸歧异度和遗传距离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 线粒体DNA D-LOOP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基因组学重测序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2
作者 汪文强 赵生国 +3 位作者 马利青 郭继军 马月辉 赵倩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47-1953,共7页
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基因组学的研究不断出新,为其带来了更新的科研方法和解决方案。基因组测序可以更深地了解一个物种的分子进化、基因组成和基因调控等特点,特别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基因组学的研究推向了多... 随着第二代测序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基因组学的研究不断出新,为其带来了更新的科研方法和解决方案。基因组测序可以更深地了解一个物种的分子进化、基因组成和基因调控等特点,特别基因组重测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基因组学的研究推向了多领域、多样化、多功能的新阶段。现已从变异检测、性状定位、遗传图谱构建、群体进化分析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文章阐述了动物基因组重测序学领域中全基因组测序技术和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测序 群体进化 变异检测 性状定位 遗传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藏羊消化率与采食量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焦婷 吴铁成 +6 位作者 吴建平 赵生国 雷赵民 梁建勇 冉福 九麦扎西 刘振恒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00-108,共9页
采食量是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夏季在甘南夏河分别选取不同生理类群(羔羊、1岁母羊、2岁母羊、3岁母羊、4岁母羊、羯羊和种公羊)的欧拉型、甘加型和乔科型藏羊各4只进行试验。采用二氧化钛指示... 采食量是放牧家畜生产性能的重要影响因素,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起重要作用。夏季在甘南夏河分别选取不同生理类群(羔羊、1岁母羊、2岁母羊、3岁母羊、4岁母羊、羯羊和种公羊)的欧拉型、甘加型和乔科型藏羊各4只进行试验。采用二氧化钛指示剂法与粪氮指数法分别测定藏羊排粪量和牧草有机物质消化率,从而计算放牧采食量,并对特征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放牧采食量分别为1031.93、834.59和956.15 g·d^(-1),乔科型藏羊放牧采食量显著(P<0.05)小于欧拉型和甘加型藏羊。3个类型藏羊的每kg代谢体重采食量和干物质采食量占体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对夏河天然草地牧草的平均有机物质消化率分别为50.79%、47.22%和55.58%。欧拉型、乔科型和甘加型藏羊的平均排粪量分别为561.26、484.06和466.74 g·d^(-1),其中欧拉型藏羊的排粪量显著高于其他两个类型。试验在高寒地区天然草地研究不同类型藏羊的排粪量、有机物质消化率和放牧采食量,旨在为该地区放牧藏羊的科学饲养与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藏系绵羊 放牧采食量 TiO2外源指示剂 排粪量 有机物质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牛至精油对绵羊瘤胃发酵特征及青贮、黄贮玉米秸秆瘤胃降解率的影响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娟 吴建平 +3 位作者 焦婷 赵生国 肖元明 雷赵民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14,共7页
【目的】探究添加不同剂量牛至精油对绵羊瘤胃发酵动态特征及青、黄贮玉米饲料在瘤胃中降解的影响.【方法】以3只平均体质量57kg,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绵羊(德国美利奴♂×小尾寒羊♀的杂交2代)作为试验动物.试验采用拉丁方设计,通过... 【目的】探究添加不同剂量牛至精油对绵羊瘤胃发酵动态特征及青、黄贮玉米饲料在瘤胃中降解的影响.【方法】以3只平均体质量57kg,装有永久瘤胃瘘管的绵羊(德国美利奴♂×小尾寒羊♀的杂交2代)作为试验动物.试验采用拉丁方设计,通过瘤胃瘘管每只试羊人为添加牛至精油0、4、7g/d,经消化0、4、8、12、24和48h后,测定瘤胃液pH、氨氮(NH_3-N)、挥发性脂肪酸(VFA)和青、黄贮玉米营养成分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蛋白(CP)、干物质(DM)等的瘤胃降解率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添加4和7g/d牛至精油对绵羊瘤胃液pH及氨氮浓度(NH_3-N)无显著影响(P>0.05),乙酸(acetate)和丙酸(propionate)浓度有明显的升高趋势,也显著提高了24h和48h的乙酸丙酸比(A/P);添加4g/d牛至精油显著提高了青贮玉米秸秆NDF的降解率,对ADF、CP、DM的降解率也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对黄贮玉米秸秆无明显的促进作用.7g/d牛至精油处理对青贮和黄贮玉米秸秆ADF,NDF,CP及DM的降解率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应.【结论】牛至精油添加量为4g/d时对绵羊瘤胃发酵及青贮饲料的利用率有较好地促进作用,但其作用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精油 绵羊 瘤胃发酵 降解率 青贮玉米 黄贮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鸡’‘海兰褐鸡’及其杂交一代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洁 赵生国 +6 位作者 王建福 李金录 史兆国 董瑞生 马晓文 邱国斌 刘珽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6-203,共8页
【目的】探究‘太平鸡’‘海兰褐鸡’及其杂交一代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差异.【方法】以36只55周龄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3种鸡的母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太平鸡’的宰前活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 【目的】探究‘太平鸡’‘海兰褐鸡’及其杂交一代屠宰性能及肉品质差异.【方法】以36只55周龄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3种鸡的母鸡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结果】‘太平鸡’的宰前活质量、屠体质量、半净膛质量、全净膛质量、腿肌质量、腹脂质量和肌胃质量均为最高;‘海兰褐鸡’的肉色L*和b*最高,太海杂交鸡的肉色a*最高;太海杂交鸡的腿肌剪切力以及胸肌和腿肌的pH均最低,但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最高;‘海兰褐鸡’肌肉中SFA最高,太海杂交鸡最低,太海杂交鸡肌肉中UFA和MUFA均最高,‘太平鸡’肌肉中PUFA和EFA含量均最高,‘海兰褐鸡’最低;‘海兰褐鸡’的肌纤维直径均最大,‘太平鸡’的肌纤维密度最高.【结论】3种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存在一定差异,可以根据目标产品需求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鸡’ '海兰褐鸡’ 杂交一代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喂水平对‘杜泊羊'和‘小尾寒羊'杂交公羔生长、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何冰 吴建平 +4 位作者 赵生国 刘婷 宋淑珍 陈昊 刘立山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14,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杜泊羊'和‘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公羔各生产阶段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将18只6月龄、体质量为(22.79±3... 【目的】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杜泊羊'和‘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公羔各生产阶段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器官指数的影响.【方法】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饲养试验和屠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将18只6月龄、体质量为(22.79±3.42)kg的羔羊随机分成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饲喂至13月龄时进行屠宰,测定其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器官质量及发育情况.【结果】不同的饲喂水平对杂交羊净增质量、平均日增质量、料质量比及干物质采食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对照组宰前活质量、空体质量、胴体质量等指标均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对照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试验组(P<0.05),屠宰率不显著(P>0.05);对照组各器官质量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试验组肝脏、脾脏及肺脏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和肾脏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不同饲喂水平对‘杜泊羊'和‘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公羔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主要生理器官的质量及指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羔羊 饲喂水平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器官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尾去除对‘兰州大尾羊’和‘蒙古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瑞 赵生国 +5 位作者 刘立山 刘政 李华伟 岳燕 程箫 吴建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19,共6页
【目的】为研究脂尾去除对‘兰州大尾羊’和‘蒙古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和体质量均相近的‘兰州大尾羊’和‘蒙古羊’去势公羔各18只,随机分别对‘兰州大尾羊’和‘蒙古羊’各9只去除脂尾,15月龄屠宰,测定屠宰... 【目的】为研究脂尾去除对‘兰州大尾羊’和‘蒙古羊’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方法】选取年龄和体质量均相近的‘兰州大尾羊’和‘蒙古羊’去势公羔各18只,随机分别对‘兰州大尾羊’和‘蒙古羊’各9只去除脂尾,15月龄屠宰,测定屠宰性状、肉品质和内脏器官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脂尾去除对‘蒙古羊’的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内脏器官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兰州大尾羊’的背膘厚、GR值分别增加1.41、1.67mm(P<0.10),失水率降低0.77%(P<0.10)、剪切力减小0.59kg/f(P<0.10)、pH1升高0.10(P<0.10),均有差异显著的趋势.2个品种间,屠宰性能和肉品质指标除色度、pH24、大理石纹、脾质量和小肠质量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指标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脂尾去除可以提高‘兰州大尾羊’的屠宰性能和改善肉品质,‘兰州大尾羊’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优于‘蒙古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大尾羊 蒙古羊 脂尾去除 屠宰性能 肉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质量指纹技术 被引量:8
18
作者 周围 陈立仁 +2 位作者 王彩霞 赵生国 蒋玉梅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5-118,共4页
食品质量指纹技术是采用现代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代表该样品特性的色谱、光谱以及其它图谱数据资料,是食品固有的综合的品质特征,也是辨别食品防伪的有效参考.指纹图谱不仅依赖于先进的分析技术,而且还与数学统计手段以及计算机模拟... 食品质量指纹技术是采用现代的分析手段,得到的能够代表该样品特性的色谱、光谱以及其它图谱数据资料,是食品固有的综合的品质特征,也是辨别食品防伪的有效参考.指纹图谱不仅依赖于先进的分析技术,而且还与数学统计手段以及计算机模拟的方法学密切相关.本文对质量指纹技术在酒类、果蔬、食用油及奶油、肉及肉制品的开发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指纹图谱 质量 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及矿物元素补饲对奶牛生产性能及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军 李耀东 +3 位作者 刘哲 赵生国 吴宁 吴建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20-23,29,共5页
通过对16头断奶后犊牛、32头育成牛、82头泌乳牛、24头干奶牛基础日粮中补充维生素(VA、VD、VB3、VE)和矿物质(硒、硫酸亚铁、氧化镁)元素,研究营养料(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对不同生理阶段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试验分试验组和对照组... 通过对16头断奶后犊牛、32头育成牛、82头泌乳牛、24头干奶牛基础日粮中补充维生素(VA、VD、VB3、VE)和矿物质(硒、硫酸亚铁、氧化镁)元素,研究营养料(维生素、矿物质元素)对不同生理阶段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试验分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基础日粮中补加营养料.结果表明:在奶牛基础日粮中补饲营养料能够显著影响奶牛产犊难易程度以及低产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产奶量(P≤0.05);对不同阶段育成牛体质量的增加有显著影响(P<0.05);对奶牛产后第1次发情时间、发情表现和高产奶牛产奶量的影响较小;能减少多种疾病的发生率,如胎衣不下、乳房炎、流产、蹄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补饲 生产性能 维生素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大尾羊尾巴的形态特征与断尾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闫振龙 温建维 +6 位作者 赵生国 朱灿灿 李路 韩志磊 王白雪 刘英 吴建平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13,18,共5页
采用形态观察与组织切片结合的方法对兰州大尾羊的尾巴的形态特征和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尝试了一种针对兰州大尾羊的外科手术断尾方法.结果表明:兰州大尾羊尾巴是一个扁平的脂肪袋.尾巴的内部结构由4层构成,由表及里,依次是皮肤层、... 采用形态观察与组织切片结合的方法对兰州大尾羊的尾巴的形态特征和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尝试了一种针对兰州大尾羊的外科手术断尾方法.结果表明:兰州大尾羊尾巴是一个扁平的脂肪袋.尾巴的内部结构由4层构成,由表及里,依次是皮肤层、皮下脂肪层、尾椎周围的肌肉层和中心的尾骨.主要血管在尾椎周围的肌束之间.皮下脂肪层很厚,形成了尾巴的主体.尾巴的轴心是尾椎及周围的肌束.断尾手术的要点是:精确确定切口位置,环形切开皮肤和脂肪,将尾椎及其周围的肌束和血管整体结扎,并将这些组织一次性断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大尾羊 尾巴 组织结构 断尾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