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无溶剂条件下,以苯磺酸钐为催化剂,芳香醛、β-酮酯、N-取代的(硫)脲三组分“一锅法”缩合,较短的反应时间内合成了产率较高的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催化剂至少能重复使用三次。产品结构经IR,1H/13 C NMR,元素分析和X...在80℃、无溶剂条件下,以苯磺酸钐为催化剂,芳香醛、β-酮酯、N-取代的(硫)脲三组分“一锅法”缩合,较短的反应时间内合成了产率较高的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催化剂至少能重复使用三次。产品结构经IR,1H/13 C 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确证。与已报道的合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原料和催化剂用量少,产率高,方法绿色等优点。展开更多
文摘在80℃、无溶剂条件下,以苯磺酸钐为催化剂,芳香醛、β-酮酯、N-取代的(硫)脲三组分“一锅法”缩合,较短的反应时间内合成了产率较高的N1-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催化剂至少能重复使用三次。产品结构经IR,1H/13 C NMR,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确证。与已报道的合成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原料和催化剂用量少,产率高,方法绿色等优点。
文摘在无溶剂、无催化剂、70℃条件下,以等摩尔醛、乙酰乙酰苯胺和甲基脲为原料,通过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了一系列N 1-甲基取代的3,4-二氢嘧啶酮衍生物。考察了原料用量和反应温度对产率的影响,确定较佳的反应条件为:n醛∶n乙酰乙酰苯胺∶n甲基脲=1∶1∶1,反应温度为70℃。该方法的优点是反应条件温和、绿色,无需使用催化剂和溶剂。产物结构通过1H NMR、13 C NMR、IR和元素分析进行表征和确证。此外,对目标产物进行了固态荧光检测,证明其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