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农科背景下园林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改革与实践研究
1
作者 张少伟 赵晓改 +1 位作者 赵利清 李桂荣 《河南农业》 2025年第19期91-94,共4页
在新农科背景下,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中毕业设计(论文)占据重要地位,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对培养学生专业意识、提升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完整的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实验操作与成果总结等流程,... 在新农科背景下,园林专业本科教学中毕业设计(论文)占据重要地位,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对培养学生专业意识、提升专业素养及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完整的问题分析、方案设计、实验操作与成果总结等流程,实现知识内化与能力提升,进而提升问题分析、实践操作、成果交流与表达能力。同时,在实践训练与团队合作过程中,学生能够优化职业生涯规划,提升专业实践能力与综合知识水平。作为本科生能力培养的核心组成部分,毕业设计(论文)是对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知识的全面梳理与系统运用,不仅能巩固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还能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其后续学习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论文 实践能力 问题分析 理论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茉莉酸甲酯介导夏黑葡萄AsA-GSH循环抵御低温胁迫的机制探究
2
作者 张少伟 朱乾焰 +3 位作者 赵晓改 周冰 李鹏 李桂荣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22-1731,共10页
【目的】探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调控夏黑葡萄(Vitis vinifera‘Summer Black’)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方法】以1年生夏黑葡萄植株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MeJA处理组和低温胁迫处理组,测定生长指标、AsA... 【目的】探究外源茉莉酸甲酯(MeJA)调控夏黑葡萄(Vitis vinifera‘Summer Black’)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对低温胁迫的响应机制。【方法】以1年生夏黑葡萄植株为材料,设置不同浓度MeJA处理组和低温胁迫处理组,测定生长指标、AsA-GSH循环相关指标,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常温下,MeJA处理对夏黑葡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指标、AsA-GSH循环指标无显著影响。低温胁迫下,与喷施清水的对照相比,100μmol·L^(-1) MeJA处理组的茎粗和叶片数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及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显著上升,蒸腾速率(T_(r))显著下降,缓解了低温对光合的抑制作用;同时100μmol·L^(-1) MeJA处理组的谷胱甘肽(GSH)含量及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提高了循环运转效率。相关性分析表明,经外源MeJA处理后,各指标间存在显著相关性。AsA含量与DHAR活性、MDHAR活性、GR活性、GSH含量、P_(n)等指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说明外源MeJA有助于增强AsA-GSH循环关键酶活性,提升AsA含量,促进GSH合成,提高光合效率。DHAR活性、MDHAR活性和GR活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它们在AsA-GSH循环中协同作用,共同维持循环高效运转,清除活性氧。GSH含量与P_(n)、G_(s)呈显著正相关,说明GSH含量增加有利于提升光合作用效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与P_(n)、G_(s)呈显著正相关,与T_(r)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叶绿素含量增加能促进光合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此外,株高、茎粗和叶片数量等生长指标与部分光合及抗氧化指标存在一定相关性,说明植株生长与光合作用、抗氧化防御紧密相关,MeJA处理可通过调节这些指标间的关系,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高抗寒性。【结论】明确了MeJA对低温胁迫下夏黑葡萄AsA-GSH循环的调控效果,筛选出MeJA最佳处理浓度为100μmol·L^(-1),为葡萄抗寒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黑葡萄 茉莉酸甲酯 低温胁迫 生长指标 AsA-GSH循环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Pb、Cd污染对5种植物生理指标和修复能力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晓改 王浩 +1 位作者 高杉 袁祖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90,共5页
为了筛选出修复重金属铅(Pb)、镉(Cd)污染土壤的植物,用盆栽的方法选取白菜(Chinese Cabbage)、甘蓝(Brassica oleracea)、野菊花(Chrysanthemu mindicum)、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和紫苏(Perilla frutescens)为试验材料,模拟重金... 为了筛选出修复重金属铅(Pb)、镉(Cd)污染土壤的植物,用盆栽的方法选取白菜(Chinese Cabbage)、甘蓝(Brassica oleracea)、野菊花(Chrysanthemu mindicum)、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和紫苏(Perilla frutescens)为试验材料,模拟重金属Pb、Cd污染,Pb处理浓度为0.600mg/kg,Cd处理浓度为0.60mg/kg,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等方法研究了Pb、Cd污染对5种植物鲜重和干重的影响,以及5种植物对Pb、Cd污染土壤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白菜、甘蓝和菊花在污染土壤中植物形态上呈现健康生状态,鸡冠花、紫苏处理后叶片变黄,出现轻微的萎焉状态.Pb 600mg/kg和Cd 60mg/kg均显著增加白菜、甘蓝、菊花鲜重和干重,但减少了紫苏和鸡冠花的鲜重和干重.5种植物对于Pb的吸收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白菜、甘蓝、菊花、鸡冠花、紫苏.5种植物对Cd的吸收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白菜、甘蓝、菊花、鸡冠花、紫苏.Pb的积累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白菜、菊花、鸡冠花、甘蓝、紫苏.Cd的积累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白菜、菊花、鸡冠花、紫苏、甘蓝.白菜在5种植物中积累指数最高,说明它对于Pb、Cd的吸收积累能力较强,对Pb、Cd污染土壤具有较强的修复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修复能力 积累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西球囊霉菌对Pb胁迫下烟草解毒效应的研究
4
作者 赵晓改 王浩 +1 位作者 高杉 袁祖丽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53-157,共5页
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中烟100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Pb胁迫下接种与未接种摩西球囊霉菌(Glomus mosseae,GM)对烟草的形态变化、叶绿素含量、菌根侵染率、球囊霉素(GRSP)含量、Pb含量(包括土壤残留、根、烟叶和球囊霉素中... 以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品种中烟100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Pb胁迫下接种与未接种摩西球囊霉菌(Glomus mosseae,GM)对烟草的形态变化、叶绿素含量、菌根侵染率、球囊霉素(GRSP)含量、Pb含量(包括土壤残留、根、烟叶和球囊霉素中)等的影响,以探讨Pb胁迫下GM对烟草的解毒效应。结果表明,接种GM后叶片变绿;叶绿素a(Cht a)和叶绿素b(Chl b)含量升高,Chl a/Chl b值显著升高;接种GM后菌根侵染率为32.72%和26.17%,显著地提高了GRSP含量;与同质量分数Pb胁迫未接种组相比,接种GM后根和土壤中残留Pb含量显著增加,而烟叶中Pb含量极显著减少,且下部叶>中部叶>上部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 摩西球囊霉菌 烟草 解毒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桐9501体外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及体细胞同源四倍体诱导 被引量:19
5
作者 赵振利 何佳 +1 位作者 赵晓改 范国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5,共7页
以泡桐9501无菌苗的叶片、叶柄为外植体,建立了其体外植株再生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四倍体诱导,并采用根尖染色体计数和成熟叶片单细胞的DNA含量测定进行诱变植株的倍性分析.结果表明,泡桐9501叶片为最佳外植体,其愈伤组织、芽和根诱... 以泡桐9501无菌苗的叶片、叶柄为外植体,建立了其体外植株再生系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四倍体诱导,并采用根尖染色体计数和成熟叶片单细胞的DNA含量测定进行诱变植株的倍性分析.结果表明,泡桐9501叶片为最佳外植体,其愈伤组织、芽和根诱导的最适培养分别为MS+0.7 mg·L-1 NAA+6 mg·L-1 6-BA和1/2MS,MS+0.7 mg·L-1 NAA+8 mg·L-1 6-BA和1/2MS.在秋水仙素质量浓度为10 mg·L-1处理预培养8 d泡桐叶片72 h时,四倍体诱导率最高达18.57%.诱导出的四倍体植株叶片较二倍体增大、增厚,叶片单个气孔器变大,叶片气孔密度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桐 叶片 体外植株再生 秋水仙素 同源四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铃木SSR反应体系建立及引物筛选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荣宁 赵晓改 +1 位作者 赵振利 范国强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23,共6页
以三球悬铃木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对影响SSR-PCR扩增效果的退火温度、dNTP、引物浓度、Taq酶量及悬铃木DNA等因素的筛选,建立适宜的悬铃木SSR-PC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20μL-1体积中,50℃退火温度、4 ng.μL-1模板DNA、0.2 mmol.... 以三球悬铃木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对影响SSR-PCR扩增效果的退火温度、dNTP、引物浓度、Taq酶量及悬铃木DNA等因素的筛选,建立适宜的悬铃木SSR-PCR分子标记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在20μL-1体积中,50℃退火温度、4 ng.μL-1模板DNA、0.2 mmol.L-1 dNTP、0.05 U.μL-1 Taq酶量和0.6μmol.L-1引物浓度是悬铃木的最适SSR反应体系。此外,利用该体系筛选出了54对适合悬铃木SSR扩增的引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铃木 SSR-PCR 反应体系 引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平和甲基磺酸甲酯对感染植原体毛泡桐中长链非编码RNA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小凡 曹喜兵 +4 位作者 赵振利 王哲 赵晓改 邓敏捷 范国强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44-549,共6页
为研究与泡桐丛枝病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以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的健康苗、患丛枝病的病苗及分别用100 mg·L^-1的利福平和60 mg·L^-1甲基磺酸甲酯处理病苗得到的处理苗为试验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 为研究与泡桐丛枝病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s(lncRNAs),以毛泡桐(Paulownia tomentosa)的健康苗、患丛枝病的病苗及分别用100 mg·L^-1的利福平和60 mg·L^-1甲基磺酸甲酯处理病苗得到的处理苗为试验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病健苗及试剂处理苗中的lncRNAs及相应靶基因的表达情况。共鉴定出3 700个lncRNAs,2 219个靶基因,从中得到389个差异表达的lncRNAs和对应的203个靶基因,并对其靶基因进行了GO功能分类。通过方案设计鉴定得到3个与泡桐丛枝病相关的lncRNAs,预测其对应的靶基因分别为磷脂酶D、蛋白磷酸酶以及WNK赖氨酸缺乏蛋白激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验证随机挑选的5个lncRNAs及其靶基因,验证结果与高通量测序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泡桐 丛枝病 长链非编码RNA 利福平 甲基磺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螯合剂对铅镉胁迫下刺槐离子富集、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张少伟 王琳 +2 位作者 刘淑萍 刘昌胜 赵晓改 《河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20-24,共5页
可降解螯合剂可增加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试验以刺槐材料,在铅(Pb)600 mg·kg^(-1)和镉(Cd)20 mg·kg^(-1)复合污染土壤中,加入不同浓度0.5、2.5和5.0 mmol·kg^(-1)的氮基三乙酸(Nitrilotriacetic acid,NTA)和脂肪醇... 可降解螯合剂可增加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试验以刺槐材料,在铅(Pb)600 mg·kg^(-1)和镉(Cd)20 mg·kg^(-1)复合污染土壤中,加入不同浓度0.5、2.5和5.0 mmol·kg^(-1)的氮基三乙酸(Nitrilotriacetic acid,NTA)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Sodium Alcohol Ether Sulphate,AES),测定其对离子富集、刺槐生长特性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TA和AES均促进了刺槐根对铅镉离子的富集,低浓度NTA与高浓度AES促进了刺槐根干重的累积;高浓度AES显著提高了刺槐地上部对铅镉离子的富集(p<0.05),铅镉离子转运率AES>NTA;NTA和AES螯合剂处理对刺槐幼苗生长影响不显著;螯合剂处理促进了土壤酸性磷酸酶活性;土壤pH值AES>NTA。高浓度5.0 mmol·kg^(-1)AES对刺槐生物量的积累、铅镉离子的富集和向地上部的转运均有良好促进作用,在刺槐强化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螯合剂 铅镉胁迫 AES NTA 离子富集 土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泡桐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抗逆基因差异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赵晓改 李冰冰 +3 位作者 吕钰洁 徐赛赛 董洋 赵振利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1年第2期257-265,共9页
为揭示泡桐抗逆机制,以8 a生白花泡桐的形成层和韧皮部为试验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研究了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抗逆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变化。测序结果表明,二、四倍体泡桐的Clean reads与泡桐参考基因组序列的比对率分别为91.4... 为揭示泡桐抗逆机制,以8 a生白花泡桐的形成层和韧皮部为试验材料,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Illumina研究了二倍体和同源四倍体抗逆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变化。测序结果表明,二、四倍体泡桐的Clean reads与泡桐参考基因组序列的比对率分别为91.47%~91.79%和92.08%~92.50%,且测序质量较好。可变剪接预测分析发现,外显子可变剪切数量最多,且四倍体泡桐中的可变剪切异构体多于二倍体。抗逆性相关基因的筛选研究结果中共鉴定到3138个与抗逆性相关的差异基因(1929个上调,1209个下调),并对其进行GO功能和KEGG代谢通路分析。采用qRT-PCR技术对随机8个差异基因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趋势均与测序结果一致。为了进一步研究抗逆相关基因的功能,对泡桐和其他11个物种的多酚氧化酶(PPO)基因序列进行了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泡桐与其他物种的PPO基因差异较大,表明泡桐可能是通过PPO基因倍增和丢失的差异变化来响应逆境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泡桐 二倍体 同源四倍体 高通量测序 抗逆基因 多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