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黄丽娜 程世敏 +2 位作者 赵增贤 魏军亚 魏守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6,73,共8页
为确定香蕉适宜机械化操作的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种植密度(P,P1:2190株/hm^(2);P2:2340株/hm^(2);P3:2520株/hm^(2))为主区,行距(R,R1:宽行5.10 m+窄行1.00 m;R2:宽行4.80 m+窄行1.30 m;R3:宽行4.50 m+窄行1.60 m)... 为确定香蕉适宜机械化操作的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种植密度(P,P1:2190株/hm^(2);P2:2340株/hm^(2);P3:2520株/hm^(2))为主区,行距(R,R1:宽行5.10 m+窄行1.00 m;R2:宽行4.80 m+窄行1.30 m;R3:宽行4.50 m+窄行1.60 m)为裂区,探讨不同种植密度和行距配置对香蕉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R能显著影响香蕉株高和茎围,P和R对香蕉单产、总产量均有显著影响,P1、P2香蕉单产较P3分别显著提高10.29%、10.88%,P2总产量较P1显著提高6.62%;R3单产、总产量最高,R1单产、总产量最低。分析产量构成可知,R3能提高香蕉商品蕉采收率;P1、P2单果质量较P3显著提高,R3单果质量较R1、R2分别显著提高21.23%、4.44%。P1果指长较P3显著提高,R2、R3间果指长、果指围显著高于R1。P和R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3可滴定酸含量较P1、P2显著提高,P1、P2的维生素C含量分别较P3显著提高19.38%、15.78%;R3较R1显著提高维生素C含量8.77%。综上所述,宝岛蕉品种种植密度为2340株/hm^(2),宽行4.50 m、窄行1.60 m时,香蕉农艺性状、产量、商品蕉采收率、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种植密度 行距 产量 品质 宜机化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蕉副产物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
作者 冯焕德 谢子四 +2 位作者 魏守兴 赵增贤 陈业渊 《农学学报》 2014年第7期68-72,共5页
针对中国香蕉副产物茎叶皮等残次物利用不充分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阐述了香蕉副产物的营养价值及其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制约香蕉副产物利用效率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指出香蕉副产物是一种具有极大潜在开发前景的农作物资源,... 针对中国香蕉副产物茎叶皮等残次物利用不充分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的研究进展,阐述了香蕉副产物的营养价值及其综合利用的现状,分析了制约香蕉副产物利用效率的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指出香蕉副产物是一种具有极大潜在开发前景的农作物资源,为香蕉副产物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副产物 营养价值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季节宝岛蕉果实生长发育规律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黄丽娜 赵增贤 +1 位作者 谢子四 魏守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54,共4页
以抗香蕉枯萎病品种宝岛蕉为对象,结合反季节栽培技术,断蕾后每隔20d采集果实样品直至采收,测定每梳果指性状、产量及其构成。结果表明,宝岛蕉果实留8梳,每穗果指数为149.3个,且每梳果指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第一梳果指数最高,平均26.3个... 以抗香蕉枯萎病品种宝岛蕉为对象,结合反季节栽培技术,断蕾后每隔20d采集果实样品直至采收,测定每梳果指性状、产量及其构成。结果表明,宝岛蕉果实留8梳,每穗果指数为149.3个,且每梳果指数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第一梳果指数最高,平均26.3个;每梳果指长、果指围和单果质量均随着生长期逐渐增加,断蕾20~40d增幅均表现最大。同一采收期相邻果梳的果指长无显著差异,但是相隔1梳的两梳果指长有明显差异,果指围间差异甚微。反季节宝岛蕉产量18.491kg/株,果梳产量从第一梳到第八梳呈降低趋势,其中第一梳产量最高,第二梳次之,均显著高于其他果梳,每梳分别高达3.371和2.521kg,前4梳产量占单株果实产量的62.40%。反季节宝岛蕉断蕾20~40d快速、关键生长阶段,应注重营养供应以确保宝岛蕉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季节 宝岛蕉 果实 生长发育 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氮比例对香蕉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黄丽娜 程世敏 +2 位作者 赵增贤 谢子四 魏守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3-67,共5页
研究6次施肥模式下控释配方肥控释氮比例对香蕉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控释氮比例,为香蕉专用控释配方肥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田试验,6次施肥模式下,设置4个控释氮比例水平(0%、15%、30%、45%),常规处理为对照,研究控... 研究6次施肥模式下控释配方肥控释氮比例对香蕉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控释氮比例,为香蕉专用控释配方肥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大田试验,6次施肥模式下,设置4个控释氮比例水平(0%、15%、30%、45%),常规处理为对照,研究控释氮比例对香蕉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对商业采收率、果指数、果指围、果指重等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处理相比,6次施肥模式下控释配方肥控释氮比例为15%~45%时能显著提高香蕉总产量,平均提高34.30%,以控释氮比例30%为最佳。分析产量构成因子可知,与常规处理相比,控释配方肥控释氮为30%能显著提高采收率11.67%,增加果指数,提高果指重7.05%,增加果指长2.76%;控释氮为45%还能增大香蕉果指围,但是增产效果与控释氮30%无差异。因此综合以上结果,结合控释氮肥的高成本,6次施肥模式下海南北部香蕉主产区控释配方肥中控释氮推荐比例为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次施肥 控释氮比例 香蕉 产量 构成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促进剂对香蕉假植大苗培育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黄丽娜 杨振荣 +3 位作者 程世敏 赵增贤 谢子四 魏守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9-33,共5页
采用盆栽试验,在香蕉假植大苗培育过程中分别叶面喷施赤霉素、复硝酚钠、胺鲜酯、α-萘乙酸钠20mg/L,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分析这4种植物生长促进剂对香蕉假植大苗生长、物质累积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植物生长促进剂对香蕉假植... 采用盆栽试验,在香蕉假植大苗培育过程中分别叶面喷施赤霉素、复硝酚钠、胺鲜酯、α-萘乙酸钠20mg/L,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分析这4种植物生长促进剂对香蕉假植大苗生长、物质累积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植物生长促进剂对香蕉假植大苗培育的调控作用不同。赤霉素、复硝酚钠均能有利于香蕉假植大苗假茎高及叶面积增加,提高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含量,平均提高叶绿素含量26.46%;α-萘乙酸钠能提高假植苗假茎粗,提高干物质累积量16.11%及吸氮量9.95%,促进氮磷钾养分吸收。赤霉素、复硝酚钠、α-萘乙酸钠和胺鲜酯等均能显著降低香蕉假植大苗丙二醛含量14.64%,提高脯氨酸含量64.36%和SOD含量16.74%,提高假植大苗抗性,且赤霉素还能显著提高POD含量82.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生长促进剂 香蕉假植大苗 生长 抗性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岛蕉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累积规律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黄丽娜 程世敏 +2 位作者 赵增贤 谢子四 魏守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55,60,共5页
采用整株肢解法,研究不同生育期宝岛蕉全株及各器官(根、球茎、假茎、叶及果轴、果实)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累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收获时宝岛蕉干物质及氮磷钾累积量分别为5.73kg/株、108.07g/株、15.53g/株和440.36g/株。宝岛蕉干物... 采用整株肢解法,研究不同生育期宝岛蕉全株及各器官(根、球茎、假茎、叶及果轴、果实)干物质及氮磷钾养分累积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收获时宝岛蕉干物质及氮磷钾累积量分别为5.73kg/株、108.07g/株、15.53g/株和440.36g/株。宝岛蕉干物质及氮钾养分均在花芽分化期前累积缓慢,干物质及氮均在花芽分化期到幼果期累积迅速,而钾在花芽分化期后累积迅速。磷分别在花芽分化期到幼果期、幼果期到收获期累积缓慢、迅速。另外,叶片和假茎是宝岛蕉现蕾前主要的干物质和氮磷钾累积器官;果实发育时,果实干物质、氮磷钾养分累积迅速,以上累积量分别占收获时全株的63.45%、21.89%、34.45%和20.15%。因此,宝岛蕉生产中应重施氮钾肥,少施磷肥,氮磷钾肥分别侧重在花芽分化期到幼果期、幼果期到收获期、花芽分化期后施入;而在果实发育过程中氮磷钾养分的充足供应是宝岛蕉高产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岛蕉 干物质 氮磷钾 养分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ACV-Rose等3个国外香蕉品种在海南试种初报 被引量:1
7
作者 魏守兴 谢子四 +2 位作者 赵增贤 罗石荣 陈业渊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4-125,共2页
为丰富海南香蕉种质资源,为香蕉选育种提供素材,2004年,笔者从国际香蕉改良网(INIBAP)比利时KUL的国际香蕉种质交换中心(ITC)引进AACV-Rose(AA型,皇帝蕉,ITC.0712,法国提供)、TMBX-1378(四倍体,香牙蕉,ITC.1296,尼日利亚提供)、... 为丰富海南香蕉种质资源,为香蕉选育种提供素材,2004年,笔者从国际香蕉改良网(INIBAP)比利时KUL的国际香蕉种质交换中心(ITC)引进AACV-Rose(AA型,皇帝蕉,ITC.0712,法国提供)、TMBX-1378(四倍体,香牙蕉,ITC.1296,尼日利亚提供)、Cachaco(ABB型,龙牙蕉,ITC.0643,哥伦比亚提供)等3个香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品种 海南 试种 国外 种质资源 交换中心 尼日利亚 哥伦比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香蕉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黄丽娜 赵增贤 +2 位作者 程世敏 魏军亚 魏守兴 《热带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103-108,共6页
全面剖析海南香蕉产业现状,从气候、区位、产业基础、产业技术保障及政策等方面,分析海南香蕉产业发展优势;结合目前海南香蕉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特异种质资源新品种、促进种植优势区域发挥、加强香蕉产业风险防控能力、提高香蕉... 全面剖析海南香蕉产业现状,从气候、区位、产业基础、产业技术保障及政策等方面,分析海南香蕉产业发展优势;结合目前海南香蕉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培育特异种质资源新品种、促进种植优势区域发挥、加强香蕉产业风险防控能力、提高香蕉产业组织化程度、加快香蕉生产机械化进程、加速香蕉配套产业发展等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香蕉产业 优势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1
9
作者 谢荣淳 黄丽娜 +4 位作者 雷菲 张冬明 程世敏 赵增贤 魏守兴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8-62,共5页
为了研究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香蕉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方案,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目前海南当地香蕉化肥施肥量(氮300 g、磷120 g、钾600 g)为施肥对照(TK),不施肥为空白对照(CK),比较化肥减量0%(... 为了研究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香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香蕉生产提供科学施肥方案,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目前海南当地香蕉化肥施肥量(氮300 g、磷120 g、钾600 g)为施肥对照(TK),不施肥为空白对照(CK),比较化肥减量0%(T1)、20%(T2)、40%(T3)、60%(T4)配施生物有机肥6 kg/株对香蕉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T1~T3处理分别较TK处理产量提高31.98%、26.31%和12.67%,T1和T2处理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T2处理较TK处理显著增加果指长4.13%、果指围6.08%、单果质量10.89%、收获率14.29%。与TK处理相比,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均能显著提高果实糖酸比12.60%~30.84%,化肥减量40%以内能显著提高香蕉果实的可食率和维生素C含量,且T2处理显著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50%。与TK处理相比,T1、T2处理总利润分别增加83.09%和69.55%、产投比分别提高12.65个百分点和10.78个百分点。综上可知,化肥减量20%配施生物有机肥6 kg/株有利于协调香蕉产量构成各因素,提高香蕉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产量 品质 化肥减量 生物有机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施用量对辣木生长及养分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程世敏 黄丽娜 +2 位作者 赵增贤 魏守兴 魏军亚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7-154,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钾用量对辣木生长及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辣木对氮磷钾养分的需求,为以采摘新梢为目的的辣木栽培提供施肥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氮磷钾施肥量为试验因素,每因素分别设计高、低2个水平:每千克土壤... 【目的】研究不同氮磷钾用量对辣木生长及养分吸收累积的影响,进一步了解辣木对氮磷钾养分的需求,为以采摘新梢为目的的辣木栽培提供施肥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以氮磷钾施肥量为试验因素,每因素分别设计高、低2个水平:每千克土壤中氮纯养分用量为0.28和0.12 g,每千克土壤中磷纯养分用量为0.33和0.17 g,每千克土壤中钾纯养分用量为0.33和0.17 g,另设不施肥处理为对照,比较不同处理下辣木的生物量及养分吸收累积情况。【结果】高氮处理辣木新梢和茎秆的干物质累积量均显著高于低氮处理(P<0.05),分别为低氮处理的1.47倍和1.19倍。在氮磷钾纯养分组合用量分别为0.28、0.33和0.17 g/kg的处理下,植株单株整体养分累积量最高为19.02 g,单株新梢干物质累积量最高为103.53 g。【结论】氮用量显著影响辣木新梢生长,氮磷钾纯养分组合用量分别为0.28、0.33和0.17 g/kg为本试验条件下最优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 施肥用量 生长 养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