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半导体激光器自混合效应对连续光腔衰荡技术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赵同凯 曲哲超 韩艳玲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60-64,共5页
根据光腔衰荡(CRD)原理开展了高反镜反射率测量技术的研究。采用基于半导体激光器自混合效应的连续光腔衰荡技术(SM-CRD)测量高反射率腔镜,不但简化了CRD技术应用的结构装置,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入射光与衰荡腔之间的耦合效率。给出了半导... 根据光腔衰荡(CRD)原理开展了高反镜反射率测量技术的研究。采用基于半导体激光器自混合效应的连续光腔衰荡技术(SM-CRD)测量高反射率腔镜,不但简化了CRD技术应用的结构装置,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入射光与衰荡腔之间的耦合效率。给出了半导体激光器由于自混合效应引起的频谱变化,分析了反馈光强度对半导体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影响。使用反射率为99.914%的腔镜建立了1064nm高反射率测量装置,测量精度达到10-5量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该装置测量腔镜的反射率,不但大大降低了系统的成本,而且有利于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腔衰荡 自混合效应 频谱 高反射率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亚波长光学谐振腔的纳米聚焦器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同凯 魏兴战 董小春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47-150,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亚波长金属光学谐振腔的纳米聚焦器件。通过利用亚波长金属结构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波在谐振腔中发生干涉,形成驻波条纹,并被耦合进相邻的锥形微尖结构中,从而在锥形尖端进行聚焦,焦斑的尺寸达100nm。研究表明:通过改变亚波... 提出了一种基于亚波长金属光学谐振腔的纳米聚焦器件。通过利用亚波长金属结构激发表面等离子体波在谐振腔中发生干涉,形成驻波条纹,并被耦合进相邻的锥形微尖结构中,从而在锥形尖端进行聚焦,焦斑的尺寸达100nm。研究表明:通过改变亚波长光学谐振腔的长度,可以对聚焦能量进行连续调制。利用电磁仿真软件FDTD进行了针对性仿真,描绘出该器件的强度分布图,揭示出其内在工作机理,并总结出能量聚焦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波长谐振腔 表面等离子体 纳米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级联激光器的中远红外高反射率测量
3
作者 赵同凯 韩艳玲 曲哲超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7-50,共4页
利用光腔衰荡技术开展了中远红外波段的高反镜反射率测量研究。以中心波长9.7μm附近的脉冲量子级联激光器为光源,构建了高反射率测量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对不同腔长下腔镜的反射率进行了测量,最终测定其反射率为99.9464%,测量重复性... 利用光腔衰荡技术开展了中远红外波段的高反镜反射率测量研究。以中心波长9.7μm附近的脉冲量子级联激光器为光源,构建了高反射率测量实验装置。利用该装置对不同腔长下腔镜的反射率进行了测量,最终测定其反射率为99.9464%,测量重复性误差优于0.0014%。实验表明该测量装置重复性精度高,可用于中远红外高反镜反射率的精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测量 高反射率 量子级联激光器 光腔衰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网络的自动抄表系统的研究
4
作者 曹伟 赵同凯 荆文忠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年第9期27-27,共1页
设计了以MSP430F2121单片机、ADE7758电能计量芯片等硬件为基础,以无线模块替代有线传递信息的自动抄表系统。该系统还可用于建筑中水、气、热等仪表数据的采集。本地电能计量芯片采集用户电量并通过CAN总线传递给收发模块。收发模块通... 设计了以MSP430F2121单片机、ADE7758电能计量芯片等硬件为基础,以无线模块替代有线传递信息的自动抄表系统。该系统还可用于建筑中水、气、热等仪表数据的采集。本地电能计量芯片采集用户电量并通过CAN总线传递给收发模块。收发模块通过无线模块传给上位机处理单元。上位机处理单元对传递来的数据做出相应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网络 电能计量 MSP430 VISUAL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磷酸二铵对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王玉霞 杜梦扬 +5 位作者 李洪杰 周晓琳 王富建 王薇 赵同凯 李子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1期133-138,共6页
为研究不同磷酸二铵对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壤特性的影响,以“济麦22”为供试小麦品种,选用5种不同种类的磷酸二铵进行施肥处理试验,试验周期为2年,磷酸二铵含P 2O 5占比为39%(T_(1)、T_(2)),46%(T_(3)、T_(4)),40%(T_(5)),空白对... 为研究不同磷酸二铵对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及土壤特性的影响,以“济麦22”为供试小麦品种,选用5种不同种类的磷酸二铵进行施肥处理试验,试验周期为2年,磷酸二铵含P 2O 5占比为39%(T_(1)、T_(2)),46%(T_(3)、T_(4)),40%(T_(5)),空白对照不施肥(T_(0)),所有处理尿素(含N 45%)、硫酸钾(含K 2O 50%)分别等量施用。结果表明,小麦分蘖期分别为T_(2)、T_(1)地上干重最大;返青拔节期地上干重、分蘖数分别为T_(2)、T_(1)最大,全氮、全磷、全钾除T_(0)外,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挑旗期地上干重均为T_(2)最大,全氮、全磷、全钾除T_(0)外,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灌浆期地上干重分别为T_(2)、T_(3)最大,全氮、全磷、全钾除T_(0)外,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收获期株高,秸秆和籽粒的全氮、全磷、全钾除T_(0)外,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籽粒产量、经济系数、相对净收入、产投比T_(1)、T_(2)最大;籽粒吸磷量、秸秆吸磷量、地上部吸磷量、磷肥效、磷肥农学利用率为T_(1)、T_(2)最高;随着施磷时间增加,土壤中全氮含量不受影响,有效磷含量降低,速效钾含量不受影响,pH降低,表明磷肥会降低土壤pH。综上所述,P 2O 5占比为39%的磷酸二铵在德州地区冬小麦种植中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二铵 生育期动态 产量 经济效益 肥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3
6
作者 武晓森 杜广红 +6 位作者 穆春雷 马鸣超 周晓琳 赵同凯 朱宝成 李洪杰 沈德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9,共11页
本研究采用DGGE和Biolog两种方法,研究了五种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和功能的影响。采用UPGMA对DGGE试验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小麦季中不施肥对照(T1)和常规氮磷钾肥(T2)聚为一类,相似性为41%,常规氮磷钾肥+秸秆还田(T4)和... 本研究采用DGGE和Biolog两种方法,研究了五种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组成和功能的影响。采用UPGMA对DGGE试验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小麦季中不施肥对照(T1)和常规氮磷钾肥(T2)聚为一类,相似性为41%,常规氮磷钾肥+秸秆还田(T4)和常规氮磷钾肥+秸秆还田+秸秆腐熟剂(T5)聚为一类,相似性为52%,而70%常规氮磷钾肥+有机肥(T3)单独聚为一类;玉米季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只是T1和T2的相似性为68%,T4和T5相似性达78%,而T3依然归为一类,这说明不同施肥处理间土壤微生物区系存在相似性。经过切胶测序及BLAST比对,发现大多为不可培养细菌,可培养细菌中多为芽孢杆菌属和类芽孢杆菌属。Biolog试验采用主成份分析得出,T1和T2土壤微生物功能类似,T4和T5土壤微生物也具有相似的功能,而T3则单独分为一类。其中,T5和T4的土壤细菌群落对底物碳源的代谢活性最强,T3处理次之,T2和T1最低。通过这两种不同试验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功能的影响存在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 微生物区系 DGGE BIOLO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耐盐牧草与经济作物筛选 被引量:14
7
作者 温延臣 孔少华 +3 位作者 赵同凯 徐久 林治安 李志杰 《山东农业科学》 2019年第5期42-46,共5页
为充分发挥和挖掘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土地资源潜力,实现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绿色改良、优化粮经饲作物三元种植结构,2017—2018年度在东营市农高区盐碱地种植10个耐盐牧草、4种经济作物和2种粮食作物进行耐盐作物筛选。结果从中选出在... 为充分发挥和挖掘黄河三角洲地区盐渍土地资源潜力,实现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绿色改良、优化粮经饲作物三元种植结构,2017—2018年度在东营市农高区盐碱地种植10个耐盐牧草、4种经济作物和2种粮食作物进行耐盐作物筛选。结果从中选出在全盐含量2~4g/kg的中度盐渍土上表现较好的耐盐作物有苜蓿(中苜1号)、高丹草、蛋白桑、二月兰、毛叶苕子、冬牧70黑麦共6个牧草品种和甜高粱、棉花、油葵、油菜4种经济作物。这10个耐盐作物均可在该地区种植利用,并能获得较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加快盐碱地的修复改良,为盐碱地资源高效开发、种植业结构优化布局提供支撑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三角洲 盐碱地 耐盐作物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州市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兴林 赵同凯 +8 位作者 李庆方 夏云 张兆银 夏祯刚 李洪杰 徐安波 王传海 蒋克辉 林治安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4期214-217,共4页
2016年以来,针对"德州市多年来小麦后茬作物以普通粒用玉米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这一制约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本团队依托德州市境内的临邑华辉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华辉合作社),大力实施了玉米绿色增产增... 2016年以来,针对"德州市多年来小麦后茬作物以普通粒用玉米为主的单一种植结构"这一制约该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本团队依托德州市境内的临邑华辉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华辉合作社),大力实施了玉米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工作,取得了以下主要进展:在2016年玉米花生间作小面积试验研究基础上,2017年和2018年推广实施了玉米花生间作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先后开展了夏玉米抗逆丰产宜机收优良品种、粮饲兼用型青贮玉米品种鉴选及其配套栽培技术试验研究与集成示范、不同玉米品种间作抗逆丰产增效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合理搭配与布局技术创新与示范、籽粒用糯玉米高效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这些工作有力促进了德州市玉米内部结构及种植业结构的优化,为区域性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模式与示范样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州 玉米 绿色增产增效模式 技术集成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西葫芦空棚期利用金针菇菌渣栽培草菇技术 被引量:3
9
作者 赵同凯 孙明 +3 位作者 李彦 李洪杰 井永苹 张英鹏 《农业科技通讯》 2020年第12期281-283,共3页
设施西葫芦是山东设施大棚种植的主要蔬菜之一,在夏季有3个月的空棚期;而草菇是一种优质耐高温食用菌,可以利用金针菇菌渣进行栽培。因此,在设施西葫芦的空棚期用金针菇菌渣种植草菇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料... 设施西葫芦是山东设施大棚种植的主要蔬菜之一,在夏季有3个月的空棚期;而草菇是一种优质耐高温食用菌,可以利用金针菇菌渣进行栽培。因此,在设施西葫芦的空棚期用金针菇菌渣种植草菇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料的准备、大棚前期准备、草菇的种植管理、菌渣的还田利用等。与常规种植西葫芦的经济收益比较,该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西葫芦 空棚期 菌渣 草菇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间作抗逆丰产增效技术规程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兴林 赵同凯 +10 位作者 李庆方 夏云 韩伟 张兆银 夏祯刚 李洪杰 李子双 徐安波 王传海 蒋克辉 林治安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11期292-293,296,共3页
针对黄淮海夏玉米区近年来各种逆境胁迫交替发生,不同主栽品种由于对其响应不同而经常出现的大面积地块上产量损失严重、生产者收益明显下降等突出问题,在本团队前期试验研究与示范展示基础上,制定了不同玉米品种间作抗逆丰产增效技术... 针对黄淮海夏玉米区近年来各种逆境胁迫交替发生,不同主栽品种由于对其响应不同而经常出现的大面积地块上产量损失严重、生产者收益明显下降等突出问题,在本团队前期试验研究与示范展示基础上,制定了不同玉米品种间作抗逆丰产增效技术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品种 间作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玉米花生间作绿色增产增效技术规程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兴林 赵同凯 +10 位作者 李庆方 夏云 韩伟 张兆银 夏祯刚 李洪杰 李子双 徐安波 王传海 蒋克辉 林治安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10期194-196,共3页
针对当前我国农区制约高秆与矮秆作物间作种植方式发展的主要因素,着眼于山东省德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本团队前期试验研究与示范展示基础上,制定了夏玉米花生间作绿色增产增效技术规程。
关键词 夏玉米花生间作 绿色增产增效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黄瓜空棚期金针菇菌渣栽培草菇技术
12
作者 孙明 李洪杰 +4 位作者 李彦 赵同凯 仲子文 李子双 张英鹏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10期213-215,共3页
黄瓜是山东设施大棚种植的主要蔬菜之一,越冬茬、秋冬茬和秋延茬黄瓜在夏季都有2~3个月的空棚期。草菇是一种优质耐高温食用菌,可以利用金针菇菌渣进行栽培。本文作者介绍了在设施黄瓜空棚期利用金针菇菌渣栽培草菇的技术,技术要点包括... 黄瓜是山东设施大棚种植的主要蔬菜之一,越冬茬、秋冬茬和秋延茬黄瓜在夏季都有2~3个月的空棚期。草菇是一种优质耐高温食用菌,可以利用金针菇菌渣进行栽培。本文作者介绍了在设施黄瓜空棚期利用金针菇菌渣栽培草菇的技术,技术要点包括栽培料准备、大棚前期准备、草菇的种植管理和栽培料还田替代有机肥。同时通过2021年的试验结果详细阐述了该技术的经济收益、环境效益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黄瓜 空棚期 金针菇菌渣 草菇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运筹对棉花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13
作者 张英鹏 李羡辉 +4 位作者 李洪杰 仲子文 孙明 赵同凯 刘兆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第12期118-121,共4页
为降低棉花的施肥成本,为减量优化施肥提高棉花收益和降低养分损失风险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不同氮肥运筹研究减量施肥对棉花产量、不同生育期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收获后和种植前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RF处理在减氮33.3%的情况下,棉... 为降低棉花的施肥成本,为减量优化施肥提高棉花收益和降低养分损失风险提供理论依据,通过不同氮肥运筹研究减量施肥对棉花产量、不同生育期土壤硝态氮含量及收获后和种植前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CRF处理在减氮33.3%的情况下,棉花产量比农民习惯施肥(FP)处理略有下降,OPT和OF-CF处理减氮23.8%,与FP相比均提高了棉花产量;在棉花不同生育期,减量施肥处理的土壤硝态氮淋溶损失风险较低;棉花收获后各减量施肥处理的大部分养分含量指标高于种植前,CRF处理的养分积累程度较低,养分损失的风险最低。综合考虑产量及环境效应,在本试验条件下,CRF处理在减氮33.3%的情况下,棉花产量较高,同时不会造成养分较多积累,养分损失风险低;其次是OPT和OF-CF处理,肥料用量仍有进一步降低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氮肥运筹 产量 土壤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模化种植条件下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合理搭配与布局技术规程
14
作者 马兴林 赵同凯 +10 位作者 李庆方 夏云 韩伟 张兆银 夏祯刚 李洪杰 李子双 徐安波 王传海 蒋克辉 林治安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9期219-220,223,共3页
针对玉米规模化种植条件下目前普遍面临的因播种及收获时间过于集中而在农事安排上颇为紧张的难题,在本团队前期试验研究与示范展示基础上,制定了规模化种植条件下不同生育期玉米品种合理搭配与布局技术规程。
关键词 规模化种植者 玉米品种 合理搭配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与硅钙肥配施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70
15
作者 李子双 王薇 +3 位作者 张世文 贺洪军 赵同凯 黄元仿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58-466,共9页
【目的】长期高纯度化肥施用导致作物其他养分供应的不平衡,中微量元素已成为越来越多作物产量和品质限制因子。本文旨在通过开展硅钙肥、氮肥和磷肥配施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确定硅钙肥、氮肥和磷肥在干辣椒中最佳配施方案。【... 【目的】长期高纯度化肥施用导致作物其他养分供应的不平衡,中微量元素已成为越来越多作物产量和品质限制因子。本文旨在通过开展硅钙肥、氮肥和磷肥配施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确定硅钙肥、氮肥和磷肥在干辣椒中最佳配施方案。【方法】借助于DPS软件,采用三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分析研究了氮磷与硅钙肥配施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整个研究过程分为回归建模、模型解析和模型决策三个步骤,首先,根据2013年获得的辣椒产量和品质数据,进行优化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出辣椒产量、品质分别与硅钙肥、氮肥、磷肥之间的回归方程。其次,对两个方程进行F检验,对回归系数进行t检验,确定模型可行性,模型分析包括因子主效应分析、单因子效应分析和因子互作效应分析。最后进行模型决策,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提出辣椒高产与优质的施肥方案。【结果】通过对模型进行检验分析得出:硅钙肥、氮肥、磷肥对辣椒的产量和品质均有显著的影响,并且因素间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以硅钙肥、氮肥交互效应为例,在编码范围内,辣椒的产量较好的互作空间是中等的硅钙肥配较高氮肥水平;辣椒的品质较好的互作空间是较高的硅钙肥水平配中等的氮肥施用水平。三因素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氮肥】磷肥】硅钙肥,而对品质影响则相反。在本研究区地力水平下,辣椒的产量和品质会随着硅钙肥、氮肥、磷肥的用量增加而升高;当用量过高,产量和品质反而会下降。通过计算机模拟运算,产量在4500~6000 kg/hm2之间,品质综合得分95分以上时,施肥方案为硅钙肥304.76~398.24 kg/hm2,氮肥220.05~263.26 kg/hm2,磷肥44.80~64.50 kg/hm2。经边际效应分析,在经济效益和产量达到最大,即分别为80548.64元/hm2和5916.23kg/hm2时,硅钙肥、氮肥、磷肥最佳施用量组合为332.66、250.58、57.75 kg/hm2,配施比例为1:0.75:0.17。【结论】硅钙肥、氮肥、磷肥具有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调节辣椒营养元素吸收等功能,但应适量施用,过多施用反而会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现象的产生。本文构建的模型可以详细地解释三种肥料对辣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通过模型模拟可以得到三种肥料之间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氮肥 磷肥 硅钙肥 产量 品质 优化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肥运筹对潮土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氨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洪杰 赵同凯 +3 位作者 孙明 李子双 仲子文 张英鹏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51-55,共5页
针对潮土区冬小麦种植季氨挥发损失严重的问题,通过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潮土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减氮14.3%的条件下,各处理并未明显降低小麦产量,且CRFA和CRFC处理与FP处理相比略有增产;CRFA处理... 针对潮土区冬小麦种植季氨挥发损失严重的问题,通过设置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肥运筹对潮土区冬小麦产量及土壤氨挥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减氮14.3%的条件下,各处理并未明显降低小麦产量,且CRFA和CRFC处理与FP处理相比略有增产;CRFA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最高,PFPN值为23.75kg/kg,其次是CRFC和CRFD处理;冬小麦基肥期不同处理的土壤氨挥发通量均在施肥12d后达到高峰,其值由高至低的顺序为MF>FP>NIP>CRFC>CRFB>CRFD>CRFA,氨挥发累积量的高低顺序为CRFC>FP>CRFB>MF>CRFA=NIF>CRFD;冬小麦追肥期氨挥发累积量高低顺序为FP>CRFA>CRFC>CRFB>MF>CRFD>NIF。氮肥运筹处理的追肥期氨挥发量明显高于基肥期氨挥发量。FP处理的氨挥发总量最大,CRFD处理的氨挥发总量最低。综上所述,在减氮14.3%的条件下,控释肥D处理的产量与农民习惯处理持平,氨的挥发通量和累积量均较低,氨挥发的减排效果最好,因此是一种值得选择的环境友好型肥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氨挥发 氮肥偏生产力 控释肥 硝化抑制剂 微生物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肥混播对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子双 李洪杰 +6 位作者 周晓琳 赵同凯 王玉霞 王富建 王薇 张英鹏 谭德水 《山东农业科学》 2020年第11期56-59,共4页
通过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肥料与种子混播对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缓控释肥T5处理进行种肥混播,冬小麦茎秆和籽粒的氮含量和氮累积量明显提高,比优化施肥T2处理提高10.47个百分点;且能提高有效穗数和成穗率,产量... 通过田间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肥料与种子混播对冬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缓控释肥T5处理进行种肥混播,冬小麦茎秆和籽粒的氮含量和氮累积量明显提高,比优化施肥T2处理提高10.47个百分点;且能提高有效穗数和成穗率,产量比T2处理提高7.1%。控释肥T4和T5处理土壤硝态氮主要分布在0~60cm土层,与T2处理相比,降低了80~100cm土层硝态氮淋溶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肥混播 缓控释肥 小麦产量 氮肥利用率 硝态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控释肥对冬小麦产量及氮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子双 谭德水 +2 位作者 李洪杰 王薇 赵同凯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8期73-77,共5页
为了探求适宜鲁西北地区的冬小麦缓控释肥品种,通过两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5种控释肥对冬小麦群体结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当地优化施肥(OPT)相比,三种控释肥处理(CRFA、CRFB、CRFD)能有效调... 为了探求适宜鲁西北地区的冬小麦缓控释肥品种,通过两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5种控释肥对冬小麦群体结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等方面的影响,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当地优化施肥(OPT)相比,三种控释肥处理(CRFA、CRFB、CRFD)能有效调控冬小麦群体,在产量、收获指数和氮素转运比例方面无显著差异,能达到预期目标。与OPT相比,CRFA、CRFB处理的氮肥利用率分别提高5.09个百分点和4.33个百分点。综合分析得出,与当地优化施肥相比,CRFA和CRFB的养分释放特性更符合当地冬小麦生长规律,其次是CRFD处理施用的控释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冬小麦 氮素利用率 群体结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氮肥施用位置对夏玉米产量及养分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子双 谭德水 +5 位作者 赵同凯 李洪杰 王薇 赵文路 张桂祥 王蔷 《山东农业科学》 2017年第6期79-82,共4页
为探讨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位置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通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与普通氮肥优化施肥进行对比,研究了在不同位置一次性施用控释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养分积累与利用等方面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与优化施肥(T2)相比,分... 为探讨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位置对夏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的影响,通过两年田间定位试验,与普通氮肥优化施肥进行对比,研究了在不同位置一次性施用控释氮肥对夏玉米产量、养分积累与利用等方面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与优化施肥(T2)相比,分层次施控释肥(T5)可有效提高夏玉米产量,2015年和2016年实收产量分别增加5.64%和3.97%;氮素积累量提高25.07 kg/hm^2,且提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比例达5.41个百分点,氮肥利用率增加29.96%,农民纯收益增加达1 137.27元/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控释氮肥 施肥位置 氮肥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面喷施钙镁肥对结球甘蓝养分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晓琳 李洪杰 +2 位作者 赵同凯 韩海红 刘树堂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98-100,共3页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叶面喷施钙、镁肥对结球甘蓝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a(NO3)2和Mg SO4单施或配施,均可显著提高甘蓝球的横径、纵径和产量,其中0.7 g/L Ca(NO3)2+0.6g/L Mg SO4处理(T5)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 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叶面喷施钙、镁肥对结球甘蓝产量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Ca(NO3)2和Mg SO4单施或配施,均可显著提高甘蓝球的横径、纵径和产量,其中0.7 g/L Ca(NO3)2+0.6g/L Mg SO4处理(T5)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29.10%、70.41%、32.09%;T5处理的甘蓝球全氮、全磷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40.1%、321.0%;全钾含量以0.3 g/L Mg SO4(T3)处理最高,比对照增加15.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镁肥 甘蓝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