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紫苏褐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刘赵
商志伟
+1 位作者
杨小华
罗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4-1028,共5页
【目的】为规模化生产上紫苏褐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感染褐斑病的紫苏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紫苏褐斑病病原菌,在此基础上采用抑菌圈法对抑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紫苏褐斑病病原菌...
【目的】为规模化生产上紫苏褐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感染褐斑病的紫苏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紫苏褐斑病病原菌,在此基础上采用抑菌圈法对抑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紫苏褐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 Nees)。72%甲霜锰锌、70%代森锰锌和69%烯酰锰锌的500~800倍稀释液均可抑制链格孢属真菌的生长,3种抑菌剂的抑菌率均与药品浓度呈正相关关系,72%甲霜锰锌500倍液的抑菌效果最强,抑菌率为73.4%;72%甲霜锰锌EC_(50)为0.76μg/mL;70%的代森锰锌EC_(50)为0.19μg/mL;69%烯酰锰锌EC_(50)为0.16μg/mL。【结论】紫苏褐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属真菌,3种抑菌剂对紫苏褐斑病均有防治效果,69%烯酰锰锌对菌丝生长的整体抑制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褐斑病
分子鉴定
抑菌剂
抑菌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苏褐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
1
1
作者
赵刘赵
商志伟
杨小华
罗充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菜研究所
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农业农村局
出处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24-1028,共5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紫苏‘叶籽双收’型种质资源创制”[黔科合支撑(2018)2346]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药用型紫苏种质资源的筛选”[黔农科院青年基金(2018)03]。
文摘
【目的】为规模化生产上紫苏褐斑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感染褐斑病的紫苏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鉴定紫苏褐斑病病原菌,在此基础上采用抑菌圈法对抑菌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紫苏褐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属真菌(Alternaria Nees)。72%甲霜锰锌、70%代森锰锌和69%烯酰锰锌的500~800倍稀释液均可抑制链格孢属真菌的生长,3种抑菌剂的抑菌率均与药品浓度呈正相关关系,72%甲霜锰锌500倍液的抑菌效果最强,抑菌率为73.4%;72%甲霜锰锌EC_(50)为0.76μg/mL;70%的代森锰锌EC_(50)为0.19μg/mL;69%烯酰锰锌EC_(50)为0.16μg/mL。【结论】紫苏褐斑病病原菌为链格孢属真菌,3种抑菌剂对紫苏褐斑病均有防治效果,69%烯酰锰锌对菌丝生长的整体抑制效果最好。
关键词
紫苏
褐斑病
分子鉴定
抑菌剂
抑菌率
Keywords
Perilla frutescens
Brown spot
Molecular identification
Fungicide
Antibacterial rate
分类号
S43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紫苏褐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抑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赵刘赵
商志伟
杨小华
罗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