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不同阶段中医证候变化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赵冬耕 岳小强 凌昌全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12-16,共5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人群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省启东市辖区内8个城镇既往在门诊或其他普查中显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人群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17年12月江苏省启东市辖区内8个城镇既往在门诊或其他普查中显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的居民纳入研究队列,从研究队列中筛选出HBV携带发展至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691例,从CHB发展至肝硬化患者143例,以首次确诊CHB为时间点,同时辨识该时间点1年前、2年前和1年后、2年后的中医证候;以首次确诊肝硬化为时间点,同时辨识该时间点1年前、2年前和1年后、2年后的中医证候,观察在不同的时间点,HBV携带至CHB、CHB至肝硬化病变进展过程中的中医证候分布特征。结果在HBV携带至CHB的发展过程中,气滞证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出现频次均大于25%,随着疾病发展,血瘀证、实热证、气虚证病例数明显增加,而且中医证候构成越发复杂。从CHB到肝硬化的发展过程中,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气虚证在每个阶段出现的频次均大于25%,随着疾病发展,血瘀证、实热证、气虚证、阴虚证病例数明显增加,肝硬化患者中医证候组成含有3个和3个以上基本证候者最为常见。结论随着病情由HBV携带向CHB、肝硬化演变,患者中医证候日趋复杂,由以实证(气滞、血瘀、实热)为主向虚实夹杂证候(夹气虚、阴虚、阳虚)转化,气滞血瘀、瘀而化热酿毒为HBV感染相关疾病的核心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 中医证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BV感染相关疾病的中医证候特点 被引量:8
2
作者 赵冬耕 岳小强 凌昌全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11期72-75,共4页
目的:借助启东基地十年以来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人群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17年12月启东市辖区内8个城镇的居民既往在门诊或其他普查中显... 目的:借助启东基地十年以来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人群不同疾病阶段的中医证候特点。方法:采用现况研究的方法,将2007年6月至2017年12月启东市辖区内8个城镇的居民既往在门诊或其他普查中显示乙型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纳入研究,按最后1次流调时的疾病诊断结果对群体进行分类,包括HBV阴转、HBV携带、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乙肝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肝细胞癌(hepatoallular carcinoma,HCC),观察不同群体中医证候分布情况。结果:按照证候出现频率高低依次为气滞证、血瘀证、气虚证、实热证、阴虚证、阳虚证、血虚证和水湿证;其中男性患者中前3位的证候为气滞证、血瘀证、气虚证,女性前3位的证候为气滞证、气虚证、血瘀证,HBV阴转、HBV携带、CHB、LC和HCC者各证候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疾病向CHB、LC和HCC发展,患者血瘀证、气虚证和实热证的占比增加。CHB至LC发展各阶段证候数目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LC 1年和2年后证候数目以3个和>3个为主。结论:HBV感染相关疾病的证候以实证为主,以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最常见,可推断气滞血瘀、瘀而化热酿毒为其核心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感染 中医证候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术方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机制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赵冬耕 凌昌全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3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芪术方(QZP)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QZP干预人肝癌细胞SMMC-7721,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情况,RT-PCR法检测AKT1、AKT2、Caspase-9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AKT、PTEN蛋白... 目的:探讨芪术方(QZP)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QZP干预人肝癌细胞SMMC-7721,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及周期分布情况,RT-PCR法检测AKT1、AKT2、Caspase-9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AKT、PTEN蛋白表达。结果:QZP能阻滞人肝癌细胞SMMC-7721从G0/G1期进入S期,并诱发细胞凋亡;能抑制AKT1、AKT2表达,提高Caspase-9表达,且跟浓度呈正比例关系。结论:QZP能诱导人肝癌细胞SMMC-7721凋亡和阻滞细胞周期,其机制可能为促进人肝癌细胞SMMC-7721 PTEN表达的增加,使得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受阻,同时抑制p-AKT、AKT1、AKT2的表达,激活下游Caspase-9促凋亡分子的表达,从而为PI3K/AKT信号通路介导细胞凋亡这一设想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术方 PI3K/AKT信号通路 凋亡 人肝癌细胞SMMC-77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