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因素干预对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玉华 黄姣平 +4 位作者 黄秀娟 赖小惠 陈伟坤 熊斌 黄灼伦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多因素强化干预对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的影响。方法对90例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多因素强化干预治疗,以干预前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值≥0.02mm为界限,将患者分为增厚组24例及非增厚组66例,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多因素强化干预对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增厚的影响。方法对90例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多因素强化干预治疗,以干预前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差值≥0.02mm为界限,将患者分为增厚组24例及非增厚组66例,比较两组代谢指标及其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的关系。结果增厚组吸烟、饮酒、高血脂、高血压史的比例及平均年龄均显著高于非增厚组(P<0.05);强化干预治疗1a末,两组空腹血浆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24h尿微量白蛋白等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与年龄、糖化血红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对首发2型糖尿病患者综合强化干预时间越早,血糖下降越显著,颈总动脉内、中膜增厚进展越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颈总动脉内 中膜 糖化血红蛋白 高敏C-反应蛋白 多因素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毒调平液抗乙型肝炎病毒疗效评价
2
作者 蒋江卫 赖小惠 +2 位作者 黄秀娟 黄姣平 刘玉华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395-397,共3页
目的评价中草药制剂抑毒调平液的抗乙肝病毒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抑毒调平液治疗,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治疗,疗程3mo。于治疗前、治疗3mo末、停药3mo末进行肝功能、HBV-M、HBV-DNA定性检测,并进... 目的评价中草药制剂抑毒调平液的抗乙肝病毒效果。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抑毒调平液治疗,对照组口服安慰剂治疗,疗程3mo。于治疗前、治疗3mo末、停药3mo末进行肝功能、HBV-M、HBV-DNA定性检测,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3mo末及停药3mo末,治疗组HBeAg、HBV-DNA阴转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血清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HBeAg、HBV-DNA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ALT、AST、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抑毒调平液能显著改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功能,有确切的抗乙肝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抑毒调平液 肝功能 HBEAG HBV-DNA 阴转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毒调平液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辅助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
3
作者 刘玉华 黄秀娟 +1 位作者 赖小惠 黄姣平 《现代医院》 2007年第10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抑毒调平液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肝患者T辅助(Th)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50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分别口服抑毒调平液或安慰剂。收集治疗前、治疗后、停药时... 目的观察抑毒调平液对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肝患者T辅助(Th)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50例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按随机双盲原则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分别口服抑毒调平液或安慰剂。收集治疗前、治疗后、停药时及停药3个月末空腹血清标本,检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干扰素-γ水平。另选30例年龄、性别与治疗组、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的健康人作正常组。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患者血清IFN-γ的水平及IFN-γ/IL-4明显低于正常人(p<0.05),IL-4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间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停药时、停药3个月末治疗组IFN-γ、IFN-γ/IL-4的值持续增加(p<0.05),IL-4持续下降(p<0.05),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乙型肝炎(中度)患者其体内Th1/Th2比值失调;抑毒调平液上调血清中IFN-r的含量及IFN-γ/IL-4的比值,下调IL-4的含量,促使Th1/Th2分泌的细胞因子比值恢复平衡,至少维持治疗结束后3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抑毒调平液 TH细胞因子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莞市T2DM患者与健康人ACE基因多态性研究
4
作者 刘玉华 郑小文 +1 位作者 黄娇平 赖小惠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24-325,共2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I)/缺失(D)多态性在东莞市T2DM患者与健康人中的分布。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形态多聚酶链式反应(PCRRFLP)技术对东莞市200例T2DM患者和93例健康者进行ACE基因内含子16插入/缺失(I/D)多态性检测。...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插入(I)/缺失(D)多态性在东莞市T2DM患者与健康人中的分布。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形态多聚酶链式反应(PCRRFLP)技术对东莞市200例T2DM患者和93例健康者进行ACE基因内含子16插入/缺失(I/D)多态性检测。结果东莞市T2DM患者ACEDD、II、ID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8.5%、46.0%和45.5%,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I:68.8%、D:31.2%。健康对照组的频率分别为19.4%、35.5%和45.2%,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I:58.1%、D:41.9%。T2DM患者与健康对照组比较,I等位基因频率显著增高,而D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ACE基因多态性是致T2DM的遗传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肺结核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亮 易来龙 赖小惠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9期218-220,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肺结核(PTB)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PPTDM)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单纯肺结核病患者69例(设为对照组);与同期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69例,根据肺结核病情... 目的探讨单纯肺结核(PTB)与肺结核合并糖尿病(PPTDM)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单纯肺结核病患者69例(设为对照组);与同期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69例,根据肺结核病情程度分为轻、中、重3型,并对患者痰菌,病变情况及治疗结果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轻、中、重型肺结核合并DM组病灶吸收比例分别为85.19%、58.33%、50.00%;单纯肺结核组分别为92.86%、90.91%、84.21%,中型、重型合并DM组与单纯肺结核组治疗效果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合并DM时,两者互相有不利影响,对中型及重型病例,需要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延长抗结核的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