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淮安地区重污染天气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1
作者
宋昊冬
谢真珍
+3 位作者
赵天良
安礼政
邵正艳
王蓓元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3期97-99,共3页
利用WRF-Chem空气质量模式模拟研究淮安地区2019年1月12—15日期间的细颗粒物PM_(2.5)污染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期间,高空以西北气流为主,地面均压场控制,没有明显的冷空气活动,地面风速较小,相对湿度较大,且近地层存在明显的逆温,大...
利用WRF-Chem空气质量模式模拟研究淮安地区2019年1月12—15日期间的细颗粒物PM_(2.5)污染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期间,高空以西北气流为主,地面均压场控制,没有明显的冷空气活动,地面风速较小,相对湿度较大,且近地层存在明显的逆温,大气污染水平和垂直扩散条件均较差,有利于细颗粒物PM_(2.5)的形成、积聚和维持;模式对此次污染过程的天气系统演变和PM_(2.5)质量浓度有比较好的模拟效果,气象要素和污染物浓度模拟的相关系数分别在0.63和0.74以上,并且均通过了P<0.05的显著性检验;此次重污染天气由本地累积和外来输送共同引起,江苏省内污染源排放的贡献率为47%,其中淮安占比为17%。区域污染物输送的输送主要来自偏西和偏北方向,其中山东、安徽和河南污染物的贡献率分别为20%、18%和10%,在区域传输中占较大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PM_(2.5)
重污染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网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被引量:
1
2
作者
谢真珍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2年第3期93-96,共4页
网络中出现的大量的知识产权纠纷 ,以及相应的法律救济 ,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向空间延伸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 ,引发了各国司法界关于网络上知识产权问题的最深入的思考。文章就网络环境对知识产权提出的新问题 ,网络环境对知识产权...
网络中出现的大量的知识产权纠纷 ,以及相应的法律救济 ,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向空间延伸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 ,引发了各国司法界关于网络上知识产权问题的最深入的思考。文章就网络环境对知识产权提出的新问题 ,网络环境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冲击 ,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中最普遍、最大量出现的著作权纠纷案件的有关问题 ,以及形影相随的网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依据我国现已经较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知识产权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种下垫面温度对比观测及结冰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
38
3
作者
李蕊
牛生杰
+6 位作者
汪玲玲
吕晶晶
王燕
谢真珍
柯怡明
杨志彪
熊守权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5-333,共9页
利用湖北省恩施和金沙两地2009年冬季1、2月土壤、水泥、沥青三种不同下垫面温度和自动气象站的常规气象要素观测,研究冬季三种不同下垫面温度与气温等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多元回归拟合公式,并分析路面结冰的气象条件。结果表...
利用湖北省恩施和金沙两地2009年冬季1、2月土壤、水泥、沥青三种不同下垫面温度和自动气象站的常规气象要素观测,研究冬季三种不同下垫面温度与气温等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多元回归拟合公式,并分析路面结冰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水泥和土壤路面温度变化幅度小于沥青路面温度,且二者变化趋势非常一致。气温是影响路面温度变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多种气象要素对路温进行多元回归拟合所得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除金沙站沥青路面为0.88外,均在0.9以上,预测效果较好。此外,路面0℃低温与路面积水对结冰产生和维持的密切关系,对业务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垫面温度
回归拟合
结冰条件
冬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线积冰物理过程与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4
作者
杨军
谢真珍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58-1165,共8页
电线积冰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电力系统、通信系统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关注电线积冰的形成条件及物理过程,包括气象条件、气流动力学、液滴运动轨迹以及热力学过程。通过外场观测、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的不断开展,揭示出电...
电线积冰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电力系统、通信系统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关注电线积冰的形成条件及物理过程,包括气象条件、气流动力学、液滴运动轨迹以及热力学过程。通过外场观测、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的不断开展,揭示出电线积冰质量增长过程决定于云降水粒子谱分布、碰撞效率、黏性率、冻结率、碰撞速度和角度等微物理参数,这些参数又受控于降水率、云雾含水量、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宏观气象条件。通过数值模式已可进行电线积冰量和积冰持续时间的定量研究和预测,进而在开发垂冰模式和形态模式等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总结过去60多年来电线积冰物理机制和数值模拟研究主要成果的基础上,对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线积冰
碰撞效率
黏性率
冻结率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3年12月上旬江苏大范围持续性雾霾成因分析
被引量:
5
5
作者
孙燕
严文莲
谢真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7-152,共6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从污染实况、气象要素特征、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动热力条件等方面,对江苏2013年12月上旬持续雾霾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持续性雾霾天气发生时江苏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从污染实况、气象要素特征、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动热力条件等方面,对江苏2013年12月上旬持续雾霾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持续性雾霾天气发生时江苏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大量的气溶胶粒子长时间悬浮于空中;(2)这段时间内影响江苏的冷空气势力较弱,中高层冷空气未能完全破坏底层相对稳定的层结,而近地层湿度较大且风速较小利于霾的发展,重度霾时相对湿度在80%以上,且风速多维持在3 m/s以下;(3)逆温层的长时间维持结使得大气中上下的湍流热量和动量交换减弱,不利于垂直上升运动的发生发展,进一步有利于将近地层的污染物和水汽粒子不断积聚,使得雾霾得以发生和长时间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性雾霾
重度污染
天气形势
动热力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安一次雾霾过程的污染物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
30
6
作者
刘端阳
张靖
+3 位作者
吴序鹏
严文莲
周彬
谢真珍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4-492,共9页
2012年6月9—11日淮安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一次严重雾霾天气,PM2.5、NOx、CO、SO2等大气污染物浓度急剧升高。本文综合利用地面空气污染监测资料、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次雾霾过程中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对污染物的来源进行了探...
2012年6月9—11日淮安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一次严重雾霾天气,PM2.5、NOx、CO、SO2等大气污染物浓度急剧升高。本文综合利用地面空气污染监测资料、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次雾霾过程中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对污染物的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在这次连续雾霾过程中,SO2的质量浓度都在0.049mg/m3以下;NOx、PM2.5、CO的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呈反相关,并在整个雾霾过程中出现两个峰值,均出现在能见度低于1 000m的雾过程中;在雾霾天气过程中,中低层一直维持一个逆温层结,其中四个时次中逆温层底在975hPa,逆温层顶在925hPa附近,这种稳定的大气垂直结构不利于大气湍流、水汽的垂直交换以及污染物的垂直扩散,为雾霾的长时间维持创造了良好的热力条件。整个雾霾过程中,近地层始终维持偏东风向,能见度在风速下降的时候随之下降,在风速增大的时候随之增大。应用轨迹模式分析表明,有利的天气条件和大面积秸秆燃烧的结合是造成这次淮河下游连续雾霾过程发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
霾
PM2
5
后向轨迹
秸秆燃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淮河下游连续雾-霾及转换成因分析
被引量:
26
7
作者
刘端阳
濮梅娟
+1 位作者
严文莲
谢真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73-1683,共11页
利用边界层探空资料、地面气象要素及污染物资料,研究了2012年6月中上旬淮河下游一次连续多日大范围雾-霾天气的雾-霾转换过程及成因.结果表明:近地面静小风为雾-霾长时间维持提供良好动力条件,边界层中低层维持的近中性层结或逆温层结...
利用边界层探空资料、地面气象要素及污染物资料,研究了2012年6月中上旬淮河下游一次连续多日大范围雾-霾天气的雾-霾转换过程及成因.结果表明:近地面静小风为雾-霾长时间维持提供良好动力条件,边界层中低层维持的近中性层结或逆温层结创造良好热力条件,秸秆燃烧提供凝结核条件;雾和霾过程中风速下降伴随着能见度降低,风速增大则伴随着能见度升高.中度以上霾的形成和发展都伴随着空气比湿增大,霾向雾转换过程中比湿下降.比湿越大雾-霾持续时间越长,雾前比湿越高雾中最低能见度越低.能见度与SO2浓度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42)、与PM2.5和PM10浓度呈反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9和-0.56);雾-霾过程中上风向SO2、NO2浓度高于下风向2倍左右,下风向NO和PM10浓度高于上风向1.5倍左右,出现污染物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雾
雾-霾转换
秸秆燃烧
逆温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安地区重污染天气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1
作者
宋昊冬
谢真珍
赵天良
安礼政
邵正艳
王蓓元
机构
淮安市气象局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气溶胶与云降水重点实验室
出处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3期97-99,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075063)
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开放项目(KHK2005)。
文摘
利用WRF-Chem空气质量模式模拟研究淮安地区2019年1月12—15日期间的细颗粒物PM_(2.5)污染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污染期间,高空以西北气流为主,地面均压场控制,没有明显的冷空气活动,地面风速较小,相对湿度较大,且近地层存在明显的逆温,大气污染水平和垂直扩散条件均较差,有利于细颗粒物PM_(2.5)的形成、积聚和维持;模式对此次污染过程的天气系统演变和PM_(2.5)质量浓度有比较好的模拟效果,气象要素和污染物浓度模拟的相关系数分别在0.63和0.74以上,并且均通过了P<0.05的显著性检验;此次重污染天气由本地累积和外来输送共同引起,江苏省内污染源排放的贡献率为47%,其中淮安占比为17%。区域污染物输送的输送主要来自偏西和偏北方向,其中山东、安徽和河南污染物的贡献率分别为20%、18%和10%,在区域传输中占较大比重。
关键词
数值模拟
PM_(2.5)
重污染天气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网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被引量:
1
2
作者
谢真珍
机构
西安财经学院院长办公室
出处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2年第3期93-96,共4页
文摘
网络中出现的大量的知识产权纠纷 ,以及相应的法律救济 ,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向空间延伸过程中各种矛盾的综合反映 ,引发了各国司法界关于网络上知识产权问题的最深入的思考。文章就网络环境对知识产权提出的新问题 ,网络环境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冲击 ,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中最普遍、最大量出现的著作权纠纷案件的有关问题 ,以及形影相随的网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依据我国现已经较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法律、法规体系 。
关键词
网络
知识产权
保护
分类号
G306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种下垫面温度对比观测及结冰气象条件分析
被引量:
38
3
作者
李蕊
牛生杰
汪玲玲
吕晶晶
王燕
谢真珍
柯怡明
杨志彪
熊守权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
湖北省气象局
湖北省恩施州气象局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5-333,共9页
基金
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南方冰雪灾害天气预测预警评估技术研究2008BAC48B01
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资助云雾降水物理学与气溶胶研究创新团队项目
文摘
利用湖北省恩施和金沙两地2009年冬季1、2月土壤、水泥、沥青三种不同下垫面温度和自动气象站的常规气象要素观测,研究冬季三种不同下垫面温度与气温等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相应的多元回归拟合公式,并分析路面结冰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水泥和土壤路面温度变化幅度小于沥青路面温度,且二者变化趋势非常一致。气温是影响路面温度变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通过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多种气象要素对路温进行多元回归拟合所得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关系数除金沙站沥青路面为0.88外,均在0.9以上,预测效果较好。此外,路面0℃低温与路面积水对结冰产生和维持的密切关系,对业务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下垫面温度
回归拟合
结冰条件
冬季
Keywords
underlying surface temperature
multiple regressions
icing conditions
winter
分类号
P426.616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线积冰物理过程与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
13
4
作者
杨军
谢真珍
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
出处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58-1165,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8BAC48B01)资助
文摘
电线积冰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电力系统、通信系统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人们越来越关注电线积冰的形成条件及物理过程,包括气象条件、气流动力学、液滴运动轨迹以及热力学过程。通过外场观测、室内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的不断开展,揭示出电线积冰质量增长过程决定于云降水粒子谱分布、碰撞效率、黏性率、冻结率、碰撞速度和角度等微物理参数,这些参数又受控于降水率、云雾含水量、温度、湿度、风向、风速等宏观气象条件。通过数值模式已可进行电线积冰量和积冰持续时间的定量研究和预测,进而在开发垂冰模式和形态模式等方面也取得了新的进展。在总结过去60多年来电线积冰物理机制和数值模拟研究主要成果的基础上,对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电线积冰
碰撞效率
黏性率
冻结率
数值模拟
Keywords
ice accretion on wires
collision efficiency
sticking efficiency
freezing efficiency
numerical modeling
分类号
S162.54 [农业科学—农业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3年12月上旬江苏大范围持续性雾霾成因分析
被引量:
5
5
作者
孙燕
严文莲
谢真珍
机构
江苏省气象台
淮安市气象局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7-152,共6页
基金
江苏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重大研究项目资助(BE2012771)
文摘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从污染实况、气象要素特征、环流背景、水汽条件、动热力条件等方面,对江苏2013年12月上旬持续雾霾天气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持续性雾霾天气发生时江苏大部分地区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首要污染物为PM2.5,大量的气溶胶粒子长时间悬浮于空中;(2)这段时间内影响江苏的冷空气势力较弱,中高层冷空气未能完全破坏底层相对稳定的层结,而近地层湿度较大且风速较小利于霾的发展,重度霾时相对湿度在80%以上,且风速多维持在3 m/s以下;(3)逆温层的长时间维持结使得大气中上下的湍流热量和动量交换减弱,不利于垂直上升运动的发生发展,进一步有利于将近地层的污染物和水汽粒子不断积聚,使得雾霾得以发生和长时间维持。
关键词
持续性雾霾
重度污染
天气形势
动热力条件
Keywords
the sustained fog-haze
high levels of pollution
weather situation
dynamic and thermodynamic conditions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安一次雾霾过程的污染物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
30
6
作者
刘端阳
张靖
吴序鹏
严文莲
周彬
谢真珍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气象局
江苏省淮安市气象局
江苏省气象台
出处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84-49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40042
41275151)
+5 种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0111)
江苏省气象局重点项目(KZ201405)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重大研究(BE2012771)
无锡市科技发展资金社会发展项目(CSE11N1301)
江苏省气象局预报员专项(201212
201204)
文摘
2012年6月9—11日淮安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一次严重雾霾天气,PM2.5、NOx、CO、SO2等大气污染物浓度急剧升高。本文综合利用地面空气污染监测资料、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该次雾霾过程中污染物的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并对污染物的来源进行了探讨。结果发现:在这次连续雾霾过程中,SO2的质量浓度都在0.049mg/m3以下;NOx、PM2.5、CO的质量浓度与能见度呈反相关,并在整个雾霾过程中出现两个峰值,均出现在能见度低于1 000m的雾过程中;在雾霾天气过程中,中低层一直维持一个逆温层结,其中四个时次中逆温层底在975hPa,逆温层顶在925hPa附近,这种稳定的大气垂直结构不利于大气湍流、水汽的垂直交换以及污染物的垂直扩散,为雾霾的长时间维持创造了良好的热力条件。整个雾霾过程中,近地层始终维持偏东风向,能见度在风速下降的时候随之下降,在风速增大的时候随之增大。应用轨迹模式分析表明,有利的天气条件和大面积秸秆燃烧的结合是造成这次淮河下游连续雾霾过程发生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雾
霾
PM2
5
后向轨迹
秸秆燃烧
Keywords
fog
haze
PM2.5
back-trajectory
crop residue burning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淮河下游连续雾-霾及转换成因分析
被引量:
26
7
作者
刘端阳
濮梅娟
严文莲
谢真珍
机构
江苏省无锡市气象局
江苏省气象台
江苏省淮安市气象局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673-1683,共11页
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30111)
江苏省气象局重点项目(KZ201405)
+3 种基金
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社会发展重大研究(BE201277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40042
41275151)
无锡市科技发展资金社会发展项目(CSE11N1301)
文摘
利用边界层探空资料、地面气象要素及污染物资料,研究了2012年6月中上旬淮河下游一次连续多日大范围雾-霾天气的雾-霾转换过程及成因.结果表明:近地面静小风为雾-霾长时间维持提供良好动力条件,边界层中低层维持的近中性层结或逆温层结创造良好热力条件,秸秆燃烧提供凝结核条件;雾和霾过程中风速下降伴随着能见度降低,风速增大则伴随着能见度升高.中度以上霾的形成和发展都伴随着空气比湿增大,霾向雾转换过程中比湿下降.比湿越大雾-霾持续时间越长,雾前比湿越高雾中最低能见度越低.能见度与SO2浓度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42)、与PM2.5和PM10浓度呈反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49和-0.56);雾-霾过程中上风向SO2、NO2浓度高于下风向2倍左右,下风向NO和PM10浓度高于上风向1.5倍左右,出现污染物转化.
关键词
浓雾
雾-霾转换
秸秆燃烧
逆温
污染物
Keywords
dense fog
fog-haze transformation
crop residue burning
inversion
pollution
分类号
X51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淮安地区重污染天气过程数值模拟分析
宋昊冬
谢真珍
赵天良
安礼政
邵正艳
王蓓元
《农业灾害研究》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网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
谢真珍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0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种下垫面温度对比观测及结冰气象条件分析
李蕊
牛生杰
汪玲玲
吕晶晶
王燕
谢真珍
柯怡明
杨志彪
熊守权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
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电线积冰物理过程与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杨军
谢真珍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2013年12月上旬江苏大范围持续性雾霾成因分析
孙燕
严文莲
谢真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淮安一次雾霾过程的污染物变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刘端阳
张靖
吴序鹏
严文莲
周彬
谢真珍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淮河下游连续雾-霾及转换成因分析
刘端阳
濮梅娟
严文莲
谢真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