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稻鸭生态种养与低碳高效生产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卫星 许立 +4 位作者 谢桐洲 玄松南 张寿江 闵捷 金连登 《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7期923-926,共4页
阐述稻鸭生态种养的特色与优势、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并剖析稻鸭共育防治病虫草害的效果,中耕肥田及增氧刺激水稻生长的效应,对生态环境的贡献等方面与低碳生产要求减少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的施用量和节能减排、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一... 阐述稻鸭生态种养的特色与优势、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并剖析稻鸭共育防治病虫草害的效果,中耕肥田及增氧刺激水稻生长的效应,对生态环境的贡献等方面与低碳生产要求减少化学肥料、农药、除草剂的施用量和节能减排、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生态农业 立体种养 低碳经济 优质高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日本稻鸭共作的最新模式 被引量:4
2
作者 沈晓昆 王志强 +1 位作者 戴网成 谢桐洲 《农业装备技术》 2006年第5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稻鸭共作技术 日本 有机生产 博士 亚洲 大学 直播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稻鸭共作对土壤养分动态变化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64
3
作者 张苗苗 宗良纲 谢桐洲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6-260,共5页
土壤养分供应与作物需求间的矛盾是影响有机种植作物产量的技术瓶颈之一。试验通过对常规稻田、转换期稻鸭共作稻田和有机稻鸭共作稻田3种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定位监测,分析土壤基本养分在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稻... 土壤养分供应与作物需求间的矛盾是影响有机种植作物产量的技术瓶颈之一。试验通过对常规稻田、转换期稻鸭共作稻田和有机稻鸭共作稻田3种不同种植模式的土壤定位监测,分析土壤基本养分在水稻不同生长阶段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有机稻鸭共作稻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养分指标在整个水稻生长期基本能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在幼穗分化期速效钾含量高于常规稻田,在成熟期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都远高于常规稻田。有机稻鸭共作稻田水稻产量较常规稻田有所降低,由于有机稻米的价格远高于常规稻米,实际经济效益可观,是值得推广的种植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水稻 稻鸭共作 土壤养分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氮素肥料对水稻植株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杜白 谢桐洲 +2 位作者 胡贤巧 张寿江 张卫星 《农学学报》 2020年第9期1-6,共6页
为了明确有机活性氮素肥料(简称OAN)对水稻植株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提出其生产应用配套技术。以‘嘉引2号’为供试水稻品种,设置不施任何肥料的空白对照和4种不同施肥处理,开展了田间小区对比试验。T2处理(OAN配合磷钾肥施用)与对... 为了明确有机活性氮素肥料(简称OAN)对水稻植株生长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提出其生产应用配套技术。以‘嘉引2号’为供试水稻品种,设置不施任何肥料的空白对照和4种不同施肥处理,开展了田间小区对比试验。T2处理(OAN配合磷钾肥施用)与对照及其他施肥处理相比,水稻单株有效穗数增多,成熟期植株干物质积累量增加;产量比T1处理(尿素配合磷钾肥施用)增产0.95%,比T3处理(单施OAN)增产12.94%,比T4处理(单施尿素)增产9.45%;稻米粒长和胶稠度增加,垩白米率降低,蛋白质和直链淀粉的含量提高,外观品质、蒸煮食味与营养品质有所改善。OAN与磷钾肥配合施用,具有促进水稻植株生长、增加籽粒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产量 品质 干物质积累 有机氮素肥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鸭共作技术试验初报 被引量:16
5
作者 朱克明 沈晓昆 +7 位作者 谢桐洲 戴网成 陈良根 高金成 吴建强 杨玉俊 陈建卫 徐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1年第2期262-264,共3页
应用稻鸭共作技术和与之相宜的稻鸭品种和培管技术 ,建立稻鸭相互依存、共同生长的复合生态体系 ,不用农药和化肥 ,生产“绿色食品” ,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稻鸭共作对螟害的防治和对稻田生态的影响 。
关键词 水稻 共作 复合生态体系 栽培管理 饲养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育雏不驯水的零日龄放鸭 被引量:3
6
作者 沈晓昆 岸田芳朗 +1 位作者 戴网成 谢桐洲 《农业装备技术》 2007年第2期40-41,共2页
介绍了一种不育雏、不驯水的零日龄放鸭技术。综述了此项新技术的应用将有利于稻鸭共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稻鸭共作 零日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稻鸭共作的镇江元素 被引量:1
7
作者 沈晓昆 戴网成 谢桐洲 《农业装备技术》 2015年第4期57-59,共3页
稻田养鸭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但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稻鸭共作是稻田养鸭的继承和发展,开辟了水稻、水禽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在生态农业中大有作为。从稻田养鸭发展到稻鸭共作,从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生态农业,显示... 稻田养鸭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但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稻鸭共作是稻田养鸭的继承和发展,开辟了水稻、水禽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在生态农业中大有作为。从稻田养鸭发展到稻鸭共作,从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生态农业,显示了传统农业顽强的生命力。传统农业不仅属于过去,也属于未来,不仅是民族的,更是世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养鸭 现代生态农业 中国科技史 李约瑟 古代中国 食味 放鸭 机插育秧 役用性能 蛋用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镇江稻鸭共作10年
8
作者 沈晓昆 戴网成 +2 位作者 谢桐洲 王强盛 王志强 《农业装备技术》 2008年第5期7-10,共4页
镇江市从1999年起,通过农业国际合作交流,在国内率先引进了生态农业的新技术-稻鸭共作技术。10年来,科技人员奋力攻关,在稻鸭共作的研究与应用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推动了稻鸭共作在中国乃至亚洲产稻国的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稻鸭共作技术 镇江市 生态农业 合作交流 科技人员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茬麦田套稻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武秀凤 胡国强 谢桐洲 《江苏农机与农艺》 1999年第2期8-9,共2页
超高茬麦田套稻是一种集全免耕、套播、旱育、免插、大量秸秆自然还田于一体的稻作新形式,1998年丹阳市在延陵镇农技站西洲农场示范种植16公顷,获得了理想的产量。据考测,每公顷有效穗29655万,总粒1099粒,实... 超高茬麦田套稻是一种集全免耕、套播、旱育、免插、大量秸秆自然还田于一体的稻作新形式,1998年丹阳市在延陵镇农技站西洲农场示范种植16公顷,获得了理想的产量。据考测,每公顷有效穗29655万,总粒1099粒,实粒1027粒,结实率9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套稻 超高茬麦田套稻 特点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侧记
10
作者 沈晓昆 戴网成 +3 位作者 谢桐洲 潘一乐 林先祥 陈吕明 《农业装备技术》 2006年第6期50-51,共2页
2006年7月10~14日,第五届亚洲稻鸭共作研讨会在韩国忠清南道洪城郡召开。
关键词 稻鸭共作 亚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