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煤矿立体生态矿山建设技术研究
1
作者 刘建功 张党育 +4 位作者 谢国强 卢新明 刘扬 杨军辉 赵家巍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1,共10页
从我国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煤矿生态建设过程中地面治理与井下开采未能有效融合的问题,提出了立体生态保护与环境重塑的理论框架,将地面生态环境与井下开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统一规划、保护和重构,研究各生态要素间的... 从我国煤炭行业的绿色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煤矿生态建设过程中地面治理与井下开采未能有效融合的问题,提出了立体生态保护与环境重塑的理论框架,将地面生态环境与井下开采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进行统一规划、保护和重构,研究各生态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揭示系统的动态秩序规则和结构演化机理,构建立体生态聚类决策模型。基于“源头规划和过程控制”的理念,强调在采前统一规划、采中同步治理和修复,加强资源开采与过程修复的耦合与优化调整机制,推动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方法与生态修复技术的融合,实现立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以邢东矿区为例,根据井下地质构造分布及地表生态功能进行融合划分,每个采区对应不同的地表生态保护对象,采取针对性的工艺设计模式,如“全区连续充填开采”“协调开采+地面修复”“开采充填开采”的间隔采充工艺模式等,经过持续的科技创新,形成了矿井立体生态生产模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增加了煤矸石固废的回收复用,实现了煤矿区立体生态建设的集群式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开采 立体生态 环境重塑 井上下协同设计 智能化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综采面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 被引量:14
2
作者 谢国强 杨军辉 +3 位作者 谢生荣 张广超 肖殿才 张兴娜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0-72,112,共4页
为了解决邢东矿村庄压滞煤炭资源开采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大埋深、大采高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综合机械化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阐明其技术特点,并介绍了研制的分体式充填液压支架、超高水材料充填系统和采煤与充填工艺。现场监测结果表... 为了解决邢东矿村庄压滞煤炭资源开采的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大埋深、大采高等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综合机械化超高水材料充填开采技术,阐明其技术特点,并介绍了研制的分体式充填液压支架、超高水材料充填系统和采煤与充填工艺。现场监测结果表明:1126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开采过程中,支架后柱工作阻力高于前柱工作阻力,顶板无明显来压现象;地表变形量较小,最大变形量未超过2cm,地表变形控制在I级形变以内。该技术有效解决了邢东矿可采资源紧张、村庄下压煤回采的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充填开采 分体式液压支架 超高水材料 充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深井大断面软岩巷道锚喷—注浆加固技术 被引量:13
3
作者 谢国强 杨军辉 +3 位作者 谢生荣 张广超 肖殿才 张兴娜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0,73,共4页
针对千米深井大断面软岩巷道围岩持续变形的控制难题,在总结附近区域巷道支护经验和分析软岩巷道持续变形失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多层次锚喷及注浆加固技术,即三层喷浆、两层锚杆和一次壁后注浆的综合治理方案。现场实践表明:该方案... 针对千米深井大断面软岩巷道围岩持续变形的控制难题,在总结附近区域巷道支护经验和分析软岩巷道持续变形失稳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采用多层次锚喷及注浆加固技术,即三层喷浆、两层锚杆和一次壁后注浆的综合治理方案。现场实践表明:该方案可有效增强支护结构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解决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控制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深井 大断面软岩巷道 壁后注浆 锚喷-注浆加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7-200 PLC的白炭黑反应釜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谢国强 徐文尚 +1 位作者 刘洪霞 庄艳艳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针对某公司白炭黑生产系统采用人工手动控制存在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7-200 PLC的白炭黑反应釜自动控制系统的改造方案;分析了白炭黑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详细介绍了改造后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实... 针对某公司白炭黑生产系统采用人工手动控制存在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7-200 PLC的白炭黑反应釜自动控制系统的改造方案;分析了白炭黑生产系统的工艺流程,详细介绍了改造后的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实际应用表明,改造后的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对酸、碱和水流量的自动控制、溶液温度的自动控制、溶液pH值的自动控制,提高了产品质量及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炭黑 反应釜 自动控制 S7-200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硬联合麻醉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8
5
作者 谢国强 欧银强 +1 位作者 何永肖 吴彩源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2期26-28,共3页
目的评价比较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LSNB)的效果。方法 72例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36例患者作为CSEA组,而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进行麻醉的36例患... 目的评价比较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LSNB)的效果。方法 72例高龄股骨头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的36例患者作为CSEA组,而采用腰丛-坐骨神经阻滞进行麻醉的36例患者作为LSNB组,比较两组用药前(T0)和用药后10 min(T1)、30 min(T2)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呼吸频率(RR)和血氧饱和度(SpO_2)以及麻醉起效时间、麻醉效果。结果 CSEA组患者T1时的MAP、HR、RR、SpO_2水平与T0时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T1时的MAP、HR、RR、SpO_2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患者T2时HR水平高于T0时,且高于LSBN组T2时HR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患者的起效时间(1.25±0.38)min显著短于LSBN组的(5.13±1.6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SEA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显著高于LSBN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效果更高,可以显著缩短麻醉起效时间,而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呼吸循环指标较为稳定,还需根据患者基础情况选择最适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置换术 高龄 腰硬联合麻醉 腰丛-坐骨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静脉全麻与插管静脉全麻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谢国强 欧银强 邓淑娴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6期103-105,138,共4页
目的对比喉罩静脉全麻与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择期行全麻短小手术的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喉罩组全麻与气管插管全麻组,各43例,喉罩组采用喉罩静脉麻醉方式,... 目的对比喉罩静脉全麻与气管插管静脉全麻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月~2017年4月收治的择期行全麻短小手术的患儿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喉罩组全麻与气管插管全麻组,各43例,喉罩组采用喉罩静脉麻醉方式,插管组采用气管插管静脉麻醉方式,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S1)、插管或喉罩置入时(S2)、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即刻(S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观察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1)S1时间点喉罩组MAP、HR、SPO2指标与插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2、S3时间点喉罩组MAP、HR指标明显优于插管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喉罩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与插管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喉罩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0%(4/43),插管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7.91%(12/4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静脉全麻在小儿短小手术中麻醉效果可靠,对患儿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全麻 插管全麻 小儿手术 效果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软岩巷道锚喷注强化承压拱支护机理及其应用 被引量:121
7
作者 谢生荣 谢国强 +4 位作者 何尚森 张广超 杨军辉 李二鹏 孙运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4-409,共6页
针对深部软岩巷道围岩总变形量大、收敛速率快、持续变形时间长以及支护系统损毁等矿压显现特点,分析了复杂应力场和高渗透压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机制,并结合深部巷道的"应力恢复、围岩增强、固结修复和主动卸压"控制原则,提出... 针对深部软岩巷道围岩总变形量大、收敛速率快、持续变形时间长以及支护系统损毁等矿压显现特点,分析了复杂应力场和高渗透压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机制,并结合深部巷道的"应力恢复、围岩增强、固结修复和主动卸压"控制原则,提出了集密集高强锚杆承压拱、厚层钢筋网喷层拱和滞后注浆加固拱于一体的锚喷注强化承压拱支护技术,并阐明其成拱及强化支护的机理。结合现场地质生产条件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工程类比法综合确定试验巷道围岩支护方案,并进行现场应用。现场实践表明,采用锚喷注强化承压拱支护技术后,巷道围岩总体变形量较小,围岩收敛率从扩刷修复前的2.6 mm/d降至0.56 mm/d,且支护系统亦无开裂损毁现象发生,实现了对深井软岩巷道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软岩巷道 高强锚杆承压拱 变形破坏机制 厚层钢筋网喷层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大采高充填开采沿空留巷围岩控制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67
8
作者 谢生荣 张广超 +4 位作者 何尚森 孙运江 李二鹏 杨绿刚 谢国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362-2368,共7页
针对深部大采高充填开采沿空留巷支护系统损毁等矿压现象,提出了高水材料充填体性能优化、锚杆索强力联合支护和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架的综合控制技术,并阐明其作用机制。综合多种方法研究分析不同配比方案条件下的充填体力学性能和矿压规... 针对深部大采高充填开采沿空留巷支护系统损毁等矿压现象,提出了高水材料充填体性能优化、锚杆索强力联合支护和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架的综合控制技术,并阐明其作用机制。综合多种方法研究分析不同配比方案条件下的充填体力学性能和矿压规律,得出C2组配比材料充填能较快形成稳定平衡大结构;提出降低实体煤帮高度和采用高强锚杆索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支护结构体系,保障关键支承点实体煤帮稳定,以及高预应力高强锚杆索和桁架锚索系统保障留巷顶板小结构完整;研制的圆钢管混凝土组合支架具有承载能力高、抗弯性能强、塑性与韧性好以及一定让压能力和抗侧压能力等优越性,能适应深部留巷顶板大变形和提升充填体围岩支护性能。现场实践表明,采用综合控制新技术后,无明显周期来压现象,支护系统未发生弯曲损毁现象,充填体侧顶底板移近量达490 mm,实现了深部大采高沿空留巷围岩的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填体改性 强力联合支护 钢管混凝土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机械化固体充填采煤自动控制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2
9
作者 刘建功 毕锦明 +1 位作者 赵利涛 谢国强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9-156,共8页
为进一步提高充填采煤效率,保证固体充填质量的一致性,提出采用固体充填自动化技术,设计研发了固体充填自动化控制系统。给出了自动控制策略和方法,包括充填液压支架推力与密实充填率之间数学关系,充填体自由度对充填采煤工作的影响以... 为进一步提高充填采煤效率,保证固体充填质量的一致性,提出采用固体充填自动化技术,设计研发了固体充填自动化控制系统。给出了自动控制策略和方法,包括充填液压支架推力与密实充填率之间数学关系,充填体自由度对充填采煤工作的影响以及充填采煤的时空特性,深入剖析了自动化充填采煤与控制工作面顶板上覆岩层的运移规律。同时,系统中液压支架自动控制流程、传感器布控原理以及系统控制模式实现了现场工业应用。结果表明:充填效率和推进速度均提升49%左右,劳动强度和充填成本大幅下降,充填效果明显提高,有力推动了固体充填采煤的科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充填自动化 自动化控制系统 充填液压支架 自由度 充填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深井大跨度煤巷顶帮桁架联合控制技术 被引量:23
10
作者 何富连 杨绿刚 +3 位作者 杨洪增 谢生荣 赵计生 谢国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5-68,85,共5页
针对邢东矿千米深井大跨度采准煤巷围岩急剧变形失稳的矿压显现特征,本文提出了采用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系统、顶板桁架锚索和煤帮锚索-槽钢桁架联合支护千米深井巷道的控制对策,阐述了其控制原理,并综合应用理论计算分析、数值模拟优... 针对邢东矿千米深井大跨度采准煤巷围岩急剧变形失稳的矿压显现特征,本文提出了采用高预应力强力锚杆支护系统、顶板桁架锚索和煤帮锚索-槽钢桁架联合支护千米深井巷道的控制对策,阐述了其控制原理,并综合应用理论计算分析、数值模拟优化和工程类比等方法确定联合控制方案。现场实践表明,该方案能有效解决千米深井大变形煤巷围岩控制难题,且产生了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为更深部采区更高应力条件下的锚杆索支护提供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深井 围岩控制对策 桁架锚索 锚索-槽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牧草引种栽培初报 被引量:13
11
作者 季梦成 石庆华 +2 位作者 谢国强 何余勇 程树芳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83-384,393,共3页
为筛选、推广适合小农户种植的优良牧草种类 ,充分发挥人工草地的经济效益 ,在江西省红壤丘陵地区栽培圆叶决明、罗顿豆、东非狼尾草、毛花雀稗、宽叶雀稗 ,Solander狗尾草 ,Atratum雀稗等 7种自澳大利亚引进的夏繁牧草 ,初步观测了它... 为筛选、推广适合小农户种植的优良牧草种类 ,充分发挥人工草地的经济效益 ,在江西省红壤丘陵地区栽培圆叶决明、罗顿豆、东非狼尾草、毛花雀稗、宽叶雀稗 ,Solander狗尾草 ,Atratum雀稗等 7种自澳大利亚引进的夏繁牧草 ,初步观测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营养成分、产量性状及果园种植水土保持效果等 .综合比较 ,Atratum雀稗、圆叶决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牧草 引种栽培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黔铁路天坪隧道机制砂生产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房玉中 谢国强 +2 位作者 陈晓成 罗先刚 徐世均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83-890,共8页
在机制砂生产过程中,机制砂级配断档和环水保是影响机制砂生产的2个技术难题。渝黔铁路天坪隧道机制砂生产中采取增设FG500螺旋洗砂机和迂回式过滤水舱,并安装多档调节电气开关控制转速和加压过滤设备的方式,将0.075~0.15 mm档流失的砂... 在机制砂生产过程中,机制砂级配断档和环水保是影响机制砂生产的2个技术难题。渝黔铁路天坪隧道机制砂生产中采取增设FG500螺旋洗砂机和迂回式过滤水舱,并安装多档调节电气开关控制转速和加压过滤设备的方式,将0.075~0.15 mm档流失的砂子回收利用,使机制砂颗粒级配断档得到弥补。通过混凝土试验进行验证,得出机制砂颗粒级配是影响机制砂性能参数的关键因素;同时,增加过滤设备并将小于0.075 mm的石粉与水分离,使生产机制砂排出的污水干净清澈,实现污水零排放,对周边环境完全无污染;最后得出,在生产中要对这些关键生产技术加以控制,才能达到技术、经济和环保的最佳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机制砂 级配曲线 细度模数 机制砂混凝土 环水保 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猪养殖小区污水处理前后污染物产量及浓度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何余湧 吴志勇 +3 位作者 谢国强 陆伟 王仁华 刘晓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662-15664,共3页
[目的]研究"干清粪+水冲"生产模式条件下生猪养殖小区污水经沼气池一级处理前后污染物产量和浓度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合理地利用污水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连续3d利用量水槽测量生猪养殖... [目的]研究"干清粪+水冲"生产模式条件下生猪养殖小区污水经沼气池一级处理前后污染物产量和浓度的变化情况,为科学合理地利用污水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连续3d利用量水槽测量生猪养殖小区的污水产生量,同时采集污水样品用于测定经沼气池一级处理前后污水的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凯氏氮、总P、Cu、Zn和K的浓度。[结果]污水经沼气池一级处理前后每头猪每天的平均污水产生量由原来的(6.25±0.57)L减少为(5.68±0.58)L;除氨氮浓度外,其他污染物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化学需氧量、总P、Cu、Zn和K的去除率分别为67.21%、50.83%、78.28%、77.47%和20.92%。[结论]沼气池在净化猪场污水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该生猪养殖小区的污水经沼气池一级处理后其污染物指标未能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和《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规定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沼气池 生猪 养殖小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壤地区草-牛-沼生态系统中养分循环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刘经荣 石庆华 +1 位作者 谢国强 张美良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9-32,共4页
在中度熟化的红壤岗地上采取种植黑麦草和玉米饲喂肉牛,牛粪尿沼气发酵后的沼肥与化肥配施养草的方式,并以单施化肥养草喂牛的方式为对照,进行2年试验研究草-牛-沼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结果表明,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玉米植株的产量和... 在中度熟化的红壤岗地上采取种植黑麦草和玉米饲喂肉牛,牛粪尿沼气发酵后的沼肥与化肥配施养草的方式,并以单施化肥养草喂牛的方式为对照,进行2年试验研究草-牛-沼生态系统中的养分循环。结果表明,沼肥与化肥配施处理玉米植株的产量和养分积累量都高于单施化肥处理,而黑麦草产量和养分积累量都稍低于单施化肥处理,但由于配施沼肥可节省一半的化肥投入,其效益都很显著。牛对不同施肥处理同种饲草中养分的消化率差异不显著,牛粪尿对养分的回收率也差异不明显,但不同种或同种而收获期不同的饲草消化率和回收率都差异明显。牛粪尿经沼气发酵后回收的养分量可节约饲草生产中近一半的化肥投入。且沼肥施用后土壤肥力得以保护和改善,为后续的饲草生产提供了较好的土壤条件,从而有利于养分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岗地 种草养牛 沼气发酵 沼肥配施 养分循环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部大采高高水充填开采矿压显现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汉雄 黄瑜 +2 位作者 黄肖 谢国强 杨军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4-67,共4页
结合邢东矿1126充填工作面特殊生产地质条件,运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对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运用薄板理论确定了基本顶不发生断裂的临界等效充填高度,应用FLAC3D软件分析了全部垮落法和超高水充填法顶板岩层的塑性... 结合邢东矿1126充填工作面特殊生产地质条件,运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方法对矿压显现规律进行了研究。运用薄板理论确定了基本顶不发生断裂的临界等效充填高度,应用FLAC3D软件分析了全部垮落法和超高水充填法顶板岩层的塑性区分布和竖向位移沉降规律。现场实测数据表明:高水材料充填开采矿压显现缓和,液压支架工作阻力整体偏低,地表变形值控制在I级破坏范围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 充填开采 超高水材料 矿压显现 地表变形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深井煤巷底鼓特性及控制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何富连 张广超 +3 位作者 谢国强 杨军辉 谢生荣 王欢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53,共4页
针对邢东矿千米深井煤巷底板大变形的控制难题,在总结深井煤巷变形机制及支护机理的基础上,分析-980m水平第一联络巷底板变形失稳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现场地质生产条件,提出顶帮"锚网梁索"和底板"U型钢反底拱+底板锚杆+混... 针对邢东矿千米深井煤巷底板大变形的控制难题,在总结深井煤巷变形机制及支护机理的基础上,分析-980m水平第一联络巷底板变形失稳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现场地质生产条件,提出顶帮"锚网梁索"和底板"U型钢反底拱+底板锚杆+混凝土回填"的联合控制技术,并现场应用。现场实践表明,采用该方案45d后巷道变形趋于平稳,顶板最大下沉量47mm,两帮移近量98mm,底鼓量32mm,解决了-980m水平第一联络巷强烈底鼓的围岩控制难题,并为类似巷道围岩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米深井 煤巷 底鼓 锚网梁索支护 U型钢反底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米深井大断面软岩巷道联合控制技术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广超 谢国强 +3 位作者 杨军辉 庞茂瑜 张兴娜 李二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1-44,共4页
针对邢东矿千米深井大断面软岩巷道围岩持续变形的控制难题,分析了-980m大巷变形失稳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现场地质生产条件,提出多维联合支护技术,即"锚网梁+U型钢支架+喷浆、壁后注浆"的综合治理方案。现场实践表明,采用该方案... 针对邢东矿千米深井大断面软岩巷道围岩持续变形的控制难题,分析了-980m大巷变形失稳的主要原因,并结合现场地质生产条件,提出多维联合支护技术,即"锚网梁+U型钢支架+喷浆、壁后注浆"的综合治理方案。现场实践表明,采用该方案2个月后巷道变形趋于平稳,顶板最大下沉量88mm,两帮移近量207mm,底臌量92mm,有效解决了-980m大巷持续变形失稳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矿井 软岩巷道 巷道支护 多维联合支护 锚网梁支护 U型钢可缩 性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血清ECP、sIgE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滕源 谢娟娟 +3 位作者 蒋汉民 谢国强 薛松 曹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4期35-36,共2页
使用变态反应检测仪对250例第一次发作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婴幼儿进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以及特异性IgE(sIgE)检测,主要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同时记录喘憋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结果ECP增高与sIgE阳性并... 使用变态反应检测仪对250例第一次发作喘息性支气管炎的婴幼儿进行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以及特异性IgE(sIgE)检测,主要治疗采用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同时记录喘憋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结果ECP增高与sIgE阳性并非一致,sIgE阳性组喘憋消失时间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短于sIgE阴性组(P<0.05),ECP增高组喘憋消失时间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明显长于ECP正常组(P<0.05)。sIgE阳性的喘息性支气管炎与哮喘关系密切,ECP增高提示病程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息性支气管炎 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特异性IGE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C和组态王6.53在煤矿带式输送机集控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9
作者 刘洪霞 徐文尚 +1 位作者 谢国强 闫兴德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89-190,共2页
煤矿带式输送机集控系统是模拟煤矿实际生产过程的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该系统既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又可以实现就地控制;既可以实现温度、电压、电流、速度、跑偏、撕裂、堆煤等状态的实时监测,又可以实现各种故障保护;系统采用西门子S7-2... 煤矿带式输送机集控系统是模拟煤矿实际生产过程的带式输送机运输系统,该系统既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又可以实现就地控制;既可以实现温度、电压、电流、速度、跑偏、撕裂、堆煤等状态的实时监测,又可以实现各种故障保护;系统采用西门子S7-200 PLC实现系统监测与控制,并且用组态王软件实现上位机对生产过程的远程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C 组态王 集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腐蚀介质下钢绞线基本力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许开成 朱东勉 +2 位作者 陈梦成 谢国强 付斌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0-145,共6页
制作了36根钢绞线试件,其中4根未腐蚀,其他32根分别置于酸雨、5%氯化钠、5%硝酸钠和5%硫酸钠的腐蚀溶液中,采用通电加速法使钢绞线加速腐蚀,并通过静力拉伸试验对钢绞线腐蚀后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主要研究在不同腐蚀介质下钢绞线的破坏... 制作了36根钢绞线试件,其中4根未腐蚀,其他32根分别置于酸雨、5%氯化钠、5%硝酸钠和5%硫酸钠的腐蚀溶液中,采用通电加速法使钢绞线加速腐蚀,并通过静力拉伸试验对钢绞线腐蚀后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主要研究在不同腐蚀介质下钢绞线的破坏形态以及腐蚀率对钢绞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未腐蚀钢绞线的截面断口形态呈杯锥式,腐蚀率为5%~10%时酸雨溶液、5%硫酸钠溶液和5%氯化钠溶液3种腐蚀介质下钢绞线的截面断口形态以杯锥式、铣刀式为主,而腐蚀介质为5%硝酸钠溶液时钢绞线的截面断口形态呈劈裂-铣刀式和劈裂式,其脆性比其他腐蚀介质下更为突出;随着腐蚀率的增加,钢绞线名义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极限伸长率等基本力学性能指标显著下降,在腐蚀介质为5%硝酸钠溶液时尤为突出。结合试验结果建立了腐蚀钢绞线双折线本构关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材料 力学性能 试验研究 钢绞线 本构关系 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伸长率 腐蚀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